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针刺督脉经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对照组和针刺督脉组共四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针刺后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NF-κB转录活性。结果大鼠MCAO后NF-κB转录和蛋白表达增加,针刺督脉组MCAO 24 h和72 h NF-κB蛋白表达减少,在MCAO 24 hNF-κB转录活性减弱。结论针刺督脉经穴可能通过抑制MCAO急性期NF-κB蛋白的过度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针刺任脉和督脉对脑缺血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针刺任脉和督脉经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100只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组、针刺督脉组及针刺任脉和督脉组,sham组10只,其余3组又分别随机分为7d组、14d组和28d组3个亚组,每亚组10只。Wistar大鼠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通过免疫荧光双标法研究各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GFAP/NSE)双标细胞的表达。结果:针刺督脉治疗可以下调脑缺血后海马齿状回的GFAP阳性细胞数,同时使GFAP/NSE双标细胞增多;针刺任脉和督脉治疗的GFAP阳性细胞增殖幅度小于针刺督脉组,而GFAP/NSE双标细胞的增殖幅度则大于针刺督脉组。结论:针刺任脉和督脉可抑制脑缺血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增殖并可促进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脂肪组织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细胞凋亡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2 h再灌注模型.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6只),缺血对照组(24只)和移植治疗组(24只).后两组又分为缺血2 h再灌7、14、21和28 d组(各6只).体外培养脂肪基质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造模成功后24h,移植治疗组经尾静脉移植人脂肪组织来源的神经干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2×106/mL),缺血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不做任何处理.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Caspase-3表达.结果 与缺血对照组比较,移植治疗组各时间点(7、14、21和28 d)的细胞凋亡数均明显减少(均P<0.01),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均P<0.01).结论 脂肪组织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局灶性脑缺血细胞凋亡,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栝楼桂枝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缺血侧皮质区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MCAO组)、栝楼桂枝汤组(GLGZD组),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连续灌胃给药7 d后,进行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缺血侧皮质区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缺血侧皮质区Caspase-3蛋白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缺血侧皮质区p38MAPK蛋白磷酸化表达的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MCAO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0.01),大脑缺血侧皮质区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增多,p38MAPK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增高(P<0.01)。与MCAO组比较,GLGZD组大鼠神经行为学缺损改善,细胞凋亡数量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p38MAPK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栝楼桂枝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活化、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MCAO),应用TUNEL法观察神经元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应用针刺疗法能够降低大鼠神经细胞受损后出珊的Caspase-3蛋白表达,并能减轻神经细胞凋亡。结论针刺疗法能通过有效的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细胞的凋亡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芦荟多糖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O),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芦荟多糖对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导致的行为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脑皮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结果芦荟多糖能抑制MCAO模型大鼠大脑皮质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论芦荟多糖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与其影响、抑制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芦荟多糖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O),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芦荟多糖对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导致的行为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脑皮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结果芦荟多糖能抑制MCAO模型大鼠大脑皮质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论芦荟多糖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与其影响、抑制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3的表达及纳洛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aspase-3在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的表达及纳洛酮的影响。方法: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左侧MCAO1h,再灌注23h后处死,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纳洛酮组给予纳洛酮,海马区Caspase-3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来测定;缺血侧海马区凋亡细胞数采用TUNEL法测定。结果:对照组、纳洛酮组、假手术组缺血侧海马区平均密度值分别为0.130±0.012、0.062±0.004、0.053±0.006。对照组大鼠缺血侧海马区Caspase-3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强(P<0.01),给予纳洛酮处理后,Caspase-3的表达减弱(P<0.01)。对照组缺血侧海马区许多神经元有凋亡现象,纳洛酮组凋亡神经元减少,假手术组偶见凋亡神经元。结论:短暂的脑缺血可导致海马区Caspase-3的表达增加,凋亡神经元增多。海马区Caspase-3的激活与神经元的凋亡相关,纳洛酮可抑制海马区Caspase-3的表达,减少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Fas凋亡通路相关因子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s-associated death domain,FADD)、半胱天冬酶-8(Caspase-8)及Flice(即Caspase-8)抑制蛋白(FLICEProfilin,FLIP)的mRNA及蛋白表达.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MCAO),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RT-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实验组中FADD、Caspase-8及FLIP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神经细胞凋亡.FADD、Cmpme-8及FLIP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0.001).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数增加,Fas-FADD-Cmpase-8凋亡通路可能为其重要凋亡通路之一,抗凋亡因子FLIP mRNA和蛋白表达短暂升高,可能有拮抗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Caspase-3蛋白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局灶性缺血24h后Caspase-3蛋白表达,以及电针干预后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Caspase-3蛋白大量表达.电针可以降低其表达。结论:电针可能通过降低凋亡基因Caspase-3蛋白的表达而减少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神经元TRPC6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神经元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预处理组,每组8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预处理组在造模前取"百会"和"大椎"穴给予电针刺激。造模后24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急性分离大鼠皮质神经元,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神经元TRPC6和Caspase-3蛋白表达,钙影像检测细胞内相对钙离子浓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高(P0.05),大脑皮质神经细胞TRPC6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症状(P0.05),抑制大脑皮质神经细胞TRPC6和Caspase-3蛋白表达(P0.05),并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P0.01)。结论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RPC6下调,减少细胞钙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神经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七叶皂甙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组、七叶皂甙钠组。假手术组手术过程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但不闭塞大脑中动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显微图像分析检测再灌后不同时相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Bcl-2和 Caspase-3蛋白的动态表达。应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染色观察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内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七叶皂甙钠组脑缺血半暗带区Bcl-2蛋白表达上调,与模型组及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叶皂甙钠组脑缺血半暗带区Caspase-3蛋白的表达则明显受到抑制,与模型组及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可见七叶皂甙钠组各时相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及生理盐水组(P<0.01),且凋亡高峰时下降明显。结论:七叶皂甙钠可能通过上调Bcl-2表达,下调Caspase-3的表达,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脊髓神经元损伤的过程中,细胞凋亡以及Bcl-2、Caspase-3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方法:复制实验性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脊髓L1-5节段的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脊髓神经元Bcl-2、Caspase-3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肢体缺血再灌注后Bcl-2、Caspase-3表达明显增多,Bcl-2在12h达高峰,之后下降;Caspase-3在24h达高峰,24h的凋亡细胞数最多,Caspase-3的表达与凋亡细胞数呈正相关关系,r=0.946。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出现脊髓神经元损伤,并有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14.
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Bcl-2、c-fos、Caspase-3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川芎嗪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对Bd-2蛋白、C-fos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影响及其保护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用川芎嗪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川芎嗪干预大鼠脑缺血24 h后对Bd-2蛋白、C-fos蛋白、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24 h后,治疗组脑组织Bcl-2蛋白阳性神经元数较模型组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C-fos蛋白和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神经元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川芎嗪能上调Bcl-2蛋白和下调C-fos蛋白和Caspase-3蛋白表达,川芎嗪可能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机制,从而对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麦芽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元内Caspase-3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免疫印迹法和流式细胞计数法分别检测Caspase-3和细胞凋亡。结果再灌注72h后海马Caspase-3表达升高,凋亡细胞增多,麦芽醇组Caspase-3表达和凋亡细胞明显减少。结论麦芽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反应方法分别检测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细胞洲亡及相关基因bcl-2和bax、Caspase-3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轻度脑缺血和再灌注早期,bcl-2表达升高,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重度脑缺血和再灌注后期,其保护作用不足以抑制神经细胞凋亡。Bax表达于神经细胞删亡时空分布一致,可反映缺血后脑损伤的程度。Caspase-3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的升高早于细胞凋亡,直接参与神经细咆凋亡的执行。结论脑缺血再灌注能够引起Bcl-2基因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改变。导致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中神经通路的介导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 5组 (n=10):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组、远端缺血预处理 (RIPC)+MCAO组、股神经及坐骨神经切断 (FS)+RIPC+MCAO组、FS+MCAO组。将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90 min形成大脑局部缺血,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行为学缺损评分,计算脑梗死容积, 行HE染色评价组织形态学改变,TUNEL染色及Caspase-3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数。结果 再灌注 24 h后RIPC+MCAO组脑梗死容积 (18.24%)明显小于MCAO组 (30.92%),TUNEL及Caspase-3染色凋亡细胞数量 (20.81,5.78)亦较MCAO组 (45.23,12.94)少,而FS+RIPC+MCAO组的梗死面积 (28.77%)与凋亡细胞数 (53,11.83)与MCAO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IPC+MCAO组的神经行为学缺损评分和HE染色结果好于MCAO组,但于RIPC之前切断神经则与MCAO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可对脑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且这种作用是通过神经通路介导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电针内关、百会穴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大鼠脑GRP78和Caspase-1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发挥脑保护作用是否与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有关. 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手术造模组、依达拉奉组和针刺干预组.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 脑 I/R 模型. 采用 TUNEL 染色法, 检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指数; 采用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GRP78、Caspase-12 mRNA表达. 结果 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手术造模组、依达拉奉组和针刺干预组大鼠细胞凋亡指数升高,GRP78和Caspase-12 mRNA表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与手术造模组相比, 依达拉奉组和针刺干预组大鼠细胞凋亡指数和Caspase-12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 (P<0.01), GRP78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依达拉奉组相比,针刺干预组大鼠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刺内关、百会穴可以有效抑制脑缺血神经元细胞凋亡,其保护机制可能上调内质网应激保护性GRP78表达,同时抑制促凋亡Caspase-1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鼠脑血肿周围脑组织Caspase-3的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及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0只)和出血组(30只)。采用大鼠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尾壳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6、12、24、48、96h5个时间点取脑,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Caspase-3的表达,TUNEL法检测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结果出血组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Caspase-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Caspase-3的表达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呈正相关性(r=0.956,P〈0.05)。结论Caspase-3、神经细胞凋亡参与了大鼠脑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