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习题教学中教师要改革教法,促进"学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笔者将从以下实践过的几点做法进行讨论,供大家参考. 1.抓好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中学物理知识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掌握好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学好物理、提高习题效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彭华 《大观周刊》2012,(37):316-316
新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进一步改变日前仍然存在的教师课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习题反复练习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进行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3.
刘芹 《大观周刊》2011,(34):229-229
高中化学知识点多,难度大,课时量少,有大量的例题习题需要处理,还有许多课本上没有的规律方法需要补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困扰很多化学教师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改变过去教师讲结论和答案,学生被动地听、被动接受的局面,而是让学生主动发现知识,  相似文献   

4.
夏永 《大观周刊》2012,(18):247-247
在《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中,把解决问题作为课程目标.这里的“解决问题”不是以往的解答数学习题,而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习题,尤其是理工类教材的习题,是教材内容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相当的篇幅。例如,一般高等数学教材,习题可达全书篇幅的20%左右;一般力学类教材,习题可达20%~25%;至于习题集、习题解难之类的教学参考书,习题所占的篇幅甚或可达全书比例的80%以上。习题的作用在于通过解答习题,复习、巩固、深化学科内容,加强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绝不可等闲视之。 一本优秀的教材,其习题定必优秀。科技编辑对其加工,应把好以下三个重要环节。 1.重视习题内容的编辑加工 习题内容是习题的精华所在。其取舍,必须与本学科、本专业、本教材或本章节的内容紧相呼应、紧密结合。例如,在建筑经济类教材中,当讲到建筑经济管理模式时,必须联系市场经济的应  相似文献   

6.
"双减"政策下,如何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出版界值得研究的课题.教育出版机构可从有效减少习题总量、提高习题质量、在习题设置中融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等方面,策划出能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的教辅图书,以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艳琼 《大观周刊》2011,(6):208-208
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要活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中学生具有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善于灵活运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从不同层次、角度、知识背号等进行“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彦峰 《大观周刊》2012,(19):181-181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互相尊重、互相信赖、互相激励,尤其是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个性给予理解和肯定,对不同的学生要做到一分为二的看待,教师对学生不要单纯空洞的说教,要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真实的意愿,要做学生的倾听者。  相似文献   

9.
李路涛 《大观周刊》2012,(44):314-314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高题海战术,吧学生弄的厌学了,成绩也没有上去,反复做各种习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作业负担加重,学生、教师、家长对这这种方法很不满意,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激发兴趣、优化方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0.
李贤 《大观周刊》2013,(3):144-144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数学习题的设计中如果能增加趣味性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而增加练习题趣味性的方法有很多种,因人而异,笔者以情境创设方面为例来做说明。在教师教授完“平方差公式”一节课后,可以这样设计练习题:  相似文献   

11.
杨姝玲 《大观周刊》2012,(49):306-306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物理课程的教和学对师生的能力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认为物理课难学,习题更难做,基本内容掌握了,基本习题也可以做对,但是稍微有点难度的习题学生在独立完成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自己感觉会做了,可是对照标准答案时却错了。老师在评析时稍微加以点拔学生顿时恍然大悟.说明学生在分析题意构建物理模型时存在误区,在此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审题过程入手谈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张晓丽 《大观周刊》2011,(47):147-147
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注意增加变式题、综合题外,适当设计多种形式习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克服学生思维的呆板性。  相似文献   

13.
高洋 《大观周刊》2011,(52):157-157
在数学习题的设计中如果能增加趣味性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而增加练习。题趣味性的方法有很多种.因人而异.笔者以情境创设方面为例来做说明。在教师教授完“平方差公式”一节课后.可以”这样设计练习题:有一个一毛不拔的守财奴庄主.为人极度吝啬和狡猾,对下人和租客也极度凶悍。  相似文献   

14.
郜萌 《大观周刊》2011,(21):25-25
高中阶段的学习,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是高中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初中相比较而言,高中的学科知识难度将大大增加,尤其是数、理、化这些理科课程,学生日复一日的接受新知识,大量练习习题,难免会产生效率低下的情况,只有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吴大魁 《大观周刊》2012,(30):303-303
化学属于理科,属于理科的学习离不开解题,因此在化学的教学中要重视解题教学,学生解题的水平它以信息反馈为特征,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具有及时了解教师教学效果的功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不同类型的习题对巩固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有不同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调查,咨询或进行实验,最终解决化学问题;要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从不同层次进行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郑敏 《新闻世界》2012,(4):238-239
新课标实施后的中小学数学教本都包含着大量的例题,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文字叙述部分的内容相对更少,甚至基本概念的论述及定义内容也很少。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材主要内容几乎都是例题和习题,这些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也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发展数学学习和运用能力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杨秀彬 《大观周刊》2011,(20):260-260
开放性习题是一类很好的训练和考查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分析化学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题目类型,开放性习题又是一类兼顾各种版本教材的好题,它也将会是化学高考中的一大特色题。  相似文献   

18.
王清超 《大观周刊》2012,(52):219-219
1创设导入情景。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在新课开始,教师往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新课导人,如教师提问、实验观察、相关物理知识或物理学史介绍、习题解答等等,课题导人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与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创设理想的诱发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愿望,自然地引入新课。一堂课如果导人的精彩,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迅速进人问题情境中,积极开动脑筋,进入课题思考,这会对该堂课的成败起者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这个环节上一定要多下功夫.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手段创设精彩的导人情境,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好必要的铺垫。  相似文献   

19.
潘忠良 《大观周刊》2011,(49):107-107
学生在课堂中听教师讲如何钓鱼,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端着凳子到河边,拿着鱼杆自己钓鱼,便是直接学习、体验学习。两种学习的效果一比,后者肯定优于前者。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从而在感悟和创造中学会数学。因而,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个性体验。学生需要在情景交融中走进数学,在充分体验中发现数学,在合作探究中品评数学,在联系生活中放飞数学。这样的数学学习,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程庆陆 《大观周刊》2011,(24):106-10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化学实验技能既是化学实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始终贯串于所有化学实验的全过程,保证各类化学实验安全、顺利进行和获得正确的结论,制备合格产品和测定准确数据的基本条件。作为化学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鼓励并指导学生做一些选做实验和家庭化学小实验,适当布置实验习题,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条件,加强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