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茶,集天地之灵气,纳山川之秀丽。茶所包含的清雅、高尚已经成为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俗话说得好:"浓茶解烈酒,淡茶养精神,清茶滤心尘。"以茶文化培育人生情操,就能获得精神上的洗礼,将茶品、茶韵、茶德、茶风融入到社会廉政建设中,对于弘扬传统道德价值观具有促进作用。我国茶文化深受各朝代思想、文化的影响,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茶文化。从茶到茶文化的形成深刻体现出了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儒、道、禅"思想在茶文化的发展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各家思想在茶文化中的体现为切入点,细数中华茶文化的道德价值体现,望能促进我国道德价值文化体系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德昂族的神话传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德昂族古老的历史及原始的宗教信仰,体现了德昂族先民独特的自然观、宇宙观、和生命价值观。德昂族先民创造的以《达古达楞格莱标》创世神话为核心的"茶树崇拜"文化体系,对于研究和揭示德昂族文化的起源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及茶文化为主题而开展的系列旅游活动,该论文旨在从文化旅游的首要要素、次要要素、附加要素、非旅游者要素以及旅游者分类等五方面分析茶文化旅游在杭州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机遇,从而找出杭州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及茶文化为主题而开展的系列旅游活动,该论文旨在从文化旅游的首要要素、次要要素、附加要素、非旅游者要素以及旅游者分类等五方面分析茶文化旅游在杭州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机遇,从而找出杭州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茶叶的祖国,茶文化研究与发展随着茶叶事业的发展而深入.茶文化内容丰富,其"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本文从茶文化的内涵、及各主要学者的观点来讨论茶文化的定义;简述了世界饮茶文化的基本情况;从近五年茶文化发展动态说明茶文化的活动与研究已得到人们的喜爱和社会的认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缓解工作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国际和国内文化交流;特别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我校学生思想状况,提出茶文化的研究要与当地经济现状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以促进地方经济和校园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茶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梳理茶文化学科与旅游学科交叉融合的内在联系,指出茶旅融合重点在于“文化属性”。分析安徽省高职茶文化教育发展现状,从课程体系、机制创新和实践路径方面提出茶文化职业教育传承和创新的对策。以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构建高职茶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建立长效育人机制,创新茶文化传承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德昂族传统龙阳文化源远流长,而从其形成和演变的角度出发,研究其面临流变和消失的严峻现状,探讨传承、保护德昂族传统龙阳文化的思路,其意义重大。德昂族只有在保持、传承和发掘自己独特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自身的文化自觉、自信意识,并主动向其他民族学习,摈弃、改变与现代文明不吻合、不合时宜的传统保守观念,这样才能发展自我,改变经济贫困的状况,提高生活质量,进而推动本民族的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兴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茶文化的兴盛是对历史上茶文化吸收和发展的结果。茶文化在唐代的最终形成,决定着唐代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饮茶风气的普遍、陆羽《茶经》的问世、大宗茶市的出现、茶税制度的建立、饮茶习俗的外传等都说明了唐代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9.
茶与文化艺术联系紧密,饮茶品茶是文人雅士的雅事,以茶入画、入书、入诗的艺术作品举不胜举,生发出绘画作品的一个独特类别:茶画.把茶文化引入小学美术教学,有助于帮助小学生了解古代优秀的茶画作品,培养其沉静的性格、高洁的品质,使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悠久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0.
饮食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饮茶习俗在饮食文化中又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我国"茶的祖国"之称便可发现,茶文化史在我国的传承极为久远,是茶文化的起源地。然而现行关于茶文化研究中多集中在汉族茶文化方面,忽视茶文化形成中少数民族做出的贡献。对此,本文将从壮族与傣族两个少数民族出发,对其饮茶习俗进行探析,并将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整体特征做出总结,提出少数民族茶文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茶文化内容丰富多样,茶俗、茶艺、茶道、茶德与大学生品质提高高度契合.茶文化内涵丰富,其中茶俗为大学生品质提升奠定和谐基调;茶艺为大学生品质提升提供重要启迪;茶道促进当代大学生品质的升华;茶德的和谐与宁静、淡泊与旷达、礼仪与清思等特征是大学生品格完善的重要因素.在大学生的品质提升的过程中只有充分汲取中国茶文化营,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陆羽所著《茶经》历来具有茶学、农学、文献学、史学、文学、美学、文化学等多重价值。随着《茶经》英译本的相继出版,我国学者对其英译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从英译本的多视角探讨、文化层面处理、译本对比三个方面对国内近十年《茶经》英译进行述评。在此基础之上,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路径,从而为中国茶文化的外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普洱茶以优良的品质、独特的醇味、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钟爱,普洱茶文化影响日趋扩大。随着普洱茶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市场不断升温,开拓潜力极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努力将这些资源打造成知名品牌,从而促进"品牌整合产品"的战略,着力打造澜沧茶叶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4.
甘肃自古以来是个多民族地区,从丝绸之路开始,到后来的“榷茶”贸易、“茶马互市”贸易,生发和影响了当地各族人民的饮茶习俗.除了历史悠久、甚为普遍的“清饮法”之外,甘肃地区尚有罐罐茶、三泡台盖碗茶、酥油茶、油面茶、奶茶、炒茶等多种饮茶习惯,形成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民族色彩的饮茶习俗和茶文化.  相似文献   

15.
位于云南省西部的保山市潞江镇处于怒江峡谷地带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中心区域,德昂族是该地区的世居主体民族之一,聚集地白寨居于汉族与傣族村寨中间,处于汉族文化与傣族文化的包围之中,是典型的“与汉为邻”的“民族互嵌型社区”。从保山市潞江镇白寨德昂族音乐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为“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在它的萌生、勃兴、鼎盛期,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从自身的需要出发,体验品味茶的芬芳,或为生活实用,或为怡情养性。它由文人雅士发掘升华,与儒道释三家思想相结合;又走向寻常巷陌,追求真善美的和谐,主张天地人的统一。在雅俗交融中贵和求真,这正是中国茶文化雅俗共赏的魅力,也是它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从四千年前古代人简单的冲茶、喝茶,直至现当代文学等各类艺术作品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诠释,其内涵和价值对现当代主流文化的发展起到良好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茶文化基本概念的阐述,对茶文化多重特性和内在含义加以合理分析,以贾平凹、鲁迅、老舍、梁秋实等文学大师文学作品对茶文化的诠释为例,深刻探究了茶文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     
蓓儿 《阅读》2023,(29):8-11
<正>本篇适合:朗读、挑战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的茶文化流传了数千年,对世界饮食文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那么,关于中国茶的历史典故,你又了解多少呢?  相似文献   

19.
九江茶市与茶文化的形成既有地理和历史原因,也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近代俄商进驻前,九江地区在对俄茶叶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俄商进驻后,他们从事茶叶采购、制造和贩运,九江茶商茶行迅速增加,茶区快速拓展,茶叶对俄出口量逐渐增加。同时,俄商垄断九江茶叶的生产经营和九江茶叶的价格,并从中获取巨额利润。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曾在一段时间内呈现繁荣景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九江茶市与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思政”视阈下,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文章将茶文化育人融入到思政政治教育工作中,解析了茶文化育人的内涵、探讨了“大思政”视阈下,高校实施茶文化育人的必要性,对大学生个人、对国家、对社会都有一定的价值,并从茶文化课程、校园阵地、社会服务三个方面,研究了实施茶文化育人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