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11-14
目的 探讨T细胞发育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活动期SLE患者120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我院中青年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CD4~+、CD8~+、CD4~+CD25~+和CD8~+CD25~+T细胞百分率,血清TGF-β、IL-10和IL-12水平,分析T细胞亚群分布特点及活化与SLE活动度评分、TGF-β、IL-10和IL-1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的CD4~+、CD4~+CD25~+T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CD8~+T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CD8~+CD25~+T细胞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CD4~+CD25~+/CD8~+CD25~+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血清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10和IL-1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CD4~+CD25~+和CD8~+CD25~+与SLE活动度评分、TGF-β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CD4~+CD25~+和CD8~+CD25~+与血清IL-10和IL-12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SLE患者存在T细胞发育中CD4~+、CD8~+亚群分布紊乱和活化异常,可能通过细胞因子TGF-β、IL-10和IL-12参与SLE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7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新安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41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静脉血全血中CD4+、CD8+、Treg和Th17水平,计算Treg/Th17、CD4+/CD8+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外周静脉血中IL-10、TGF-β和IL-17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CD4+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小儿CD8+细胞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外周血Treg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h17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血IL-10、TGF-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外周血存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尤其是Treg/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表达失衡,可能是支气管肺炎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乳腺癌患者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术前15 min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注射,对照组术前15 min给予等量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比较两组疼痛情况(VAS评分)、CD4~+、CD8~+、CD4~+/CD8~+、IL-6、IL-10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的VAS评分呈下降趋势(P0.05);术后即刻(T2)、术后12 h(T3),两组CD4~+和CD4~+/CD8~+水平均低于术前(T1),CD8~+水平均高于T1,且对照组CD4~+、CD4~+/CD8~+下降以及CD8~+升高程度均较试验组更明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T3)及术后24 h(T4),两组IL-6水平均高于T1,IL-10水平均低于T1,且对照组IL-6升高、IL-10下降程度均较试验组更明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免疫水平影响较小,对患者的免疫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4):1897-1901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肺功能、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记录不良反应。方法:招募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吸氧、雾化吸入等)+麻杏石甘汤加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外周血炎性因子浓度与免疫功能,评估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D4~+、CD8~+、CD4~+/CD8~+、IL-6、TNF-α、TGF-β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6、TNF-α、CD8~+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4~+、CD4~+/CD8~+、TGF-β1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能通过改善免疫功能与炎性反应而改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5):471-474
目的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住院时间;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第2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并计算CD4~+与CD8~+的比值(CD4~+/CD8~+)。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2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血清CPR、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术后血清CPR、IL-6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PR、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外周血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外周血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术前,CD8~+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机体炎症反应轻、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术前,观察组血清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观察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24%(10/58)、5.17%(3/5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更好,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炎症水平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7.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232-235
目的: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对免疫抑制因子、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医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3例观察组和37例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取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取长春新碱+表柔比星+地塞米松的治疗方式。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免疫抑制因子及免疫细胞水平。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IL-17、TGF-β、CD3~+CD4~+、CD3~+CD8~+、CD3~+CD4~+/CD3~+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观察组的IL-6、IL-17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12周,观察组的IL-6、IL-17、TGF-β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IL-6、IL-17水平显著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12周,观察组的CD3~+CD4~+、CD3~+CD4~+/CD3~+CD8~+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显著高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D3~+CD8~+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1),且显著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较于长春新碱+表柔比星+地塞米松治疗方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更显著,值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磊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8):1417-1419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1 cm良性乳腺肿块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在社旗县妇幼保健院住院的良性乳腺肿块患者共107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87例良性乳腺肿块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接受乳腺肿物常规切除术,观察组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记录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长度、术后愈合时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D4~+、CD8~+、CD4~+/CD8~+水平。通过乳房外观、皮损及色素沉着情况评估美容效果,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评估患者心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瘢痕长度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各项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CD4~+/CD8~+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CD4~+、CD8~+、CD4~+/CD8~+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CD4~+/CD8~+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70.5%)高于对照组(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创伤小,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机体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作为腹腔镜组,对照组30例为同期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比较两组手术前后TNF-α、IL-6水平以及两组手术前后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前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两组TNF-α、IL-6水平均高于术前,对照组TNF-α、IL-6水平高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CD4+、CD4+/CD8+水平低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第7天的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对照组CD4+、CD4+/CD8+水平低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第7天CD4+、CD4+/CD8+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创伤小,对全身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影响小,较开腹手术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存式自体输血(PABD)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有输血指征的患者60例,拟行择期手术。按输血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异体输血,观察组患者接受PAB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包括CD3~+、CD4~+、CD8~+、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结果两组患者术后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低于术前,两组患者术后CD8~+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D3~+、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CD4~+和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异体输血比较,PABD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8):2546-254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03例结直肠癌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第1d两组血清炎性因子、VEGF、MMP-9、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水平。结果:术前,两组TNF-α、IL-6、CRP、VEGF、MMP-9、MDA、SOD、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d,两组TNF-α、IL-6、CRP、MDA及CD8~+水平均显著高于组内术前水平,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EGF、MMP-9、SOD、CD4~+、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组内术前,且观察组中VEGF、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OD、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可有效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降低VEGF、MMP-9水平,对患者的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单纯化疗的患者96例,根据术后辅助化疗开始时间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术后2周内开始化疗,对照组术后2~6周内开始化疗。比较两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皮肤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及化疗结束1个月后,CD4~+、CD8~+T细胞阳性率及CD4~+/CD8~+T细胞比值,并随访3年观察其无进展期生存率、生存质量。结果化疗开始前,两组患者CD4~+、CD8~+T细胞阳性率及CD4~+/CD8~+T细胞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后,观察组CD4~+水平高于对照组(68.26%比56.48%),而CD8~+水平低于对照组(21.28%比26.63%),观察组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2.14比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各项免疫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期间皮肤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进展期生存率为79.17%,对照组为6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化疗能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并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无进展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D4+T细胞增殖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过敏性哮喘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制备粉尘螨抗原作为变应原.以25例哮喘患者和15名健康者为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样本后分为空白对照组、变应原组和自体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细胞增殖及CD4+/IL-10+、CD4+/TGF-β+1、CD4+/IL-10+/TGF-β+1细胞亚群分布情况.结果 哮喘患者和健康者之空白对照组的外周血样本中几乎不能检测到CD4+/IL-10+、CD4+/TGF-β+1 和CD4+/IL-10+/TGF-β+1 细胞.健康者变应原组外周血CD4+T细胞增殖明显,CD4+ 、CD4+/IL-10+ T细胞所占比例均较其自体对照组明显增高,而CD4+/TGF-β+1 和CD4+/IL-10+/TGF-β+1亚群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增加.哮喘患者变应原组外周血CD4+T细胞及CD4+/IL-10+、CD4+/TGF-β+1 和CD4+/IL-10+/TGF-β+1亚群所占比例与其自体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增加.变应原刺激后,哮喘患者外周血CD4+/IL-10+亚群明显少于健康者(P<0.05),但两者间CD4+T细胞及CD4+/TGF-β+1、CD4+/IL-10+/TGF-β+1亚群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哮喘患者受特异性变应原刺激后,CD4+T细胞产生的IL-10水平不能相应提高,可能是导致或加重哮喘发病的原因之一.TGF-β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7):2365-2368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神经递质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1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56),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镇痛,观察组给予盐酸羟考酮注射液镇痛,比较术前及术后1d两组血清炎性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神经递质指标[5-羟色胺(5-HT),P物质]及免疫功能[CD4~+、CD8~+、CD4~+/CD8~+]变化。结果:术前,两组间TNF-α、IL-6、5-HT、P物质、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术前水平相比,术后1d两组TNF-α、IL-6、5-HT、P物质、CD8~+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1dCD4~+、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组内术前水平,且观察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超前镇痛可有效减少血清炎性因子及神经递质指标的释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7):2361-2364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对直肠癌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水平。结果:术前,两组的血清hsCRP、IL-6、TNF-α、MDA、SOD、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先升高后降低,术后1、3d时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术后血清MDA水平先升高后降低,SOD水平先降低后升高;两组MDA水平在术后1、3d时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SOD水平在术后1、3d时均明显低于术前,且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T淋巴细胞水平:CD3+、CD4+及CD4+/CD8+水平先降低后升高,术后1d、术后3d时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1、3d时CD3+、CD4+及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CD8+水平先升高后降低,术后1、3d时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术后1、3d时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能减轻患者炎症、应激反应及免疫抑制作用,整体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感染细菌性肺炎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31例感染细菌性肺炎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体检的31例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细胞因子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L-7、IFN-α、N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D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细菌性肺炎患儿其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细胞因子将会有相应改变,可作为临床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后静脉镇痛对AIDS/HI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AIDS/HIV感染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术后不给予静脉镇痛。观察两组围术期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炎性反应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和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48 h血清IL-6、TNF-α、PC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静脉镇痛可减轻AIDS/HIV感染患者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损伤,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相关因子在恶性肿瘤患者胸腔积液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选取42例恶性肿瘤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组,3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研究组胸腔积液和外周血、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CD4~+比例、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研究组胸腔积液及外周血中CD4~+CD25~+/CD4~+比例及TGF-β1、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胸腔积液高于外周血(P<0.01),而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胸腔积液低于外周血(P<0.01)。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及TGF-β1、IL-10和IFN-γ水平进行检测有利于判断病情预后和转归。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炎症因子和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麻醉诱导前给予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则给予乌司他丁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及炎症因子(1L-6、1L-8、1L-10、TNF-α)水平。结果:术后12、24、48 h,两组1L-6、1L-8、1L-10、TNF-α水平均明显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以上各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表现为先下降,后逐渐上升,且术后48 h,观察组以上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CD8~+水平明显升高,后逐渐下降,且术后48 h,观察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给予乌司他丁可有效降低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效果优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IFN-γ、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单用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以参芪扶正注射液和化疗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IFN-γ及IL-10水平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CD8~+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IFN-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与化疗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