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BY-4型纳米陶瓷基高温防氧化涂层材料是一种利用氧化铝陶瓷基涂层,常温固化、420℃以上烧结致密,毛细孔收缩,在阳极炭块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隔绝层,降低阳极四周的氧化掉渣,在系列电流不变的前提下,阳极电流密度会适当降低,阳极日消耗高度也会降低。  相似文献   

2.
阳极氧化是铝电解生产的一种异常现象,根据目前186 kA生产存在的一些氧化现象进行改进与优化,从而减少氧化现象的发生,达到降低阳极净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电解槽阳极炭块结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春亮 《有色冶金节能》2005,22(4):24-26,30
介绍了85kA预焙阳极电解槽炭块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具有四爪双排排列结构的阳极钢爪炭块,表面中间空余处开出一道凹槽;同时在炭碗两边薄弱环节处各增加一个保护层,结果既节省原料又耐腐蚀。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铝电解的阳极碳的电化学消耗、化学消耗和机械消耗,认为化学消耗是引起过量碳耗的主要原因。阳极的化学消耗由阳极氧化反应和阳极气化反应引起,氧化反应受阳极上的化学反应所控制。阳极灰化也是导致过量碳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张天星 《甘肃冶金》2012,(2):34-37,61
通过采取人员培训、石油焦混配技术模型、煅烧温度、配方优化、粉料控制技术模型、工艺参数优化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提高了预焙阳极质量,降低了生阳极生产中吨碳沥青消耗和预焙阳极在电解生产中吨铝净耗。  相似文献   

6.
陈富强 《甘肃冶金》2011,33(6):16-18
介绍了某电解铝厂120 kA系列铝电解槽在不改变阳极极结构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技术条件,提高电流效率;通过提高阳极质量管理,合理安排阳极消耗,加强阳极防氧化工作,延长了换极周期。通过一系列生产实践,探索出一套阳极使用管理办法及与之匹配的工艺技术条件,达到提高电流效率、降低阳极毛耗和电耗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和论述了侧插自熔阳极铝电解槽阳极锥体产生大尺寸掉块并形成纵向裂缝的原因,对此种病态阳极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挽救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山西华圣铝业有限公司通过对成型模具进行改造,生产出上开槽预焙阳极。组装时只需对中间炭碗进行浇注便可使铁水均匀流到每个炭碗,从而使炭碗内铁水与沟槽内铁水成为一个整体,使铁—碳接触面积增大,阳极的铁—碳压降显著降低,并且从根本上解决了阳极钢爪的弯曲变形,最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开槽倒角二焙一浸特优质改性阳极的生产及在电解槽上的应用与分析,验证了改性阳极在抗氧化性、效应控制和导电性等指标方面的优势,得出改性阳极使用周期延长至36~38d,换极工作量降低25%,吨铝可以节电175kW·h,符合铝电解行业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0.
400 kA大型预焙铝电解阳极用量大,阳极消耗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分析找差距,提出改进措施,降低了炭素阳极消耗量,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夏尚斌 《有色冶金节能》2011,27(1):28-30,20
本文从开槽阳极的特点入手,从理论上、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了开槽阳极对电解过程中的碳渣分离、阳极过电压、阳极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阳极钢爪是电解铝阳极导杆与炭块间的连接结构,需要在电解环境下给电解槽传输强大的直流电流并夹持阳极碳块,因此需要其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高温导电性以及较低的成本。当前阳极钢爪材料缺乏行业规范,生产原料、生产方式等控制不严格,使得钢爪存在电阻大、压降高、强度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发了低阻高性能高强度阳极钢爪材料,并在某300 kA系列试验槽进行了工业试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低阻高性能阳极钢爪压降33.9 mV,较现用新钢爪降低42.7 mV,降电压效果显著,为电解槽进一步节能降耗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3.
武卫国 《甘肃冶金》2010,32(3):53-55
分析了生产合格阳极铜对铜电解精炼的重要性,通过加强阳极炉精炼造渣操作,提高阳极铜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预焙阳极炭块是电解铝生产所必须的原材料之一,目前电解铝行业的阳极毛耗一般在500 kg/t·Al左右,相对于电流效率为92%时,理论阳极消耗363 kg/t·Al而言,高出137 kg/t·Al。为了进一步降低炭耗,电解铝行业许多企业将倾向于采用增高阳极,但受电解槽上部结构高度的影响,阳极增高高度有限。百河铝业公司基于上述情况,通过实验寻求能够在不改变现有240 k A电解槽结构的情况下,将阳极高度由设计高度550 mm提高到700mm,最大限度的提高阳极高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铝电解生产过程中换极对电解槽热量平衡、物料平衡和稳定性的不良影响,提出了热极浇铸的预热方法,并对其工艺流程进行介绍。采用热极浇铸上槽后,减少了换极过程中的热量散失,有效预防了阳极效应,提高了电解槽稳定性,缩短了从换极到平衡的时间,减少了槽电压的偏离,而且有利于电流效率的提升和能耗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
对稀土电解槽阳极炭块因为发生阳极反应而产生的表面腐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个生产周期后,不同阳极炭块试样的孔隙率大致保持在0.006 9±0.001 4,但是比表面积差距较大,说明阳极炭块在反应量上基本相同,但在反应进行的宏观方向上差距较大。过大的比表面积会造成阳极效应,发生阳极放电,在生产过程中要保证添加物的尺寸应尽量小且与炭块混合均匀。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铝电解工艺中阳极压降、阳极效应及阳极在电解质中排渣过程,从阳极外形、理化指标入手,优化阳极炭块结构。开槽阳极的使用,使阳极压降降低了60mV以上,吨铝节能180kwh/t.Al左右;开槽阳极使电解过程中阳极效应从0.20个/槽·日降低到0.05个/槽·日。降低了阳极压降、减少了阳极效应,原铝直流电耗进一步降低,产生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5kA级惰性阳极铝电解槽流场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铝电解槽流场计算方法的不足,率先提出一种用于铝电解槽流场仿真计算的间接耦合方法,并使用此方法对5 kA级惰性阳极铝电解槽分别在电磁力、阳极气体、电磁力和阳极气体共同作用下的电解质和铝液流场分布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表明,计算方法能够合理计算出电解质和铝液在任一体积力作用下的流场分布。5 kA级惰性阳极铝电解槽电解质流动主要受阳极气体控制,铝液流动主要受电磁力控制。电解质在仅电磁力作用、仅阳极气体作用、电磁力和阳极气体共同作用下的平均流速分别为1.784 cm/s、3.657 cm/s、3.814 cm/s,铝液平均流速分别为1.295 cm/s、3.509 cm/s、3.696 cm/s。  相似文献   

19.
稀土电解槽石墨阳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实际生产所用的3kA稀土电解槽石墨阳极进行采样,采用多孔介质模型模拟不同插入深度和阳极内径对电解过程的影响,并综合分析石墨阳极在槽体内部对电解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铝电解生产是根据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理论来进行的工艺化的操作流程。通过生产实践 ,结合铝电解的一些基本知识 ,对 6 0kA侧插自焙阳极电解槽降低电耗从 5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