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住院病人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非临床路径组)80例,研究组(临床路径组)80例,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血小板指标达标率。结果出院时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的血小板指标达标率分别为95.0%及9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减少,健康教育达标率及病人满意度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应用临床路径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而不影响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临床路径应用于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6例,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在临床路径下行腹腔镜治疗术,对照组进行常规腹腔镜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72%,两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术中,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符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220例分为新农合组(观察组)和非新农合组(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健康知识掌握及患者住院满意度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农合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同时能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和住院满意度,值得在新农合患者中推广应用。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78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于2016年1月12日至2018年2月25日收治,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各39例;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健康知识掌握度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39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2.12±0.45)d]、住院费用[(5875.56±245.32)元]均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39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97.44%)(38/39)高于对照组数据(74.36%)(29/39),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在减轻经济负担的基础上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刘雅倩  胡静  赵娟 《西部医学》2013,25(6):947-94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联合临床路径在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联合临床路径组(观察组)及传统的医疗护理组(对照组)各40例,并对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以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联合临床路径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服务,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高龄胆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实施时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微创优势十分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病种临床路径在农村老年胆囊结石患者双向转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60岁及以上患者4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23)和对照组(n=23)。试验组患者从入院手术到出院转回常熟市辛庄镇卫生院后续治疗均按胆囊结石单病种临床路径模式管理实施连续医疗护理;对照组患者则按传统治疗方法处理,痊愈后从我院直接出院。对两组患者的医院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总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总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单病种临床路径在农村老年胆囊结石患者双向转诊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患者需求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肛裂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22例老年肛裂患者,依照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患者需求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8.36%(60/61),高于对照组的77.05%(47/61)(P<0.05)。结论基于患者需求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肛裂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能缩短康复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肝囊型包虫病开腹手术治疗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1月~2011年10月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30例肝囊型包虫病开腹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实验组(应用临床路径的30例患者)和对照组(未应用临床路径的30例患者),对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路径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2.34±1.03)d,传统组(16.28±1.41)d;路径组平均住院费用为(14450±230)元,传统组(19620±270)元;路径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肝囊型包虫病开腹手术治疗可以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有效的降低诊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临床路径在输卵管性不孕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6月30例输卵管性不孕腹腔镜手术患者为观察组,2011年7~12月30例输卵管性不孕腹腔镜手术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按常规临床路径实施每日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对照组不作统一规定,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临床路径适用于输卵管性不孕腹腔镜手术患者,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医保监管与临床路径结合控制白内障医疗费用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医保监管与临床路径结合,以达到减少白内障医疗费用和住院目的目的。方法:选择白内障人工晶体值入术的病例157例,分成临床路住组80例和非临床路径组7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临床路径实施后平均总住院费用下降了23%,平均住院日下降了20.4%(P=0.000),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1.30%。结论: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实施临床路径可降低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张建成  蔡书雄 《中国医药导报》2012,9(6):135-136,139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医院质量管理的现实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我院腹股沟疝、老年性白内障和混合痔三个临床路径病种患者654例为观察组,选取2010年1~12月我院相同治疗方式治愈出院的腹股沟疝、老年性白内障和混合痔三个病种患者738例为对照组。以临床路径为标准住院流程,观察组严格按流程要求安排每日的诊疗护理,对照组仍遵循传统常规进行诊疗护理。以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和医药比卫生经济学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和医药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路径(包含阶段性临床路径)作为一种质量效益型医疗管理模式,对科学、有效、合理地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院运行效率,提高医院的竞争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贾玉叶  张红梅  纪惠谦 《吉林医学》2013,(34):7264-726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住院天数及费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8月在眼科中心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486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在符合医学伦理学及临床护理规范的前提下,随机抽取90例作为干预组,抽取90例作为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记录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及χ2检验,检查水准α=0.05。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其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囊外晶体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前段反应及处理的关系。方法:选取92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检测HbA1c值,其中A组49例HbA1c≥9%,B组43例HbA1c<9%,C组9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计算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并比较术后眼前段反应及处理情况。结果:3组E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术后眼前段反应及处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和C组比,A组术后眼前段反应及处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HbA1c的测定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手术时间的选择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糖调控护理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118例(132眼)随机分为常规血糖控制组(对照组) 60例(66眼)和强化血糖控制组(观察组) 58例(66眼)。所有患者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有效控制血糖。观察2组术后矫正视力、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矫正视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炎症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的86.7%(P<0.01)。结论:围手术期血糖调控护理有利于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提高,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著玲 《中外医疗》2016,(22):119-121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和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手术前结膜囊细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方法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整群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手术的白内障患者178例(20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老年性白内障89例(100只眼)和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89例(100只眼),对术前患者结膜囊取材进行细菌培养,并观察培养阳性的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性白内障和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8%和48%,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老年性白内障(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革兰氏阳性球菌占总检出菌的65%,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列第三位,微球菌属检出率最低。大多数菌株对氧氟沙星、妥布霉素、万古霉素、新霉素敏感性较好,对妥布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11%和9%,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庆大霉素、红霉素、青霉素耐药性下降。结论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是感染发生的高危人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和避免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COPD患者中应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型人工状体植入术患者的术后视力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62例(65眼)作为研究组,非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58例(60眼)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视力(矫正视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不同分级角膜水肿消退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个月测评视力显示,视力≥0.5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上均高于对照组,但仅有纤维素渗出、前房积血及后囊混浊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分级角膜消退时间稍长于同等级对照组,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可改善术后视力,但相比非糖尿病而言效果要稍差,可见糖尿病会影响术后视力恢复,需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Tetraflex和1-CU可调节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植入人工晶体患者,分别分组为1-CU组和Tetraflex组.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眼科检查,检查裸眼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近视力及远视力矫正后的近视力,采用主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