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利用现场多种资料对PAL油田主力油层进行了出砂预测综合研究——包括声波时差法、孔隙度法、出砂指数法、组合模量法,临界生产压差方法等,得出该油田主力油层在初期正常生产条件下出砂轻微,在适当时机应进行防砂完井的结论,同时建立了各井的临界生产压差剖面。将各种方法的预测结果与DST、油井短期/长期测试资料进行对比,建立了符合PAL油田出砂模式判识的指标。研究结果为今后本区块及附近区块油井出砂界定,提供准确的量化依据,还可为同类油田的开发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应用配套技术治理油井出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砂导致油井卡泵、砂埋油层等事故而频繁作业,油井免修期大幅降低,维护成本据高不下,严重时出砂还会使得地层坍塌,导致套管损坏、油井报废。经过现场实践,针对不同出砂井类型进行了分类治理。对于严重出砂井采取防砂措施,控制地层出砂;对于轻微出砂井采取稳砂措施;对于冲砂漏失井采取堵漏冲砂.或泡沫冲砂技术。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针对胜利油田含水升高,地层亏空严重,出砂程度加剧,稠油热采井防砂有效期缩短,中低渗油藏防砂后油井产量低,复杂结构井防砂难度大等开发难题,在出砂预测、挤压充填技术、压裂防砂技术、稠油油藏防砂技术、复杂结构井防砂等方面进行了攻关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增产防砂效果。胜利油田防砂技术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充填防砂施工参数优化设计、防砂后低液、多油层油井防砂以及出砂检测等难题依然存在,还需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4.
袁伟伟  高斌  徐刚  陈彬  张磊 《钻采工艺》2018,41(1):31-34
出砂是疏松砂岩油层开采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油井大量出砂不仅会导致产量下降,长时间的出砂还会损坏井下设备,导致筛管和套管破坏及变形,严重的出砂将导致油井停产,因此在油井前期设计中对油层出砂的预测是完井中重要的环节。目前,渤海地区常用的出砂预测方法主要以抗压强度法预测油井是否出砂,单轴抗
压强度法计算油层出砂特征参数只考虑了油层岩石的强度,并未考虑出砂特征随井周地应力分布以及井型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且抗压强度法中相关参数需要通过大量已出砂井数据统计确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文章以油层出砂原因和出砂机理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井斜角、方位角以及井周应力分布情况结合岩石强度准则,建立了油井不同井型出砂临界生产压差预测模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井眼轨迹参数(井斜角、方位角)、井周应力及岩石力学参数对油井临界出砂生产压差的影响,在油气田开采前期设计阶段通过调整和优化井眼轨迹参数可以提高油井临界出砂生产压差!降低油井出砂风险,减少油井防砂作业成本,对渤海油田设计阶段油气井出砂预测以及防砂方式选择具有指导。  相似文献   

5.
苏丹P油田出砂规律与防砂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丹P油田的Y-S组是该油田的主力含油层组,埋深1300 m左右,储层胶结疏松,成岩性差,属于高孔、高渗储层,生产过程中易于出砂,对油井正常生产造成负面影响,降低海外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油井高产与出砂的矛盾,应用声波时差法、孔隙度法、组合模量法、斯伦贝谢比法、出砂指数法、储层岩石坚固程度与力学稳定性分析等出砂预测方法对油田的主力产层进行了出砂预测,建立适用的出砂判识模式,指出油田出砂敏感区域并总结出砂规律,凡处于断层(尤其是大断层)附近和构造顶部的井,都应引起重点关注。同时利用油田含水、生产压差及地层压力变化等生产动态参数预测油井的防砂时机,对现场生产具有预报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大宛齐油田属于疏松砂岩油藏,主力产油层段为第四系和上第三系的康村组。油层埋深浅、胶结疏松、压实作用差造成油层出砂严重,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绝大部分油水井如果不防砂就无生产能力.本文从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两方面分析了本区油层出砂原因与机理,在借鉴国内外类似疏松砂岩油藏防砂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该油田的三种防砂技术:高压一次充填防砂工艺、机械双重防砂工艺以及激光割缝筛管-压裂砾石充填防砂工艺。并对此三种技术的防砂适应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宛齐油田可以针对不同层系、不同井况的出砂问题选用最佳防砂技术.以保证油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纤维复合压裂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从根本上解决温米油田低压、中低渗油层压裂改造后支撑剂回流使地层出砂,或油层疏松开采过程中生产压差过大使地层出砂问题,减少因油层出砂造成油井的机械故障或冲砂作业工作量。从出砂、防砂机理入手,通过研究及试验优选出适合温米油层物性的纤维复合体、涂敷砂,优化压裂施工参数, 在压裂携砂液中加入适量纤维复合体,进行地层深部防砂,后期尾追涂敷砂,防止支撑剂返吐。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适应性强,延长了油井的生产周期,并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吕芬敏  金建国 《吐哈油气》2008,13(2):130-133
为了解决温米油田中低渗油层压裂改造后,支撑剂回流及生产压差过大造成的地层出砂,减少出砂造成油井机械故障或冲砂作业,研究采用了纤维复合体及涂敷砂复合压裂防砂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优化压裂施工参数,在压裂携砂液后期加入合理纤维及涂敷砂,进行地层深部防砂。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适应性强,与井筒防砂技术相比,更适合出砂严重的井,尤其是对细粉砂的防治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升油田油藏地层胶结疏松,油井生产过程中大量出砂,砂型主要为泥质细粉砂,并伴随着套损、低液等问题,防砂难度较大,防砂效果不明显,油井砂卡现象十分严重。为此开展了泥质细粉砂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包括水平井防砂、泥质细粉砂防治、套损井防砂、低产井排砂、防砂泵等多项防砂技术,这些技术现场应用120余井次,大大延长了油井生产时间,取得了显著的防砂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防止油井出砂,一方面要针对油层及油井的条件正确选择固井、完井方式,制定合理的开采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根据油层及出砂情况采用防砂方法。防砂方法有化学防砂、机械防砂等。  相似文献   

11.
克拉玛依六~九区稠油区块属砂岩油藏,地层结构疏松,注高温、高压蒸汽的热采方式加剧了油层的破坏,致使生产井出砂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该区稠油油藏的正常生产。六~九区自1991年以来,先后实施了绕丝管防砂等机械防砂及羟基铝防砂等化学固砂措施,由于防砂范围有限、效果差、固砂周期短、成本较高等原因,这些措施均未得到推广应用。有机硅改性固砂剂克服了以上缺点,具有较好的高温固砂性能,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300℃下,优选的有机硅高温固砂剂固结体抗压强度在4MPa以上,同时该固砂剂对地层伤害小,水相渗透率达0.60μm2以上。高温固砂剂在六~九区稠油油藏现场试验了10井次,有效率90%,增产原油1180.7t,处理后原油含砂率均为微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景帅  李昌盛  付宣  何江  李琪  邱枫 《钻采工艺》2021,44(6):139-142
新疆油田准东吉 7井区在采油过程中,常出现支撑剂和地层砂回流返吐的问题,导致井筒砂埋,大部分生产井产量降至0。前期树脂砂防砂等工艺均告失败,为此,基于实验探索研究了最具应用前景的纤维防砂工艺在稠油油藏的应用。以临界出砂流速作为表征防砂效果的主要参数,研究了纤维长度、纤维直径、纤维浓度、液体黏度对临界出砂流速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纤维能有效提高支撑剂充填层的临界出砂流速,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纤维长度为6~9mm,纤维直径为10~30 μm,纤维浓度为0.5% ~0.7%。纤维防砂工艺能有效提高稠油油藏的防砂效果。该技术在新疆油田准东吉 7井区稠油油藏应用了6口井,施工成功率 100%,取得了良好的防砂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志良  宋立新 《特种油气藏》2003,10(3):72-74,81
在对洼82断块稠油油藏出砂机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治理该块出砂问题的策略。初步选择管内砾石充填压裂防砂、侧钻井或新井先期砾石充填防砂等系列复合防砂技术,作为该块的主要防砂技术。此外,由于高温人工井壁防砂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也可作为备选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4.
永8断块是1999年总公司重点产能建设区块。该断块油藏地层胶结疏松,各层均存在出砂倾向,是典型的稠油出砂油藏。地层出砂造成油水井不能正常生产。为了保证该区块的正常开发,对该断块的出砂机理、出砂预测、储层及流体等方面进行研究,对防砂技术进行了优化,3年来共应用绕丝筛管砾石充填、金属毡滤砂管、脲醛树脂等防砂工艺施工24井次,累积增油131.268kt,保证了区块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5.
疏松砂岩油藏膨胀筛管裸眼防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海上新区产能建设区块今后面临的油藏大多是原油粘度高、油层薄的低品位油藏,为提高海上油井单井产能,提高低品位油藏开发效果,开展了提高油井产能防砂工艺研究。膨胀筛管裸眼防砂是在同一井眼机械防砂后油井内径和泄流面积最大的防砂工艺,能够大幅度提高油井产能。埕岛油田开展了疏松砂岩油藏膨胀筛管裸眼防砂技术先导试验,比邻井平均产能提高131%,含水仅为邻井的40%,为提高海上低品位油藏开发效益,加快海上采油速度做了成功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射孔防砂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砂、防砂问题是疏松砂岩油气层开发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如何提高防砂效果已成为高效开发砂岩油气藏不可回避的课题。射孔防砂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的油气井防砂技术,该技术克服了砾石充填等先期防砂技术的缺点,具有成本低、高效、可分层防砂等优点。不仅可应用于先期防砂,还可应用于修复井后期防砂,很有发展前景。射孔防砂的防砂机理是增大过流面积和人工高渗透层挡砂。具体储层的临界流速,油井出砂率,挡砂层的挡砂率是该技术的成功核心。文中对此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计算公式,同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复合射孔防砂技术受地层参数影响、在疏松和致密地层应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研究了金属塞充填射孔防砂联作技术。基于用整体金属塞取代松散颗粒状防砂材料的思路,改变防砂材料的形状与基本参数,实现防粒径0.1 mm以上砂粒的要求。将20目的金属防砂网压制成单体的六瓣中空锥形体金属塞,金属塞射入预定的储层后,充填在套管射孔口和储层的一定深度部位,形成立体的不锈钢网隔砂层,把地层砂遮挡在油层孔道内;研制了金属塞充填防砂射孔装置;研究了射孔、防砂联作一次完成的工艺技术,以取代先射孔再防砂的复杂工艺。锦7块应用金属塞充填射孔防砂联作技术后,油井产出液含砂量小于0.03%,生产正常,1年内没有进行检泵作业。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适用于疏松易出砂地层,防砂效果好,可为油层防砂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针对羊二庄油田1998年以来油层复查补层后部分出砂井抽油泵频繁砂卡、油层砂埋及以往采用地层防砂工艺存在防砂效果差、有效期短、成本高等问题,研究应用了防砂卡工艺。该工艺包括挡、沉、排砂防砂工艺,长柱塞防砂泵防砂工艺和循环充填防砂工艺3种。介绍了其管柱结构、工艺原理、技术特点及现场应用情况。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这3种防砂卡工艺施工简便,作业占井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能有效地防止抽油泵砂卡现象发生,延长了油井免修周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出砂机理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在出砂饥理方面的研究国外较多,而国内偏少,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内外在出砂机理方面的发展情况,立足于对出砂机理的研究,纵向回顾几十年来国内外在出砂机理方面的研究现状,从而能对出砂机理方面的理论有一个新的认识,有利于开拓视野,进一步搞好防砂和控砂工作。  相似文献   

20.
羊三断块馆一油组在开发初期没有充分考虑其结构疏松、底水厚度大等地质特点 ,采取高射开程度、高采液强度的方式生产 ,从而导致油井出砂和油井含水上升现象十分严重。为此 ,2 0 0 0 - 2 0 0 1年 ,大港油田对新井采用先进的长效防砂工艺 ,对老井采用类似防砂工艺 ,使羊三断块馆一油组 36 4× 10 4 t储量得以有效开发 ,为今后该类油藏的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