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李庆东  张学松 《铸造工程》2014,(1):43-45,48
为提高大批量生产铸件的清理效率,确定了铸件在线清理的整改目标。对铸件输送辊道的布局进行了改进,增加了铸件翻转装置,安装了相应的光电开关并编写了PLC程序。铸件在线清理流水线的运行,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可及时对铸件的流向进行追踪,改善了工作环境,大幅度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了一条输送不同种类的缸体铸件清理打磨生产线,该输送线用于缸体铸件磨削后到喷粉防锈线前各工序之间的运输,实现了铸件清理打磨工序间的自动转运、人工检查工位的预约取件和输送辊道高低速度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沙晔 《连铸》2014,33(4):12-15
辊道是连铸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辊道不仅需要满足铸坯的输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其所处位置的速度调节要求。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辊道除了由于本身结构不合理导致故障外,辊道控制上的不合理同样也会发生故障。通过在辊道调试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从辊道的结构、辊道齿轮马达的选型以及辊道的控制这3个方面,来分析辊道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辊道的结构除了分析固定式和吊挂式辊道的区别外还着重分析了减速箱和辊道轴的联接方式。文章详细阐述了辊道齿轮马达的选型步骤,并就不同控制要求对齿轮马达选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进一步指出了辊道设计中齿轮马达选型与控制之间相辅相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卜广其 《铸造》1997,(7):21-23
高合金钢长腰鼓形管式铸件辊道,采用型板造型,卧做立浇,一箱2件,分段冒口补缩,用外冷铁控制温度场的变化形成人为未端区,阶梯式浇注系统等工艺措施。保证了铸件的补缩,消除了铸造缺陷,铸造出的辊道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李晓明 《轧钢》2003,20(6):52-54
对棒材连轧中,倍尺剪后输送辊道长度、分钢点后制动板辊道长度、终轧速度、冷床长度等工艺参数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数学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对机器人自动喷漆线柔性化混线生产工艺设计难点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该工艺方案设计重点及其解决措施,对桁架上料系统、滑撬工装、输送辊道、双机器人双工位操作以及信息控制系统设计等进行了重点攻关。目的是实现30种尺寸规格差异较大的铸件混线自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轻职工操作强度,改善操作环境。  相似文献   

7.
石志军 《轧钢》2015,32(4):62-65
针对步进式冷床在切分轧制小规格带肋钢筋时出现的问题,如:裙板辊道上出现追尾、乱钢现象;轧件在齿槽内翻转、缠绕、无法矫直;齿条齿形、齿距不适合切分生产;轧件在冷床本体上挠度大,出现波浪弯;对齐辊道难对齐;冷床输出装置故障多等,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对冷床输入辊道、矫直板、齿条、对齐辊道等提出了相应设计改进措施,满足了生产工艺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FDM的多功能输送定位装置,它的组成包括打印区承载输送定位辊道单元(服务于螺杆挤塑打印工作区域)、0~180°中转辊道单元(服务于螺杆挤塑打印机、五轴加工中心及上下料中转缓存保温辊道)、上下料中转缓存保温辊道单元、加工区承载输送定位辊道单元(服务于五轴加工中心工作区域)以及恒温双层工作平台单元五大部件。FDM多功能输送定位装置是基于"铸造用增材制造设备及铸造智能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一铸造行业换道超车的主题而来,能实现工件全程保温承载、机内无缝转序输送和到位后空间精定位的装置,填补FDM打印机领域全程保温承载、输送定位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罗丹 《重型机械》2012,(2):69-72
本文分析了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提钒炼钢厂2#方坯连铸热送辊道的电机、减速机、辊子轴频繁故障的原因,提出了根据辊道部位采取不同的传动方式:公路桥下采用集中传动方式,其余部分采用单辊传动形式.并对不同部位辊道的减速机、电机、联轴器、轴承的选型及安装方式都进行了优化改造.改造后的2#方坯连铸热送辊道在实际生产中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0.
《钢管》2018,(5)
利用PLC及变频器技术,研发一套不同直径和长度的钢管在规定距离6 m内平稳对接和分离的输送辊道控制系统。该输送辊道控制系统能在进料辊道与主机机头相距6 m的位置,实现管与管的迅速首尾对接,且撞击程度小;前一根钢管管尾出探伤平台后,前后钢管首尾迅速脱离,顺利实现单根下料;管尾对接、分离后输送辊道速度与探伤速度相同,保证了探伤精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滚筒类铸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该铸件的生产工艺,并针对生产中出现的缺陷给出相应防止措施:通过优化冒口设计以及合理布置成型冷铁,很好地解决了滚筒轴头部位缩孔、缩松缺陷;采用优化浇注系统设计,解决了筒身缩松及夹杂类缺陷;铺设倾斜砂床等工艺措施保证铸件尺寸要求;通过预设排气通道和密封措施保障排气畅通,解决铸件气孔类缺陷的发生。生产验证结果显示:采取以上措施后,滚筒铸件的废品率由原来的41.5%降到了4.7%,目前,滚筒的废品率可以稳定控制在3.0%以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乐国荣 《铸造工程》2014,(3):38-39,44
支架是控制阀的关键部件之一.铸件的壁厚悬殊较大,铸造质量要求高,不允许铸件有较大的铸造缺陷.对控制阀支架铸件的铸造工艺进行了分析和实际试生产验证,确定采用平做竖浇工艺方案,较好地解决了铸件的疏松缺陷,生产的控制阀支架铸件达到X射线探伤四级以上的验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重点论述了基于有限单元法(FEM)对铸件热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方法,开发了基于有限单元法的铸造热应力场模拟程序.采用典型试件进行了算例验证,并与ANSYS的模拟结果及实际铸件浇注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吻合.研究表明,开发的基于有限单元法的铸件热应力场数值模拟程序,模拟结果精确,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14.
铸钢件浇冒口系统计算机设计程序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开发了铸钢件铸造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该程序具有功能全面、使用方便、适用面广等特点。不仅使计算机代替了人工设计铸造工艺和绘制工艺图,而且还优化工艺设计,提高工艺出品率。  相似文献   

15.
铝合金挤压铸造用电磁泵定量浇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开发研制铝合金挤压铸造用电磁泵定量浇注控制系统,应用试验研究和数学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电磁泵流量计算的数学模型,开发了电磁泵定量浇注控制程序.结果表明,电磁泵定量浇注挤压铸件质量精度达到2%.该项技术在铝合金挤压铸造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铸件的品质和质量精度,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铸件生产率.  相似文献   

16.
铜合金厚壁铸件根据其形状可分为常见形状厚壁铸件和异常形状厚壁铸件,前者与后者相比,铸造工艺规律性较强。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借助计算机凝固模拟分析技术,对典型的常见形状厚壁铸件按轴套类、轴瓦类、斗帽类、滑块类、轮系类、阀体类、窄板类进行分类,并给出了较为成熟的铸造工艺模式。通过对常见形状厚壁铸件规律性的分析,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找出既能使产品得到充分补缩,又能使冒口易于切割;既能使工装、操作工序简洁,又能获得较高的工艺出品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大型铸铁件的发展状况和国内几家生产大型铸铁件企业的相关产品,提出了把大型、高端、关键件铸造技术作为发展目标,重视开发新的节能、清洁、低排放、低污染的铸造材料,实现“绿色铸造”,以及“十二五”期间大型铸铁件的发展趋势.探讨了现阶段大型铸铁件铸造材料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磨辊铸件结构及技术要求.通过设计恰当的化学成分,采用开放式浇注系统和近似椭圆形冒口以及采用碱性酚醛树脂砂造型,浇注温度控制在l 380~1 400℃,并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最终生产的铸件硬度高、外观好、尺寸合格,硬度值达到60 HRC以上.此外,由于采取倾斜浇注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工艺出品率.  相似文献   

19.
充型形态对低压铸造薄板铸件凝固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梅娥 《铸造》2000,49(7):418-421
用低压铸造方法浇铸了壁厚为5mm和2mm的Al-4.5%Cu薄板铸件,测试了温度场,并考察了反重力铸造的两种基本充型形态-反向充填和顺序充填对铸件温度分布和铸件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反应充填产生的温度分布不利于铸件补缩,易产生缩松缺陷;顺序充填产生的温度分布使铸件倾向于顺序凝固,有利于得到组织致密的铸件,但易在最后凝固部位产生应力和裂纹。实际生产中可根据两种充形态下铸件的凝固特点采用合适的浇注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