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研究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120 例研究对象分为A型行为高血压组(A组)及单纯 高血压组(B组)、用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 M)比较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 A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高于B组 (t=2.137,P=0.035),夜间平均舒张压A组明显高于B组(t=4.215,P=0.0 00);A组患者收缩压非杓型改变率高于B组(χ2=6.400,P=0.011)、舒张压非杓型 改变率明显高于B组(χ2=13.297,P=0.000).结论血压昼夜节律与A型行为显著相关,提示A型行为可能为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昼夜血压节律的影响.方法对11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的影响.结果缬沙坦降低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P<0.05).对于夜间血压较高的非杓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对于夜间血压无明显升高的杓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则无明显降低作用(P>0.05).结论缬沙坦具有平稳降压和改善患者昼夜血压节律的作用,且不影响正常的生理节律,夜间无过度降压危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左心功能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左心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将患者按动态脉压分为3组:A组动态脉压<50mmHg;B组50rnmHg<动态脉压<60mmHg;C组动态脉压>60mmHg。比较各组的24小时动态血压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24小时收缩压、舒张压2、4小时白昼、夜间的平均脉压、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及左室舒张期充盈率。结果A组24小时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脉压呈轻度增高,LVMI无明显改变,左室舒张功能有下降(P<0.01);B组24小时收缩压、平均脉压与A组比较有增高(P<0.05),24小时舒张压与A组较接近,LVMI与A组比较明显增高,左室舒张功能与A组比较明显降低(均P<0.01);C组的24小时收缩压与A、B组比较增高明显(P<0.01),舒张压急剧下降,脉压急剧上升,LVMI与A、B组比较增高明显,左室舒张功能与A、B组比较降低亦更明显(均P<0.01)。A、B两组的白昼、夜间平均脉压没有明显差异,而C组的夜间平均脉压较白昼平均脉压增高(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关系密切,夜间脉压增大在左室肥厚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研究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120例研究对象分为A型行为高血压组(A组)及单纯高血压组(B组),用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比较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A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高于B组(t=2.137,P=0.035),夜间平均舒张压A组明显高于B组(t=4.215,P=0.000);A组患者收缩压非杓型改变率高于B组(X^=6.400,P=0.011),舒张压非杓型改变率明显高于B组(X^2=13.297,P=0.000)。结论:血压夜节律与A型行为显著相关,提示A型行为可能为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欧阳迎春  余琴 《四川医学》2001,22(8):746-74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杓型”与“非杓型”者动态血压变异性(ABPV)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及其检测方法.方法选择EH患者45例,根据动态血压将其分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同时选择20例健康者作对照.统计分析各组24小时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异性(24-ABPVS、24-ABPVd);白昼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异性(d-ABPVS、d-ABPVd);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异性(n-ABPVS、n-ABPVd).并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MCA).结果“非杓型”组24-ABPVS、24-ABPVd、n-ABPVS、n-ABPVd明显低于“杓型”组(P<0.01).三组BUN、Cr、Ccr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杓型”组的血、尿β2-MG,MCA明显高于“杓型”组(P<0.01).结论EH患者“非杓型”者更易引起肾功能损害,通过检测血、尿β2-MG,MCA对发现EH早期肾功能损害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肌声学密度(AD)和血压昼夜节律变异的关系.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5例,根据动态血压分为杓型组30例及非杓型组35例,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用AD技术测量室间隔及左室后壁的平均背向散射积分(AⅡ)及背向散射积分心动周期变化幅度(PPI).结果:非杓型组24 h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高于杓型组(P<0.05,P<0.01).非杓型组室间隔、左室后壁的AⅡ高于杓型组及对照组(P<0.01).非杓型组室间隔、左室后壁的PPI测值低于杓型组及对照组(P<0.01).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高血压患者心肌病变有密切的关系.AD技术可作为评价高血压患者心肌损害及其病变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正常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与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关系.方法 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将90例血压正常者分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测定.结果 非杓型组的夜间收缩压和夜间舒张压均显著高于杓型组(均P< 0.01);非杓型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均高于杓型组(均P<0.05).结论 正常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可能促进了左心室重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瑞华  钱俊如  赵爱婷 《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964-1965,1980,2065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波动规律,为高血压预防筛查高危人群,更为临床降压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美国Suntech公司产的OscAr-2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ABP)记录仪,分别监测年龄相匹配的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A组)、血压正常孕妇(B组)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组)的血压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与C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夜间平均收缩压(125.91±4.35,119.93±7.01)、平均舒张压(81.93±1.36,75.91±4.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夜间负荷有所下降(收缩压负荷54.05±15.53,舒张压负荷53.94±15.57),夜间C组血压负荷明显下降(收缩压负荷37.57±17.89,舒张压负荷29.44±14.34),A组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10%,昼夜节律消失,呈“非杓型”曲线;C组与B组血压夜间下降率>10%,昼夜节律存在,曲线呈“杓型”。A、C两组各指标与B组相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波动规律不同于原发性高血压,依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降压治疗可提供更好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曲线变化与自主神经昼夜活动的关系. 方法 将9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分为杓型组(n=42)和非杓型组(n=48),以频域心率变异性(HRV)指标为参数,对两组的昼夜HRV指标(包括总频带,高频带,低频带,低频带倩频带,标准化高频带及标准化低频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杓型组白天舒张压及平均压水平均高于非杓型组(分别P<0.05或<0.01);非杓型组夜间收缩压及平均压水平明显高于杓型组(P<0.01).白天杓型组低频带(LF),高频带(HF)较非杓型组升高(P<0.05);夜间杓型组标准化高频带(Hfnu)较非杓型组升高;杓型组夜间LF/HF显著低于日间(P<0.01). 结论 高血压曲线非杓型组患者的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较杓型组患者严重,而夜间以迷走神经受损为主,其血压昼夜趋于平衡,杓型曲线消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异性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方法 选择浙江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1月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 ≥ 10 μmol/L)患者90例作为H型高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10 μmol/L)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24小时动态血压仪测定2组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变异性,采用酶循环法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结果 H型高血压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型高血压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肌酐、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型高血压组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24小时舒张压变异性、白天收缩压变异性、白天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夜间舒张压变异性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H型高血压患者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24小时舒张压变异性、白天收缩压变异性、白天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夜间舒张压变异性与同型半胱氨酸均呈正相关(均P<0.05)。 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异性增加,24小时动态血压变异性与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4年1-9月在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43例,其中男性250例,女性193例,年龄(60.36±12.11)岁,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结果分为:正常血压组(n =158)、杓型血压组(n=59)和非杓型血压组(n =226),比较3组间血压、血压变异性(采用血压标准差表示)及颈动脉硬化检出率,以有无颈动脉硬化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非杓型血压组颈动脉硬化检出率(60.6%)明显高于杓型血压组(42.4%)(P<0.01);非杓型血压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脉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脉压均高于杓型血压组(P<0.01或P<0.05);非杓型血压组24 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高于杓型血压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夜间舒张压下降率与颈动脉硬化独立相关[OR=0.952(95% CI:0.929~0.975);P<0.01].结论 非杓型血压促进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夜间舒张压下降率是颈动脉硬化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盐酸贝那普利片对原发性轻中度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60例1、2级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早上顿服组)、B组(早晚分服组),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清晨高峰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结果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昼问平均收缩压(dSBP)、昼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B组的nSBP、nDBP达标率明显高于A组(P〈0.01)。清晨血压方面,B组患者清晨SBP和DBP显著低于A组(P〈0.05)。在血压昼夜节律纠正方面,A组将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的比例为16.7%,B组将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的比例为63.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原发性轻中度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联合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盐酸贝那普利片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早晚分次给药可以较好地纠正清晨高血压和夜间血压的高负荷状态,有利于血压昼夜节律由非杓型转变为杓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128例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被分为左室肥厚组49例和非左室肥厚组79例,经体检排除高脂血症、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测定其动态血压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比较左室肥厚组24 h收缩压、24 h脉压、日间收缩压、夜间收缩压、24 h收缩压负荷、左室质量指数明显升高(P<0.05);而24 h舒张压、日间舒张压、夜间舒张压、24 h舒张压负荷值变化不明显(P>0.05),差异无显著性。左室肥厚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小于10%(非杓型高血压),占75%;非左室肥厚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大于10%而小于20%(杓型高血压),占79.4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夜间舒张压下降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参数对左室肥厚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测量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WV的影响.方法 对113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时进行了动态血压监测和PWV测定.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113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为杓型组,<10%为非杓型组.全部病例均记录性别、年龄、心率、测定PWV值、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非杓型组24小时收缩压(24hSBp)、24小时舒张压(24hDBp)、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PWV值均比杓型组明显增高.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WV与24hSBp、24hDBp、夜间SBp、夜间DBp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增加PWV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合并靶器官损害(TO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仪,对13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监测,分为TOD组77例和非TOD组53例,以24h、白天、夜间血压均值,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值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TOD组24h、日间、夜间血压均值较非TOD组升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TOD组以非杓型血压为主,非TOD组以杓型血压为主,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7.52,P<0.01);(3)日间及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大,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1),两组舒张压变异性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血压均值、昼夜节律及其变异性与TOD密切相关,ABPM对诊断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患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对肾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对171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夜间平均血压较日间平均血压下降的幅度,分为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的杓型和非杓型两个组。应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生化测定,观察比较昼夜节律对肾功能损伤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24 h SBP和DBP、日间SBP和DBP的血压平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夜间SBP和DBP的血压平均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夜间下降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杓型组与非杓型组分别为收缩压下降率(13.29±4.21)%、(4.05±3.64)%,舒张压下降率(14.50±3.56)%、(2.63±3.61)%;24 h尿微量白蛋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杓型组与非杓型组分别为(87.97±12.96)mg/24 h和(110.10±27.21)mg/24 h;血压夜间下降率与尿蛋白的分泌呈负相关;血肌酐、血尿素氮杓型组与非杓型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节律与高血压性肾脏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年高血压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行24小时心电监护的血压,并记录其昼夜血压节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其分两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杓型组,>10%非杓型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两组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杓型组24小时脉压(PP)、24小时收缩压(SBP)、夜间PP、夜间SBP明显低于非杓型组(P<0 05).杓型组LVMI比非杓型组明显减少(P<0 01).结论:青年高血压患者非杓型血压节律者更容易出现异常,且左室肥厚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阮锡勇 《吉林医学》2012,33(33):7220-722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15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为杓型组,<10%为非杓型组。同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及左心室功能的特点。结果:非杓型组24 h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明显高于杓型组,非杓型组左室舒张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减慢,二尖瓣A峰值与二尖瓣E峰值的比值(A/E)增大,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杓型血压昼夜节律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较杓型血压昼夜节律者更容易导致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来探讨老老年人的血压变化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105例年龄60~79岁的老年人和99例年龄≥80岁的老老年人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MP), 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的原始数据分析相关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老老年组的高血压患病率(79%)高于老年组(40%),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0, P>0.05).非杓型血压例数(92例)明显多于老年组(68例),但2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6, P>0.05).(2)老老年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昼平均收缩压(d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24 h平均脉压(24h-PP)、白昼平均收缩压血压负荷值(d SBP/BPL)及夜间平均收缩压血压负荷值(n SBP/BPL)均高于老年组,2组比较,n SBP、24h-PP和n SBP/BP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老老年组的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舒张压(d DBP)、24 h平均脉压指数(24h-PPI)、白昼平均舒张压血压负荷值(d DBP/BPL)及夜间平均舒张压血压负荷值(n DBP/BPL)均低于老年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年龄增大高血压患病率及非杓型血压呈上升趋势,老老年人血压变化特点以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收缩压血压负荷值明显增加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患者分为两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为非杓型组,≥10%为杓型组。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方法观察并比较123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节律及右心房、左心室的功能特点。结果非杓型组24小时收缩压在夜间明显高于杓型组,非杓型组较杓型组左室舒张功能明显减弱,而收缩压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其左房助力泵功能,左房储存器功能较杓型组明显增强,管道功能较杓型组减弱。结论非杓型组血压节律的高血压病患者较杓型组血压节律者更易导致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左房管道功能减退,左房助力泵功能、储存器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