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7,(7):157-159
语用模糊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创作手段,从原作者的角度说,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传达模糊美感;从作品中人物的塑造来看,人物在言辞方面会采取一些语用模糊方式传达意义。而语用模糊的翻译更涉及两种模糊语言体系和各种不确定文化因素的转换。本文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各种语用模糊现象的定义、区分和翻译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所采用的翻译方法进行讨论,旨在探讨文学作品中语用模糊翻译的难题及提出作者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7,(2):159-165
上世纪80年代,文学界对张爱玲文学作品的研究开始重视起来。到90年代,张爱玲的翻译家身份得到认同和重视,随之而起的张爱玲翻译研究也进入学术界视野。她的成名作《金锁记》历经翻译、改写,现存四个版本,是翻译学界的独特现象。在翻译界,语言学文体学已经和翻译实践与翻译批评相结合,在文学作品的翻译当中应用广泛。本文将选取从《金锁记》到其自译本"The Golden Cangue"为研究分析对象,采用Leech和Short的语言学及文体学衡量标准,分析在语音和词汇两个层面两个版本前景化的风格表达。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张爱玲译文的优点和弱点。即使译文中有不到之处,张爱玲依然是翻译《金锁记》的很好译者。同时,本研究也在语言学文体学应用于翻译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王沛 《唐都学刊》2011,27(4):89-91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字和语音,又受到文化、心理等因素影响,因此,语言形式美的翻译具有相对性。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红楼梦》的回目语言,八字对仗,整齐划一,句式凝练而又富于变化。翻译时,只有通过补偿、转换、迁移、变通等翻译策略,才能实现对源语句型结构、对偶、重复、比喻等语形修辞美的传递,在译语中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的语言形式美。  相似文献   

4.
何孟良  张立 《社科纵横》2012,(7):175-176
翻译局限一直是困扰译界的一大难题。语言结构的独特性、音韵、双关等在其他语言的不可复制性、言语意义的开放性等因素都是造成翻译局限的原因;不同文化所具备的独特要素或是个性特点构成了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进行交流的障碍;再则,原文作者和译者在语言的个人运用风格上也不尽一致,故译文难以全面把握原作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神韵。本文试图从语言差异、民族文化特色和作家与译者的创作风格等方面探究翻译局限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尚新建 《求是学刊》2006,33(2):38-42
哲学文本翻译的最大困难在于哲学语言的涵义多重性和语境的复杂性。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在于语言的隐喻性质,所谓隐喻是指根据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类事物。任何语言从本质上说都是一个隐喻系统,它构建了我们的日常概念系统,尤其是那些抽象概念。文章以“心灵”概念为例阐述了统一译名是不存在的,翻译的功夫在于解释和商讨。  相似文献   

6.
所谓“修辞功能中的隐含意义”,是指那些虽未明确表述或提及,但却暗含在修辞手段中,靠读者自己去领悟的修辞内涵。文学作品语言的一个特点就是“意在言外”,正如司马光在《迂叟诗话》中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①而文学作品要表达这些不好直接陈述的“话外音、言外意”,使其语言富有感染力,也往往借助于诸多的修辞手段。因此,如何处理这些由修辞功能产生的隐含意义,在翻译中,特别是在文学翻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从翻译的角度看,修辞功能所产生的隐含意义大致可以分为以…  相似文献   

7.
卢志君 《社科纵横》2007,22(2):169-171
本文在探究文学作品名的命名形式、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在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的规范下,探讨文学作品名的语义信息、文化信息和审美信息在翻译中的传递问题。作者指出,文学作品原名的三大信息,在译名中并不总是一一对应地得以传递。有时,它们是错位传递,互为补充、互为调节的。而调节的杠杆则是译名导读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高月丽 《唐都学刊》2006,22(6):154-156
述宾式复合词能够拆开扩展使用,也能够直接带宾语,这是近年来文学作品及新闻媒体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超常语言表现形式。这种突破汉语旧有模式的变异用法,无论在表达内容情感,还是表现语气色彩等方面,都具有一般语言形式所没有的语用价值。这些新奇、超常甚至怪异的搭配方式及其使用,往往却能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而充满感人的艺术魅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英语和汉语虽属不同的语系,但它和汉语一样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本文用大量的例证,总结了“笑”和“哭”的种种表达方式,并配有汉语翻译,可更深刻地体味两种语言的独特之处和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5,(9):147-149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借助语言进行表达。语言和思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就翻译而言,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转换。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差异,有利于提高翻译的准确性。本文拟从英汉语的思维方式出发,通过对比分析,探究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15,(9):140-142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剧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有着重要地位。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众多海外影视剧,尤其是外语电影,输入我国。影视剧标题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语言,在语言功能方面有其独特的信息功能与美感功能,它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外语影视剧片名的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受众的审美期待出发,探讨了外语影视剧片名的翻译应遵循的原则——"美"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文学性蔓延"导致的非文学向文学转化现象,其关键在于"类型内转",从而实现了非文学作品向文学作品身份变异.其中,文类意识在具体作品中的显现是一个非常复杂多变的现象,其类型归属受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徐湄 《学术交流》2008,(1):141-143
翻译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语言在目的语中的文化功能再现.这是因为:1.语言只有在它作用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翻译的唯一目的是让处于目的语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了解翻译内容,接受翻译内容,达不到这一点,翻译就失去意义.2.翻译活动受目的语文化背景的制约.翻译本身不是单纯的文字活动,而是一种文化活动,在翻译内容上它受意识形态和强势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受译者文化身份和文化倾向的影响.3.翻译的过程就是语言文化功能转换的过程.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实质上是在实现它的文化功能.要使一种语言中的文化成分传入另一种文化中,就必须实行语言的文化功能转换.  相似文献   

14.
范晓迪 《社科纵横》2013,(10):102-104
服饰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服饰,不仅体现了人物的社会地位,还是人物情感的表露及性格特征的写照。本文拟从定位人物身份、刻画人物性格及体现人物审美观念三个方面解读文学作品中服饰的非语言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大量例证,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法和句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指出翻译中的难点在于英汉两种语言差别较为显著的地方。英语学习者在学习翻译时应注意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以便灵活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及翻译技巧,达到提高翻译效率和译文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新批评的某些理论观念无可置疑地衰落了,但是,其"细读"法却至今影响深远.库恩的"范式"理论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考察新批评的理论创造.新批评的"细读"法及依此编写的文学教材构成了文学研究的"范例",这一范例奠定了新批评在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新批评的"范例"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等特征.新批评的范例即语义分析方法,切合文学作品是语言编织物这一本质,其理论探讨的空间仍然十分巨大,这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颜泓 《社科纵横》2012,(9):177-178
汉语、英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英译汉、汉译英时了解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是做好双语翻译的关键。笔者认为,翻译课教学中加大文化教学含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与处理跨文化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双语翻译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平 《学术交流》2007,2(10):42-45
龙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确立和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和目标,可以在古老的龙文化中追寻其思想源头和精神动力。龙,英文译为"dragon",在西方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邪恶的象征,这与中国在国际社会努力构建和塑造良好的大国形象是背道而驰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要求我们在创新对外文化交流的观念、思路、形式和手段的同时,必须关注语言翻译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新审思和认识对外翻译在构塑与传播中国国际形象中"有何作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9,(6):103-106
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晚清的学者由积极引进西方的科技文献转向翻译西方的文学作品,怀着救国救民的目的,清末文坛掀起的"拜伦热"由最初对拜伦作品的翻译转向了对拜伦传记的翻译。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论的三个原则出发,目的原则在翻译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清末对拜伦传记的翻译对源文本进行了创造性叛逆,也为后来新文学注入了新元素。  相似文献   

20.
戴瑞亮 《社科纵横》2011,26(7):173-176
象似性理论揭示了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映照关系,为文学文本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操作工具。本文运用映象象似和拟象象似中的一些典型原则探讨了象似性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作用,结论是:在诗歌翻译过程中采取象似性的视角和切入点,有助于从语言形式的翻译入手得到"形神皆似"和"意美、音美、形美"之理想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