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8年冰雪春运书写了中国春运史上最惊心动魄的的一幕;2010年,高铁和实名制两大新生事物的诞生,或将开启中国和谐春运的美好未来. 高铁,能否改变春运"一票难求"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我国民工潮的爆发,"春运"成为中国数亿农民工、学生族和探亲潮的心头之痛,"一票难求"一晃就是几十年.这一点,在2010年,人们看到了新希望--高铁.  相似文献   

2.
刘莹 《中国广播》2013,(4):28-30
本文认为,广播媒体要做好春运报道,需要实现理念上的五个转变:由提供公共出行信息向提供个性化出行信息转变;由固定的大时段"我说你听"的播报形态向让听众成为信息发布者转变;以"大交通"概念向全国的交通信息网络版图转变;记者用脚步"丈量"春运,让"春运报道"的人文视角发生转变;强调春运途中的"紧急救援",让春运内涵的多元化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3.
曹林 《青年记者》2021,(17):27-30
周科,新华社记者,深圳支社副社长,2010年拍摄的"春运母亲"感动中国,成为春运史上最动人的瞬间之一,后获得中国新闻奖。周科一直关心这位母亲的命运,遗憾当年没有留下她的联系方式。在众多网民和关注者不断发来的相关信息里,周科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春运时终于找到了这位母亲。随后,他推出的特稿"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11年后找到了!"(以下简称"‘春运母亲’找到了")再成刷屏之作,"泪洒"社交媒体,成为记录11年间中国变化和普通人命运变迁的新闻代表作。  相似文献   

4.
李梓菲 《声屏世界》2011,(12):207-208
"春运营销"正是企业开年的第一场卡位战,夺得这场战役的主动权,不但为来年的销售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也在市场开辟之路上先行一步。春节是中国人最注重的一个节日,刚一入腊月,那种对过年的期盼,就让漂泊在外的人特别想家,人在旅途,成为岁末年初的主旋律。据统计,在春节前后大约60天的时间里,"春运"  相似文献   

5.
李折 《中国广播》2013,(4):25-28
江苏电台开辟专栏进行春运报道已经有7年的时间。作者介绍了江苏电台春运报道的三个主要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苏电台春运报道节目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全新闻平台的建立,让报道形式变化成为需要和可能;运输方式的变化,尤其是铁路的高速发展给春运报道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走转改"活动被自觉践行到春运报道,走基层改变了文风;媒体间的激烈竞争,使得各家媒体更加重视策划春运报道以抢占收听市场,提升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春运被称为中国式人口迁徙。每年春运都是媒体关注报道的焦点,今年春运如何创新?随着京广高铁、汉宜铁路、武汉地铁陆续开通,火车站少了拥挤,多了从容,湖北成为"亿人过境"交通枢纽。"亿人过境",是社会现象,更是经济事件。我们的思考是,结合时代背景,抓住春运的新变化、新气息,让经济报道接地气,深入新闻一线,见人、见事、见思考,回应群众关切。关注春运中的人,反映个人脚步与时代节拍春运1月26日启动后,湖北日报"经济纵横"版于1月27日、2月4日、2月5日,推出了《春运启程,陪你回家》、《回家路上,感谢有你》、《候车  相似文献   

7.
春运新主力     
骆文 《报林求索》2012,(1):42-49
<正>23年过去,当年在路上的青年已经慢慢变成故乡的守望者,而当年的孩子——"70后""80后"和"90后"正成为春运的新主力。"70后":孝敬父母,必须的!有人开玩笑说,"70后"和"80后"的区别就在于"70后"多了套房子。这话有理,但也并不仅是一套房子那么简单。相对于刚踏入社会三五年的"80后"们来说,"70后"  相似文献   

8.
2010年1月30日,一年一度的铁路春运大幕拉开,当颇具中国特色的春运潮滚滚涌来之时,铁路部门再次为解决春运难题付出辛劳,为的是让亿万旅客回家过年的路更为便捷。  相似文献   

9.
《声屏世界》2011,(8):188
近日,鼎程传媒获得"第二届中国经典传播大奖"两项金奖。其中,"创造太太乐鲜味世界"获得食品类传播案例金奖,"吗丁啉春运传播运动"获得医药类传播案例金奖。中国经典传播大奖分为19个类别,经由广告主、代理公司及传媒机构多名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春运前一天(2012年1月7日),《成都日报》在头版刊发"春运明日启动"一组稿件,为即将到来的春运提供及时、充分的服务信息。四川在外务工人员很多,为方便农民工返乡过节以及外出务工,根据成铁局春运安排,四川省内的成  相似文献   

11.
梁柱  李明 《中国广播》2013,(4):34-36
本文介绍了广东电台2013年春运报道的主要特色,即打造新的交通信息平台,依托此平台,开设春运特别报道栏目;积极利用微博、微信、手机QQ等新媒体手段配合广播,进行立体宣传;推出以"温暖春运"为主题的线下活动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河南电台春运报道的主要特色:打造春运"信息库",做实春运报道;题材多元化,做活春运报道;多手段并用,做新春运报道。作者认为,做好春运报道最重要的原则是深入贯彻"走转改"精神,坚持三贴近原则:要以选题落实"三贴近",以制度保证"三贴近",以用稿引导"三贴近"。  相似文献   

13.
《新闻战线》2012,(2):8
主持人语工地的昼夜坚守,回家的漫漫征途,军营的新春笑语,采访的使命在身。春运的特殊记忆,"瞬间"无处不在;一双发现的眼睛,赋予了"走转改",强大根基与翅膀。"思想获得了根基,思考长上了翅膀。"在2012年新年伊始召开的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座谈会上,一位记者这样描述自己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春运期间,《广州日报》提升报道的服务性、贴近性,还联合多家单位,连续第三年推出了以"幸福春运温暖团圆"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免费送在粤务工的农民工兄弟姐妹们回家过年,彰显了新闻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了新闻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坐而论道:破解春运四大环节难题 售票,尤其是作为春运返乡旅客首选出行方式的火车车票的售卖,是每年春运组织的"总开关".受铁路总体运能不足瓶颈因素制约,买票难已成为群众对春运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月25日,央视新闻与百度的合作,以春运为主题,将大数据分析结果可视化,成功制作了一期"数据说春运",广受好评。在一些业内人士担忧互联网对电视的冲击时,央视有效利用互联网与新技术打造出"据说春运"、"据说春节"与大数据的巧妙结合,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6.
春运报道是一种周期性常规报道,由于沿袭多年逐渐形成较固定的模式,一方面,春运报道因其便于准备、容易采写、见报率高,可以说是个"美差";另一方面,由于同题性强,受众司空见惯,无形中也成了"苦差".春运报道要想有所突破和创新绝非易事.与往年相比,2010年春运报道既有继承也有拓展,值得研究梳理.  相似文献   

17.
缪磊 《新闻实践》2003,(3):30-31
2003年春运开始的第一天,<温州都市报>与武汉<楚天都市报>同时在一版刊出了温州至武汉1586次列车部分司乘人员与"蛇头"勾结,大量"偷渡"民工,侵吞国家票款的长篇报道.铁道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刘志军迅速对"偷渡"报道作出批示,铁道部联合工作组连夜赶到武汉展开调查,一批乘警、铁路工作人员受到严肃处理;拥有35万职工的郑州铁路局将此事作为全局职工的反面教材,"偷渡民工"现象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18.
行业类报纸如何依托自身优势制作特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专家视角超前策划或发现选题行业报编辑部要有新闻敏感性,要比其他媒体超前地从日常报道中发掘与国计民生、行业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题材作为特刊的选题,提前推出特刊,打好时间差,占据同类选题的时效性优势.此外,行业报还要善于用自己的专家视角进行策划,推出比其他媒体有角度有新意的特刊.春运年年有,报道年年做,新意在哪里?多年报道春运让《人民铁道》报这个春运报道的"专家"将关注点集中在时间点特殊的除夕夜,以比为创意点策划组织了"列车春晚"活动:除夕夜,请列车上的旅客和列车工作人员一起联欢.  相似文献   

19.
春节回家过年与亲人团圆,这是中国老百姓辛苦工作一年后最大的愿望,然而一年一度的春运买票难周而复始成为急着回家人们的心头之痛.每当此时,春运工作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今年春运开始后,<东南商报>除了积极报道党委、政府千方百计解决买票难等新闻外,独辟蹊径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春运换票台.  相似文献   

20.
《报林求索》2012,(1):32-32
<正>目前,声势浩大的"网上追、网下剿、全方位立体化"打击票贩子的"猎鹰战役"正向纵深推进。从2011年12月7日至2012年2月16日春运结束,全国铁路警方开展的"猎鹰战役",将让广大旅客购票乘车更通畅。1046支"猎鹰"小分队已开始对票贩子实施精准打击。2012年春运期间,农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高度叠加,车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