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了解职业病护理人员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与防护行为现状。方法对56名职业病护理人员进行基本情况、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HIV职业暴露防护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工作中会碰到AIDS患者或无症状HIV感染者和接触患者后有必要彻底洗手等一般防护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对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实施时间、六步洗手法的步骤、HIV职业暴露后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的依据、二种逆转录酶制剂预防性用药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天数等专业防护知识的知晓率较低;皮肤损伤发生率高,但能正确采取处理措施者仅占58.93%。结论对职业病护理人员进行有关HIV职业暴露防护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西基层护士HIV/AIDS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现状,为提高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防护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广西10家一、二级医院295名注册护士进行HIV/AIDS职业暴露经历、职业防护知识及防护行为现状调查。结果295名护士中,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31名(10.51%);职业暴露多发生在19~25岁年龄段、护龄为3年以内的年轻护士(56.67%)以及年龄大于35岁、护龄大于16年的护士(43.33%);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皮肤是主要暴露途径(87.10%);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在拔针过程(90.32%);不熟悉操作技能(48.40%)和工作量大而不规范操作(32.26%)是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 HIV/AIDS职业防护知识得分最高的是灭活HIV的方法、职业暴露时机、职业暴露后预防时机;得分最低的是HIV对所有的化学消毒剂敏感、窗口期与潜伏期的区别及HIV的诊断方法。 HIV/AIDS防护行为得分最高的是参加职业安全培训、利器盒的使用、医疗垃圾的分类处置;得分最低的是双手回套针帽、佩戴双层手套、定时更换口罩。结论广西基层护士职业暴露率仍比较高,护理人员对HIV/AIDS职业防护知识认知不全面,且存在高危护理操作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梧州地区院前急救护士艾滋病(HIV)职业暴露的调查,并研究防护措施。方法选取自2015年6月-2015年10月梧州地区的10家医院院前急救护士337名,均给予医护人员艾滋病知识及其职业暴露的认知预防状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总结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制定防范措施。结果本次研究共发放医护人员艾滋病及其职业暴露的认知预防状况调查表337份,回收317份,调查问卷回收率94.%。中专学历的护士得分最低,答对题数占49.5%,研究生答对题数最高,占85.4%。结论目前院前急救工作中,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工作尚存许多问题,由此导致高HIV职业暴露风险,要求医院管理部门重视,加强职业安全知识培训,规范各种护理操作行为,加大医疗资源投入力度,切实提高护士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医院职业防护培训现状,为采取针对性干预,预防职业暴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2018年西安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及其原因进行调查。将数据录入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中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者599,占60.1%。防护意识不强,缺少有效的防护知识培训,防护管理不到位是主要原因。96.6%的人认为应该增加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结论护理人员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锐器伤为主要的暴露方式。应增加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培训,增强其自我防护意识,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陈雪琳 《当代医学》2013,(3):158-159
目的分析探讨检验科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检测中的自我防护策略。方法采用自制的艾滋病检测自我防护测量问卷对泸溪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医护人员共85人进行普查,分析调查对象在艾滋病检测中的自我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调查对象中HIV暴露者为49人共185次,经针刺或切割伤口暴露是最常见的暴露途径。调查对象对HIV职业暴露的知识中主要为标准预防及暴露后处理方法等方面知晓率较低。防护意识与防护态度与暴露存在关联关系,防护意识与防护态度越好者暴露率低(P<0.05)。结论检验科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检测中暴露率高且自我防护存在不足,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及学习自我防护策略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供应室全体30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采取职业防护培训教育、规范各项操作行为、标准预防教育、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及足够的防护用品储备的防护措施,评价防护措施的干预效果,调查实施职业防护干预措施前后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防护行为执行率及职业损伤发生率的变化。结果采取防护干预后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防护行为的执行率明显高于干预前,职业损伤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采取有效的职业暴露防护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及职业防护行为的执行率,从而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增强医务人员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防护意识,做好职业暴露的防护。方法调查医务人员职业性暴露HIV的途径,暴露后进行应急处理和随访监测。结果8例医务人员暴露后检测HIV抗体均为阴性。随访1年,HIV抗体仍为阴性。结论医务人员重视自身防护和暴露后预防,是降低职业暴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护对策,减少其发生.方法 对我院100名临床护士采用自拟答卷进行调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比例较高,标准预防与现实执行偏差较大.结论 只有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规范护理人员操作行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暴露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护对策,减少其发生.方法 对我院100名临床护士采用自拟答卷进行调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比例较高,标准预防与现实执行偏差较大.结论 只有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规范护理人员操作行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暴露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临床护理人员对艾滋病认知、态度及行为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艾滋病认知、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本院220名临床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及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现状、培训需求及对HIV/AIDS者的态度和行为。结果临床护理人员AIDS的基本知识及一般防护知识有较多的了解,回答问题的正确率80.91%~98.64%;在态度和行为方面,76.4%的护士愿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护理和帮助,95.9%的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更多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对关于AIDS的一些较为专业的知识存在较多误区,需加强对护理人员对AIDS知识的学习及强化教育,并制定出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程序及实践标准,保障临床护士职业安全,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关于临床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对策。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疗卫生机构发生职业暴露的45名临床护理人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个人经历、职业暴露情况、护理实践操作、自我防护意识与防护能力等进行全面调查,以分析职业暴露风险因素,并制订相关防护对策。结果经调查发现,45名护理人员在调查期间共发生了100件职业暴露,其中,年龄为20~25岁的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占比较高;工作年限≤5年占比较高;护士职称的占比较高;急诊科与手术室的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A班次的职业暴露占比较高;职业暴露次数多为1次。同时,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多为处理针头(21.00%)与皮肤黏膜暴露(20.00%)。结论针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规范医疗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等,以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从事HIV感染者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现状及其防护意识,以减少HIV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方法:对我县19个乡镇成立的HIV/AIDS(艾滋病患者)8个救治点及妇幼机构中从事HIV母婴阻断的护理人员共82人,以无记名调查问卷搜集资料,对问卷综合分析。结果:每年接受2次以上培训者占3.7%,每次戴无菌手套者16.1%,熟悉普遍性防护原则占9.6%,职业暴露后能够正确处置占25.8%。结论:对从事HIV感染者护理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持培训合格证上岗、严格操作规程、提高个人防护意识等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口腔科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原因,探讨分析影响职业防护措施,构建完善职业防护策略,增强护理人员自我职业防护意识。方法: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华中和华南地区部分医院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生职业暴露原因,制定完善的职业防护制度与措施。结果: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缺乏,职业防护意识不够,职业防护制度执行力不高。结论:构建完善的职业防护机制,加强职业防护措施执行力,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是减少职业暴露导致发生职业危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是了解临床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及现状,提出可行性预防措施。方法:通过问卷进行职业暴露与防护知识调查。结果:护士职业暴露73.3%。结论:要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护理人员工作安全,以不断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医务人员HIV/AIDS防护知识与职业暴露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HIV/AIDS防护知识与职业暴露的现况及其相关性。方法:对开封市3所医院的在岗医务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①被调查的287名医务人员中,AIDS基本知识的正确回答率较高,但“标准预防的概念”和“HIV职业暴露后报告程序”正确回答率较低。88.3%的人有防护意识,一半的医务人员“非常重视”HIV/AIDS自我防护。②177人2年内有职业暴露的经历,暴露总次数为492次,每人每年平均暴露1.39次。暴露发生最多的为护士(63.2%),主要方式为针刺切割伤(40.3%)和经损伤后的皮肤接触(33.7%)暴露。③医务人员HIV/AIDS防护知识中“防护意识”、“自我防护态度”与发生职业暴露之间均存在关联性(P〈0.001)。结论: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较大,应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根据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订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加强了标准预防的实施。结论:加强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增强他们的个人防护意识切实做到标准预防,才能减少危害,促进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了解、分析个体医疗机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发生原因、环节,有关防护的概念及应对措施,以减少个体医疗机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害。方法对150所个体医疗机构内286名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暴露、职业防护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受访286名护理人员中近1年内发生过职业暴露情况的护理人员有146名,职业暴露发生率为51.05%。结论个体医疗机构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淡薄,暴露发生率高。因此,加强对个体医疗机构内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是当前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分析传染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及具体防护措施。方法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对110名传染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为53.6%,职业暴露的种类可分为: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双重暴露,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2)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粗心大意导致的职业暴露率最高,其次为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防护要求落实不到位。(3)高学历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相对较低,自我防护意识稍强。护理人员虽具有一定的自我防护意识,但仍有待提高。结论护理人员在工作的时候应当不断加强学习,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规定,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逐步加强心理防护。  相似文献   

19.
《西北医学教育》2019,(2):309-314
目的调查我院实习生及新上岗医务人员艾滋病及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认知及态度行为现状。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选取我院2015~2017年在院实习的预防医学、护理专业实习生及新上岗临床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发放填写。结果本次调查对象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较好,除对"窗口期、潜伏期、非传播途径(蚊虫叮咬)、疫苗/转归、病毒抵抗力"的正答率偏低外,其余各项均达85%以上。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认知欠佳,除对"普遍防护原则、洗手、戴手套、使用针头废弃物处理、暴露后决定感染HIV的条件"的正答率达85%以上,其余各项均偏低,甚至不足50%。仅有40.42%/59.05%/56.97%的学生愿意与HIV感染者一起学习工作/为HIV/AIDS患者服务/会主动参加艾滋病防治相关讲座,仍有48.42%的学生为HIV/AIDS患者进行医疗服务时感到害怕和恐惧。结论实习医学生及新上岗医务人员对艾滋病及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不系统,对HIV/AIDS患者存在歧视态度,应加强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在我国已进入广泛流行期。随着AIDS感染者的增多,艾滋病房护理人员感染HIV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尽管职业暴露感染HIV的几率很低,但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过程中暴露人员的生活与行为都要受到限制和影响,心理压力很大,一旦感染,后果严重。因此,要严格执行我国卫生部实施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加强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培训,最大限度降低HIV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