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胸部创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变化,探讨血清NT-proBNP和h-FABP在其合并心功能及心肌细胞损害的早期检测价值。方法:选择82例胸部创伤合并心肌挫伤患者(挫伤组)和50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挫伤组采用rhGH治疗。血清NT-proBNP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法,血清h-FABP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一步法。结果:①治疗前血清h-FABP阳性率(41.4%)显著高于NT-proBNP(29.8%)及ECG(17.7%)(P<0.01)。②治疗前,胸部创伤合并心肌挫伤患者血清NT-proBNP 和h-FAB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者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胸部创伤合并心肌挫伤患者血清NT-proBNP与h-FABP呈显著正相关(r=0.719,P<0.01),相关性良好。④胸部创伤合并心肌挫伤的82例患者经rhGH治疗后,血清NT-proBNP 和h-FABP水平达正常,ECG也无异常表现,无1例死亡病例。结论:rhGH对胸部创伤合并心肌挫伤具有临床治疗作用,血清NT-proBNP和h-FABP的联合检测可早期诊断胸部创伤合并心功能及心肌细胞损害,也可观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的疗效和意义。方法主要是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一步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来检测患者血清中NT-proBNP和h-FABP的水平。结果 COPD患者的h-FABP和NT-proBNP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Ⅲ级和Ⅳ级患者水平也明显高于Ⅰ级和Ⅱ级患者(P<0.01);血清h-FABP阳性率要显著大于NT-proBNP的阳性率(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NT-proBNP及h-FABP水平可及时了解COPD患者早期心肌细胞损害及心脏功能情况,对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LIA)法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步(ELISA)法,定量检测研究对象血清NT-proBNPh-FABP水平。结果COPD患者血清NT-proBNP及h-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Ⅲ、Ⅳ级患者血清NT-proBNP及h-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Ⅰ、Ⅱ级患者(P〈0.01);COPD患者血清NT-proBNP阳性率(47.3%)显著低于血清h-FABP的阳性率(71.3%)(P〈0.01),且两者具有相关一致性。结论COPD患者存在血清NT-proBNP及h-FABP水平增高,联合检测血清NT-proBNP及h-FABP水平可及时了解COPD患者早期心肌细胞损害及心脏功能情况,对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急性酒精中毒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血清h-FAB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一步法定量检测;cTnI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实验;CK-MB采用免疫抑制法.结果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组血清h-FA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轻、中及重度组血清h-FABP水平依次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中及重度组血清h-FABP异常阳性率也依次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FABP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cTnI、CK-MB及心电图的阳性率(P<0.01).结论 血清h-FABP定量测定可作为早期判断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心肌损害的1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及血清铁蛋白(SF)的水平,探讨ACI患者血清FFA与SF的相关性及其检测价值。方法选择95例ACI患者(ACI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FFA(ELISA法)和SF(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水平,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I组患者急性期的血清FFA和SF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1),大面积梗死的ACI患者显著高于小面积梗死的ACI患者(P<0.01)。ACI患者在恢复期的血清FFA和SF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CI患者血清FFA水平与SF水平呈正相关(r=0.509,P<0.01)。结论ACI患者体内存在着高水平的FFA和SF,联合检测血清FFA和SF水平有助于ACI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变化,探讨其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血清h-FAB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一步法定量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采用免疫抑制法。结果①急性酒精中毒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轻、中及重度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也依次升高,且差异显著(P<0.01);轻、中及重度组患者血清h-FABP异常阳性率也依次升高,且差异显著(P<0.01)。血清h-FABP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cTnI、CK-MB及心电图的阳性率(P<0.01)。②心肌损害者出院时血清h-FABP浓度均达正常,心脏功能均得到恢复,无1例恶性心律失常与猝死的发生。结论血清h-FABP定量测定可作为早期判断急性酒精中毒心肌损害的一项客观指标,早期心肌损害者经有效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心脏功能均可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7.
贾士全  杨文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4):1714-1715,1717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探讨其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超敏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185例ACI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MMP-9、hs-CRP水平.结果 (1)ACI患者血清MMP-9、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颈动脉斑块形成组显著高于颈动脉内膜增厚组及颈动脉内膜正常组(P<0.01);颈动脉内膜增厚组显著高于颈动脉内膜正常组(P<0.01);颈动脉内膜正常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血清MMP-9、hs-CRP水平随着IMT值增大而升高.(2)ACI患者血清MMP-9、hs-CRP与IMT值呈显著正相关(r=0.357、0.409,P<0.01),且血清MMP-9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415,P<0.01),其相关性良好.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MMP-9、hs-CRP水平,可作为判断AC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及评估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支气管肺炎急性期患儿治疗前后检测指标的变化,探讨早期诊治支气管肺炎心肌损害的检测指标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同期选择支气管肺炎急性期患儿97例及健康儿童30例,患儿住院进行综合治疗与护理,对比分析患儿治疗前、后与健康儿童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前(急性期)患儿h-FABP、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h-FABP、CK-MB水平较对照组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h-FABP的阳性率(84.5%)显著高于血清CK-MB的阳性率(62.9%),也显著高于动态心电图(ACG)(52.6%)和普通心电图(ECG)(39.2%)的异常率。经系统治疗与护理后,患儿均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大多存在心肌损害,血清h-FABP定量测定是早期诊断支气管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的一项指标。同时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预后、临床用药及护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川崎病患儿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的水平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确诊的川崎病患儿6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7例患儿未合并冠状动脉病变(A组)、30例患儿合并冠状动脉病变(B组),对比两组的急性期、恢复期h-FABP、PAF、MMP-9、TIMP-1及心功能水平。结果急性期,B组患者的h-FABP、PAF、MMP-9水平高于A组(P0.05),B组的TIMP-1水平低于A组(P0.05);恢复期:B组患者的h-FABP、PAF、MMP-9、TIMP-1水平高于A组(P0.05);急性期,B组患者的LVEF、CI水平低于A组(P0.05);恢复期:B组患者的LVEF、CI水平高于A组(P0.05);急性期,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川崎病患儿急性期h-FABP、PAF、MMP-9水平与患儿LVEF%、CI%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TIMP-1水平与患儿LVEF%、CI%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讨论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川崎病患儿hFABP、PAF、MMP-9的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患儿心功能受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734-4735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一步法检测90例正常孕妇(正常孕妇组),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HDCP组)及40例正常非孕妇(正常非孕妇组)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间点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水平,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上述各组妇女各个时间点血清N末端脑钠钛(NT-proBNP)的水平。HDCP组的各个妊娠期的h-FABP水平、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与正常非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正常孕妇组和HDCP组妇女的血清h-FABP阳性率要高于NT-proBNP。检测血清心型脂肪酸蛋白水平可及时了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状况,能及时发现早期心脏功能及心肌细胞损伤情况,对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保护孕妇及胎儿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