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latin方阵光正交码(MLSOOC)、适合光谱幅度编码(SAC)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地址码构造方法,码字间有理想的互相关,容量达到了SAC的上限.分析了SAC编解码的原理、光纤Bragg光栅(FBGs)谱幅编解码的工作过程及在考虑相位引起的强度噪声(PIIN)、热噪声和散弹噪声情况下的系统信噪比(SNR)和误码率(BER).结果表明:在光源和信道理想条件下,多址干扰(MAI)可以消除;在考虑噪声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抑制PIIN减小BER;在满足一定BER下,系统承载的同步上路用户多容量比用Hadamard码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2.
构造了一种适用于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新型二维变码重光正交码(2D-VWOOC),用于满足不同用户及业务对服务质量(QoS)的不同要求,以两两正交拉丁方阵序列(MOLS)为波长跳频序列,以一维严格变码重光正交码(1D-SVWOOC)为扩时序列。分析了该码字在不同参数(码长、码重及波长数)下的码字性能;在相同条件下与其他二维变码重光正交码进行对比,该码字码容量较大,误码率相对其他码字低9~17个数量级。在Optisystem仿真中,当系统传输速率为16 Gbits/s时,码重为4比码重为2的用户误码率低2个数量级,能获得清晰端正的眼图。  相似文献   

3.
OCDMA系统SAC编解码实现方案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基于FBG的谱幅编解码spectral-amplitude-coding(SAC)系统的原理;提出了(N,w,λ)=(q^2 q l,q l,1)光正交码的SAC编解码器实现方案:给出了该系统在码分功率不均匀时,以多址干扰为主的系统信噪比和误码率。分析了谱幅编解码OCDMA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无线OCDMA中扩频编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比较了无线光码分多址(OCDMA)中一维扩频编码和二维扩频编码的原理、码字容量、误码率等性能及其差异。得出二维扩频编码相对于一维扩频编码而言,通信系统的码字容量、系统的传输速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同时通过适当选择码长和码重,系统满足1×10-9的误码率要求,并发用户数可以高达200以上。  相似文献   

5.
异步相干扩时光码分多址系统的干扰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建华  张立东  吴青  龚方平 《中国激光》2008,35(12):1878-1882
从码字的非周期互相关函数出发,分析异步相干扩时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多址干扰(MAI)和差拍噪声(BN).干扰用户不同的传输时延,非周期互相关强度均值随之变化,差拍噪声和多址干扰也随之变化.给出了差拍噪声和多址干扰与非周期互相关强度均值的关系,讨论了异步相干扩时OCDMA系统的误码率(BER)与非周期互相关强度均值的关系.最后,以码长511的Gold码为例,针对干扰用户之间不同的传输时延,得到了异步相干扩时OCDMA系统的误码率上界与平均误码率性能.在平均误码率情况下,OCDMA系统能支持12个干扰用户,而在最差情况下(误码率上界),系统容纳的干扰用户数不超过4个.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一维/二维二次素数码、光正交码的构造过程、相关性、容量等特性,分析了它们对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误码性能和用户容量的影响.为得到不同码字与不同维数码字对OCDMA系统的误码率影响程度,仿真比较了一维、二维二次素数码和一维、二维光正交码之间的误码率与同步用户数的关系以及二维素数码与二维光正交码的误码率与同步用...  相似文献   

7.
在强度调制、直接探测的光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中,为了有效克服并发用户数之间的多址干扰,提高系统的通信性能,根据组信息,针对由光正交码(OOC)和修正素数码(MPC)构成的扩时/跳频地址码MPC/OOC,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多址干扰消除方案,并详细分析了采用这种多址干扰消除方案的光CDMA通信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这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多址干扰消除方案,可以很好地消除光CDMA通信系统中的多址干扰,提高系统的用户数和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8.
OCDMA频域/时域的新型线性组合编码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光码多分址(OCDMA)频域/时域(λ-t)的二维线性组合码(LCC)新的构造方法,设计了编/解码方案,分析了系统性能。研究表明:影响LCC性能的参数主要有其子码字数和码字中相同子码字的个数。随着LCC的子码数的增加,OCDMA系统的用户容量显著提高;通过改变LCC的设计参数,系统的误码率(BER)得到改进,当LCC的子码字数确定时,BER随系统中LCC码字中相同子码字的个数的最大值的增加而劣化;当LCC码字中相同子码字的个数的最大值一定时,BER随LCC的子码字数的增加而得到改进。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新的适合同步光谱幅度编码光码分变址(Spectral-amplitude coding 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AC OCDMA)系统的地址码,能够使多址干扰产生的误码率为0.且该地址码的互相关限为1,在给定码重和用户数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较小码长,便于系统的编解码。利用OptiSys 7.0设计出仿真系统,分析比较用波分复用器和光纤光栅作为编解码器适用的不同系统,在考虑散弹噪声、相位引起的强度噪声(PIIN)和热噪声的情况下,根据该地址码的特点分析整个编解码系统的信噪比和误码率,并与现有的SAC地址码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选用该地址码的SAC OCDMA系统得到的眼图更为理想,在系统误码率、编解码实现,及系统性能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李飞龙  李志强  冯少栋  董飞鸿  王凡 《电讯技术》2012,52(11):1752-1757
对基于Hadamard矩阵的LA码和基于劳伦多项式(Laurent Polynomial)的LS码的生成及相关特性进行研究,从占空比、相关特性、零干扰窗长度、码字总数等方面仿真分析了LAS码的性能,并结合实际应用,理论分析了LAS-CDMA系统与传统CDMA系统的归一化容量,仿真比较了LAS码和Gold序列在准同步CDMA系统中的误码性能.仿真和理论分析表明:LAS码具有均匀的零干扰窗(Interference Free Window,IFW)特性;不同主码的互相关函数IFW附近存在较小的副峰,多址干扰较小;在准同步移动通信系统中,LAS-CDMA抗多址干扰性能明显优于传统CDMA系统,使用LAS码比使用Gold序列有更好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1.
党明瑞  周明拓  毛幼菊 《中国激光》2001,28(10):932-936
光波分复用 (WDM)互连接是并行计算机系统克服“电子瓶颈”的可行方案 ,光纤传输的特性可使大容量、低时延、低误码率传输的并行计算机互连成为现实。探讨了并行计算机光WDM互连的一种结构 ,分析研究了其中的关键技术 ,并设计了一个实验系统。分析和实验表明采用光WDM互连可以实现超大容量的并行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12.
LiNrO_3光波导器件不受光信号带宽限制,易实现系统的高效率和高速化,是构成现代超高速、大容量和长距离光纤通信干线系统和光交换系统极具魅力的关键器件。本文着重介绍LiNbO_3光波导及其器件的原理、结构、性能与制作技术,以及在光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反射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色差、成像性能优良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机载领域。本文基于矩阵光学理论,并以此建立非线性方程组,用数学软件求解得到满足要求的初始结构。优化过程中不断调整系统各镜的偏心和倾斜,消除系统的中心遮拦。在光学系统中引入自由曲面,提升了光学系统的轴外像差平衡能力,增大系统视场角。设计了焦距100 mm,视场角20°×20°,相对孔径为F/7的离轴四反射镜光学系统。结果表明,该光学系统具有较大的成像视场,结构紧凑,无中心遮拦,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新的容量大、相关性好的多倍长、多波长二维光正交码(2D MW-OOC),基于多倍长一维光正交码(1DOOC)构造了MW-OOC。对同时使用具有2种码长的MW-OOC的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性能分析表明,使用该MW-OOC的系统性能良好,明显好于同样码长下的多倍长1-DOOC;使用短码序列的信号误码率性能好于使用长码序列信号的误码率性能。这些特征能充分发挥OCDMA系统大容量的技术优势,满足将来大容量多媒体OcDMA网络系统对同时传输的不同信号所需传输质量不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郑德忠  孙黎明 《红外》2011,32(11):5-9
为了使红外生命探测仪的光学系统具有更大的探测范围,提出了一种新型红外双视场光学探测系统.该光学系统为变焦距光学系统,它利用轴向移动变焦方式使透镜组实现变倍和温度补偿,简化了机电系统结构.该光学系统的工作波段为8~14μm,焦距为35~140 mm,变倍比为3倍.由于选择锗(Ge)和硒化锌(ZnSe)作为透镜材料,F数≥...  相似文献   

16.
由我国自行研制和开发的2488Mbit/s SDH复接传输设备和再生中断设备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从海口市至三亚市长途大容量光缆传输系统。其中还配有若干个155Mbit/s复用设备。本文将简要地介绍该系统的构成及设备特征等情况。  相似文献   

17.
FSO MIMO系统中分层空时码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可以有效提高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基于MIMO系统重点研究了无线光通信垂直分层空时系统(V-BLAST)检测算法。首先分析了最大似然、线性迫零、最小均方误差以及排序干扰抵消等典型的传统检测算法,基于OOK调制和4PPM调制对采用不同检测算法的系统差错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最后对Turbo码与BLAST技术相结合构成的新系统采用了软输入软输出(SISO)迭代检测译码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分层空时检测算法中性能最优的是ML,其次是SISO-MAP,ZF算法性能最差;Turbo-BLAST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无线光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8.
高精度透射式空间光学系统装调误差分析与动态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对航天遥感器的成像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装框应力和偏心误差是影响大口径高精度透射式光学系统装调质量的重要因素。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透镜装框应力的影响,实验测量了不同装调应力下的透镜面形,分析了装框应力对系统光学传递函数(MTF)的影响。然后,对光学元件的装调偏心误差进行了研究,测量了一个偏心系统的波前干涉图,分析了偏心导致的光学系统像差,仿真计算了不同透镜偏心误差对像差和MTF的影响。介绍了一种在偏心误差小量超差的情况下,利用中心偏测量仪、干涉仪的测量数据对光学系统进行实时仿真,动态控制装调质量的方法,并在实验上对预估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高精度透射式光学系统装调过程中光学偏心和应力导致的面形变化是影响光学系统质量的主要因素,偏心误差的影响大于应力的影响,不同透镜偏心误差对系统质量有着较大的差异且相互补偿。仿真预估方法能够在装调公差日益苛刻的情况下动态评定各误差间的相互影响与补偿,实时评价光学系统的质量,提高装调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以同步二次素数码(SQPC)作为时间扩频序列,单重合序列(OCS)作为波长跳频序列,构造了一种新的二维光正交码SQPC/OCS,并对其误码性能及码字容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比较。理论分析表明:在同码长、同波长数条件下,SQPC/OCS与 2D-QPC误码率相等,但SQPC/OCS波长数可以是任何数,不局限于素数,从而增加波长码片可以降低误码率;与EPC/OCS相比,SQPC/OCS误码率更低。SQPC/OCS码字容量远远高于2D-QPC和EPC/OCS码字容量。仿真结果表明:当p=7、q=13时,SQPC/OCS误码率比2D-QPC降低接近2个数量级;当p=11、q=15时,SQPC/OCS与EPC/OCS相比,当用户数为20时,误码率相差达4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20.
以同轴三反像差理论为基础,运用仿真软件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初始结构参数,基于三镜同轴,入射光束离轴,主镜和三镜顶点相交的光学设计理念,设计出一种易于装调、精度保证的离轴三反光学系统。该系统结合数字微镜器件目标生成器为装甲车辆提供动态实时模拟目标。该光学系统的工作波段为200~1200nm,焦距为2800mm,视场为2°,入瞳直径为350mm。设计结果表明,本光学系统最大相对畸变为0.1056%,各视场的波像差均优于λ/40(主波长λ=636.3nm)。在70lp/mm下,本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均优于0.54,接近衍射极限,成像质量好,满足无穷远动态目标模拟需求;对加工和装配进行公差分析后可知,光学系统的MTF值大于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