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客运专线超高对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客运专线车站附近曲线上通过列车的速度差值较大,超高设置与行车的舒适度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到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的选择.采用较大半径的曲线可以避免列车舒适度差的问题,但车站往往位于受条件限制的人口密集的城市范围,采用较小的曲线半径具有减少拆迁量等优势.通过对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超高设置进行综合分析,对客运专线车站两端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的选择提出一些合理建议.研究结论:车站两端的曲线半径应结合地形条件合理选择,并进行最低行车速度检算.在地形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宜采用11 000~12 000 m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宜采用规范规定的最大长度;若考虑预留提速条件,11 000~12 000 m曲线半径地段缓和曲线长度宜分别加长30 m.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站场设计标准与常规铁路站场有很大区别,站场岔后曲线应满足较高的列车通过速度,以满足站场接发列车能力.本文采用车线动力分析方法研究高速铁路站场岔后曲线插入段和缓和曲线长度对行车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站场岔后曲线参数合理取值,为高速铁路站场设计参数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根据舒适度条件,给出了不同通过速度条件下岔后曲线半径与超高匹配关系,以及不同岔后曲线半径条件下缓和曲线长度取值;对岔后曲线插入段和缓和曲线长度优化研究表明:通过岔后曲线夹直线长度应尽量避免取夹直线上车辆第一周期峰值衰减距离与定距之和,对于1200 m曲线,其夹直线不宜选取30 m;岔后缓和曲线长度超过50 m时,对车辆舒适性的改善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最小曲线半径的影响因素及缓和曲线长度确定的分析,就线路平面设计中(尤其在既有线改建和增建二线时)如何结合行车速度和地形条件,合理选配最小半径曲线的缓和曲线长度,以达到节省工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提速曲线改造选择的缓和曲线长度,既要保证良好的旅客舒适度同时还要考虑既有线曲线改造封锁线路施工对行车干扰和影响的因素,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合理选择缓和曲线长度问题。  相似文献   

5.
受地形的约束,重庆跨坐式单轨线路的"小半径、大超高、短曲线"特点对行车平稳性和舒适性产生着重要影响.通过对线路缓和曲线的超高时变率进行分析,探讨了速度控制对行车平稳性及乘客舒适性的影响,同时对单轨线路缓和曲线长度设置进行了计算,建议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控制在20 m.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线路参数的确定是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内容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行驶动力学理论,从旅客舒适度角度出发,对时速600 km高速磁浮线路最小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论:(1)当线路横坡角小于10°时,平面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主要受最大侧向冲击控制,横坡角继续增大后,则取决于最大横坡扭转率;(2)按横坡角最大值为8°考虑,建议一般和困难情况下最小平曲线半径分别取值11 650 m和10 550 m,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取值670 m;(3)竖向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应区别考虑凹曲线和凸曲线,最小凹、凸曲线半径取值分别高达24 000~48 000 m、51 000~62 000 m,竖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取值100~335 m;(4)本研究成果可为高速磁浮铁路选线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200 km/h速度等级机车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机车抗脱轨稳定性能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缓和曲线长度对抗脱轨稳定性能的影响,并建议通过合理设置缓和曲线长度以有效改善机车抗脱轨稳定性能,以达到提高机车曲线通过速度。  相似文献   

8.
少数地铁车辆通过缓和曲线时会出现高度阀偏离安装位置或其安装座损坏的现象。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采用SIMPACK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了车辆动力学模型,研究车辆通过曲线段时动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高度阀偏离安装位置等异常现象出现的原因。结果表明:轮轨力的突变发生在缓和曲线过渡段,并且随着缓和曲线过渡段长度的增加轮轨力突变值减小;高度阀偏离安装位置或其安装座损坏主要是由于车辆通过缓和曲线过渡段时产生的异常轮轨力及异常冲击所致,地铁车辆速度为80 km/h时缓和曲线过渡段长度应至少达到3 m。  相似文献   

9.
分析线路平面缓和曲线长度取值的影响因素,以及直线电机系统对缓和曲线长度取值的影响;对比分析最大曲线超高对小半径曲线限速和系统旅行速度的影响;建议直线电机系统线路最大超高值和缓和曲线长度的取值可以延用地铁规范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缓和曲线长度是高速线路平面标准的一个主要参数,目前国内无高速铁路线路设计规范可循,为适应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急需,依据国内现有科研成果和国外有关资料,结合京沪线特点,对缓和曲线长度合理取值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探讨,提出了高速区段和曲线限速地段爱和曲线长度标准建议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中低速磁车辆轨距的概念,分析轨距对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的影响,阐述国外中低速磁系统轨距、车宽的演变,并提出中低速磁浮车辆轨距及车宽的选用建议。  相似文献   

12.
短轨枕式整体道床与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轨下基础刚度差异很大,需要设置过渡段以实现轨下基础刚度的合理过渡。结合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中广泛采用的短轨枕式整体道床与钢弹簧浮置板轨道进行研究,建立短轨枕式整体道床与钢弹簧浮置板轨道过渡段的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过渡段的长度、不同过渡段分级不同车速对过渡段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还分析"加密钢弹簧支座减振扣件"的过渡方式。结果表明,不同的过渡段长度和不同的过渡段分级对过渡段的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采用加密钢弹簧支座结合减振扣件的过渡方式比仅加密钢弹簧支座的过渡方式过渡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繁忙干线提速与轨道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我国路网干线的现状、客货运输特点及全路干线提速的需求 ,分析主要繁忙干线要实现客货运输的提速 ,应该加强路网干线轨道工程的技术改造 ;并从我国三大干线提速的经验 ,分析加强轨道结构改造的初步方法和提出提高轨道结构性能的建议 ,以满足路网干线提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从CTCS-2级列控系统的角度,结合车载处理逻辑,对CTCS-2级列控系统应答器应用原则部分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施,对轨道电路信息包发送原则、链接信息发送原则、线路速度数据发送原则、线路所应答器报文发送原则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建时速120km地铁线路曲线超高和缓和曲线长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我国地铁、国铁曲线超高值和缓和曲线长度的规定,综合分析运行速度120 km/h条件下,轨道最大超高值提高到150 mm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对相应的线路缓和曲线长度进行分析计算,给出计算值和建议值。对我国现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关于设计速度120 km/h条件下线路的超高和缓和曲线长度取值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6.
铁路轨距尺的主要技术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轨距尺相关概念、传统轨距尺和新型轨距尺主要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应将轨距尺按所适用线路水平(允许速度)分为3个等级进行管理。阐述了对轨距尺轨距、超高等主要技术参数的检验、检定方法及其原理。  相似文献   

17.
信号系统是保障地铁运行安全及提高运行效率的重要设备,列车超速防护功能是信号系统一个非常关键的功能。信号系统防护下的列车运行速度由车辆、线路、轨道、限界及信号系统等条件共同决定。由于相关专业对信号系统安全制动模型不了解,在实际工程中易造成"速度浪费"现象。从信号系统安全制动模型的原理出发,对车辆、线路、轨道、限界等专业对列车运行速度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低速磁浮交通跨越大江大河时需要采用大跨度桥梁,现有轨道伸缩接头无法满足大跨度桥梁几百毫米甚至上千毫米的伸缩变形,需要研制大位移轨道伸缩装置。借鉴现有中低速交通轨道伸缩接头以及其他桥梁或轨道伸缩装置的构造和伸缩原理,并进行系统性创新,提出由小纵梁系统、纵向滑槽系统、模数式轨道单元系统、X形连杆与弹簧系统等4大系统组成的中低速磁浮交通模数式大位移轨道伸缩装置,可通过设计不同长度的多跨连续小纵梁支撑不同数量的模数式轨道单元实现±100~±1 000 mm的伸缩量,为中低速磁浮交通跨越大江大河这一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对于磁浮交通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因巴基斯坦改造项目站内最短区段长度不满足机车信号译码时间要求而导致机车信号掉码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新建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平顺性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设备的记忆性及维修天窗资源的有限性,在施工建设阶段开展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平顺性控制,提高线路开通运营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比分析两条有砟轨道开通后平顺性自然衰减规律,发现有砟道床稳定性是线路开通后维持轨道平顺性的核心要素,而捣固作业后的稳定作业是提高道床密实度和稳定性的主要手段。为此以杭黄铁路有砟轨道建设为载体,提出"先轨距调整、后大机整道、再扣件调整"的精调流程,"少捣多稳、低速重稳"的大机作业模式。实践证明,采用上述做法,杭黄铁路拉通试验中正线轨道几何尺寸均值指标TQI为2.5 mm,峰值指标偏差扣分为0,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