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急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康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过程中急诊分诊、急诊停留及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康复过程中疼痛持续、住院及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可提高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康复过程中的疼痛持续时间,促进其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例数等同的2组,对照组(n=45)给予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5)给予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将这两种护理管理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明显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112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急诊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比2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中实施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效率,并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时间、救治结局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促进患者康复.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选择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二者急救时间、救治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及运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住院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存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表评价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时间,提高救治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是否接受急诊护理路径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为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急诊护理路径实施前收治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为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急诊护理路径实施后收治的患者,接受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情况(分诊时间、心电图检查时间、急诊抢救时间、转运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心电图检查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及转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6.23%(51/53)]和护理满意度[98.11%(52/53)]均高于对照组[82.69%(43/52)]、[84.62%(4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急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 病死率以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对照组为79.6%,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诊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急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急救时间,还可大幅减少患者的复发情况和死亡情况,从而提升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心肌梗死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急救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急救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和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抢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分诊评估时间;观察2 h内ST段下降50%率、12 h血管再通率、胸痛缓解时间以评估短期预后。使用生活质量评估表(CQQC)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使用Barthel指数积分法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记录梗死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家属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抢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观察组2 h内ST段下降50%率高于对照组,12 h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胸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治疗后观察组CQQC、Barthel分值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梗死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属对本次急救护理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能缩短心肌梗死急救时间,有利于提高短期急救效果,显著改善患者后期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梗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急诊护理方面的流程,就是接诊以后通过常规的预检进行分诊后,以进到抢救室内,时刻关注着患者的生命体征按照医嘱进行用药等。观察组采用优化以后的急诊护理流程。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较好,分诊的时间、病情缓解的时间、用药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抢救的成功率比对照组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这次研究展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采取急救的护理路径进行急诊方面的护理,进而能够使得患者的分诊的评估时间变短、病情的缓解时间变短、用药时间变短、抢救成功率变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研究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0名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0.0%,对照组为30.0%,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减少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获得良好的抢救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实施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分别按常规急诊护理流程与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vs77.5%),且在患者的抢救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抢救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已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62例,采取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62例,采取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观察组90例接受急救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9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40.2±1.3)min、静脉用药时间(4.5±0.6)min、住院时间(8.9±0.6)d、疼痛缓解时间(62.5±3.8)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92.1±0.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缩短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满意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心内科收治的1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采用急诊全程优化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急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和院内AMI再发率、院内再PCI率。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抢救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16.714~21.941,P0.05);观察组患者AMI再发率、院内再PCI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94%vs20.83%,12.50%vs 29.17%)(χ~2=5.806~6.063,P0.05)。结论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抢救工作中,能够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AMI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时间及急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手术时间、急救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7.78%(44/45)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37/4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可以显著提高AMI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等对照组和观察组。抢救期间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程序,观察组患者采用急救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护理各项生命体征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显著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进出急诊时间、住院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病死率要低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时候,实施急救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同时还能够为为患者赢得进一步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生命体征,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与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效果。方法将131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66例)与急诊护理组(65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而急诊护理组患者采取急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康复率、急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但是急诊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康复率、急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接收的84例AMI患者设置为观察组,按照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抢救;同期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急诊科接收的84例AMI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设置为对照组,施以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及预后康复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且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院内AMI复发以及医疗纠纷等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传统急诊护理模式,急诊护理路径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抢救效果更为突出,可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情况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急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急救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科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积极院前抢救,急诊室治疗及护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可显著提高机箱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抢救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84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两组,每组42例。予以对照组实施传统急救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试验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分析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康复效果和抢救效率等。结果:71.43%是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0.48%,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及诊断时间等抢救效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关于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急性护理路径,不仅能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而且还能将抢救时间缩短,加快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