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宜春市区中学生亚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宜春市区中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中学生亚健康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和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宜春市区一所高中及一所初中不同年级的中学生,进行亚健康状况的现况调查。结果调查的654名中学生中,亚健康发生率为27.99%,其中男生亚健康发生率26.04%,女生30.38%,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χ2=1.509,P=0.219)。高中组亚健康发生率为35.62%,明显高于初中组20.00%,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9.808,P=0.000)。初、高中组亚健康发生率均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亚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与同学朋友相处差;学习压力大;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家庭经济状况差。结论宜春市区中学生的健康状况不令人满意,学校、教师、家庭及全社会应针对中学生亚健康状况,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了解南京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为在大学生中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某大学在校1—4年级全日制学生。结果调查对象的亚健康发生率为66.2%,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适应亚健康发生率分别38.0%,55.1%,66.7%。医学专业的亚健康患病率为65.0%低于非医学组(7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χ2=3.156,P0.05);大学三年级的亚健康患病率为58.3%,低于其他年级(χ2=9.770,P0.05)。对成绩较满意同学的亚健康患病率(56.0%)低于其他组(68.2%)(χ2=7.558,P0.05)。学生认为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空气质量、学校生活、学习、外形等。结论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心理亚健康和社会适应亚健康,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并在高校中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现状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 ,为高校教师的心理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广东省 19所高等院校 86 6 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 4 3.90 % (95 %CI为 4 2 .86 %~ 4 4 .94 % ) ;女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 (47.87% )明显高于男教师 (39.79% ) (χ2 =5 5 .781,P <0 .0 1) ;随教师年龄增加 ,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 (χ2trend=12 0 .86 ,P <0 .0 1) ;心理亚健康以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多梦 ,休息不好、记忆力减退、焦虑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等为主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工作不开心、工作吃力、缺乏朋友可以谈心、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等 7项。结论 目前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现状不容乐观 ,建立完善的教师社会支持网络 ,开展针对教师 ,特别是中青年和女教师的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及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目的 :了解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现状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广东省 19所高等院校 86 6 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 4 3.90 % (95 % CI为 4 2 .86 %~ 4 4 .94 % ) ,以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多梦 ,休息不好、记忆力减退、焦虑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等为主 ;女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 4 7.87% ,明显高于男教师(39.79% ) (χ2 =5 5 .781,P=0 .0 0 0 ) ;随教师年龄增加 ,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 (χ2trand=12 0 .86 ,P<0 .0 1) ;促使心理亚健康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感觉生活没有意思、工作不开心、工作进展不顺利、对家庭不满意、缺乏运动等 10项。结论 :目前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现状不容乐观 ,建立完善的教师社会支持网络 ,开展针对教师 ,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和女教师的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学生自测亚健康状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878名医学生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V1.0)进行亚健康状态的调查.并对其性别、年级、专业、每天学习总时间、每天上网时间及每月生活费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医学生总体健康好的比例为21.2%,总体亚健康发生率为54.9%,其中生理亚健康发生率为49.3%,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28.6%.社会亚健康发生率为39.2%.女生生理、心理、社会亚健康发生率显著高于男生.每天上网时间不同等级的医学生总体亚健康发生率存在统计学意义(X2=15.544,P=0.001).不同年级、专业及每天上网时间的医学生总体健康状况构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P=0.005,P=0.000).不同年级、专业医学生总体健康差及亚健康的比例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P=0.005),以大二年级学生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所占比例最高.结论 亚健康状态在医学生中已经普遍存在,性别、年级、专业及每天上网时间是影响医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高校教工亚健康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3,自引:2,他引:61  
目的 了解目前广东省高校教工亚健康现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以省内的 19所高等院校的 84 17名教工为对象 ,采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问卷开展调查 ,并在采用德尔菲法确立亚健康的诊断标准基础上进行 χ2 检验、χ2 趋势检验及OR值计算。结果 总体亚健康发生率为 6 9.18% ,以30~ 4 0岁教工的发生率最高 ,该年龄组不同程度亚健康状态合计达到 79.17% ;女教工重度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教工 (χ2 =14 .19,P <0 .0 1) ;亚健康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工作压力、心理因素和不良行为习惯等 ;知晓亚健康的教工比例占调查人数的 4 4 .2 1% ,有 36 .84 %的人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结论 高校教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学校应积极采取各种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太原市部分人群亚健康状况及其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亚健康状态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对太原市1073人进行调查。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太原市人群中健康、亚健康、疾病状态者分别占26.6%、62.4%和11.0%。单因素χ2检验显示,不同性别(χ2=4.018,P=0.045)、职业(χ2=13.390,P=0.000)、文化程度(χ2=70.266,P=0.000)间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不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工作负担轻(OR=0.488)、工作环境宽松(OR=0.580)、很少连续5小时或更长时间上网或打麻将(OR=0.692)、同事的关心(OR=0.438)、夫妻(恋人)支持和照顾(OR=0.745)、积极应对方式(OR=0.672)是亚健康状态的保护因素。对自己的工作或学习厌烦(OR=1.524)、与同事的关系不和谐(OR=2.630)。单位开展健康教育或卫生宣传少(OR=1.283)及消极应对方式(OR=1.265)是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精神紧张、人生的价值及对未来的希望、心情的好坏、处理日常事务的满意度与亚健康具有相关性。结论社会心理因素、社会支持、个人应对方式综合影响着一个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东北地区医药营销人员职业压力与亚健康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职业压力对亚健康的影响程度。方法于2016年10-12月,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大连、沈阳、鞍山、长春、哈尔滨等10个市区共1152名医药营销人员(22~58岁;女性698名,男性454名),使用《职业紧张量表》和《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进行职业压力和亚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医药营销人员职业压力发生率为86.9%,压力源得分较高的前两位依次是社会竞争加剧带来的压力(2.90±1.017)和工作考核标准较高个人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2.90±0.959)。亚健康检出率为82.1%,医药销售人员不同性别(χ^2=4.726,P=0.030)、不同年龄(χ^2=9.534,P=0.009)、不同婚姻状况(χ^2=7.010,P=0.008)、不同工作年限(χ^2=18.082,P<0.001)、不同企业类型(χ^2=7.961,P=0.047)及不同压力组间(χ^2=152.565,P<0.001)亚健康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压力是影响亚健康的关键因素,轻度职业压力者和中度压力者分别是无压力者的0.076倍(95%CI 0.040~0.143)和0.348倍(95%CI 0.189~0.641)。结论东北地区医药营销人员职业压力发生率和亚健康检出率均较高,轻中度职业压力是亚健康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学生健康状况并为亚健康的发生提供科学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医学生发放自填SCL-90问卷量表进行调查,Logistic回归分析饮食习惯、睡觉时间点、每周运动次数等对亚健康的影响。结果亚健康检出率33.3%;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之间亚健康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检验分析每周运动量、不良饮食习惯、睡觉时间点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年级与高年级相比,亚健康发生率升高(OR=1.674,P0.05),按时睡觉的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低于睡觉时点晚的学生(OR=0.466,P0.01),每周运动频率较高学生亚健康发生率降低(OR=0.705,P0.05),暴饮暴食、偏食挑食增加亚健康的发生(OR=1.647,P0.05)。结论医学生亚健康发生率较高,按时作息、经常运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能有效的预防亚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某高校在校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等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学院-专业-年级-班级)的方法,抽取20个班级,共769名在校大学生,在各个学院辅导员及班主任的组织管理下,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统一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分析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中亚健康发生率为10.27%(79/769)。其中躯体亚健康发生率为10.14%(78/769),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10.27%(79/769)。经常饮酒(OR=5.343)、总是熬夜看书(OR=2.306)、有自杀意念(OR=3.655)是亚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大学生拥有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规则作息时间呈现较高的亚健康倾向,另外心理问题也影响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学校相关部门可开展心理干预、健康课堂等途径进行亚健康干预和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2012年商洛市中学生亚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健康促进提供参考。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本市6所中学的7 428名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调查亚健康状况,自编因素调查问卷调查相关因素,分析亚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本市中学生亚健康检出人数为3 517名,检出率为47.35%。经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健康饮食(OR=2.218,95%CI=1.374~6.812)、缺乏文体活动(OR=1.112,95%CI=1.102~3.611)、作息时间不规律(OR=1.126,95%CI=1.102~3.611)和心理压力大(OR=1.106,95%CI=1.008~2.372)为中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商洛市中学生亚健康发生率较高,问题较为严重,应尽快制定实施包括心理、生活习惯、体育锻炼、健康教育及科学用药等多方面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高校女性教职工的亚健康状况及其工作压力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亚健康危险因素,为亚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亚健康问卷、工作压力问卷对选定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43份,合格问卷236份,合格率为97.11%。调查结果表明,亚健康发生率为44.5%(105/236),其中教师亚健康发生率为64.0%,高于其他组(χ2=19.305,P0.05);亚健康状态发生与工作压力典型相关,(F=31.75,P0.01),亚健康状况主要由社会环境状况、精力状况以及情志状况反映,压力则主要由工作保障、教学保障、工作负荷3个因子反映。结论应重视高校女性教师特别是高级职称女性教师的亚健康状态;可从化解压力着手改善这部分人群的亚健康状况,尤其是工作保障、教学保障、工作负荷此三方面的压力,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女性教职工亚健康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西安市医务工作者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8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所二级医院、1所三级医院878名医务工作者作为调查对象。利用《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状况自评量表》,对其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亚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西安市医务工作者亚健康整体检出率为54.41%,婚姻状况为离婚(丧偶)的医务工作者亚健康检出率明显高于未婚和已婚者(χ2=27.719,P0.05),医务工作者子女尚未成年(子女年龄18岁)亚健康检出率明显高于无子女和子女已成年者(χ2=35.695,P0.05)。岗位为临床护士和医生的亚健康检出率明显高于医技人员和公共卫生人员(χ2=34.413,P0.05),单位性质为三甲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亚健康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工作者(χ2=12.90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OR=1.630)、家庭成员健康状况(OR=0.114)、岗位(OR=2.451)、单位性质(OR=1.971)、工作压力(OR=1.532)、体育锻炼(OR=1.072)是医务工作者亚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即离异(丧偶)、岗位为临床护理和临床医生、单位为三级医院、工作压力大、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越差,医务工作者亚健康状况越明显。结论亚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医院管理层应高度重视其身心健康状况,尤其是三级医院临床医务工作者。应从加大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创造良好、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体育锻炼等方面出发,促进医务工作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太原市国师街社区亚健康人群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太原市国师街社区居民亚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分析其社会心理影响因素,为亚健康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太原市国师街社区居民200人,采用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排除疾病患者,73.2%的居民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女性亚健康发生率(82.1%)高于男性(60.9%)(χ2=9.182,P=0.002,OR=2.950)。社会影响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生活场所(OR=0.065)、工作喜欢程度(OR=1.524)、体育锻炼(OR=2.772)与亚健康相关;心理影响因素显示,开心(OR=4.482)、精神集中(OR=2.589)、充分利用时间(OR=2.832)、对未来充满希望(OR=3.211)是亚健康的保护因素,而闷闷不乐(OR=0.038)、心神不安(OR=0.073)、精神压力(OR=0.385)、神经紧张(OR=0.327)是亚健康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因素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是亚健康的保护因素;个人应对方式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积极应对方式是亚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社区应该多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做好卫生宣传,提高人们对亚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某区中小学教师健康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武汉市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以武汉市某区所属的62所中小学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调查问卷以自我填写调查表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结果在3340名中小学教师中亚健康总发生率为60.75%,总患病率为25.99%;<40岁青年女教师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的男教师(χ2=84.134,P<0.01);影响该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工作繁忙、心理因素和不良行为习惯等。结论中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采取各种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高该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影响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虎祥  崔雪梅  杨建文  田宇 《职业与健康》2008,24(21):2254-2256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存在现状,探索引起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以单位统一发放,当场填写收回,亚健康状态的确定采用康乃尔医学指数(CMI)。结果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55.11%,男性62.61%,高于女性42.9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职称组间教师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越大、职称越高者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也较高;吸烟、酗酒和缺乏体育锻炼会增高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教师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有年龄、锻炼态度、睡眠质量、吸烟酗酒、心理环境、疼痛、人际关系、压力、自我保健等。结论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随着年龄、职称的变化发生率逐渐增高,同时个人生活行为与心理因素对亚健康发生影响较大,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对高校教师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亚健康分布状况及特点,为制定有效的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社区16~60岁居民进行亚健康状态调查。结果共调查930人,亚健康发生率为74.2%,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社区居民亚健康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发生亚健康的风险高于男性(OR=2.02,95%CI:1.47~2.79),并且发生亚健康的风险随年龄的上升而上升(P0.001)。亚健康症状以躯体症状为主,为68.9%。结论萍乡市安源区社区居民的亚健康状态发生率高,且女性和年长者为高危人群,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绍兴市青少年吸烟、饮酒、不健康减肥等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情况,探讨社会及心理因素对其的影响作用。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绍兴市1所大学、2所高中、2所初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吸烟、饮酒、饮食相关行为等。同时使用《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评价青少年的心理卫生状况。结果不同性别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吸烟、饮酒和醉酒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女性(χ2值分别为78.512,80.441,29.938,P值均0.01),而女性不健康减肥行为和吃多感觉内疚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χ2=8.636,P=0.003;χ2=148.59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户籍和亚健康状态对青少年不健康减肥行为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关联。高年级、处于亚健康状态是醉酒行为的危险性因素,学习负担轻、女性是醉酒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亚健康状态对青少年醉酒、不健康减肥行为等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评价青少年亚健康状况对危害健康行为的防制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社区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分析科学健身素养水平与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 于2022-11-19-2022-12-21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疆石河子市7所社区医疗机构的661名社区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医护人员一般资料,并采用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调查医护人员科学健身素养水平,采用亚健康状态量化测试表及自报形式调查医护人员健康状态。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科学健身素养对健康状态的影响。结果 社区医护人员健康、亚健康、疾病的比例分别为29.50%、44.90%和25.60%。不同性别(χ2=15.544,P<0.001)、年龄(χ2=63.066,P<0.001)、身体质量指数(BMI)分组(χ2=23.395,P=0.001)、婚姻状态(χ2=13.712,P=0.008)、执业类别(χ2=10.451,P=0.005)、职称(χ2=13.915,P=0.008)、岗位编制(χ2=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流动人口呼吸道传染病相关健康行为与技能的干预方法。方法在山西省大同市选择建筑工地、餐饮业、宾馆住宿业、娱乐业和集贸市场等5类场所,开展以社会支持为主导的健康行为干预,在干预前后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干预前后行为和技能的差异。结果干预后,47.20%的调查对象基本掌握洗手技能,高于干预前的0.40%(χ2=452.89,P0.01);调查对象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的比例为62.27%,高于干预前的55.73%(χ2=6.62,P0.01);调查对象养成健康咳嗽行为的比例为55.20%,高于干预前的36.80%(χ2=51.11,P0.01);调查对象养成健康吐痰行为的比例为94.27%,高于干预前的67.73%(χ2=171.54,P0.01)。结论以社会支持为主导的行为干预方法可以对流动人群的行为改变产生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