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氧合功能的影响,寻求治疗NRDS的有效方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方法选取由各种致病原因导致的NRDS患者14例,采用对比分组观察的实验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以及机械通气的基础上通过气管注入PS,此实验选用固尔舒作为PS替用品,每次100mg/kg。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机械通气,不注入PS(固尔舒),观察对比2组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呼吸机参数最高MAP以及高浓度氧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呼吸机有效指数高于对照组,但是氧合指数以及呼吸指数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疾病并发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在调查走访中,观察组的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S对NRDS氧合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治疗NRDS早期阶段,及早应用PS可以有效改善肺氧合功能,极大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用氧时间,降低疾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治疗NRDS具有显著疗效,也有利于疾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固尔苏治疗新生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儿家长的意愿将66例患儿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固尔苏治疗。结果:观察组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较之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 h后血气指标PaO2、PaCO2、pH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固尔苏治疗新生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改善患儿预后,是提高新生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存活率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固尔苏联合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呼吸窘迫新生儿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2组均行CPAP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固尔苏治疗。在用药前后对患儿进行动脉血气监测,包括血p(O2)、p(CO2)及pH,记录患儿在治疗期间机械通气各参数变化,比较2组患儿在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及机械通气相关参数变化。结果 2组患儿在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及机械通气相关参数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固尔苏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改善患儿血气分析及机械通气效果,缩短氧疗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高晓丹 《河北中医》2011,33(11):1750-1751
目的观察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固尔苏治疗。观察2组用药后辅助呼吸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2组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pH值、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O2)、pH值及SaO2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后辅助呼吸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氨溴索及二者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或高频喷射通气配合氨溴索15 mg.kg-1.d-1,6小时1次静脉滴注治疗NRDS患儿13例,并与同期13例NRDS患儿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为<36周早产儿采用氨溴索预防性治疗NRDS19例,与同期未用的19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均通过血氧浓度监测及转归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应用机械通气及沐舒坦12小时后氧分压(PaO2)由48±12 mmHg升高至80±12 mmHg(1mmHg=0.133kPa),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机械通气及氧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愈率两组分别为:治疗组83%,对照组39%,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采用对<36周早产儿预防治疗NRDS两组比较,治疗组:发生率33%,对照组发生率:67%,经统计学处理:P<0.01,具有临床显著差异。结论:呼吸机配合氨溴索能改善NRDS患儿氧供,并提高肺的顺应性及氧和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40例达到机械通气标准的NRDS患儿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机械通气基础上、采用从气管插管内滴入PS治疗,对照组10例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其余治疗相同。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氧疗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疗效、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的肺部感染、肺气肿、肺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PS联合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NRDS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配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和基础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60 ml,静脉滴注.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简称出窗)、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检测首次出窗时间与改用无创机械通气3h后通气、循环指标,记录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率、撤机失败率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首次出窗时间分别为(4.17±0.41)天和(5.50±0.80)天,治疗组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3h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出窗时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3h后动脉血pH值较出窗时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VAP发生率、撤机失败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参附注射液配合机械通气治疗AECOPD患者疗效确切,可缩短有创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增加撤机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有创机械通气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12月本院ICU收治的AECOPD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及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治疗,每次200 mg,日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日、第4日、第6日全血低切还原黏度、高切还原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变化,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第6日,治疗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对照组仅全血还原黏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为(9.38±4.27)d,对照组为(13.91±7.78)d,治疗组VAP发生率为15.0%(3/20),对照组为45.0%(9/20),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状况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AECOPD血液理化性质及肺通气功能具有良好改善作用,可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槲皮素对去势骨质疏松症大鼠成骨分化的影响,探讨其调控骨吸收与骨形成及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5)正常饲养,骨质疏松症模型组(n=50)行两侧卵巢摘除手术(全身骨密度检测下降25%)每天进行生理盐水灌胃,槲皮素治疗组分别给予槲皮素50 mg/kg、100 mg/kg和200 mg/kg灌胃治疗,阳性药物对照组(n=10)给予阿仑膦酸钠10 mg/kg灌胃治疗,10周后处死各组大鼠。检测各组大鼠全身骨密度(BMD),血清雌二醇(E2)、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Ca、P以及尿液Ca、P的含量;分别采用RT-q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MP2和Smad4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骨质疏松症组大鼠血液中CTX、TRACP-5b、OC、PINP和BALP的含量都显著上升,Ca、P和BMD显著降低;经槲皮素灌胃后上述现象均有改善效果,且具有剂量依赖性,BMP2和Smad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经槲皮素治疗后都有升高趋势,其中当槲皮素的剂量低于(50 mg/kg)时,以上改善效果均不明显;而槲皮素的剂量大于(100 mg/kg)时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槲皮素的剂量达到(200 mg/kg)时治疗组疗效接近于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槲皮素能够有效促进成骨分化,并通过上调BMP2和Smad4的表达改善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芩苷抑制错配修复基因缺失的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及其机制。方法:建立错配修复基因hml H1缺失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荧光原位移植瘤模型。60只模型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黄芩苷50mg/kg、100mg/kg、200mg/kg剂量组,每组15只,对照组采用5%NaHCO_3灌胃,黄芩苷组分别予相应剂量黄芩苷灌胃,2次/日,给药4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周期,TUNEL法观察肿瘤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hml H1、hMSH2蛋白表达,RT-PCR检测hml H1、hMSH2、PCNA、Bcl-2、Bax基因的表达,荧光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微卫星标志状态。结果:黄芩苷50mg/kg、100mg/kg、200mg/kg剂量组裸鼠肿瘤细胞主要在G2/M期阻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芩苷50mg/kg、100mg/kg、200mg/kg剂量组裸鼠肿瘤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给药一周后,与对照组比较,黄芩苷50mg/kg、100mg/kg、200mg/kg剂量组错配修复基因hml H1、hMSH2蛋白表达增强;实验终点,黄芩苷50mg/kg剂量组hml H1基因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黄芩苷50mg/kg、100mg/kg、200mg/kg剂量组hMSH2和PC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黄芩苷组和对照组均存在微卫星不稳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l-2、Bax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芩苷通过促使肿瘤细胞G2/M期阻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错配修复基因hml H1缺失的HCT-116结肠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调节错配修复基因hml H1、hMSH2和PCNA基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联合三苯氧胺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PI3K-AKT-mRNA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70只裸鼠于右胸部皮下接种乳腺癌LCC2细胞,选取造模成功的66只裸鼠随机分6组,每组11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单纯三苯氧胺组,三七总皂苷100 mg/kg、200 mg/kg组及三苯氧胺联合三七总皂苷100 mg/kg、200 mg/kg组,单纯三苯氧胺组腹腔注射三苯氧胺5mg/kg,三七总皂苷100 mg/kg、200 mg/kg组分别灌胃给予三七总皂苷,三苯氧胺联合三七总皂苷100 mg/kg、200 mg/kg组均腹腔注射三苯氧胺5 mg/kg,并分别灌胃给予三七总皂苷100 mg/kg及200 mg/kg,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NS),每日一次,连续给药30天,每周记录肿瘤抑制率,瘤体重量,给药结束后分离瘤体,观察瘤体病理学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HER-2,GST-л,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三苯氧胺组相比较,三苯氧胺联合三七总皂苷100 mg/kg、200 mg/kg组肿瘤抑制率均明显大于单纯三苯氧胺治疗组,HER-2及GST-л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Caspase-3表达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三七总皂苷能显著协同增加三苯氧胺抗乳腺癌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TOR信号通路,逆转三苯氧胺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剂量黄芪针治疗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ICU收治147例的AECOPD严重呼吸衰竭需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加强抗感染、解痘平喘,化痰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应用大剂量黄芪针(5%GS100ml+黄芪针50ml,静滴,2次/d),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状况、呼吸机使用天数及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情况及其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呼吸、血氧等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呼吸机使用平均时间为(31±6)h明显短于观察组的(36±8)h,治疗组ICU内平均住院时间为(5±2)明显适于观察组的(7±4),且治疗组的撤机成功率91.2%明显高于对照组82.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黄芪针可以明显改善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血氧等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状况并明显缩短其机械通气时间、ICU内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苦碟子总黄酮(TFIS)对东莨菪碱所致大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的影响。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TFIS低剂量组(50 mg/kg)、中剂量组(100 mg/kg)、高剂量组(200 mg/kg),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予7 d,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各组以跳台法和水迷宫法测试大鼠学习记忆的能力。结果:跳台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TFIS中、高剂量组跳台错误次数明显降低(P0.05),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TFIS中、高剂量组达到平台的潜伏期及达到平台的游程明显缩短(P0.05),在2 min内穿越平台的次数,在平台区的逗留时间有增加趋势。结论:苦碟子总黄酮可以有效改善东莨菪碱所致的学习记忆障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大鼠体内、外全血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方法:①体外实验:取大鼠全血与苦参素在37℃环境预孵1 h,然后测定全血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②体内实验:40只Wiste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高(200 mg/kg)、中(100 mg/kg)、低(50 mg/kg)剂量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每日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苦参素,连续给药3周,在末次给药后1 h,眼眶取血测定全血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结果:①体外实验:苦参素在药物浓度为375~750 mg/L时可明显抑制大鼠全血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P<0.05),最大抑制率为42%,继续增加苦参素浓度抑制率不再增加;②体内实验:连续给药3周后,苦参素在剂量为100 mg/kg和200 mg/kg时能够明显抑制大鼠全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P<0.05)。结论:体内、外实验均显示苦参素能够明显抑制大鼠全血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红景天苷对实验性急性心梗大鼠心脏的疗效。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单纯造模组、红景天苷低剂量组(50mg/kg)、红景天苷中剂量组(100mg/kg)及红景天苷高剂量组(200mg/kg),复方丹参滴丸组(70mg/kg),另选取10只健康大鼠为假手术组。造模前按不同剂量药物给予大鼠灌胃2周,采取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6小时及1周后观察肌钙蛋白T(c Tn-T),继续药物灌胃2周后处死大鼠,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细胞。结果:(1)红景天苷治疗组大鼠各阶段c Tn-T水平显降低,红景天苷高剂量组下降最明显(P0.05)。(2)红景天苷治疗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及心肌纤维排列改善。结论:红景天苷可保护急性心梗的大鼠的心脏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山楂叶总黄酮(Hawthorn leaves favonoids,HLF)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高脂高糖饮食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选取6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山楂叶总黄酮(50、100、200mg/kg)治疗组和盐酸二甲双胍(200mg/kg)阳性对照组;另取12只同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给药第0、2、4、6周检测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给药治疗6周后,通过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并通过TUNEL染色观察胰腺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测定胰腺组织匀浆中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及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对照组相比,山楂叶总黄酮(100、200mg/kg)治疗组大鼠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血糖水平显著降低,胰腺组织中SOD、CAT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其中200mg/kg治疗组胰腺组织中GSH-Px活性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山楂叶总黄酮治疗组胰腺组织病变和胰岛细胞凋亡均明显改善,其中以200mg/kg治疗组效果最为显著,且200mg/kg治疗组胰岛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结论:山楂叶总黄酮能够有效改善胰腺组织病变、抑制胰岛细胞凋亡,提高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改善胰腺组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提示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葛藤分散片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影响,阐述其对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Wistar大鼠手术切除双侧卵巢3天后,按照体重随机分组,每天灌胃葛藤分散片200mg/kg、100mg/kg和50mg/kg,并设模型组,假手术组和尼尔雌醇阳性对照组,给药6个月后,测定大鼠骨密度,股骨力学性能,骨质量和体积比值,BGP,25-HVD,BAP,CTX-I和TRAP5b水平等指标。结果:葛藤分散片3个给药组均明显提高骨组织抗外力作用,其中以200mg/kg组作用最为明显;不同给药组不同程度改善造模引起的骨质疏松表现,3个剂量组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其中200mg/kg组作用最显著。结论:考察了葛藤分散片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的治疗作用,证明了葛藤分散片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红芪多糖对db/db小鼠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组织中TGF-β1与Collagen Ⅰ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db/db小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60只6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红芪多糖200mg/kg、100mg/kg、50mg/kg剂量组和罗格列酮4mg/kg组;正常组为12只同周龄同背景的非转基因雄性db/m小鼠。连续灌胃干预8周,于给药前及给药后第2、4、6、8周末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及体重;Masson染色观察小鼠左心室心肌胶原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TGF-β1与Collagen I的蛋白和m RNA表达。结果:干预治疗8周后,红芪多糖200mg/kg、100mg/kg剂量组和罗格列酮4mg/kg组血糖较模型组明显下降;Masson染色可见亮绿色胶原纤维在模型组心肌细胞间及血管周围较正常组明显增多且呈堆积状分布;模型组TGF-β1与Collagen I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与红芪多糖50mg/kg剂量组无显著差异,其余各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其中红芪多糖200mg/kg剂量组和罗格列酮4mg/kg组改善更明显。结论:红芪多糖对db/db小鼠心肌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的异常表达而降低Collagen I降解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4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及二氧化碳分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有快速缓解的效果,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肠同治法对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氧合指数及PCT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8例脓毒症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指南给予西医标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以大承气汤为基本方的中药鼻饲或灌肠,1次/d,连续治疗7d,然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每日氧合指数变化、以及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d PCT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氧合指数在治疗后第5~7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7d观察组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肠同治法可显著改善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氧合指数及P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