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李剑 《新法规月刊》2011,(1):103-112
产业政策强调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主观推动作用,而反垄断法则希望通过建立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则,来确保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两者在产生冲突的时候,不是简单地选择一方,而是要看到产业政策有效性所在以及反垄断法本身的局限性,明确两者作用发挥的基础和空间。因此,对中国而言,在市场机制建立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反垄断法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将产业政策复归到其应在的位置,从而确保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业政策和反垄断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两种武器。其中产业政策是我国政府最常用的武器,国内学者大多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产业政策。试图从经济法学的角度阐述改革开放30年我国学者对产业政策法的研究成果,力图梳理加以系统化,同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望更高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的发表和出版。尤其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研究产业政策法治化以及产业政策法基本内容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加紧对产业政策法研究,对理论和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本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反垄断法在过去的60年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现在,反垄断法越来越受到日本政府的重视,被称为是经济法中的基本法.日本反垄断法在实施中体现了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对立和统一,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追求两者的协调发展是日本反垄断当局和部门主管机关的共同执法目标.我国刚刚颁布实施的反垄断法也将追求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发展作为指导原则,分析研究日本反垄断法的实施经验对于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产业政策的法治化及实施制度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的完备是产业政策功能实现的根本,而产业政策的实施必须按法治化的思路进行,而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现有的经济体制状况要求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对经济生活进行间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干预。在这种体制转型过程中,产业政策可以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反垄断法与发展规模经济的关系进行讨论,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制定反垄断法与支持中小企业的联合、扩大企业的平均规模和实现规模经济的经济政策并不矛盾,两者在维护资源优化配置的长期目标上是一致的,它们是建立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同步进行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一项有连续性并目趋体系化的公共政策,是产业政策的核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实施以后,过于扩张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必然在理念和制度层面与更为倡导市场理性的反垄断法发生诸多碰撞。考虑到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制度背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反垄断法实施之间的协调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论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价值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用除外制度是反垄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通过在反垄断法中设置适用除外制度意在协调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之间关系,通过法律路径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致力于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和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我国<反垄断法>也设置了适用除外制度,因此,有必要以上述价值目标为基准对其进行考察、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国反垄断执法十一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执法经验和能力较执法初期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反垄断执法的常态化和深入发展,今天反垄断法部分条款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在和未来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竞争政策在我国资源配置中越来越起着决定性作用,与反垄断立法时候的政策环境相比,竞争政策在今天已经成为我国基本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与之相比退到了次要地位。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现在有必要修订反垄断法。修订反垄断法应当强化竞争政策在这部法律中的地位,修订中应优先考虑执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法律修订虽然应当与时俱进,但要避免把国际上尚未普遍接受的条款急于纳入反垄断法,有些条款的修订还应当考虑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和执法机关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我国反垄断立法的两个基本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莉萍 《中外法学》1998,(2):109-112
<正> 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竞争构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它要求建立有效的竞争秩序和竞争机制,使竞争在社会资源的配置和运行中发挥基础性的根本作用。促进和保护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干预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反垄断法是调整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法律。早在1987年,我国国务院法制局就成立了反垄断法起草小组,但由于学术界、司法界及立法界对一些重要问题存在较大的分歧和一些其他因素,致使反垄断法迟迟未能出台。本文拟就我国反垄断立法中的两个基本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一项有连续性并目趋体系化的公共政策,是产业政策的核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实施以后,过于扩张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必然在理念和制度层面与更为倡导市场理性的反垄断法发生诸多碰撞。考虑到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制度背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反垄断法实施之间的协调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确立竞争政策的优先地位,实现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型和有效实施《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11.
特许经营限制竞争行为反垄断法适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许经营合同中一般均有限制竞争的条款,特许经营的限制竞争行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些限制竞争行为既具有合理的一面,也有可能因影响市场的竞争秩序从而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因此,反垄断法适用时,必须综合考量多种因素,才不致于产生干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负面效果。我国应加强对特许经营反垄断法适用的基本问题研究,明确反垄断执法时的宗旨,适用的前提条件和实施模式,从而保证和促进特许经营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加入WTO的环境下,形成了新的市场经济环境。而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始终处于缺位,在新的经济环境的压力下,我国制定《反垄断法》是十分必要的。反垄断法是现代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的基本法律之一,是经济法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长期居于经济法体系的核心地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不制定这种法律。对于市场经济来讲,反垄断法的积极作用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3.
竞争政策以维护竞争的自由、公平与有效为目标,是自由与干预的矛盾体。而作为我国竞争政策法制化的核心法律规范《反垄断法》的制定与实施总是要在垄断与竞争、自由与干预之间作出选择,这是《反垄断法》具有政策性的重要前提。针对当前金融危机,以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为出发点,《反垄断法》的政策性对国家干预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反垄断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进一步发展,随着经济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应运而生。反垄断法一方面限制了市场主体的不合理的垄断行为与垄断状态,从另一方面讲,这也正是对市场经济及其主体的有效保护。反垄断法属于竞争性法律,其蕴含着法的基本价值,更体现着经济法的内在价值和基本原则。从反垄断法在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可以预测,我国颁布反垄断法必将对市场经济产生积极的修正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先林 《法学评论》2012,(5):96-103
反垄断法实施的基本方式可大致上归纳为反垄断法的遵守、反垄断法的执行和反垄断法的司法适用,它们在反垄断法的实施中各有其作用和特点。从实施主体的性质和实施程序来说,反垄断法的实施机制分为公共实施和私人实施,应尽量扬长避短,搞好两者的协调配合。我国反垄断法实施三年多来的现状不甚理想,但对其效果应当理性地、历史地和全面地去看待。我们应将垄断行业作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反垄断法实施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政府需要采用的市场规制手段是不同的,经济萧条时,政府应更加偏重产业政策的运用,市场制度完善,经济正常快速发展时就需更加偏重竞争政策,为市场主体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本无实质上的优劣之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两者处在一种此消彼长,动态平衡之中。在我国经济发展进人起飞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今天,应该适时改变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搭配模式,坚持竞争政策适度优先,产业政策适度存在,既不过分依赖竞争政策同时也要为产业政策预留必要的空间,在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动态调和中逐步弱化产业政策的功能,强化竞争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反垄断法执行机构诉讼地位在反垄断法执行机构与法院的协调机制中意义重大,不同的国家,反垄断法执行机构的地位不同,也体现出不同的解纷机制的不同风格。我国必须博采众家之长,针对不同性质的反垄断法诉讼采用不同的方法,以提高我国反垄断法诉讼的权威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于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阶段,市场经济秩序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自由、公平竞争,健康的市场与适当的国家干预。由于对这些基本内容的破坏主要来自于可以控制经济活动的种种势力的不当行使和可以损害有效竞争的种种限制行为的泛滥,因而维护市场经济新秩序,就必须诉诸于规范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为内容的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19.
简论美国反托拉斯法私人实施及我国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称《反垄断法》),该法已于2008年8月1日起施行。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之一,对保护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以及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将法律用于调整社会关系,法律的目标和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从各国反垄断法的立法及执法、司法实践考察,反垄断法的实施包括公共实施和私人实施。反垄断法的公共实施是由依法设立的专门的反垄断法执法机构对实施垄断行为的违法主体追究法律责任,这是各国普遍存在的,它源于反垄断法为“国家干预经济之法”的经济法性质。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反垄断法执行机构建立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剑 《现代法学》2004,26(1):166-170
反垄断法执行机构在我国现行立法中并未得到重视并发挥作用 ,但随着我国政治、经济进一步发展 ,反垄断法执行机构的建立成为可能。而在反垄断机构的建立中 ,不能仅仅强调反垄断机构的独立性 ,因为在一个广泛联系的社会中不可能有纯粹的“独立” ,还必须注重对反垄断机构权力的制衡。特别是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 ,片面追求反垄断机构的独立性与层次性 ,不仅不现实 ,而且只会增大反垄断机构建立的难度 ,同时还对反垄断机构正常发挥干预市场、维护竞争的作用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