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莪术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化合物改善高脂饲料ApoE-/-小鼠脂质代谢和肝脏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方法 8周龄SPF级雄性ApoE-/-小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倍半萜治疗组(10 mg/kg)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10 mg/kg);同源C57/BL6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2.
目的:快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郁脾虚证的模型。方法: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糖高脂饮食+生理盐水组(GTGZ+NS组)、高糖高脂饮食+10%CCl_4组(GTGZ+10%CCl_4组)、高糖高脂饮食+40%CCl_4组(GTGZ+40%CCl_4组)。NC组给予基础饲料进行常规喂养;其余3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并每日束缚3 h,于第7周开始分别给予3 mL/kg的0.9%生理盐水、10%CCl_4油溶液、40%CCl_4油溶液皮下注射,每周两次。第8周末,观察大鼠的一般行为学改变,检测血清转氨酶和血脂、海马组织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及尿D-木糖排泄率,进行肝脏HE、油红O和天狼星染色。结果:与NC组相比,各组大鼠血清转氨酶和血脂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海马组织中的5-HT、NE以及尿D-木糖排泄率均降低(P﹤0.05),GTGZ+40%CCl_4组大鼠的症状和体征更符合中医肝郁脾虚证的表现。结论:高糖高脂饮食加40%CCl_4油溶液皮下注射结合束缚和饥饱失常的方法可快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郁脾虚证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香连丸对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共60只,随机分出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采用高脂饮食联合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T2DM模型.将糖尿病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140 mg/kg)...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龙胶囊联合去脂软肝方用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NLRP3炎症小体的影响.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肝龙胶囊组、联合用药组,每组8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组给予高脂饲料建立NASH模型.14周后取材,测定血清生化指标(ALT、AST、TC、TG...  相似文献   

5.
蔡婉  周华  葛文  王婧  池浩 《陕西中医》2022,43(2):166-169,176
目的:基于对动脉粥样硬化(AS)防治,观察清脂化瘀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清脂化瘀颗粒组.10只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复制AS模型,后各组小鼠分别给予对应药物干预4周.分离各...  相似文献   

6.
王静  王绪霖  吕宗舜 《陕西中医》2012,33(8):1085-1087
目的:通过观察软肝煎对高脂饮食大鼠肝纤维化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软肝煎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42只,按体重层次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8只,普通饲料饮食,模型组18只,中药高剂量组8只,中药低剂量组8只,均为高脂饲料饮食。24周后随机处死模型组大鼠4只,取肝组织固定、Van Giesson苦味酸酸性复红染色,确定肝纤维化模型成立。在原饲料方法基础上,分别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以1.28g生药/100g体重/日和2.56g生药/100g体重/日行中药灌胃,模型组、正常组以生理盐水灌胃。每周称取大鼠体重,治疗12周后处死,免疫组化方法测TGFβ1。结果:TGFβ1测定:模型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低剂量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高剂量组低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中药能够降低高脂饮食致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TGF-β1表达,从而抑制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水蛭素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高脂饲喂7~8周龄Apo E-/-小鼠24只,按体重、窝别进行随机配对分组,分为药物组及模型组,每组12只,以12只高脂饲喂的7~8周龄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药物组于10周龄起隔日给予重组水蛭素0.25 mg/kg腹腔注射,连续注射5周;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均给予高脂饮食饲喂20周龄时处死。检测血清TC、TG、LDL-C、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E-选择素(E-selectin)、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HE染色及形态计量学测定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管腔面积及细胞外脂质面积/斑块面积;Western blot测定主动脉钙库操纵性钙通道信号分子,包括基质交感分子1(STIM1)、Orai1蛋白、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变化。结果 20周龄时模型组小鼠主动脉血管壁脂质斑块形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C、TG、LDL-C明显升高(P0.01),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E-selectin、MMP-2水平亦明显升高(P0.01,P0.05);小鼠主动脉STIM1、Orai1及TRPC1蛋白表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小鼠斑块面积/管腔面积及细胞外脂质面积/斑块面积明显下降(P0.05,P0.01);血清TC、LDL-C、hs-CRP、E-selction、IL-6、MMP-2水平亦降低(P0.05,P0.01);主动脉根部STIM1、TRPC1、Orai1蛋白表达下调(P0.05,P0.01)。结论水蛭素能改善Apo E-/-小鼠的血脂、内皮功能,下调STIM1、Orai1、TRPC1的表达,并通过影响上述环节进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共轭亚油酸镁硒复方制剂(CMS)对食高脂饲料小鼠的减肥作用。方法:选昆明种小鼠63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对照组14只,高、中、低剂量组各13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高脂饲料,实验组同时按0.2mL/10gBW经口灌胃给予1.5%的羧甲基纤维素CMS水溶液,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同的1.5%的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实验4周后,称体重和睾丸周围脂肪量,计算饲料利用率,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CHO)、血糖(GIU)。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CMS中剂量组体重明显降低(P&lt;0.05),高剂量组极明显降低(P&lt;0.01);睾丸周围脂肪重量、脂体指数CMS3个剂量组极明显降低(P&lt;0.01),食物摄入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CMS有降低食高脂饲料胖鼠体重、脂肪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进一步开展中医治疗肥胖的研究,建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小鼠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100只4周龄的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0只和模型组80只,以高脂饮食加水湿垫料因素造模10周后,在肥胖模型的基础上按照脾虚湿阻证表征进一步筛选出脾虚湿阻单纯性肥胖小鼠.通过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的脂肪分布与体积,并结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减肥作用与调节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1)将5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n=10),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on)、HFD(high-fat diet)组和APS低中高(在高脂饮食中添加分别添加2%,4%,或8%的APS)剂量组。利用高脂饮食连续喂养8周诱导出小鼠肥胖模型,给药组同步喂养,每周进行称重。实验周期结束后,收集各组粪便样本,利用基于细菌16S r DNA测序的元基因组学方法,分析了APS对于高脂喂养小鼠肠道菌的影响。2)将1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2组(n=5),分别为HFD_R组(HFD_Receptor)和APS_R组(APS_Receptor),每天分别灌胃来自HFD组和APS低剂量组(2%APS)小鼠的新鲜粪便提取液进行肠道菌移植,前八周给予正常饮食,后四周更换为HFD。结果:APS能够明显抑制高脂喂养小鼠肥胖的形成、减轻肝脏脂肪变性、降低肝脏TG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恢复高脂喂养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增加拟杆菌(Bacteroidetes)与厚壁门(Firmicutes)菌的相对丰度、降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的相对丰度,并且,APS的减肥效应能够通过肠道菌移植转移给高脂喂养受体小鼠。结论:APS对高脂喂养小鼠具有减肥作用,且APS的减肥作用与调节肥胖小鼠的肠道菌群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潜阳合剂(以下简称QYHJ)干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作用.方法 将11周龄雄性SHR 40只随机分为5组:QYHJ高、中、低剂量3组,福辛普利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8只.另以8只同周龄雄性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组.QYHJ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22.94,11.47和5.74 g/kg,福辛普利组给药剂量为0.9 mg/kg,连续给药8周.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双蒸水.用药前及用药后每2周均以鼠尾测压法测量血压及心率,各测3次取平均值.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心率、血压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01);药物干预后,福辛普利组和QYHJ高剂量组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01,P<0.01);14周龄时,福辛普利组心率较同周龄模型对照组降低(P<0.01);18周龄时,QYHJ高剂量组心率较同周龄模型对照组降低(P<0.001).福辛普利组、QYHJ高、中剂量组大鼠血压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01),QYHJ不同剂量组间比较显示,QYHJ高、中剂量组大鼠血压较QYHJ低剂量组降低(P<0.001);QYHJ高剂量组较QYHJ中剂量组降低,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4周龄时,福辛普利组血压较同周龄模型对照组降低(P<0.05);16周龄时,QYHJ高、中剂量组血压较同周龄模型对照组降低(P<0.001).结论 QYHJ具有降低SHR心率和血压的作用,QYHJ的降压作用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其降压作用和缓.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脂康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的影响,探讨肝脂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防治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正常饮食)、高脂饮食组(H,高脂饮食)和高脂加药组(HY,高脂饮食同时加肝脂康灌胃).12周处死,观察肝脏病理切片进行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评分,测试大鼠血脂以及肝脏游离脂肪酸、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指标.结果:高腊饮食组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脂加药组.高脂饮食组的血清和肝脏游离脂肪酸、血清甘油三酯、肝脏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脂加药组;高脂饮食组血清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胆固醇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与高脂加药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服用肝脂康可以预防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肝脏FFA、减轻肝脏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氧化应激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血管病理形态等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共饲养12周。正常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5组前8周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后4周改为普通饲料喂养,并进行药物干预。大黄素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大黄素80mg/kg、40mg/kg、20mg/kg灌胃。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0.3mg/kg灌胃。高脂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2 m L)生理盐水灌胃。第12周末处死动物,检测血脂、血清中T-AOC、SOD、MDA的含量;切片观察主动脉壁粥样硬化改变情况。结果:大黄素大、中、小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血清TC、TG、和LDL均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HDL均高于高脂模型组(P0.05)。黄素大、中、小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高脂模型组T-AOC、SOD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脂模型组MDA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余5组(P0.05)。动脉组织切片显示,正常对照组动脉壁形态正常,高脂饲料组切片呈动脉粥样硬化,大黄素大剂量组与阿伐他汀组动脉壁形态接近正常。结论:大黄素对氧化应激所致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复方益气调脂八味汤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形态和CD40-CD40L系统信号的影响,探讨益气调脂八味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至第12周龄时,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氯吡格雷组、中药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取10只8周龄近交系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各组于第24周取材检测血脂、外周血血小板表面PAC-1、CD40L表达;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主动脉组织CD40L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2个剂量组小鼠血清TC、TAG和LDL-C水平均降低,HDL-C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高剂量组比较,低剂量组小鼠血清TC、TAG、LDL-C和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病变程度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并较氯吡格雷组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个剂量组小鼠血清PAC-1、CD40L表达的百分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高剂量组比较,低剂量组小鼠血清PAC-1、CD40L表达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动脉组织CD40L表达光密度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高剂量组相比,低剂量组CD40L平均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复方益气调脂八味汤能够调节血脂,调控CD40-CD40L系统的信号表达而抑制血小板活化,具有明显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且不存在剂量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松康合剂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多次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骨质疏松模型,将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12只)高脂饮食,不给予任何药物;糖松康组(10只)高脂饮食,糖松康合剂1.6g/kg灌胃给药;骨化三醇组(10只)即阳性对照组,高脂饮食,骨化三醇0.04μg/kg灌胃给药。3组均用甘精胰岛素控制血糖,另设正常对照组(8只),普通饮食,不给予任何药物。检测大鼠体质量、血糖,观察精神、饮食、尿量等一般情况,干预6周后,采血常规检测血钙、血磷、血镁、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双能X线检测各组大鼠全身骨密度,ELISA法检测各组IGF-1和GLP-1的表达。结果:较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表现明显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症状,全身骨密度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呈现低钙、低磷、低镁等电解质代谢紊乱现象,IGF-1和GLP-1表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P=0.047);糖松康组血钙、血磷、血镁含量上升,IGF-1和GLP-1表达较模型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49),且高于骨化三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结论:糖松康合剂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有一定疗效,且其作用机制与调节IGF-1和GL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归丸胚胎期干预对高糖高脂饮食诱发的糖耐量异常(IGT)大鼠的糖脂代谢及HPA轴的影响。方法:育龄期雌性Wister大鼠22只受孕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4只)和药物干预组(8只)。并于孕3~19天给药干预,最终20只孕鼠产子。子鼠6周龄时,将正常对照组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组和药物干预组均予高糖高脂饮食。13周后葡萄糖干化学法测各组子鼠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h血糖(P2hG),全自动生化仪测血脂谱,酶联免疫法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酮(CORT)浓度,并进行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的病理形态。结果:高脂饲料组P2hG、TG、TC水平、血ACTH、CORT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及药物干预组(P0.05)。结论:采用左归丸于胚胎期补肾干预可以预防子代大鼠成年后的糖脂代谢紊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HPA轴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昆仑雪菊水提液对低氧环境下高脂饮食大鼠肝脏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低氧对照组、低氧高脂饮食组、昆仑雪菊低氧组、昆仑雪菊低氧高脂饮食组。上午各组大鼠予以相关饮食干预,灌胃剂量10 mL/kg;下午围绕研究目的给予生理盐水或昆仑雪菊水提液进行干预,灌胃剂量10 mL/kg。1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指标,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低氧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MDA、e NOSmRNA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低氧高脂饮食组MDA、i NOSmRNA、NO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低氧高脂饮食组MDA、NO、iNOSmRNA明显高于低氧对照组(P0.01),而e NOSmRNA低于低氧对照组(P0.01);昆仑雪菊低氧组e NOSmRNA低于低氧对照组(P0.01)。昆仑雪菊低氧高脂饮食组MDA、i NOSmRNA、NO低于低氧高脂饮食组(P0.01),SOD、n NOSmRNA高于低氧高脂饮食组(P0.01)。昆仑雪菊低氧高脂饮食组MDA低于昆仑雪菊低氧组(P0.01),NO、n NOSmRNA均高于昆仑雪菊低氧组(P0.01或P0.05)。结论:低氧、低氧联合高脂饮食可引起实验大鼠肝脏氧化压力升高及明显的结构损伤;昆仑雪菊水提液可明显降低低氧联合高脂饮食大鼠的肝脏氧化压力及结构损伤,其机制与NOS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丁香酚对高脂饲料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C57BL/6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丁香酚高、低剂量(40、20 mg/kg)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建立NAFLD模型的同时灌胃给丁香酚(1次/d),每周测2次体质量,持续15周.15周后,取小鼠肝脏组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对高反式脂肪酸高糖饮食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40只SPF级雄性C57/B6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扶正化瘀胶囊组、扶正化瘀胶囊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10只外,余30只用高脂高糖饮食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24周.在造模第25周起,4组分别...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实验大鼠表征及其证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的表征及其证候特征。方法:按体质量将30只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5只。模型组予以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STZ35mg/kg,对照组普通饮食加腹腔注射同等剂量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每周观察大鼠表征,检测24h饮食量、饮水量、尿量、体质量、体温和抓力,6周后处死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形体消瘦、行动减少,毛色黄、耳鼻唇舌颜色淡白、大便黏滞松软、体质量低、抓力弱、血糖高、血液黏稠度高(P<0.05)。结论: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STZ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第1-6周的表征基本稳定,课题组初步推测模型组大鼠证候特征为前期脾气亏虚证为主,后期痰瘀互阻证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