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轨道交通运输是替代小汽车出行,构建环境友好型交通的有效方式。轨道交通出行倾向与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轨道交通的可达性以及轨道交通站域空间发展等因素相关。为了提高轨道交通出行比例,各大城市集中于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本身,而忽视了轨道交通站点的可达性。本文讨论了提高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对于轨道交通出行模式的重要性,分析了各接驳模式对轨道交通可达性的影响。本文认为,轨道交通配合步行和自行车是替代小汽车出行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步行作为轨道交通最主要的接驳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深圳和香港生活街区的轨道交通站点为例,对影响站域步行易达的因素“步行距离、步行时间、步行环境”等进行了测度分析。研究发现,斜向放射状步行路径、建筑物底层架空、复合二层步行连廊能够有效的减少步行距离、步行等待时间等要素,提高步行易达性;受步行网络和站点形态的影响,实际步行集散区与理论步行集散区存在较大差异;多出入口的设置可以有效拓展站域服务面积,提高市民乘坐意愿。结果表明,港铁站点在步行易达性方面存在不小优势,站点步行集散区普遍较大;深圳的开放住区站点兼有城中村站点和封闭住区站点的优势,是值得推广的一种住区模式。在当今城市面临大规模更新背景下,探寻轨道站生活街区步行网络系统构建途径,提升步行出行衔接时效分布,活化站点社区的城市界面,对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分担率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步行是轨道交通最重要的进出站方式。因此,创造便捷、安全与舒适的步行环境对提高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的研究仅仅将步行者的需求简单理解为站点地区的步行接驳范围,而缺乏对地铁步行环境的定量化评价和分析。本文以长沙地铁二号线长沙站为例,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主观层次分析法对站点地区的步行可达性环境因素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得到影响站点地区步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指出了改进的方向,并为后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建筑》2020,(4)
依托公共交通站点进行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路和实践由来已久,其目标是实现站域综合效益增值。公共交通、土地利用、出行质量三个方面从根本上决定了站域开发质量与实效,其中出行质量首先体现在以站点为核心,基于特定通道的步行目的地可达性高低。以空间显微与城市设计精细化为思路导向,以站域开发综合作用机制切入,通过具体实例重庆沙坪坝站站域讨论不同空间要素对流量、效率、质量三方面的影响,阐述了站域目的地可达性的一种评测方法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规划》2020,(5):118-126
基于轨道系统与城市街道网络的可达性叠加效应,研究轨道站域空间发展潜力是高密度城市空间集聚形态的后续研究,是对城市集聚形态的成因和潜在动力的剖析。以空间句法的可达性评价工具为量化手段,采用K-means聚类方法,根据10km出行半径的街道网络可达性将69个港铁站分为4组,通过比较港铁系统置入城市道路网络前后的可达性,量化港铁站域的可达性提升幅度。以居住单元密度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各区域及站点所在的选区居住单元密度之间的比值,描述港铁站核心区(200m半径)和站域(500m半径)的集聚程度,最终得出不同城市区域典型站点案例的可达性提升幅度与居住空间集聚程度的平均值。结合空间形态和发展过程分析8个不同区位港铁站域,发现轨道系统可达性叠加效应带来的发展潜力的体现程度与城市发展程度,与轨道建设时机、城市更新措施等有直接关系。解析轨道站域居住空间的集聚形态与轨道可达性之间的关系,将有利于推进我国大城市轨道站周边空间容量和形态的研究,通过引导形成集聚形态而强化轨道系统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地铁作为城市绿色交通的支柱,其站域周遭的步行环境备受关注,如何通过友善步行环境的建立促进绿色交通的推行,是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议题。本研究聚焦于地铁站点周边步行环境及站域可达性,首先界定了相关概念、制定了研究目标,进而整理出所涉及的主要指标。再将多个空间形态指标绘制成一个评价空间活力的模型,并通过数据与实地调研验证,确定指标模型的显著性。最后通过实地调研聚焦在各出站口的行人情绪反应,识别情绪与城市活力之关系。研究发现,街道可达性、街道宽度与街道功能混合度,对其空间活力有显著影响,且能有效呼应部分地铁站出口行人的情绪反应。  相似文献   

7.
影响轨道系统吸引力的因素很多,其中距离、建筑密度、土地多样性、可达性和步行系统完善程度等是重要的空间因素。考察已经完成的香港港铁站周边站域空间的居住单元和城市功能设施分布情况研究发现,紧凑的城市空间形态是高乘坐量轨道站的基本特征。结合香港案例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深圳为案例的比较研究验证了站域空间的紧凑形态影响轨道系统分担城市总出行比例,同时在轨道系统建设的不同阶段,从规划原则、土地开发策略和完善步行系统等方面归纳出了影响紧凑空间形态形成的各类因素。  相似文献   

8.
公园广场是展现城市建设水平和体现居民幸福的重要指标,其可达性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使用Python爬取高德地图中住宅小区和风景名胜类型中的公园广场的POI数据,分析住宅区与公园广场空间分布特征;结合交通路网数据,以生活圈内公园广场可达性为研究对象,使用网络分析法分别对步行与骑行两种交通方式可达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5分钟生活圈内公园广场的步行可达性覆盖率为77%,骑行可达性覆盖率为95%。  相似文献   

9.
步行系统是高铁站与邻接区协同发展的关键性要素。文章以哈尔滨西站站域空间为例,在对其土地使用、交通系统、空间功能及公共空间分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站域核心区的地面和地下步行系统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增强公共空间步行可达性、多元开发临街界面丰富步行体验、加强地面、地下步行系统的联系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言语  徐磊青 《风景园林》2021,28(5):42-50
针对研究不同站域步行化改造步行便利之增量变化,对上海11个轨交站域建立不同历史阶段的步行化改造模型。同时,结合地块城市基面的总公共空间面积供应量,进行物质环境指标的整合,从而建立:1)总公共空间供应量;2)可达性在步行改造中的变化数值(sDNA指标);3)活动量内外均衡性指示剂三者的相关性拟合方程。通过验证33个商业地块行为学活动量,证明综合了前两者指标的公共空间疏解指数(MIPS)可以对轨交站域空间活力的延续性产生积极影响,对比综合前得到了提升。此外,得出公共空间立体协同度等其他具参考意义的指标,以作为设计参考,对现有轨交站域地块开发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陆伟  徐伟星  吴亮 《室内设计》2020,(5):100-108
地铁线路联系着城市内部的各大商 业区,促进商业服务设施向站点附近聚集。 而站点与步行行为紧密相连,提高站域可步 行性对地铁使用者的日常出行和生活品质的 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商服型地铁站域 内设施功能复杂、人口流动频繁的特点,从 表征功能、内部结构与环境两个层面对站域 可步行性进行研究。在表征功能层面下,采 用可步行性评价方法中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 的步行指数来进行评价;在内部结构与环境 层面下,则是将步行网络属性和行人感知评 价的指标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选取大连 市典型的商服型地铁站域内步行空间为研究 对象,通过结合两个层面的评价方法来探寻 对站域可步行性的强作用性影响要素,并针 对性地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由于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因此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呈上升趋势。但同时也暴露了在设计初期对人流量预估不足等问题,导致轨道交通站体本身容量不足,人的通行时间增加,严重降低了使用者的步行接驳效率。因此,不少站体在建成后几年内不得不进行改扩建。该文以重庆市观音桥站为例,调研站点各个出入口的人流量现状,结合轨道交通影响域步行行为特征和空间类型,分析不同使用背景下的站体改扩建方式。最后运用行人仿真软件对其改扩建方案进行验证,并提出更有效解决方案[1]。  相似文献   

13.
胡斌  卞晓帆  王峥 《城市住宅》2021,28(8):61-64
轨道交通因其运载量大、时间准、效率高等优势,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提高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地铁站域更是人们交通出行与休闲生活的必要场所,因此提高地铁站域空间活力对轨道交通使用者的日常出行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以地铁站域活力为研究对象,提取站域活力的来源,基于多源数据对地铁站域活力的量化影响要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南京作为国内首批公交都市之一,倡导发展公共交通引导城市高效建设,研究其轨道交通站域用地强度空间分布,对我国大中城市轨道交通与用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选取南京市中心城区发展较为成熟的5条市区线路98个站点,采用圈层分析与扇区分形结合对站域强度分布形态进行标准化处理,归纳出圈层、扇形、点轴、混合和无规律分布等5种强度分布模式,并分析各模式站点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发现:不同强度分布模式站点的空间分布与站点区位条件、商业中心体系规划、城市用地强度和站域用地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站域的规划建设需考虑交通网络的结构,使站域的商业开发与轨道交通网络的节点特性形成耦合协同。本文以东京23区为例,通过衡量轨道交通的复杂网络特性,探索了商业中心和交通中心的叠合分异关系、原因机制、建设原则,以期对我国作出启示。研究通过测量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证明东京轨道交通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的高通达性和聚集性特点;同时识别了轨道交通网络中站点的度中心、介数中心、接近中心,并与东京一主三副的商业中心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商业主中心东京站及邻近区域与轨道交通网络的接近中心叠合,主要由于商业设施对可达性依赖较高;商业副中心池袋、涩谷、新宿与度、介数中心叠合,主要由于大量换乘客流带来商业潜力;地区级商业中心多位于快车站点,与城市其他功能区衔接便捷。据此本文剖析了东京商业中心在结合轨道交通网络节点特性方面的开发原则:商业主中心通过高密度轨道交通站点对高容积率的商业开发进行疏解与分流;商业副中心以综合体整合多线路换乘,以簇状商业开发形成区域联动;地区级商业中心以站域复合化开发实现功能的集聚与辐射。东京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形态的耦合模式对我国高密度大都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国需进一步建立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结构和运输服务体系,加强对外交通枢纽和商业设施的资源整合,合理强化主要换乘站点商业开发并营造良好的步行换乘环境,优化近郊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和土地开发,完善公私合营的开发机制。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关联日益密切, 使得站点影响域逐渐成为探索城市公共空间复 合功能和品质的新兴范畴。本文以轨道交通站 域内部一类特殊的城市剩余空间——“零余空 间”为研究对象,围绕轨道交通大客流带来的步 行交通安全和效率问题,探索了零余空间参与提 升站域空间质量的技术方法和策略,以此切入 对城市剩余空间价值和利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铁站点影响区地下步行系统可以带动站点辐射区域的发展,为其增加人群的聚集度,它的可达性对提高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成都春熙路地铁站站点为研究对象,通过Python工具获取各条交通线路的站点等地理位置信息,通过相关搜索引擎搜索与整理相关信息,以GIS为主、AutoCAD工具为辅建立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区地下步行系统相关数据库和“时间—距离”模型;在基于3类主要出行方式的条件下,运用“层次分析法+GIS可视化”呈现该站点影响区地下步行网络的可达性作用机制,提出“地铁—公交—自主”出行的合理分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为地下步行网络设计规律提供建议,为其他站点地下步行网络系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建成环境的步行性测度方法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建成环境的步行性水平对于 促进绿色健康的步行出行方式及提升居民 日常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步行性测度方 法的研究也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 一。根据影响步行出行的主要因素,从步行 环境感知、步行空间可达性和社会文化因 素等3个方面对国内外步行性测度方法进 行总结和比较,认为3类方法各有优势和缺 陷。建议应针对国内城市建成环境和居民 行为特征,深入研究步行性测度计算方法 的改进和提升,细化研究人群,提高测度的 准确性。同时应考虑行人对步行环境的主 观感受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步行性测度的 影响,构建一个兼顾步行可达性、便捷性、 舒适性、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城市建成环境步 行性综合测度方法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轨道交通的白热化建设,站域空间逐步成为城市更新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类似的日本在城市轨道站域空间建设更新方面,积累了大量实践理论经验。以东京涩谷为例,在对其更新背景及制度政策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以站域为核心的空间重构和承载多样活力的空间增效体系。该体系包含网络更新、节点更新和小微更新三个层面,通过对大骨骼空间的重构、街道空间的提质以及小微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来对整个站域空间进行重构和增效,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得出对我国特大城市站域空间的建设优化启示,以期为未来中国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空间的建设优化提供相关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人口迅猛增长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城市交通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公共交通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公共交通站点的空间可达性对引导公交出行起了关键作用。研究分析了影响公交站点可达性的主要因素,针对城市道路网的密集程度对公交站点空间可达性的影响,借助Arc GIS,以道路网、公交站点数据为基础,对公交站点的空间可达性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更加直观的展现城市不同站点的空间可达性水平,为城市规划选址分析、公交优化等提供了定量化的公交空间可达性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