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提出一种结合相变蓄热地板的空气-地源热泵系统,为严寒地区机场辅助用房提供室内环境保障,满足供热、供冷和供生活热水的需求,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其供暖期性能。相变蓄热地板能够对室内温度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当室外温度为-25~-5℃时,有相变蓄热地板的室内温度在16.9~19.3℃范围内波动,满足人体舒适度的要求,对比无相变蓄热地板的室内温度,有相变蓄热地板的室内温差减小44%左右。室外温度对空气源热泵制热性能系数影响较大,制热性能系数随着室外温度降低而降低。在室外温度为-15℃时,空气源热泵的制热性能系数在2.3以上。随着室外温度降低,地源热泵的制热性能系数增加,室外温度低于-25℃时,地源热泵制热性能系数能够保持在4.4以上。供回水温差对地源热泵的制热性能系数影响较大,对空气源热泵的制热性能系数影响较小。当空气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的启停切换温度为室外日平均温度-15℃时,整个供暖期热泵系统的平均制热性能系数最高达到4.2,最低为2.4,平均值为3.28。在保证土壤热平衡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空气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的运行时间,优化了系统经济性和节能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相变材料在太阳能热泵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开发适用于太阳能热泵系统的脂肪酸类相变材料。以某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在蓄热水箱中安装相变蓄热装置,满足夜间值班供暖热负荷。与安装相变蓄热装置前比较,系统的动态费用年值下降,经济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所使用的系统。高效利用地源热泵技术提供给建筑的冷热能量,以满足建筑的各种使用功能,实现方便、快捷、舒适的环境,是地源热泵技术实现的目标。为了解决建筑耗能过于严重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更多地去研究新的可再生能源,从而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本文主要详细阐述了地源热泵技术的原理,以及地源热泵的分类及其特点,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钱沛如  刘骥 《建筑节能》2008,36(4):61-63
根据地源热泵的原理,类型、特点,指出发展地源热泵的前景.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系统,该系统根据不同的工况有5种不同的运行方式.通过几种运行方式的适当切换,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而且不会造成环境的破坏,保证了地下水使用在用水量与能量消耗上的平衡,这种新型地源热泵系统在今后的工程应用中能够得到更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空气源热泵的双向相变储能材料与系统储能单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变储能材料与空气源热泵的耦合应用可有效提高空气源热泵的效能,促进能源的优化配置.本文提出了一种与空气源热泵耦合的双向相变储能系统,并进行了储能材料的测试和系统储能单元的模拟分析.首先,提出了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案及其与空调水系统的连接方式.而后,采用步冷曲线法研究了不同组分的十二醇与癸酸的二元混合物相变温度,得到了相变蓄冷材料中十二醇与癸酸的比例;利用DSC对石蜡进行测试,选定46#石蜡作为系统的相变蓄热材料;利用Fluent软件对相变储能单元进行模拟,得到了最佳板厚.  相似文献   

6.
微胶囊相变材料悬浮液(MEPCMs)用作管道中储能介质和能量输送介质,既可以增大相变材料的表观面积和导热系数,还可以消除"相分离"现象,而且微胶囊相变材料悬浮液的储能密度远大于水,输送等量的能量可大大减少所需要的储能介质量,从而减小泵的运行能耗及系统中输送管道和设备的尺寸。研究了该MEPCMs通过储能/输能系统时,MEPCMs的浓度、温度(相态)和泵的输入功率对微胶囊相变材料悬浮液的流动性以及能量输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EPCMs浓度为20%时,其流动性和能量输送能力能较好地满足该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将超强吸水树脂混合于原土中作为回填材料,在制热工况下分别对使用螺旋盘管、U型管地下换热器时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系统的性能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超强吸水树脂与原土混合作为回填材料能够增大地下换热器的换热量,提高地源热泵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适合于在干旱、岩土体非饱和及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应用。  相似文献   

8.
传统冰蓄冷的蓄冷系统其制冷温度通常需要达到-10℃左右,若使用相变温度高于冰的材料作为相变蓄冷材料,可提升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从而提升蓄冷系统整体能效。四丁基溴化铵(TBAB)水溶液是一种可替代冰的相变蓄冷材料,相变温度分布在5~15℃范围内,可与双工况及单工况空气源热泵机组联用,与常规冰蓄冷相比可大大提高蓄冷整体能效。但TBAB水溶液相变过程具有过冷度大,导热性较低等问题。将提出一种基于有机-无机纳米掺杂工艺,采用分散改性导热鳞片石墨与花状纳米氧化铝作为改性材料的低过冷高导热相变蓄冷材料制备方法。蓄冷材料可与空气源热泵联用,相变温度区间为6~12℃,相变焓为157.3 J/g,过冷度不大于2℃,导热率与未改性前相比提升70%以上。  相似文献   

9.
徐侃  徐新华  严天 《建筑科学》2022,(2):187-194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手段。太阳能集热器-内嵌管式相变顶板系统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辐射能量,相变材料储存能量以实现全天室内供暖,从而降低室内采暖能耗。本文建立了内嵌管式相变顶板的二阶可变热容热阻简化传热模型,建立太阳能集热器-内嵌管式相变顶板房间模拟平台,并对房间热特性与能耗特性进行模拟分析,进一步与常规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典型日相变顶板房间室内空气温度相比于普通屋顶房间提升了10℃左右,能满足武汉地区冬季供暖需求。在整个供暖季,除极端天气外基本能满足供暖需求,在连续多日无太阳辐射或太阳辐射很小的时间段,可考虑简单的电加热或空气源热泵等措施进行热补充。  相似文献   

10.
地源热泵优化设计地热换热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欧美等许多国家的研究与应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近年来,在中国也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已得到实际应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是以大地为冷源(或热源),通过中间介质(通常是水或防冻液)作为热载体,并使中间介质在封闭环路(通常由塑料管组成)中通过大地循环流动,从而实现与大地进行热量交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间歇运行状态影响竖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换热性能,进而影响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LCC)。利用DeST软件对某办公建筑进行了逐时负荷模拟分析,建立了地下换热器三维管群换热模型以及热泵系统各部分的能耗模型,通过对热泵系统在连续运行15年和间歇运行15年工况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间歇运行的LCC值相对于连续运行的LCC值降低了13.45%,间歇运行模式在热泵系统全寿命周期内的平均节能率为17.20%。间歇运行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系统能效和降低LCC值。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能源供应趋紧、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人们在不断地寻求既节能又环保的新能源.热泵作为新能源的一种,能够实现把低温热能传递给高温热能的功能,能够利用自然资源和余热资源中的大量热量,有效节约民用及工业所需的一次能源使用量.对于几种热泵系统,如地源热泵系统、地表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本文主要介绍几种热泵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源热泵在西安地区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西安地区的地质情况,对地源热泵的几种系统形式(地表水源热泵、地下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在西安的应用作了适用性分析,并结合本地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对土壤源热泵进行了经济性分析,提出了土壤源热泵在西安应用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应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地源热泵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冷热源,越来越受到关注,并逐步推广应用.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冬季上海市某建筑,利用土壤源热泵加干盘管联合制热对办公用房进行供暖,且在相同制热量的情况下对比蓄热电锅炉系统,对两种能耗进行分析,发现在考虑初投资的情况下,地源热泵比蓄热式电热锅炉节能约35.1%.  相似文献   

15.
节能、环保是现代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地源热泵技术就是一种节能、环保、高效的能源利用技术 ,它充分发挥了浅层岩土体的储冷储热作用 ,这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 ,具有广泛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世博中心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空调冷热源系统设计中集成应用了冰蓄冷、水蓄冷、江水源热泵、燃气锅炉等多种冷热源技术,并制定了合理的运行策略,以期更大程度地达到对能源的优化使用,实现绿色、节能、环保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7.
孙东良 《山西建筑》2009,35(26):169-170
指出地源热泵技术节能、环保,有利于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局面,有利于中国能源利用结构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通过具体工程数据分析,表明地源热泵还能创造经济效益,鉴于它的优缺点,提出了应用此项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近几年节能技术发展很快,其中地源热泵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之一,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先进高效、节能、环保并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据统计,地源热泵要比电锅炉节能60%,比燃料锅炉节能50%,比空气源热泵节能40%。地源热泵分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和土壤源热泵系统。  相似文献   

19.
论绿色建筑与地源热泵系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节能、环保、高教的能源利用技术,它充分发挥了浅层岩士体的储冷储热作用,实现对建筑物的供暖和制冷,是一种典型的绿色生态建筑技术,它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具有广泛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某实训中心数控机床大空间建筑为对象,运用动态能耗模拟软件分析了全年逐时动态空调负荷特性,并模拟了水冷冷水机组加电锅炉、空气源热泵机组、地源热泵机组三种常见的空调冷热源系统的全年能耗,模拟结果显示,方案二较方案一减少7.8%,方案三较方案一减少19.4%,从节能与舒适性角度分析表明方案二和方案三组合使用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