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章初步概括了厄瓜多尔艾尔奥罗省Coloradov矿区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并进行了成矿阶段研究,总结了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Coloradov矿区位于厄瓜多尔西南地区的构造-岩浆岩带中,通过分析其成矿地质背景,划分出六个主要的蚀变及成矿阶段,总结概括了该矿区的典型成矿地质特征,确定其矿床类型为斑岩型金矿床。从矿化富集规律、蚀变矿化分带规律、构造控矿规律和岩体控矿规律四个方面阐述了该矿区成矿规律。最后提出了该矿区的六个找矿标志,用以指导下一步探矿工作。  相似文献   

2.
内生热液金矿床矿化富集带(矿体)侧伏规律与多期次的构造—岩浆—含矿热液流体活动密切相关,是金矿床矿化富集带(矿体)深部成矿规律,也是导致特大型金矿床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分析焦家金矿主要控矿构造的地质特征、递进演化过程及矿体成矿规律,运用SURPAC软件,建立焦家金矿床Ⅰ号矿体的空间实体模型,从而总结出焦家金矿床Ⅰ号矿体的侧伏规律,在此基础上对焦家金矿床Ⅰ号矿体深部进行成矿预测,圈定了成矿靶区。本次研究证实了“焦家金矿床深部存在第二富集带”的推断,为矿山深部的地质研究和地质探矿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对于满足矿山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胶东大磨曲家金矿控矿断裂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地区的重要控矿构造, 大磨曲家金矿是赋存于该断裂带北段的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区内302号破碎蚀变带与上下盘次级断裂共同组成大磨曲家金矿控矿断裂系统, 并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矿区存在构造—蚀变—矿化的水平分带性。总结了矿床矿化富集规律, 进行了深部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制约矿山找矿突破的关键问题,运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通过开展矿区三位空间构造-蚀变专项地质填图,对典型矿床进行了解剖,重点研究了太白金矿床(角砾岩型金矿床)的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查明了矿区成矿构造系统,构建了成矿构造的空间格架基础。通过对太白金矿床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的梳理和总结,初步构建了“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模型,并结合构造原生晕测量成果,圈定了5处找矿靶区和3处远景区,其中一处找矿靶区经工程验证探获了工业矿体,初步证明“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对矿区找矿工作具有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宁南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处在康滇地轴东源褶皱带、骑骡沟倾伏背斜西翼。矿区地层为一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含矿层为震旦系灯影组上段浅灰至灰色中厚层状粉晶白云岩、含磷白云岩。有似层状和北西向裂隙型铅锌矿两种类型。矿化富集具有等距性、侧伏、等厚性等特点,严格受构造和岩性控制。通过矿化富集规律、控矿地质条件研究,对矿区深、边部进行了找矿靶区预测,提出了矿区地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那郎金矿属燕山期成矿,近南北向及北东向的断层为本区金矿床的控矿构造,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层旁侧发育的次级构造破碎带中。本论文从矿区构造几何学特征及其控矿规律入手,解析构造成矿动力模型,联合元素地球化学与分布规律,对成矿控制因素、矿化富集规律及找矿标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西秦岭地区各类矿产分布广泛,三叠系以来构造演化活跃,成为了以金为代表的金属矿产富集区,通过对合作矿集区内金矿床的地质作用、构造特征、矿化蚀变和成矿模式研究,总结了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成矿特征标志,通过演化规律为深部找矿提供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甘肃阳山金矿区遥感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阳山金矿区利用SPOT、TM遥感数据,提取矿床及其周边地区的遥感地质信息,分析线环形影像及金矿化蚀变信息特征与金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本区现有矿床分布明显受区域构造控制,矿区主要的控矿构造为NEE向安昌河-观音坝主断裂带;围岩蚀变遥感异常组合信息能较客观地指示出成矿的可能部位,对本区金矿床的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综合研究本区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矿区及外围进行了成矿预测,圈定了找矿靶区8处,其中Ⅰ类找矿靶区5处,Ⅱ类找矿靶区3处。  相似文献   

9.
孙永深 《黄金》1999,20(6):13-17
从矿区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化空间分布规律、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机理等方面探讨了黑岚沟矿区金矿成矿规律,并总结了成矿模式,指出了矿区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栖—蓬金矿以出产明金矿床著称。在总结栖—蓬金矿区的控矿地质特征及矿化特点的基础上,从混合杂岩体在形成过程中对明金矿床赋存位置与状态的控制作用入手,对明金矿床的成因和赋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岩化为金的活化作用提供持续的能量来源,促使含金矿物向有利部位迁移、富集成矿;脉岩的多期叠加及脉动性对明金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通过总结本区的成矿模式及矿化规律的特殊性,进一步认定探矿标志,圈定探矿靶区,并在实际深部找矿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栖霞—大柳行地区位于胶东中部栖霞—蓬莱金矿成矿带内,是胶东重要的金成矿区,成矿条件优越。基于综合信息成矿系列预测方法,对该区进行金矿资源量预测。通过收集本区地质、构造和物化探等综合信息,对成矿背景进行总结,选用特征分析法对预测变量进行优选;对研究区划分了4个矿田级金矿成矿预测区、27个最小预测单元,然后采用地质体体积法进行资源量估算,为本区提供金矿勘查的靶区。其中,4个矿田级预测区内的27个最小预测单元分别为A级区(成矿条件优越)8处,B级区(成矿条件良好)12处,C级区(成矿条件一般)5处和D级区(成矿条件较差)2处。根据预测结果,在研究区共圈定27个找矿靶区,共预测(334?)金金属量2810380 kg,包括已查明的金资源储量3106321 kg和未查明预测(334?)金金属量24140510 kg。  相似文献   

12.
高精度磁测在多金属矿区勘查中应用广泛,它对弱磁性目标物的勘查以及隐伏磁性体在地表产生的弱磁异常研究都有良好的效果。本文是通过对在粤北某多金属矿区开展高精度磁测扫面工作,探测矿区多金属矿化引起的磁异常,结合地质成矿规律进行综合解释,对多金属矿化体深部找矿进行预测,为下一步开展地质找矿或工程验证提供靶区。  相似文献   

13.
胶东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金矿集中区,金矿主要受胶西北3条“S”形断裂带控制,自西向东分别为三山岛、焦家、招平断裂。其中,招平断裂带为胶东地区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目前该成矿带内已探明金储量800 t,成矿潜力巨大。莱西市山后金矿区位于夏甸大型金矿床以南,旧店金矿田的北部,招平断裂带的中南段,由山后、北泊、萌山3个矿段组成。随着招平成矿带研究和控制程度的不断增高,显示该区成矿潜力较大。但是,对其成矿规律的研究仅局限于夏甸金矿床以北,对以南地区金成矿规律的研究力度不够。我们从构造应力场方面分析了该区段金成矿地质条件,并对该区成矿远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凡韬 《四川有色金属》2020,(1):18-21,42
美河金矿是松潘-甘孜成矿省内一处典型构造控矿石英脉型金矿,属造山型金矿。为理清矿床成矿规律以指导深部及外围找矿,本文根据野外地质填图和大量的钻孔、坑道等探矿工程资料,运用构造解析等方法,对构造格架和构造控矿期次进行了分析,探讨矿床成因,并对与成矿物质来源相关岩体进行了区域对比研究,认为在矿区以北分布的酸性岩体与深大断裂之次级断裂的叠合部位,是下次找矿工作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15.
思积勇  郑辉  孙婷婷 《中国锰业》2020,(1):26-29,35
二旦沟金铜矿位于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加里东期、印支期铅、锌、金、钨锡(铜、钴、稀土)成矿带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受自然条件制约,二旦沟金矿床发现较晚,且工作程度较低,找矿方向不明确。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等资料综合研究,认为金铜矿与华力西期蚀变花岗闪长斑岩、石英脉及北西—南东向构造作用密切,成矿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作用的总结,对矿区找矿前景和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矿区矿产勘查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常规的地球化学采样介质和遥感信息难以鉴别深部矿信息,地球物理信息可以反映深部矿的信息,但传统地球物理信息解释的多解性,影响了深部找矿靶区预测的精度和效果。为了消除物探信息的多解性,提高深部找矿靶区预测精准度,本文应用大数据思想和方法对甘肃省西秦岭大桥地区航磁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构建基于航磁信息的金找矿靶区定量预测系列模型,结合地质矿产信息,圈定并优选出金找矿靶区31处,其中Ⅰ级靶区6处(见矿率为16.9%),Ⅱ级矿靶区10处(见矿率为31.32%),Ⅲ级Au找矿靶区15处(见矿率为20%)。覆盖区的圈定找矿靶区,经验证发现了金工业矿体;靶区累积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2.4%,极大程度地缩小了找矿范围。研究认为基于航磁信息建立的找矿靶区定量预测系列模型,对研究区大桥式金矿找矿靶区的确定有着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十里长岭一带,处于额尔古纳—兴安成矿带之瓦拉里—北西里铁、金成矿亚带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发现金及多金属矿床(点)多处,显示出较好的找矿远景。根据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不同,将研究区划分为富西里—瓦拉里金、银成矿带、陡岸山—凤凰山金、铜成矿带和十里长岭西铜、多金属成矿带3个成矿区(带),通过研究成矿区(带)上已知矿产的分布规律,总结和分析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进而指出各个成矿区(带)的找矿方向,为该区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大裕金矿位于广西大瑶山成矿带的古袍成矿区带,构造单元属于桂中—桂东台陷大瑶山凸起东端古袍复式向斜南翼,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由于对成矿规律认识不足,该区找矿工作推进缓慢。选取成矿带内典型的大裕金矿为例,在总结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钻孔资料及镜下矿石特征,分析了该区金成矿的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认为该区主要控矿构造为NEE向F1和F2断裂,赋矿围岩为寒武系小内冲组和黄洞口组浅变质含炭质细碎屑岩,矿化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和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硅化组合蚀变。研究提出该区今后找矿应结合物化探工作,重点找矿方向有:①关注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水云母)化及绿泥石化等围岩蚀变线索;②建议在NE-NEE向断裂及其所挟持部位和断裂交会部位开展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