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PE(Portable Executable)文件进行加壳是保护软件的有效手段,但恶意程序也会通过加壳来保护自己.作为一名病毒分析师或软件安全分析员,只有先将其脱壳,才能进行彻底的分析.以Windows记事本程序为实例,首先分析了PE文件结构及其加壳原理,其次阐述了脱壳的一般步骤,然后从压缩壳和加密壳的角度,重点探讨了脱壳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最后对伪装壳和多重壳及程序自校验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维护软件开发者的利益,在软件发布前利用软件保护技术对其进行加密处理已经成为软件开发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利用加壳程序对软件加壳就是一种有效的保护软件的方法。常用的加壳程序都会有对应的脱壳程序,不能完全满足软件保护的需求。文章通过分析PE文件结构,研究PE文件的加载机制,设计和实现了一种PE文件加壳程序,实验结果表明其可以有效的实现加壳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3.
PE文件动态加壳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庞立会 《计算机工程》2008,34(19):160-162
对可执行文件加壳是保护软件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常用的加壳软件采用的是一种静态加壳技术,所有被加壳后的可执行文件都具有部分相同的代码,这样就增加了软件被破解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满足PE文件保护的需求。针对这一不足,在分析PE文件格式和加载机制的基础上,提出PE文件动态加壳的思想,设计和实现了一种PE文件动态加壳软件。试验结果表明其可以有效地提高PE文件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4.
姜晓新  段海新 《计算机工程》2010,36(14):135-137
在恶意代码自动分析系统中,对恶意样本进行文件格式检查,并判断其是否被加壳是对其进行自动分析的第一步。为了对加壳PE可执行文件实现更加准确的识别,提出一个基于文件头和部分文件内容的PE文件加壳检测规则(NFPS)。通过提取PE文件中5个方面的特征值,并按照NFPS规则进行计算,即可判定PE文件是否被加壳。经测试,其检测率高达95%以上,并支持多层壳的循环检测。  相似文献   

5.
软件加壳与脱壳技术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软件加壳与脱壳的原理,并用Delphi6.0实现了文件加壳与脱壳程序以及自解压脱壳程序.文中根据该原理对加壳与脱壳的编程思路作了概括和分析,并给出了加壳与脱壳两个关键模块的实现代码.  相似文献   

6.
越来越多的恶意软件出现在网络上。恶意软件作者通过网络将软件中的恶意代码植入用户的电脑中,从而达到诸如获得用户名与密码的非法目的。为了阻止它们对用户电脑的侵害,软件分析人员必须分析恶意软件的工作原理。但是,如果这些恶意软件加壳,那么分析它们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脱壳。脱壳的第一步即检测这些恶意软件是否加壳。本文通过对未加壳和已经加壳的软件PE头部进行分析与比较,提出了带权欧拉距离PE文件壳检测(PDWED)算法,其中包括构造一个含有10个元素的向量,并为每个向量中每个元素分配一个权重值,计算向量的带权欧拉距离。实验结果表明,PDWED能够比较快速而又准确地检测软件是否加壳。  相似文献   

7.
恶意程序普遍使用一些高级的软件保护技术躲避检测工具等的查杀,而复杂的程序加壳技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必须对其进行脱壳操作才能进行彻底的分析。文章以对壳程序特征的分析为基础,提取样本程序的外壳特征,自动提取加壳程序隐藏的代码和数据,并提出了基于动态分析平台的自动脱壳系统的设计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处理常见的外壳程序类型,一方面提高了脱壳技术的自动化程度,另一方面大大增强了脱壳技术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环境敏感分析的恶意代码脱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  贾春福  鲁凯 《计算机学报》2012,35(4):693-702
加壳技术是软件的常用保护手段,但也常被恶意代码用于躲避杀毒软件的检测.通用脱壳工具根据加壳恶意代码运行时的行为特征或统计特征进行脱壳,需要建立监控环境,因此易受环境敏感技术的干扰.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敏感分析的恶意代码脱壳方法,利用动静结合的分析技术检测并清除恶意代码的环境敏感性.首先,利用中间语言对恶意代码的执行轨迹进行形式化表示;然后,分析执行轨迹中环境敏感数据的来源和传播过程,提取脱壳行为的环境约束;最后,求解环境约束条件,根据求解结果对恶意代码进行二进制代码插装,清除其环境敏感性.基于此方法,作者实现了一个通用的恶意代码脱壳工具:MalUnpack,并对321个最新的恶意代码样本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MalUnpack能有效对抗恶意代码的环境敏感技术,其脱壳率达到了89.1%,显著高于现有基于动态监控的通用脱壳工具的35.5%和基于特征的定向脱壳工具的28.0%.  相似文献   

9.
赵跃华  张翼  言洪萍 《计算机应用》2011,31(7):1901-1903
恶意代码大量快速的繁衍使得恶意代码自动化检测成为必然趋势,加壳程序识别是恶意代码分析的一个必要步骤。为识别加壳可执行程序,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自动化加壳程序识别方法,该方法提取和选取可移植可执行(PE)特征,使用分类算法检测PE文件是否加壳。测试结果表明,在使用J48分类器时加壳文件识别率为98.7%。  相似文献   

10.
程序自动脱壳数据采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动提取加壳程序隐藏的代码和数据是目前恶意代码检测技术面临的重要问题。分析了加壳程序运行的本质特征,给出了存储器监控算法和动态基本块标记算法,描述了基于QEMU仿真器的程序自动脱壳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思路。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提取被加壳程序的代码和数据,完整地记录程序脱壳的执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