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开滦集团公司某选煤厂浮选尾煤产量大、灰分低、异质细泥含量多的问题,采用φ150、φ75、φ50、φ10 mm串联小锥角水力旋流器组进行脱泥试验研究,通过顺序评价试验,对旋流器组脱泥前后和各级底流煤泥进行可浮性评定。结果表明:各级底流灰分均低于原煤泥灰分,其中φ10mm旋流器底流与溢流灰分差值为11.15%;小于0.015 mm的高灰细泥脱除量占全级的19.73%,脱泥后煤泥灰分降低2.73%,说明小锥角旋流器组脱泥有效。原煤泥可浮性为极难浮,脱泥后提升为难浮,其中φ75 mm与φ50 mm混合底流、φ10 mm底流为较难浮,在精煤灰分不大于11.50%时,脱泥后入浮精煤产率较脱泥前(19.21%)提高8.91%,各级底流单独入浮精煤产率和为31.48%,较脱泥前提高12.27%,说明脱泥后煤泥可浮性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临江选煤厂煤泥性质,说明煤泥中大量细粒、高灰非煤矿物进入浮选系统,是高灰煤泥难以浮选的主要原因。为降低煤泥灰分,减小浮选处理量,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应用研究了小锥角水力旋流器在煤泥预先抛尾工艺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50 mm小锥角水力旋流器在给料质量分数15%,给料压力0.25 MPa的条件下,可实现-0.038 mm煤泥的初步分级分选;煤泥经150、75、50 mm小锥角水力旋流器底流串联预处理后,可实现连续降灰。与原煤泥直接浮选相比,煤泥经150 mm小锥角水力旋流器预先抛尾后,其合格精煤泥产率、可燃体回收率和浮选完善指标分别提高6.03%、7.28%和9.99%;入浮煤泥可浮性等级也由难浮提至中等可浮。因此150 mm小锥角水力旋流器用于选煤厂预先抛尾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友谊选煤厂采用了煤泥两段分级浮选、两段脱水回收工艺流程,工业性试验数据表明,将煤泥按粒径粗细进行分级后再脱泥降灰,既稳定了精煤产品的灰分,又避免了可燃体的损失,浮选精煤产率达84.80%。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葫芦素选煤厂煤泥煤质特征,确定煤泥浮选等级为中等可浮;煤泥常规浮选试验和分步释放试验结果表明,该厂煤泥是可浮的,选择适宜的浮选药剂,可以得到较低灰分的精煤和较高的精煤抽出率及可燃体回收率;煤泥浮选后,浮选精煤可全部掺入精煤产品,实现煤泥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司马煤业有限公司选煤厂煤泥量大、浮选精煤产率低等问题,提出对50~0mm原煤进行预先1 mm脱泥,大于0.25 mm粒级由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小于0.25mm粒级煤泥浮选,洗水闭路循环;改造后可使精煤产率提高10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针对邢台矿选煤厂B系统原粗煤泥分选环节因夹带高灰细泥影响粗精煤产品质量及回收率的问题,选用叠层高频振动细筛替换原水力分级旋流器+弧形筛进行粗精煤脱泥降灰;工艺改造完成后的单机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叠层高频振动细筛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夹带的高灰细泥含量,粗精煤回收率提高了3. 89%,浮选尾矿灰分提高了3%,总精煤回收率提高了0. 23%,稳定了精煤产品质量,为选煤厂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选煤厂精煤产率,分析了田庄选煤厂设备工艺存在的问题,通过将粗煤泥脱泥筛下水导入粗煤泥分选机,粗煤泥分选机入料桶改为角锥池,增加稳流装置、溢流槽;合理优化煤浆分配桶,及时加入调整剂,完善粗煤泥角锥池,改造粗煤泥方池入料管道;改造粗煤泥筛喷水系统,保证重介质旋流器入料均匀等分别对粗煤泥系统、浮选系统和末煤系统进行改造,并对改造后的工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造后粗煤泥分选机0.5~0.25 mm入料产率提高了3.27%,小于0.25 mm入料产率降低了2.94%,粗煤泥分选机入料组成明显改善,提高了精煤产率。改造后浮选精煤灰分降低了0.43%,精煤产率和数量效率分别提高了6.01%和0.21%,浮选机浮选效率得以提升。粗煤泥筛筛分效率提高,脱泥效果改善,末煤重介质旋流器的精煤产率和数量效率分别提高了6.15%和3.61%。  相似文献   

8.
针对霄云煤矿选煤厂粗精煤泥灰分过高,难以掺入合格精煤,致使综合精煤产率较低的问题,利用大直径水力分级旋流器+粗煤泥分选机对原粗煤泥回收系统进行工艺技改,可将粗精煤泥产品灰分控制在9.5%~10%,明显降低了粗精煤泥灰分,提高了综合精煤产率和企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华恒选煤厂选煤方式单一、煤泥回收困难等问题,通过筛分试验、标准分步释放试验和煤泥浮选试验验证煤泥浮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煤泥中+0.5 mm产率较低,为0.18%,-0.25 mm产率为99.23%,符合煤泥浮选入料粒度要求;轻柴油和GF质量比9∶1,药剂用量为1000 g/t时,煤泥浮选效果最好,此时精煤产率为46.28%,精煤灰分为11.76%,可燃体回收率最高为73.99%,煤泥浮选可行。结合选煤厂实际情况分析了煤泥浮选的必要性,预测了增设煤泥浮选的经济效益,说明增设煤泥浮选系统在施工空间和工艺布置方面完全可行,增设煤泥浮选系统可优化选煤工艺,适应市场变化。浮选精煤可与精煤掺配销售,保持精煤水分稳定,减少因水分损失带来的亏吨现象,减少煤泥积压,缓解企业压力,增加销售收入1530.9万元/a。  相似文献   

10.
为设计高效、先进的炼焦煤选煤厂,通过对比分析目前国内常用炼焦煤工艺,结合安泰选煤厂的原煤性质及周边矿区现有分选工艺,研究确定安泰选煤厂工艺流程,并对选煤厂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分选精煤灰分为10%左右时,精煤产率均在50%以上,原煤可选性属于较难选~难选,为良好炼焦用煤。确定安泰选煤厂工艺流程为:预先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主选,1.5~0.25 mm TBS粗煤泥分选,0.25 mm细煤泥浮选,经浓缩压滤后回收。分选密度稳定在1.40 g/cm3时,TBS精煤灰分为10.17%~11.71%,浮选精煤灰分为9.28%~10.67%,分选精煤灰分均在10%以下。中煤损失产率维持在1.85%~3.20%,中煤发热量为23 MJ/kg以上,达到动力煤要求。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用于评定煤泥可浮性的浮选速度试验、分步释放浮选试验和顺序评价试验三种方法,认为前者选择性差,不宜采用,后二者应该在进行大量试验后再予定论;提出了利用浮选精煤灰分临近物相对产率评定煤泥可浮性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2.
龙口选煤厂近期入选原煤煤质变化较大,浮选入料高灰细泥含量增高,导致浮选效果变差,浮选精煤灰分升高,重选为浮选"背灰"。为降低高细泥含量煤泥的精煤灰分,通过正交试验用浮选完善指标、精煤产率来评价浮选效果,找出最佳药剂用量为:捕收剂0.26 kg/t干煤泥,起泡剂为0.15 kg/t干煤泥,实现了精煤灰分小于9.50%,浮选数量效率达到90.85%的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13.
针对选煤厂存在的原生细煤泥含量大,精煤灰分高、回收率低等问题,在借鉴XJM-S型浮选机结构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带有中矿箱、阶梯形布置的XJM-S28(3+2)型浮选机。介绍了XJMS28(3+2)型浮选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以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分公司选煤厂为例,对比分析了两台设备不同工艺(粗选—精选和一次浮选)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两台浮选机入料灰分相近,采用精选工艺时,602/3浮选机精煤灰分为11.19%,可燃体回收率为67.47%;采用一次浮选时,602/2浮选机精煤灰分为12.65%,可燃体回收率为76.86%;两台浮选机综合浮选精煤灰分为12.35%,满足生产指标要求。精选工艺可有效排除高灰细泥,降低灰分,提高精煤产率。XJM-S28(3+2)型浮选机既能实现入浮煤泥的一次浮选,最大程度回收精煤,也能实现浮选精煤的二次浮选,降低精煤灰分,达到产品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三交河矿选煤厂由于煤泥旋流器组与粗精煤旋流器组存在底流夹细情况,导致粗精煤灰分超标,影响精煤产率;通过采取更换大直径水力旋流器、调整煤泥旋流器分级粒度等措施,实现了粗精煤降灰达标生产,提升了精煤产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亿成选煤厂难浮煤泥浮选效果,分析了亿成选煤厂3号煤泥的矿物成分、煤质特性以及可浮性规律,通过煤泥浮选试验确定最佳浮选条件。结果表明,煤泥中Si O2和Al2O3含量分别为60.01%和25.14%,影响煤泥浮选效果。煤泥中0.074 mm为主导粒度级,占物料的51.11%,加权灰分为38.84%,说明该煤泥中高灰细泥含量较多,为难浮选煤泥。捕收剂柴油用量270 g/t,起泡剂仲辛醇用量60 g/t,浮选入料浓度120 g/t,叶轮转速1 750 r/min,充气量0.19 m3/(m2·min),刮板速度15 r/min,刮泡时间2 min时,煤泥浮选效果最好,此时浮选精煤产率可达34.57%,灰分为10.5%,符合出厂精煤灰分指标的同时提高了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霄云煤矿选煤厂粗精煤泥灰分过高,难以掺入合格精煤,致使综合精煤产率较低的问题,利用大直径水力分级旋流器+粗煤泥分选机对原粗煤泥回收系统进行工艺技改,可将粗精煤泥产品灰分控制在9.5% ~ 10%,明显降低了粗精煤泥灰分,提高了综合精煤产率和企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针对贺西选煤厂水力分级旋流器+高频筛工艺回收粗精煤泥产品灰分超标的问题,通过试验数据分析,采用渗流清洗原理脱除滞留在筛上产品中的高灰细泥,使粗精煤泥产品灰分从13.19%降为10.10%,解决了主选重介精煤的"背灰"现象,提升了选煤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针对邢台选煤厂存在的分选效果差、处理量低、介耗高、粗煤泥分选精度低等问题,采用增加选前脱泥环节、更换大直径三产品旋流器、利用CSS分选粗煤泥、将精煤磁尾作为脱泥筛后冲水等方法对邢台选煤厂进行了技术改造。选煤厂经脱泥改造后,精煤灰分降低了0.22%,精煤产率提高了4.39%,脱泥重介旋流器处理能力提高了4%左右,中煤带煤、矸石带煤量均有所降低;磁选机入料质量分数由改造前的26.72%降为17.02%,磁性物回收率较改造前提高了0.15%,精煤带介量降低了50%,吨原煤介耗由改造前的2.81 kg降至目前的1.31 kg;经过CSS粗煤泥分选机分选后,精煤产率高达44.17%,提高了9.85%,分选出的粗煤泥灰分基本保持在9%以下,降低了18.18%。最后对选煤厂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邢台选煤厂改造后每年增加经济效益3166.10万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影响煤泥浮选过程的因素,以细粒难选煤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煤质分析以及药剂、浮选浓度、充气量的浮选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起泡剂分段加药效果优于一次加药,精煤可燃体回收率提高5个百分点,灰分降低0.6个百分点;3种调整剂比较,六偏磷酸钠分散细泥的效果更佳,当添加量为1 000 g/t时,精煤灰分降低1.4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6个百分点;过高的浓度和充气量会导致精煤灰分增高,回收率下降,样品煤泥适宜的充气量为0.37 m3/(m2·min),浮选浓度100 g/L。  相似文献   

20.
禾草沟选煤厂由于矸石易泥化,导致重介旋流器分选效率降低、粗精煤泥产品灰分高、重介精煤“背灰”。通过分析粗煤泥工艺环节存在的问题,采用电磁筛替代弧形筛对粗精煤泥脱泥降灰,增加原煤预排矸系统等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了粗精煤泥灰分,提高了旋流器分选效率,提高了综合精煤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