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固定源废气现场监测的质量控制及工况监督是一项重要的质量保证措施。文中论述了实施现场监测质量控制及工况监督的重要意义,叙述了实施现场监测质量控制及工况监督的技术要求,同时指出了做好现场监测及工况监督工作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督检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督检查对于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分别对废水、废气污染源自行监测监督检查技术有具体要求,而中国针对自行监测的监督检查技术发展不足。笔者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据分析和现场检查2种监督检查方式,并阐述了2种检查方式的重点内容。基于数据分析的监督检查包括数据标识判别、单源数据分析和多源数据分析等;基于现场检查的监督检查包括监测活动实施、监测仪器设备、质量控制方案、现场操作规范性、监测结果可比性等。结合自行监测检查的实际情况,从提高效率和可操作性的角度,提出了自行监测监督检查实施路线。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地表水采测分离现场监测引入社会化服务后面临的质量监管难点,从建立监测人员能力考核和资质管理制度、制定质量监督和评估机制、完善现场采样监测质控要素和原始记录清单等3个方面讨论了采测分离模式现场监测的质控管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涵盖技术人员资质能力、机构监测能力、质控样品合格率、交接样品合格率和现场质量抽查结果等5个要素的量化评估方案,并明确了各要素包含的评价指数及权重。  相似文献   

4.
从现场监测方案的制订、现场负责人职责的转变、现场检测人员的能力保证与管理办法、奖惩制度的建立等4个方面,对当前社会检测机构参与环境现场监测活动的管理工作要点进行了阐述。指出,应由环境监测站制订现场监测方案,确定现场负责人,对现场检测人员进行监督、考核、纠正,并实施相应的奖惩手段,确保现场监测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加强监测方案管理,提高监测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监测方案的重要性和作用。指出制定监测方案前,首先应选择有资格的项目负责人,识别监测目的,做好现场踏勘工作;制定监测方案时,应合理地确定监测点位与频次、监测项目与方法,完善质量控制计划,实施监督检查;监测方案编制完成,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批准,在此基础上实施科学监测。  相似文献   

6.
支撑排污许可制度的固定源监测技术体系完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许可制度是固定源核心管理制度,对污染源监测技术提出"便捷、智能、精细"的发展要求,依规发证、依证管理2个阶段均需要污染源监测技术的有效支撑。针对当前污染源监测技术体系现状,应进一步完善自行监测技术指南体系,对发证行业指南实施情况跟踪评估,适时修订;为将工业园区纳入核发排污许可证范围扎牢基础,制定工业园区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加快构建支撑证后监管执法的快速便捷方法标准体系和现场快速监测质控体系;加快构建智能化监测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智慧大脑"功能;建立自行监测监督检查技术体系,强化排污许可制度框架下的自行监测质量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7.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监督之管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监督的重要性及加强质量监督的组织保证、制度建设、工作程序和如何发挥监督作用的思考,以期改善忽视质量监督的局面,进一步提高监测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9年度11个省级监督管理部门对704家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开展的监督抽查工作情况,总结了此次监督抽查的概况、发现的问题、处罚情况,重点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持续强化监测质量控制和管理、积极借鉴和创新监管方式、注重监督抽查结果运用、加强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的工作建议.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提高监测质量和管理水平提...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环境监测面临的形势与发展趋势、引入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环境现场监测活动的风险,以及现场监测活动自身特点,论述了当前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环境现场监测活动,应采用由环境监测站领受任务,制定监测方案,指派现场负责人,负责方案的具体实施和全程质控管理,第三方检测机构在现场负责人的指导下完成具体的监测工作,并在此过程中接受现场负责人监督考核的管理模式。提出,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环境现场监测尚需完善法律体制,提升现场监测监管水平,促进各级环境监测站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0.
浅谈加强环境现场监测规范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环境现场监测存在的质控体系不够完善,监测人员不够专业,监测技术相对落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提出实现环境现场监测规范化建设,应从完善现场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入手,加强监测队伍、监测装备、现场监测管理制度建设,改进和提高现场监测技术,以此满足和适应环保新形势对环境现场监测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当前环保系统垂直改革稳步推进,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也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现状着手,分析新形势下存在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缺乏、现场监测过程质量管理薄弱、质量管理意识尚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应从加强体系建设、提高现场监测水平、强化考核培训力度等方面改进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地级市空气自动监测多参数站(超级站)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统筹考虑、分期实施与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建设思路,介绍了站房选址原则。指出超级站建设应以常规监测、霾监测、光化学烟雾监测、空间立体监测和源解析监测为目标,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手段,设置数据采集和显示平台,满足对大气复合污染的监测需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分级、分类、精简的设计原则,设计了江苏省水质自动监测预警规则,包括运维人员进行核实,环保部门加强监控(一级预警);运维人员核实后,环保部门短信预警(二级预警);水质明显异常,核实确认后报送纸质版快报(三级预警)。该预警规则在江苏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得到应用,通过与上下游环保局、督查部门的配合联动,在捕获水质异常信息、预警污染事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汛期江苏省部分重点断面水质下降明显,是当地水环境质量提升的难点之一.选取连云港市重点断面为研究对象,应用手工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方法,分析4个典型断面水质变化特点;通过三维荧光溯源分析方法,确定农业源和生活源是主要污染源;结合现场核查,发现秸秆还田沤水和雨污分流不到位是导致典型断面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提出,手...  相似文献   

15.
16.
水质监测是开展水生态环境评价、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随着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要求的提高,人工水质监测与自动水质监测相结合的模式应用越来越普遍。以船舶为载体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开展巡测,可实现高密度样品采集、检测及信息的实时传输,在长江泸州以下干流水域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系统的应用可弥补常规监测断面间距过大、人工监测频次低、固定站房式水质自动监测站近岸取样等不足,对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形成有效补充;船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定点、定深、定时监测,可以在河流污染带监测、入河排污行为的监管以及偷排行为的溯源、水污染应急动态监测等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既可应用于长江干流等河道较宽且水质可能存在岸别差异的河流,也可应用于滇池、太湖、丹江口等大型湖泊、水库水生态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17.
结合山东省实际,分析了水质自动监测的运行管理模式。探索了该模式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成立运行管理专门机构,规范监管单位监督管理,严格运维和保障单位管理,强化现场端设备管理。从统一监测数据审核确认和强化自动监测数据应用方面,介绍了山东省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应用情况,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欧盟流域水环境监测与评价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提升我国水环境监测与管理能力,介绍了欧盟水框架指令关于水环境监测的规定,举例介绍了捷克、波兰和意大利等欧盟成员国的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并对我国在该领域的工作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各地在构建水质自动监测管理系统上的探索和不足。构建了水质自动监测管理系统,统一应用平台,利用仪器仪表标识集,实施监测数据辅助审核,完善数据预警统计分析功能;通过平台对现场端仪器自动巡检,实现数据集中化管理,完善水质自动监测质量控制体系,满足了环境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