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不同成熟度的粉蕉、大蕉、香牙蕉为研究对象,对其成熟期间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讨论其加工特性.结果表明,在大蕉、粉蕉和香牙蕉后熟过程中,蛋白质、脂肪、灰分、钾含量基本保持不变,水分、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膳食纤维、糖酸比随着成熟度增加而上升,而果胶、Vc、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下降.成熟度越高,鲜食时香蕉的适口性越好,与粉蕉和香牙蕉相比,大蕉口感欠佳,未成熟的香蕉适宜用于制备香蕉淀粉,未成熟的大蕉适宜作为抗性淀粉的加工原料,完熟的香牙蕉适合制汁(酱).  相似文献   

2.
世界香蕉产业形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芭蕉科(M usaceae)芭蕉属(M usa)植物香蕉及大蕉易栽培、投产早、产量高,是发展中国家除水稻、小麦、玉米之外的第一大食物来源。大蕉70%产于非洲,主要用作食物;香蕉及部分大蕉口感好、营养丰富,作为水果消费遍及全球,其产量仅次于柑桔类水果,在世界水果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3.
与其他能源作物相比,能源甘蔗在原料供应、乙醇产量、生产成本及加工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发展前景广阔。能源乙醇生产有利于蔗糖产业的持续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当前,发展甘蔗燃料乙醇产业应重视解决品种选育、工艺改进、政策扶持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2012年我国蜂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与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我国蜂产品原料整体减产,蜂蜜年产量约38万t,蜂王浆产量约0.28万t。蜂产品原料收购价格提高,特别是蜂王浆的收购价格比2011年增长35%以上。受原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和检测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成本明显增加,蜂产品市场价格普遍上涨。蜂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国内蜂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5.
杏仁:长期以来,我国杏仁生产粗放,产量较低,鲜果供应期短,鲜食和加工原料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6.
香蕉种质资源枯萎病抗性田间评价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香蕉种质枯萎病抗性田间评价的试验结果表明:在32份引进的种质材料中,只有Gros Michel、Ney pooven、Bita-2、Pome等4份高感1号小种枯萎病,1份怀疑感病,其他均表现抗枯萎病;在60份香蕉种质资源中,对4号小种枯萎病表现为高抗的有FHIA-01、FHIA-02、FHIA-25、FHIA-18、中山大蕉、番禺大蕉、东莞大蕉、美大蕉、海南酸大蕉、AAcv Rose、P.J.Buaya、Morong Princesa、Ney pooven、GCTCV-119、FHIA-03、金指蕉等16份材料,CRBP39表现为抗;Prata、FHIA-21和新北蕉表现为中抗。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05,(4):58-59
杏仁 长期以来,我国杏仁生产处于粗放管理阶段,产量较低,鲜果供应期短,鲜食和加工原料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春、夏、秋季不同定植期对东莞中把大蕉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植蕉营养生长较快,果实生长发育缓慢;夏、秋植蕉营养生长缓慢,果实生长发育较快;各处理全生育期408~424 d,差异不大;单株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定植时期、抽蕾时期、收获时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春植蕉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热带大蕉采后系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  刘晓辉  梁火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422-5422,5438
通过比较试验研究了大蕉采后呼吸强度、催熟、护色及果酱加工的表现。结果表明,同期采收、成熟度一致的大蕉呼吸强度变化不大;催熟以乙烯利涂果柄法效果最佳,成熟度为83.8%;熏硫法和浸酸法护色各有优劣,可根据加工工艺需要确定适宜的方法;果酱以复合加工效果较好,大蕉与西红柿是较佳组合,其次是大蕉与胡萝卜。  相似文献   

10.
甜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光合效率高等生理优势,还具有用途广泛的特点,即可作为牛羊鱼饲料,又可作为加工糖、白酒原料,残渣还可生产纸和纤维板,更重要的是作为能源作物栽培前景广阔。但是在甜高粱生产利用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提高,首先育种要改良抗倒性、提高含糖量,栽培要解决逆境栽培和规模化生产技术,加工解决贮藏、高效菌株选育和生产成本及残渣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广西香蕉枯萎病的发生与病原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1~2006年对广西主要产蕉区的24个市(县)的67个点进行了镰刀菌枯萎病调查,调查的品种有香蕉、红蕉、西贡蕉、牛角蕉以及野生蕉.调查结果发现,镰刀菌枯萎病对西贡蕉为害较为严重,病株率为4.5%~73.5%,而在香蕉和野生蕉资源材料上未发现枯萎病株;经病原菌致病性接种测定和PCR鉴定,确定广西主要蕉区发生的西贡蕉枯萎病是由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病原菌1号生理小种引起,在广西至今没有发现该病4号生理小种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宜北京地区小麦抗旱品种,同时为北京小麦节水栽培推广决策提供参考,2003—2006年间3个不同降水年型,在大兴区以28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只浇冻水的节水措施,比较品种间产量构成因素和农艺性状等方面的差异性,并与常规灌溉管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以产量水平为指标,参试品种间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中麦326"和"京农02-2"在平水年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北农9580"、"中麦12"、"京农04-133"和"京冬8"在枯水年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2)干旱条件下,小麦分蘖成穗过程受影响最大,分蘖成穗率可以作为小麦抗旱性筛选鉴定的较早期指标。(3)枯水年采取节水栽培比正常灌溉产量降低48.89%以上。效益综合分析结果认为,应用抗旱品种,即使在枯水年,北京地区小麦实施只浇冻水一水的节水栽培措施,也能取得明显的增效。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主要研究玉米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主要性状表现,选用‘XY696’、‘同力11 号’2 个品种,旨在找出玉米种植密度和玉米品种最佳耦合度,制定高产栽培技术、为玉米栽培提供理论基础。试验采用不同密度和品种的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置‘XY696’、‘同力11 号’2 个品种为主处理,密度为副处理,设6 万株/hm2、7 万株/hm2、8 万株/hm2、9 万株/hm2、10 万株/hm2,旨在确定2 个玉米品种与种植密度的最佳耦合度。研究结果表明,低密度条件下,由于单株的营养面积大,通风透光条件好,光合速率高;高密度条件下,由于单株的营养面积小,通风透光条件差,植株光合速率低;2 个玉米品种种植密度在(6 万~9 万)株/hm2范围内,玉米农艺、产量指标呈正相关,密度达到10 万株/hm2时,玉米农艺、产量指标呈现下降趋势。2个玉米品种与种植密度的最佳耦合度为(8万~9万)株/hm2。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不同生态区谷子种质资源的表型,从春播特早熟区、春播中熟区、春播晚熟区引进435个谷子品种,在赤峰地区进行表型鉴定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生态区谷子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差异显著。春播特早熟区谷子品种生育期平均值为(98.35±13.00)d,分蘖多、植株矮、主茎粗、旗叶短、主穗小、穗粒重、出谷率高、产量中等,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整体较低;春播中熟区谷子品种生育期平均值为(11307±8.63)d,分蘖少、植株高、穗下节长、主茎细、旗叶短、主穗大、穗粒重、出谷率高、产量较低,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整体较高;春播晚熟区谷子品种生育期平均值为(125.80±6.76) d;穗下节短、主茎粗、旗叶长、主穗大、穗粒轻、出谷率低、产量较高,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整体较高。利用标准化处理后的16个表型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参试品种划分为4大类群,类群Ⅰ品种中熟、生物量大、出谷率和产量较高,类群Ⅱ品种晚熟、生物量小、出谷率和产量较低,类群Ⅲ品种早熟、生物量小、产量较高,类群Ⅳ品种中晚熟、生物量大、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不同生态区谷子种质资源的表型,从春播特早熟区、春播中熟区、春播晚熟区引进435个谷子品种,在赤峰地区进行表型鉴定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生态区谷子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差异显著。春播特早熟区谷子品种生育期平均值为(98.35±13.00)d,分蘖多、植株矮、主茎粗、旗叶短、主穗小、穗粒重、出谷率高、产量中等,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整体较低;春播中熟区谷子品种生育期平均值为(11307±8.63)d,分蘖少、植株高、穗下节长、主茎细、旗叶短、主穗大、穗粒重、出谷率高、产量较低,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整体较高;春播晚熟区谷子品种生育期平均值为(125.80±6.76) d;穗下节短、主茎粗、旗叶长、主穗大、穗粒轻、出谷率低、产量较高,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整体较高。利用标准化处理后的16个表型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参试品种划分为4大类群,类群Ⅰ品种中熟、生物量大、出谷率和产量较高,类群Ⅱ品种晚熟、生物量小、出谷率和产量较低,类群Ⅲ品种早熟、生物量小、产量较高,类群Ⅳ品种中晚熟、生物量大、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不同糜黍品种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旨在通过对不同糜黍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探讨高产育种途径。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类,灰色关联度法进行与产量相关的主要农艺性状关联排序。结果表明:18 个糜黍品种的8 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生育期>株高>出糜率>单穗重>支穗数>穗长>千粒重>单穗粒重。鉴选出比对照‘晋黍4 号’增产20%以上的糜黍品种6 个,产量最高的是‘灰软糜子(安塞)’4262 kg/hm2,比对照(3209 kg/hm2)增产高达31.11%。不同糜黍品种要获得高产,在栽培技术上要适当延长生育期,通过密度调控株高和支穗数,增大出糜率,使群体和个体都达到生长发育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7.
鲁北冬枣的栽培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津地区冬枣产量偏低问题,结合多年生产实践,本文从冬枣品种的选择、土壤要求、苗木要求、栽培技术、整型修剪、肥水管理、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全面地介绍了冬枣丰产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对东莞市花卉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东莞市花卉产业的特点、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结果表明东莞市的花卉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有明显的自然条件、区位和经济优势,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也存在规模小、行业聚集度低,生产经营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效益低和竞争力弱等问题;政府必须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加大对花卉产业的基础设施、新品种培育和技术研发的投入,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东莞花卉品牌,建立现代花卉贸易和流通体系,以更好地促进东莞市花卉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卢保红 《农学学报》2016,6(10):6-11
科技援疆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促进新疆玉米科研发展并探索引种经验和高产经验,提高玉米的经济效益,山西玉米所2013年开始进行玉米新品种在当地的引种试验。通过引种山西近年育成的42个玉米品种,采用设置对照间比排列安排试验,进行田间精细管理,后期调查考种生物学、农艺、产量性状等方法进行研究。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环境改变和密度增加、覆膜栽培对株高、穗位、生育期产生了影响,大部分品种不能适应新疆气候,但仍有部分品种生育期适中,农艺性状优良,抗性优良,产量超过对照,说明山西育成的部分品种对新疆的气候和栽培模式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筛选利用。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和实地考察,认为适宜新疆春播种植的玉米品种应具有高的产量潜力,耐密植栽培,生育期适中,抗倒能力强和适合机械化作业等特性。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适宜冀东滨海稻区种植的耐旱水稻新品种,通过水作和旱作栽培模式下与作物生产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指标(如生育期、产量性状指标等)的变化,探讨了21个水稻稳定品系的抗旱性。结果表明,栽培稻旱作较水作生育期延长、株高降低、穗长缩短,产量降低,影响旱作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每穗粒数。通过抗旱力指数法和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认为稳定品系wd1、wd11、wd10、wd12属于中熟品种,产量稳定,综合性状优,是适宜旱作的稳定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