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背景:在一定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的特性,成为骨组织工程中研究最为深入的种子细胞。 目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缺损中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9年1月至2012年1月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骨缺损治疗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缺损”或“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one defect”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缺损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最终选择30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获取方法成熟,具有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能力,能有效地进行骨质缺损修复,尤其随着生物支架材料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2.
背景:将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相结合,通过不同的细胞因子对间充质干细胞的修饰,不但可以赋予其新的能力,更能增强其本身的功能。但是在西北高原的低氧环境下,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发挥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目的:文章综述了间充质干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在与细胞因子联合应用后功能上的扩展,并寻找新的手段使其在高原低氧环境下充分发挥功能。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关于间充质干细胞的文章,以“间充质干细胞;低氧诱导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或“mesenchymal stem cells;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epatocyte growth factor”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文献总量为71篇,选择文章内容与间充质干细胞及其临床应用有关方面的文章,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 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3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通过应用细胞因子的转染,将细胞因子的功能与间充质干细胞相结合,使得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更全面,在高原低氧的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有效的发挥临床效用,满足其临床上的治疗需求。  相似文献   

3.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囊泡和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在多个领域的组织修复作用已被证实,两者有望成为修复关节软骨损伤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 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囊泡和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促进软骨修复的研究进展。 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3年至2015年8月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y,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中文检索词为“软骨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选择文章内容与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 结果与结论:关节软骨损伤仍是骨科领域的一大难题,虽然修复方法很多,但均有局限性,而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囊泡与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的发现为软骨修复创造了可能性,同时给广大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但是,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囊泡与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大量提取及纯化方法、增殖分化潜能、在软骨修复中的作用机制等很多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解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背景:神经干细胞、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能够不同程度地缓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症状,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中表现出很好的潜力。 目的:总结了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81-01/2011-08关于干细胞移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阿尔茨海默病;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或“Alzheimer’s disease; stem cel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干细胞移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22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17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对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改变及发病机制的了解,有利于选择更灵敏的阿尔茨海默病检测的生物标志物,有效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线粒体DNA变化的氧应激,免疫应答的参与等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过程中都发挥关键作用,而且可能是多因素协同作用。通过对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研究指导其临床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很多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具有极大的潜力。 目的:综述目前增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移植策略及其移植后疗效评估方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知网、维普及康健数据库中1995年1月至2012年3月关于增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疗效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间充质干细胞;心功、血管新生或存活”或“Mesenchymal stem cell;Fuction、Angiogenesis or Survival”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运用不同的移植策略来提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心功恢复、心肌血管新生及移植细胞存活率这几方面有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20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0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通过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后诱导分化并移植是心肌梗死后重建做功心肌的具有潜力的新途径,但因其移植后心肌归巢、分化率及存活率低而应用受限。此外,采取合理方法精确评估移植疗效对后期移植策略选择也至关重要,且心脏结构功能重建、心肌纤维化减轻和毛细血管新生程度3个方面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从心脏整体功能考虑到局部功能评估和由选择合适单成像方式成像到采取“非侵入性融合显像”是目前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疗效评价的新进步。通过采用合适的移植策略及疗效评价方法以增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疗效,值得并需要更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背景:随着间充质干细胞的广泛研究,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向成骨方向分化已得到充分证实。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力学因素对体外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定向诱导分化的影响。 目的:综述力学因素对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产生的影响。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ISI-SCI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_世纪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数据库中1999-01/2012-01关于力学因素对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影响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力学因素, 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或“mechanical factors,Mesenchymal Stem Cell,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所述内容涉及力学因素对间充质干细胞中成骨分化的作用,并且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索到文献104篇,最终入选30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近年的各项实验都证明,力学因素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形态、发育和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力学刺激的大小、方式以及作用时间对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的调节、功效作用不尽相同。应选择最佳的力学刺激促使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背景:神经干细胞移植给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带来了可能。 目的:对国内外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现状及新进展作一综述。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9-01/2011-04关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脑瘫,神经干细胞,移植”或“cerebral palsy,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神经干细胞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19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的28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特别是神经营养素3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小儿脑瘫的功能康复起着促进作用,给小儿脑瘫的今后的治疗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背景:半月板损伤常规治疗手段效果并不显著,随着组织工程学的进展,间充质干细胞-支架复合体有望应用于此方面的治疗。目的:对间充质干细胞-支架技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第一、二作者共同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80至2013年有关间充质干细胞-支架复合体修复半月板损伤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meniscus injury,tissue engineering,scaffold,stent",中文检索词为"间充质干细胞,半月板损伤,组织工程"。同一领域文献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章,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共检索到文献282篇,根据纳入标准选取5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目前很多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或体内被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间充质-支架复合体对半月板损伤有明显疗效。虽然此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其具有取材方便,无抗原性,有生命力等优点,在治疗半月板损伤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背景:药物治疗骨质疏松并不理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尝试采用干细胞移植方法治疗骨质疏松症。 目的:旨在探究通过干细胞治疗骨质疏松的进展,以促进其临床应用。 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1997-05/2011-10相关文献。在标题、摘要、关键词中以“stem cell,osteoporosis,bone metabolism,osteoporosis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或“干细胞,骨质疏松,骨代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源干细胞”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干细胞治疗骨质疏松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 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144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50篇文献进行综述。应用干细胞治疗骨质疏松主要是通过增加成骨细胞的数量来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方法有干细胞移植及诱导干细胞分化。干细胞可以从根本上治疗骨质疏松,并且能避免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关键词:骨质疏松;干细胞;骨代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源干细胞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1.032   相似文献   

10.
背景:膝关节软骨损伤后很难愈合,是临床上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目的:总结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在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上的优越性。方法:用英文主题词“Knee Joint, Cartilage, Synovial Membrane, Tissues, Injuries, Repair”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2005年8月至2015年8月文献总共625篇。采纳并分析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文献48篇。排除其他非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及非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的相关文章,保留35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应用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损伤组织本身固有的间充质干细胞是修复损伤组织的最佳种子细胞。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1.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修复方面的作用已有大量报道,最近还发现其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但对于其发挥作用的具体途径仍不够清楚。 目的:讨论间充质干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 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2010有关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损伤后的归巢特性及发挥免疫调节功能机制的文献。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tissue repairing,homing,immunomodulatory”,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检索文献包括研究原著及综述,排除重复性研究。 结果与结论:共保留50篇文献归纳总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组织损伤修复的作用已被证实,最近发现其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作用的相关机制多效而复杂,多种因子介导的腺体-受体反应及相关免疫细胞参与此过程。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相关机制仍不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及完善。  相似文献   

12.
背景:肺组织结构复杂,病变周期长,具有主动归巢与调控功能的干细胞植入的治疗手段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目的:全面了解成体干细胞治疗肺疾病与损伤的研究进展。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中2011年前发表的有关成体干细胞与肺损伤,多系分化及组织重建等方面的文章,排除重复性研究。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135篇相关文献,保留其中50篇进行综述。研究表明以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为代表的成体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多系分化潜能,可用于治疗肺部疾病,可参与损伤修复甚至组织再生。其治疗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背景:前交叉韧带是连接于股骨和胫骨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是能维持膝关节前向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前交叉韧带损伤会导致膝关节前向不稳,若不及时治疗,将继发软骨、半月板等结构损伤。 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与不同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韧带在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应用。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50-01/2010-11 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ACL,stem cells,MSC,tendon,ligament”。共检索到文献103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5篇。 结果与结论:应用间充质干细胞和支架构成的组织工程韧带目前已成功在动物实验中应用,间充质干细胞能明显加快韧带损伤修复,加强组织愈合的生物力学性能,但是再生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仍未达到正常肌腱水平。同时,间充质干细胞能促进移植物与骨的愈合,防止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不愈合导致的失败。选择合适的间充质干细胞,支架,适当的机械刺激和必要的细胞因子是构建良好组织工程韧带的关键。随着组织工程科学及支架材料工程学的发展,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韧带不久将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刘奕  谢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41):7310-7316
背景:软骨是一种无血管的组织,软骨损伤后自身修复能力有限。当前用于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方法从保守治疗到手术治疗多种多样。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关节软骨的修复又进入了新的高度。 目的:综述组织工程方法修复软骨损伤的新进展。 方法:由第一作者在2013年5月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至2013年PubMed 数据库及CNKI 数据库,英文以“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cartilage defect;stem cell,scaffold;growth factor”为关键词,中文以“软骨组织工程,软骨缺损,干细胞,支架,生长因子”为关键词,选择内容与软骨组织工程、软骨损伤修复相关的文章,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共纳入64篇文献。 结果与结论:软骨组织工程三大要素——种子细胞、支架和细胞因子,三者必须协调发展和互利。现阶段组织工程方法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研究虽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大多停留于实验探索阶段,尚未应用于临床。随着新材料的不断研发,新的组织工程软骨修复材料将兼顾材料学和生物科学的需要,使其更接近机体自身组织生物学特性。在新的技术支持下,动物实验研究也将向临床试验转变,使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5.
背景:干细胞移植作为治疗脊髓损伤最具前景的方法,已经在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 目的:综述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研究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6-01/2010-12中国知网、Medline数据库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干细胞,脊髓损伤,细胞移植”,英文检索词“stem cells,spinal cord injury,cells transplantation”,共检索到文献494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4篇。 结果与结论:研究发现,移植的干细胞可以在脊髓内迁移、分化为神经元并分泌神经营养物质,促进神经组织的修复,改善神经功能。胚胎干细胞最早用于治疗脊髓损伤,但潜在的致瘤性等成为其临床应用的障碍;神经干细胞理论上是治疗脊髓损伤的首选干细胞,由于分离纯化技术要求严格,费用昂贵等使其在研究中进展缓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丰富、取材方便,可行自体移植,避开了伦理学和移植后排斥等问题,目前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自体干细胞移植来源。随着细胞联合移植、基因修饰及组织工程支架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许旺细胞、嗅鞘细胞的应用范围和治疗效果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6.
曾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10):1859-1862
背景:神经干细胞以其所具有的多向分化潜能、自我更新、迁徙性、低免疫性等特点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但有关神经干细胞在运动医学领域用于防治运动性损伤等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 目的:旨在通过分析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为神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7-01/2010-10关于神经干细胞与运动性神经疾病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神经干细胞,运动医学,失神经肌萎缩,周围神经损伤”或“Neural Stem Cell,Sports Medicine,Denervation Muscle Atrophy,Peripheral Nerve Injur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神经干细胞和运动性神经疾病相关,同一领域文献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上的文章,初检得到262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1篇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以其多向分化潜能、自我维持和更新、低免疫原性、迁徙性和来源广泛等特点为其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病变、运动性骨骼肌失神经肌萎缩和促运动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等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基础性研究所限,对其作用机制、诱导分化、迁移等仍有待大量的实验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背景:在骨组织工程领域,对新型种子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逐渐增多。 目的:针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生物学特征及其在骨组织中所用载体进行综述。 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9-01/2011-03 PubMed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生物学特征、载体方面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umbilical cord stem cell,tissue engineering”,中文检索词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骨组织工程”。排除重复性研究及无关研究,共保留46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备胚胎和成体干细胞的多重特点,并且符合国际细胞疗法协会制定的间充质干细胞标准,但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诱导分化方法等尚不完善,应进一步深入分析。在脐带干细胞的载体方面,单一的材料支架目前研究已很多,对于复合材料载体与可注射性载体的研究可能是今后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背景: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肾损伤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在治疗急性肾损伤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目的:对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干细胞的临床研究、不同来源的干细胞治疗急性肾损伤的实验性研究、存在问题及前景进行综述。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Pubmed 数据库2001-01/2012-02 关于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肾损伤的文章,检索主题词“干细胞,移植,肾脏疾病,急性肾损伤”或“stem cell,transplantation,kidney disease,acute kidney injury”。初检索到205 篇文献,据纳入标准保留41篇进行分析、综述。 结果与结论: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尝试用于急性肾损伤治疗的新方法,可以改善肾功能的损伤,加快肾脏修复。虽然仍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但干细胞移植仍以其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急性肾损伤领域展现了诱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背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具有取材方便、无污染、易扩增、无伦理学差异、多向分化等优点被作为用于组织工程学及再生医学的理想种子细胞。 目的: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机制进行阐述。 方法:以“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oming mechanism or home,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归巢机制,归巢特点”为关键词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NKI数据库2003至2012年,选择内容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归巢机制、临床应用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献为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共纳入31篇文献。 结果与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多向分化等优势使其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使众多疾病的治愈成为可能,其中向缺血或损伤组织炎性归巢的特征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的关键。了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特点,研究其归巢机制,使其高效归巢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细胞治疗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