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颗粒增强铸造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颗粒增强名基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影响铝基复合材料制造工艺的主要因素以及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同时还介绍了我们制备颗粒墙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试验情况。将碳化硅颗粒增强粉料经氟盐预处理再加入过热铝熔体,经搅拌可以制造出碳化硅颗粒均匀分布的名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
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碳纳米管和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基本特征,讲述了碳纳米管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对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今后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碳化硅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损伤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损伤性能,并与铝基复合材料的损伤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碳化硅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损伤曲线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损伤阶段(高速率线性阶段);损伤延迟阶段(低速率平缓阶段);损伤加速阶段。与纯铝基复合材料和7075铝基复合材料相比,碳化硅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损伤曲线的损伤延迟阶段非常平直,因此抗损伤性能优于铝基复合材料。对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来说,强结合界面对提高材料损伤抗力的作用要优于弱结合界面。  相似文献   

4.
挤压铸造铝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因其一系列的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利用挤压铸造技术制备铝基复合材料,讨论制备工艺对复合材料性能、结构的影响及工艺参数的最优化。结果表明.挤压铸造是一种简单而可靠的制备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5.
碳化硅颗粒强化铝基复合材料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基复合材料进入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从制备及组织性能的影响因素方面对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方面做如下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激光焊焊接铝基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对激光焊焊接铝基复合材料时所存在的焊缝成形、气孔、界面反应及粒子分布等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对激光焊焊接铝基复合材料的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镁基复合材料是继铝基复合材料后的又一具有竞争力的轻金属基复合材料.综述了近些年来制备镁基复合材料的常用方法及特点,并对镁基复合材料常用增强相进行了概述,对镁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铸造技术》2016,(4):642-646
从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流变应力行为、热变形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变化以及热加工图三个方面,对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进行了概括。同时介绍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针对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热变形方面所展开的探索和研究,最后对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今后的研究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是当前研究比较多、比较成熟、应用较广泛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简要介绍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及应用现状,综述了该类复合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确定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化学镀镍工艺,测定了镀层的结合力和耐蚀性,结果表明所得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并且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0.
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国内外有关SiCp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的进展情况,主要包 括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传统制备工艺与新的制备工艺,传统应用领域与未来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由于具备各种特殊性能或优良的综合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讨论了纤维增强铝 基复合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增强剂的纤维,并列举了若干典型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以及纤维增强铝基 复合材料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碳纤维与铝基体之间界面的润湿性和结合性能,采用挤压熔体浸渗法制备镍和铜涂覆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对两种不同涂层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润湿性、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和研究.显微组织结构分析表明,与无涂层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相比,在相同的浸渗工艺条件下,在碳纤维表面涂覆两种金属均可以显著改善碳纤维与铝...  相似文献   

13.
对SiC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经不同周次循环变形载荷后强度与塑性的测试表明.循环变形可使其强度、塑性均有所提高.经循环变形载荷作用10周次、抗拉强度提高20%;作用100周次.强度提高30%.塑性也有类似的变化.这一现象与传统疲劳损伤理论不一致.通过对基体材料、SiC纤维体以及复合材料板的各自独立循环变形实验可知、这一现象同循环变形过程中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适度降低有关,这种降低有助于复合材料的强度与塑性的配合.  相似文献   

14.
纤维/树脂/铝合金叠层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阻尼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压固化成形工艺成功制备了纤维/树脂/铝合金叠层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对叠层复合材料界面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种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成形加工性,而且抗震性能好,其振动衰减系数较基体铝合金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液态模锻法制备出单一碳纤维增强ZL109复合材料,并研究碳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常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加入对ZL109的常温抗拉强度是不利的,这主要与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纤维取向等有关;但随着碳纤维体积百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强度略有提高,这说明碳纤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承载作用。  相似文献   

16.
碳化硅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新型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几种主要制备工艺,重点阐述了高能超声半固态复合法制备SiCp/Al复合材料。首先用渗流法制备SiC体积分数高的SiCp/Al预制块,进行SiC预分散,然后将预制块加入处于半固态温度条件下的铝合金熔体中,最后导入超声波进行搅拌。此法很好地改善了增强颗粒与基体之间的润湿性,使SiC在基体中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7.
CeO2在镀镍碳纤维增强铝合金基复合材料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稀土氧化物CeO2为添加剂,研究CeO2对镀镍碳纤维增强铝合金基复合材料碳纤维的分布、气孔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分析和拉伸力学性能检测等探讨了CeO2在镀镍碳纤维增强铝合金基复合材料中的行为。结果表明:CeO2能够使碳纤维均匀分布在复合材料中,而不产生分层及团聚;而且能够降低复合材料的气孔率,使轧制态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分别提高23%和26%。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 of notching on fiber-reinforced metal laminates (FML) is studied 3-2 lay up carbon fiber aluminum laminates specimens containing a circular hole were employed in notch tests. The notch effect for a composite laminate was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carbon/epoxy composites and aluminum sheets. The degradation of notch strength for carbon fiber aluminum laminates was smaller than for carbon/epoxy composites. The point and average stress criteria were used in the notch strength analysis. A finite width correction factor was also used. The strength degradation models involve a single parameter that is a function of the hole siz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length. These models we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and good agreement was found.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短纤维/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弹塑性变形中的应变分布,得到了增强体与基体应变的统计规律、提出了短纤维/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材料模型、导出了相应的弹塑性本构关系,预测了硼酸铝晶须增强Al基([AlBO]w/Al)复合材料单轴拉伸应力应变关系.结果与实验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用浸渗法制备颗粒增强铝硅复合材料的工艺。采用加压渗流将铝液压入到硅颗粒间隙中制备复合材料,分析了不同粒度颗粒增强相对复合材料浸渗长度及Si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浸渗法制得的Al—Si复合材料硅的体积分数可高达60%以上,随颗粒度的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