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分装置的液体系统分为液氧和液氮两大系统。液氧系统包括液氧中压罐、液氧泵、水浴蒸发器等。一空分装置液氧水浴蒸发器是在空分装置紧急停车情况下将中压罐或液氧泵升压后的液氧在其中气化到常温送人外网的设备。它包括水箱、水循环泵、升压线、蒸汽线、换热盘管、充水线、溢流线等。空分装置的精馏是利用压缩空气膨胀后获得冷量,足够冷量将空气液化,气液进行质和量的交换达到分离,并获得氧、氮产品的过程。同时稀有气体的生产也是在生产氧氮的过程中,采用精馏的方法进行浓缩。因此,精馏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优劣和数量的多少。下面简单谈一下空分装置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1 .问:我单位有一套杭氧“15 0”制氧机,出氧可达180m3/h (1974年) ,请问老“15 0”制氧机可否改为产液氧(不加液化装置) ,最大液氧(氮)产量为多少?需要改装哪些设备?(常德市鼎城正隆气体有限公司唐××问)答:由于空分设备液体产品从冷箱内带走的冷量要远大于气体产品,因此小型  相似文献   

3.
由于瓶装氧气市场需求增大,将3000 m3/h全液体空分设备的液氧汽化后充瓶,以增加氧气产量,但存在汽化充瓶液氧冷量浪费现象,提出对空分设备增设液氧冷量回收系统的改造方案。介绍液氧冷量回收系统的流程和具体实施方案,阐述改造后的操作方法;通过改造前后运行参数的对比,分析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4.
空分装置利用LNG冷量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简介了LNG冷量用于空分装置的实际例子及其节能效果 ;从空分装置液化率改变和压力改变两方面对利用LNG冷量的空分装置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最后指出 ,空分装置利用LNG冷量可达到多产液体、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利用LNG冷能的三塔空分流程,应用该新空分流程可以在生产高纯度液氧、液氮产品的同时,为富氧燃烧装置提供大量低功耗的高压氧气。对空分流程进行了模拟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新空分流程利用LNG冷能不仅生产液氧、液氮产品的功耗较常规空分装置降低了50%,而且高压氧气的生产功耗也比常规空分装置低17.5%;同时可以使空分流程的LNG冷能利用量是全液体产品空分流程的3.5倍,大幅提高了LNG接收站的冷能利用率,而且LNG冷能利用的效率可达到62.5%。此外,对影响新空分流程功耗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据《梅塞尔中国》 2 0 0 1年 9月号 (总第 11期 )报道 ,上海三钢—梅塞尔在空分设备启动阶段 ,采用“液氧倒灌法”节时省电。空分设备启动阶段 ,没有产品输出 ,费时越长 ,耗电越多 ,所以要尽量缩短启动时间。能否有更好的办法把启动成本减少到最低呢 ?上海三钢—梅塞尔生产工程部摸索出了“液氧倒灌法” ,进行空分设备启动操作 ,打破了常规操作。具体操作与所获效益如下 :在空分设备启动后阶段 ,从外界向主冷凝蒸发器灌注液氧 ,为空分设备提供冷量 ,从而缩短空分设备的启动时间。 2 0 0 1年 4月中旬 ,上海三钢—梅塞尔在 10 0 0 0m3 /h空…  相似文献   

7.
在全低压空分装置中冷量的产生有两个来源,其一为空气等温压缩的节流效应产冷;其二为压缩空气等熵膨胀产冷。耗冷为周围介质跑冷损失和换热设备的复热不足冷损失。只有在产冷量与耗冷量平衡的条件下,装置才能稳定地运转。  相似文献   

8.
空分塔上的液氧、液空液面指示器,在正常运转中是操作人员及时调节产、质量,稳定设备工况的主要依据之一。但有时操作失误,塔内冷量过剩,或中途突然停电等原因,引起指示器内液体急剧上涨,因而常发生液面指示器上阀管路结冰堵塞,给正常操作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9.
沈强 《深冷技术》1993,(5):43-43
<正>对于全低压可逆式切换流程的空分设备而言,冷凝蒸发器(以下简称主冷)液氧液面的稳定与否,是衡量空分设备冷量是否平衡的关键。运行过程中,常会出现液氧液面计导压管被堵塞而不能正常指示的故障(主要是正压导压管被堵),给空分设备的正确操作带来麻烦。  相似文献   

10.
一、探 讨 目 的近年来,空分装置已向着大型化的途径发展。随着空分容量的增大,为了调节供氧系统中用氧负荷的不均衡性。或为了确保空分装置在临时停车时仍要满足工业连续用氧的需要,液氧的使用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如何利用原有的生产气氧的空分装置来较方便地制取最大限度的液氧,贮存备用,这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不同容量的全低压、双高纯、以空气作膨胀工质的空分装置,用减产气态产品的方法,对最大液氧产量的确定,作了计算探讨,与此同时,确定了有关的状态参数,为其相应的操作手段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至于最大液氧产量的计算方法已在资料[I]中作过介绍,这里不复赘叙。  相似文献   

11.
《深冷技术》2016,(4):48-50
以齐鲁比欧西KDON-45000/30000型空分设备为例,介绍通过液氧后备系统与工艺液氧泵并联运行,满足下游装置气化炉3炉并行的氧气需要,实现气化炉无扰动切换,避免了煤气化后续生产装置的负荷调整。详细阐述空分设备配合气化炉无扰动切换的实施原则、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实施案例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苏联液态产品空分装置的研究与生产由制氧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 НПО《Кислородмащ》)承担。生产液态产品的空分装置在生产200~4900m~3/h氮气和200~1740m~3/h氧气的同时,可生产200~2300kg/h液氮或液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推广液氧输送新技术,国内第一套空分附加气体液化装置,从1977年2月开始由一机部第一设计院、杭州制氧机研究所、开封空分设备厂、北京氧气厂共同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于去年12月5日试运转成功,在试运期间生产了60吨液氧,10吨液氮,均接近设计指标。该装置系附加在 3200米3/时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低压空分装置的大部分产冷量是从透平膨胀机获得的,因此透平膨胀机在水分装置中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空分装置运转的经济性。在3200低压空分装置中,为保证同时获得99%N_2、产量为4000米~3/时的纯氮以及99%O_2、产量为3200米~3/时以上的纯氧,要求采用反动式的透平膨胀机,其绝热效率不低于78%。  相似文献   

15.
刘巍 《硅谷》2009,(21)
介绍空分装置主冷爆炸对生产的影响,乙炔等危险杂质的来源及其爆炸危险性,采取多种净化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清除乙炔等危险杂质,定期化验液氧中的碳氢化合物含量,并排放主冷中的液氧。  相似文献   

16.
在空分装置中,为了保证装置的安全运转,必须防止乙炔等碳氢化合物在液氧中积聚。目前,一般是采用液氧循环吸附器来清除液氧中的乙炔。在已有的空分装置中,多数是采用液氧泵强制循环的方式(图1),而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3200米~3/时和6000米~3/时制氧机均采用液氧自循环的方式(图2)。自循环可以省去液氧泵,使设备简化,减少了产生故障的可能性,使运转维护也方便,因此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兴趣。本文着重从流体力学角度就液氧自循环的原理及理论计算作一探讨,并对日立6000米~3/时制氧机的自循环作一核算,对国产6000米~3/时制氧机(管式)改为液氧自循环系统的可能性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全低压型空分装置起动操作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冷量,有效地冷却保冷箱内的各容器、管道到正常运转所需的低温,并且积累足够多的液体,以建立精馏过程。另外,由于原料空气中含有水份和二氧化碳,在装置降温过程中,它们会变成固体析出,必须防止它们在容器和管道中沉积。这样就使得起动过程复杂起来,需要随时控制气流的温度,也就是注意冷量的适时合理分配。因此,最大限度的多产冷量和适时合理分配冷量是起动操作的焦点,操作者应该把这两个方面协调起来。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延误起动过程,甚至留下隐患,影响装置运转周期。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空分装置的运转经济性,除了提高涡轮膨胀机的效率之外,同时空分装置在运转过程中,根据冷损失的不同,涡轮膨胀机的产冷量在100%到50%的范围内变化也希望膨胀机能保持有较高的效率。本试验研究就是如何提高膨胀机的效率和试制一种调节性能良好的转动喷咀设备。  相似文献   

19.
在生产气态产品的全低压空分装置中,有时为了某种需要,要求在减产气态产品的情况下,能生产尽可能多的液氧存于贮槽中备用。这有就需要知道该装置的液氧最大生产能力。如何求得装置的液氧最大生产能力呢?这是一个较为烦琐的计算问题。因为它要受到多种条件的约束,而这些约束条件之间又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相互制约的。由于这种内在关系的复  相似文献   

20.
据香港氧气公司 2 0 0 1年第 10期《风气》报道 ,广州珠江气体有限公司采用珠气空分设备的放空气体 ,新建液氮及液氧生产装置 ,其设计生产能力为每天生产液氮 180吨或液氧 2 0 5吨 ,采用先进的双膨胀—增压机液化流程。液氮设计单位电耗为 0 6kWh/m3,是香港氧气集团目前同类产品中最低者 ,约为大埔或南华空分设备液氧生产单位电耗的一半。液氮纯度亦为最高 ,液氮中含氧量不高于 1× 10 - 6 。液化装置及氮压机费用为 14 0 0万元人民币 ,项目总投资为 2 5 0 0万元人民币 ,预计 2 0 0 2年 3月投入试运转。珠江气体有限公司新建液氮及液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