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缝合皮肤小儿腹股沟斜疝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疗效.方法 应用皮下缝合法,对10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结果 皮下缝合、不缝合皮肤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创伤小,手术无瘢痕,免除拆线换药,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结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应用皮下缝合法疗效好,无复发,无切口感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不缝合皮肤小儿腹股沟斜疝腹横纹切口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缝合皮肤小儿腹股沟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疗效.方法 应用皮下缝合法,对61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结果 皮下缝合、不缝合皮肤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创伤小,手术无瘢痕,免除拆线换药,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结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应用皮下缝合法疗效好,无复发,无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7年4月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31例.使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124例。结果用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255例病儿均痊愈出院。结论使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均是一种好方法,但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更为有优越性,阴囊无水肿、不破坏腹股沟结构、能探查对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4月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31例,使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124例.结果 用两种方法 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255例病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使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均是一种好方法,但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更为有优越性,阴囊无水肿、不破坏腹股沟结构、能探查对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7年4月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31例,使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124例。结果用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255例病儿均痊愈出院。结论使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均是一种好方法,但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更为有优越性,阴囊无水肿、不破坏腹股沟结构、能探查对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方法: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42例,采取经下腹皮横纹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本组4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并取得治愈,术后有着良好的恢复效果.结论: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尤其是4岁以下患者,具有疗效确切、痛苦小、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小切口治疗128例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林 《中外医疗》2010,29(13):104-104
目的推广外科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方法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128例。结果 128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5mim,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d,随访无复发。结论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尤其是4岁以下患者,具有疗效确切,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4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应用腹壁小横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总结。结果:44例全部治愈,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腹壁小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小儿腹股沟斜疝335例,经外环处的皮肤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20 min,3例复发,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经外环处的皮肤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效果好,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腹横纹小切口经腹股沟管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的疗效.方法:23例小儿腹股沟嵌顿疝在氯胺酮麻醉后行手法复位,采用腹股沟区沿皮肤横纹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时间20~40min,平均30min.术后住院1~3d,平均2.5d.24例随访6~24月,平均20月,无1例复发.结论:经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推广外科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方法 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46例.结果 46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5m i n,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d,随访无复发.结论 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尤其是4岁以下患者,具有疗效确切,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3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切口手术结果作出总结.结果 术后6h可进食水,局部加压8h,术后用抗生素1~2d,术后5-6d拆线,术后随访1~3年,无复发者.结论 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能顺利实施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疝囊高位结扎术,而且该切口手术具有较传统腹股沟斜切口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外科微创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鞘突)高位结扎术106例.结果106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2min,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天,1例术后4个月复发,无切口感染、出血、阴囊积液及积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鞘突)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尤其是2岁以下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斜疝的治疗方式和体会,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32例的治疗和手术情况.结果 32例手术成功,无尿潴留、无阴囊积血等并发症,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斜疝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切口美观、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53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应用腹部最下皮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及切口不缝皮的资料进行总结。结果253例患儿全部治愈,手术时间15min~45min,与传统手术无差异。2例复发,复发率0.79%。3例阴囊血肿。随访1~2年后基本无手术疤痕。结论腹部最下皮纹小切口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适用于6月~12岁左右小儿的择期性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切口皮肤不缝既不影响愈合又无明显疤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53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应用腹部最下皮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及切口不缝皮的资料进行总结。结果253例患儿全部治愈,手术时间15min~45min,与传统手术无差异。2例复发,复发率0.79%。3例阴囊血肿。随访1~2年后基本无手术疤痕。结论腹部最下皮纹小切口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适用于6月~12岁左右小儿的择期性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切口皮肤不缝既不影响愈合又无明显疤痕。  相似文献   

17.
杨鸿 《吉林医学》2009,30(13):1309-1310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外科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10月~2008年5月6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加皮内缝合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6例患儿手术顺利,无一例复发。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2min,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d,无切口感染、出血、阴囊积液及积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腹横纹小切口加皮内缝合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符合微创手术原则,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有效、简便。  相似文献   

18.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基于小儿腹股沟管短,组织富有弹性,只需作疝囊高位结扎术即可治愈,而疝囊高位结扎术,只需从外环口下方提出疝囊,即能达到高位结扎的目的。为了更容易在外环口下方解剖疝囊,笔者在临床上自 1989年开始,通过临床实践,对切口作了如下改进,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1改进方法  自外环口 (耻骨棘 )到阴囊根部连线是精索走行的径路,此段精索下面是耻骨,从皮肤表面可扪到此段精索组织,并且患侧较健侧粗厚。在腹横纹下 (图 1),外环口处,作一 2~ 3 cm横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层,以食指探查,切口的上…  相似文献   

19.
肖波  黄扶正 《河北医学》2000,6(7):620-620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因其病因及腹股沟区解剖与成人不同,故其手术方法亦有区别,我手术组近二年来开展经腹腔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选自1997年6月至1999年6月间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共153例,年龄分布6月至6岁,其中经腹腔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病例52例,男性50例,女性2例,经腹股沟行疝囊高位结扎术101例,男性100例,女性1例。1.2 手术方法:1于内环上方经下腹部自然横纹切口2~3cm;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沿腱纤维方向打开腹外斜肌腱膜,分离腹内斜肌,腹横肌,横形切开腹横筋…  相似文献   

20.
吕一燕 《广西医学》2008,30(1):145-146
2002年8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对小儿易复性腹股沟斜疝410例,均采用"一日外科"下腹横纹小切口进行治疗,行高位疝囊结扎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