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找出变质岩区的地下水,通过分析变质岩区的岩性及构造、富水类型及富水条件,结合电法测量,提出了寻找不同富水类型地下水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寻找地下水源,特别是寻找埋藏百米以下的构造水,电经法往往无能为力,本文介绍了在这些地区应用激发极化法对其富水区的划分,含水层部位的解释及富水程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含水层富水性分区是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的重要前提。为了解决传统富水性评价中过分依赖水文地质钻探资料以及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内蒙古荒漠草原典型煤矿为研究区,通过分析含水层富水性影响因素,结合大地电磁测深成果(MT)建立指标体系与分级标准。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优势,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FAHP-EW)组合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含水层富水性综合评价模型,并对研究区含水层富水性分区进行评价,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融合功能将评价结果可视化。最后采用地面核磁共振(SNMR)技术验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研究区富水性分区评价较为合理,证明该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为荒漠草原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有效解决深埋长输水隧洞排水问题为目标,按富水性将隧洞沿线围岩划分为中等富水区、弱富水区和贫水区,采用数值方法模拟衬砌周边渗流场,分析了不同排水设计方案对引汉济渭工程黄三段深埋长输水隧洞衬砌外水压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高外水压力情况,将排水孔布置于顶拱处仅能降低顶拱附近的外水压力,无法有效降低作用于底板的外水压力,而排水孔沿衬砌周边均匀布置时,可有效降低作用于衬砌上的外水压力。基于此,讨论了各排水方案的适用条件,给出了深埋长输水隧洞排水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一、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对象的选定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为第四至第三系松散岩系地下含水层组埋深0~50m,属潜水~弱承压水,由全新统Q4及上更新统Q3组成,含水层顶板埋深5.5~12.0m,底板埋深40~50m,则上、下两个韵律层构成:20~25m以浅,含水层厚度8~17m,以粉细砂为主夹亚砂土,下部25~50m,含水层厚度2~8m,岩性粉细砂夹中砂、亚砂土。富水性又分为富水区、中等富水区  相似文献   

6.
鞍山市城区按其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大致可分为山丘和平原区两部分。平原区面积为328.54km~322,占鞍山市城郊总面积的52%。大部分地段是强富水和中等富水区,是城市生活和工、农业开采最集中的区域;少数地段为贫水区。本文对该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研究,为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该区域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秦皇岛市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分析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皇岛市区水文地质条件具有以下特点。①山丘区多以混合花岗岩、花岗岩和片麻岩为主,大部分丘陵区为薄层黄土覆盖;地下水赋存于基岩风化裂隙中,由岗坡向沟谷汇流,沟谷汇流带地下水略富水,整个山丘区属地下水贫水区。②平原区属山前冲洪积平原及滨海平原,沉积物为细、中、粗砂及砂砾石、卵石等,粒度随地域位置不同变化很大;地下水赋存于颗粒孔隙中,且随地理位置不同富水状况也不同。粗颗粒岩性分布区地下水较富水,  相似文献   

8.
水利工程是事关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安全与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水利工程隧洞下穿煤层段开挖支护施工中采取科学的开挖支护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穿越煤层、富水层区等不良地质的施工效率与安全性。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分析穿越煤层、富水区等不良地质集中区域开挖施工技术要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区张夏灰岩分布广泛,该区又属缺水地区,故研究张夏灰岩的富水性对缓解该区水资源的紧张有所帮助.通过对岩性、厚度及构造三者关系的研究,发现了张夏灰岩的富水规律:断裂富水、向斜富水、侵入接触富水.研究表明,找水的重点是找构造;同时应注意同一地层、构造不同部位的富水程度的差异,不论在何类富水构造带中定井,均应地质分析与物探同时进行,以提高成井率.  相似文献   

10.
岩溶富水隧道施工中对隧道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超前探测和预测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技术。在宜万铁路金子山隧道岩溶富水区施工中,引进了TSP203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红外线测水仪等先进仪器进行多途径超前地质预报。针对当前物理探测存在的多解性的特点,在施工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中长超前物探和超前水平地质钻探验证为主,辅以短距离地质素描超前分析和施工前超长炮孔加密确认的“多阶段、多手段、多层次”的“综合立体式超前预报技术”。以此技术为依托对强岩溶区富水隧道施工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成功地穿越了金子山隧道进口工区岩溶富水带。  相似文献   

11.
根据含水层的结构变化、富水性特征、地下水等水位线的疏密程度,将计算区按三角形单元进行剖分;在计算区域剖分和时间剖分基础上,按均衡原理,建立不规则网格的有限差分模型;利用计算区的长期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识别和验证,并反求水文地质参数和各项补排量。  相似文献   

12.
引汉济渭工程黄三段深埋长输水隧洞岩性复杂多变,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为深入分析黄三段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地下水同位素综合示踪探测手段,对黄三隧洞沿线钻孔、大坪隧道、良心河、沙坪河等区域进行现场测试及取样室内分析。通过对温度、电导、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地下水流速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结合水文地质测绘、试验等基础性工作,对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水力联系及连通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黄三隧洞南部和中部存在富水带,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围岩可划分为中等富水区、弱富水区、贫水区,分别占隧洞全长的7.9%、15.4%、76.7%;实际揭露涌水量与原设计预测情况一致,验证了同位素综合示踪探测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区张夏灰岩分布广泛,该区又属缺水地区,故研究张夏灰岩的富水性对缓解该共水资源的紧张有所帮助,通过对岩性,厚度及构造三者关系的研究,发现了张夏灰岩的富水规律:断裂富水、向斜富水、侵入接解富水、研究表明,找水的重点是找构造;同时应注意同一地层、构造不同部位的富水程度的差异,不论在何类富水构造带中定井,均应地质分析与探同时进行,以提高成井率。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豫西花岗岩大面积出露区的地下水勘查难题,以合峪岩体出露区为研究对象,建立并明确花岗岩地区深层地下水勘查路线。以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以蓄水构造理论为指导,以深层构造裂隙水为目标,采用瞬变电磁、激电测深等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开展地下水富水性评价。通过瞬变电磁快速查明深部断裂发育状况,通过激电测深视电阻率、视极化率、半衰时、衰减度等多参数评价断裂富水性特征,指导井位布置工作。总结的花岗岩地区深层地下水勘查路线,对类似侵入岩出露区地下水勘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秦安盆地河谷区的论证,基本掌握了河谷川区第四系地层的农田供水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富水性及分布规律,计算了地下水资源量,研究成果为该区水资源规划及开采地下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富水软岩隧道最优排水方案,以甘肃省道S304线关山隧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固耦合分析理论,建立了应力场和渗流场作用下的隧道开挖模型。借助SoilWorks有限元软件对隧道全排水、全封堵及堵水限排三种施工方案进行了模拟,并对孔隙水压力及水位线、位移场及应力场、围岩塑性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富水软岩隧道开挖时,采用堵水限排方案可以有效减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经济效益显著;三种施工方案中,堵水限排方案隧道的拱顶沉降、隧底隆起以及地表下沉量最小,但围岩的应力最大,仰拱最大拉应力为全排水方案的2.2倍;全排水方案与全封堵方案围岩塑性区主要产生在仰拱,堵水限排方案围岩塑性区主要产生在边墙两侧,塑性区的范围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富水软岩地层同类工程排水方案的确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根据甘肃省庆阳地区董志塬塬心水位埋深小、富水性强,塬边水位埋深大、富水性弱的地下水分布特点,以及塬区中心地下水开采量大、地下水水位下降快、水位降落漏斗逐年加大的现状,指出只有查明地下水储量,对地下水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防止水污染,提倡节约用水,充分利用地表水源,才能合理开发利用该塬区水资源。  相似文献   

18.
研究区地下水分布广泛,资源量大,开发利用程度高,全区共有四种类型的地下水,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82468.14万m3,可开采资源量72435.88万m3,地下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含水层富水性差异明显,现状条件下地下水开采系数为0.85,处于采补基...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天津地区Ⅱ-Ⅴ深层含水组含水层富水性、水温、水质和水位埋深条件基础上,研究地下水源热泵的适宜性,为地下水分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隧道穿越富水地层时,极易发生涌水、突水事件,造成隧道塌方,支护变形等质量事故,严重影响隧道正常施工,并给人身设备安全造成巨大安全隐患。为保证正常施工,最大程度地减少富水隧道施工中造成的工程投入和人员伤亡,迫切需要解决这方面的施工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