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危重症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60名全军危重症急救护理示范基地学员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8名,观察组32名,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评价两组学员在危重症理论、急救操作技能及危重症病例观察分析等方面能力改变情况以及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员危重症理论知识水平、急救操作技能及危重症病例观察分析能力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教学满意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运用于危重症急救护理教学中,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及学员对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实施过程,探讨其在护理本科生后期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30名入科实习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教学,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进行教学.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及学生学习兴趣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应用,提高了整体带教能力,使护理教学质量管理得以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临床路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60岁以上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8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相关指标如基础护理、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和功能锻炼等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持续改进应用于子宫肌瘤术后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更好更快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追踪方法学在高职护理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0名高职护理教师为对照组,126名高职护理教师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教学检查,观察组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引入追踪方法学,包括组建教学师资、制订教学计划、设置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方案。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高职护理教师教学资料的规范性及完整性、课堂教学质量与高职护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结果两组高职护理教师教学资料的规范性及完整性、课堂教学质量,以及高职护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职护理教学质量管理中引入追踪方法学,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促使其教学资料更加规范、完整,有利于改进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1日~6月30日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前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将2020年7月1日~2021年1月31日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后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护理基础上联合持续质量改进模式。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手术室护理人员20名。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综合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手术室综合评分、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可提升手术室综合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我科接诊的脑卒中老年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各50例,对照组院前及入院后接受传统急救护理,路径组按照院前及入院后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出院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路径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路径组患者满意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8月外科住院患者708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外科住院患者644例为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外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阶段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王清  沈小芳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0):109-110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查房和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入院的5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1,实施常规护理查房;2009年1~12月入院的5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1,实施规范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误吸、痰堵低氧血症、尿路损伤、压疮、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010年1~12月实施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期间15名轮转护士作为观察组2,2009年1~12月14名轮转护士作为对照组2,比较两组护士专科考试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1误吸、痰堵低氧血症、尿路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P<0.05);观察组2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2(P<0.01)。结论: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及提高护士综合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探讨影响基础护理的原因,为有针对性的改进基础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理论考试方法对全院490名护士的基础护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以79分(含79分)以下成绩计算,41.42%的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能力掌握存在偏差.护士的文化程度、职称与掌握基础护理能力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工作年限与掌握基础护理能力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从职业态度、制度管理与考核标准等方面对基础护理的运作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10例妇产科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的SAS、SDS和生存质量分数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妇产科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事故。  相似文献   

17.
18.
基础护理是护理专业的重要根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玉莹  张亚卓  翟晓红  周枫  李静 《现代护理》2007,13(12):1122-1124
目的探讨影响基础护理的原因,为有针对性的改进基础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理论考试方法对全院490名护士的基础护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以79分(含79分)以下成绩计算,41.42%的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能力掌握存在偏差。护士的文化程度、职称与掌握基础护理能力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工作年限与掌握基础护理能力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从职业态度、制度管理与考核标准等方面对基础护理的运作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