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抑郁症患者,分为文拉法辛组48例,用文拉法辛75~150mg/d;帕罗西汀组48例,用帕罗西汀20~40mg/d,观察期6周,疗效评定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评价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及体检。结果:经过6周治疗,文拉法辛组有效率为79.17%,帕罗西汀组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文拉法辛的抗抑郁作用起效较快,对焦虑症状的疗效优于帕罗西汀(P〈0.01)。文拉法辛不良反应轻,常见的有:口干、便秘、视力模糊、出汗、食欲减退等。结论:文拉法辛是一种安全、有效、抗焦虑疗效好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神经促通仪配合百优解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40例门诊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共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疗效。结果34例患者完成了6周的临床观察,治疗后2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实验组8.60±2.41和对照组19±6.24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4周实验组5.40±2.55和对照组11.27±6.74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评分明显下降,6周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神经促通仪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可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方法:将7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和帕罗西汀口服,疗程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的疗效减分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相似,但米氮平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7例抑郁症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43例)和帕罗西汀组(44例),艾司西酞普兰组初始剂量10mg/d,早餐后1次顿服,根据病情调整剂量,第4周时最高剂量为20mg/d;帕罗西汀组初始剂量10mg/d,早餐后1次顿服,根据病情调整剂量,第4周时最高剂量为60mg/d,2组均不使用其它抗抑郁药或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治疗效果,应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1周时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为12%,帕罗西汀组有效率为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周时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为49%,高于帕罗西汀组的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时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为84%,帕罗西汀组有效率为86%,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司西酞普兰组中有10例(23%)出现不良反应,帕罗西汀组有17例(39%)出现不良反应。帕罗西汀组有出汗1例、体重增加2例、头晕2例、排尿困难2例,艾司西酞普兰组则未见上述不良反应。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疗效类似,但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合并帕罗西汀(合用组)与单纯应用帕罗西汀(单用组)治疗1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HAMD和CGI分值均明显降低,合用组疗效更为显著且起效较快。结论:阿立哌唑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可增强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53例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被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每天10~20 mg,帕罗西汀每天20~40 mg,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不良反应量表评定其不良反应。观察6周。结果治疗后第6周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为92.6%,治愈率为59.3%;帕罗西汀组有效率88.5%,治愈率为5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1周,艾司西酞普兰组汗密顿量表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即有显著下降,其评分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与帕罗西汀组的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11例和12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相似,但其起效较帕罗西汀更快。  相似文献   

7.
中药抗抑郁汤配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抗抑郁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中药抗抑郁汤合并帕罗西汀组)和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组),每组各45例,共治疗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袁(HAMD)评定疗效,用药物不良反应量袁(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研究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93.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研究组起效快,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的第1周末即出现显著差异(P〈0.05),至第4周末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第1、2周末研究组副作用更少,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4、8周末两组副作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抗抑郁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起效快,药物副作用减少,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氟西汀合并电针与单用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副反应及对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0例抑郁症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两组,分别口服氟西汀合并电针与单用氟西汀,疗程8周,于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末分别以Hamilton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和治疗副反应量表(treatmentemergentsymptonscale,TESS)评定,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disabilityscreeningschedule,SDSS)于治疗后8周评定。结果氟西汀合并电针组最早起效时间6~14d,平均(11.6±4.5)d,单用氟西汀组最早起效时间氟西汀17~31d、平均(26.1±4.6)d。治疗8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SDSS量表比较:职业与工作因子分研究组为(0.79±0.82),对照组为(1.46±0.7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3,P<0.05)。总分及其与因子分P均>0.05。氟西汀合并电针组疗效好、副反应少,对社会功能康复有一定疗效。结论氟西汀合并电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忧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帕罗西汀合用氯硝西泮治疗抑郁症双盲对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赵长兰  张群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629-1629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合用氯硝西泮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帕罗西汀、氯硝西泮和帕罗西汀、安慰剂作随机对照治疗52例抑郁症,以汉密凶郁量表(HAMD)分值为依据,作疗效评定,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显效时间平均为(12.5&;#177;3.9)d,2周末,3周末时减分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两组不同时间TESS总分无显著差异。结论:帕罗西汀合用氯硝西泮治疗抑郁症,起效早,减少自杀率及某些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帕罗西汀组,每组40例,分别口服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治疗6周末,米氮平组显效率92.5%,总有效率97.5%;帕罗西汀组分别为90.0%、97.5%,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米氮平组嗜睡、食欲增加、体质量增加发生率显著高于帕罗西汀组,合并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应用率显著低于帕罗西汀组( P<0.05或0.01)。结论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可作为治疗老年抑郁症的首选药物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并喹硫平治疗伴有躯体症状抑郁症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并伴有躯体症状的门诊及住院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单用帕罗西汀和帕罗西汀并喹硫平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进行疗效评定,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并喹硫平组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组(uc=2.42,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t=4.01-7.69,P〈0.001),两组药物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帕罗西汀并喹硫平是治疗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观察8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米氮平组治疗第1周末较帕罗西汀组下降更显著(P<0.01),治疗8周末米氮平组显效率为74.4%、总有效率为92.3%,帕罗西汀组分别为71.8%、94.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7、0.21,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总体疗效相当,但米氮平较帕罗西汀起效更快,更有利于增加患者早期的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抗抑郁药物联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 方法将确诊的150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联合组和rTMS组,每组50例;药物组患者只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rTMS组患者只给予rTMS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rTMS治疗,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对3组患者进行量表评估和疗效分析。150例患者8例脱落,药物组3例,rTMS组3例,联合组2例,最终142例患者纳入分析。 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组患者HAMD评分[(16.44±4.01)分]较组内治疗前[(26.39±0.41)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药物组[(23.84±3.63)分]和rTMS组[(23.39±3.9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药物组和rTMS组患者的HAMD评分[(14.71±4.87)和(13.56±4.55)]均较组内治疗前[(26.82±3.49)和(26.45±0.37)分]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的HAMD评分[(7.68±5.25)分]较组内治疗前降低更为明显(P<0.01);且联合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和rTMS组(P<0.05)。治疗2周后,药物组、rTMS组和联合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6.38%、10.64%和35.42%;3组疗法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6,P<0.01);治疗4周后,药物组、rTMS组和联合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53.19%、57.45%和89.58%,较治疗2周后明显提高(P<0.01),且3组疗法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4,P<0.01);两两组间比较,联合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和rTMS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药物组与rTM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过程中,rTMS组有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头痛,余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高频rTMS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患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舒肝解郁胶囊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口服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B组口服舒肝解郁胶囊治疗,C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观察4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3组汉密顿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A组治疗各时段均较B组、C组下降更显著(P<0.01);治疗4周末A组显效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优于单用舒肝解郁胶囊及单用帕罗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帕罗西汀组,每组30例,分别口服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米氮平组治疗1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帕罗西汀组下降更显著(P<0.01),其他时段评分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6周末,米氮平组显效率80.0%,总有效率96.7%;帕罗西汀组分别为76.7%、93.3%,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治疗各时段副反应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且与帕罗西汀相当,安全性高,依从性好,但米氮平起效更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3例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患者分为联合组、冲击波组及电针组。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冲击波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组则在电针治疗基础上辅以体外冲击波治疗,均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及8周时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检测患者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主动活动度(ROM),采用超声检测患者结节间沟处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厚度。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肩关节主动ROM、结节间沟处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厚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时联合组疼痛VAS评分[(3.8±1.0)分]较冲击波组及电针组明显降低(P<0.05),并且该差异持续至观察结束时(治疗后8周时)。治疗后4周时联合组肩关节主动ROM[前屈(158.4±13.8)°,后伸(40.2±3.7)°,外展(110.3±20.3)°,内旋(40.3±5.7)°]均较冲击波组及电针组明显增加(P<0.05),结节间沟处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厚度[(2.0±0.2)mm]均较冲击波组及电针组明显减小(P<0.05),且上述差异持续至观察结束时(治疗后8周时)。 结论 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具有协同作用,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增加肩关节ROM,减小腱鞘厚度,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0引言万拉法新有效好的抗抑郁作用,其在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如何?对此进行了万拉法新和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开放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入组标准为年龄19~56岁,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1)>21分;入院前2周未使用过抗抑郁药及抗精神病药;无严重躯体疾病,非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共46例随机分为两组。万拉法新组23例,男9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8±9.6)岁,平均病程(4.6±3.1)年,HAMD基线(27.8±7.4)分。阿米替林组23例,男11例,女12例,平均年龄(37.1±8.9)岁,平均病程(4.4±3.5)年,HAM…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瑞波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42例,瑞波西汀组给予瑞波西汀,初始剂量4 mg/d,2周内渐增至12 mg/d;帕罗西汀组给予帕罗西汀,初始剂量20 mg/d,2周内渐增至50 mg/d,疗程均为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瑞波西汀组有效率为88.0%、显效率为76.1%;帕罗西汀组有效率为90.4%、显效率为78.5%,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波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均有疗,依从性好,且瑞波西汀起效较帕罗西汀快。  相似文献   

19.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状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研究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及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治疗2周末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t=3.21,2.52,P<0.01);治疗6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88.46%,对照组为84.6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X2=0.118,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疗效显著,总体疗效相当,安全性高,依从件好,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可作为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氟西汀合并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氟西汀合并电针与单用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副反应及对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0例抑郁症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两组,分别口服氟西汀合并电针与单用氟西汀,疗程8周,于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末分别以Hamilton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治疗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n scale,TESS)评定,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于治疗后8周评定。结果氟西汀合并电针组最早起效时间6~14d,平均(11.6&;#177;4.5)d,单用氟西汀组最早起效时间氟西汀17~31d、平均(26.1&;#177;4.6)d。治疗8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SDSS量表比较:职业与工作因子分研究组为(0.79&;#177;0.82),对照组为(1.46&;#177;0.7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2.43,P&;lt;0.05)。总分及其与因子分P均&;gt;0.05。氟西汀合并电针组疗效好、副反应少,对社会功能康复有一定疗效。结论氟西汀合并电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忧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