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我国华北地区天然气季节性峰谷差较大,受LNG接收站最低外输气量制约,天然气管网夏季出现逆调峰;进口LNG购销价格倒挂,公司经营压力增大。通过TS-LNG接收站投运BOG(Boil Off Gas)增压外输工艺,结合再冷凝方式,解决逆调峰问题,提高管网调峰弹性和灵活度,利于天然气管网输送和销售综合效益最大化,促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大部分接收站都把发展目标投向了冷能利用项目。分析了LNG接收站冷能利用的初步方案,并从项目规划规模、技术可靠性分析、经济性分析、投资估算等方面对保障系统实施路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LNG冷能利用的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华贲  熊永强 《天然气工业》2009,29(5):107-111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随着能源尤其是电力成本大幅度增加,LNG冷能利用越来越显珍贵。为此,利用经济学方法对LNG冷〖HT5”,7〗火〖KG-*3〗用〖HT5”F〗的价值进行了计算分析,指出LNG冷能利用在中国具有重大的节能减排价值和经济效益。通过对中国LNG冷能利用的潜在市场、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国内现有的LNG接收站冷能利用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为充分高效地利用LNG冷能,需要将冷能利用纳入LNG接收站项目规划并与接收站协同设计,建立冷能利用项目与接收站的协同运作机制、整合LNG接收站与周边各种产业及冷能利用产业之间的关系,发展小型LNG气化站的冷能利用产业。  相似文献   

4.
国内天然气定价方式对LNG进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谢丹 《天然气工业》2009,29(5):122-124
目前天然气出厂价、管输费和终端配气系统的定价以国家和地方政府定价为主,而LNG定价主要采取与替代能源挂钩的机制,通过定价公式进行调整。由于LNG定价与国内目前的天然气定价机制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国内天然气定价会对LNG进口在资源引进、LNG贸易、天然气计量方式、LNG国内经营模式及国内天然气价格等方面产生影响。通过分析评价这些影响,结合我国国情和世界天然气贸易发展状况,对天然气定价机制进行了研究,以求真正实现天然气的市场化来适应天然气产业的变化,促进我国天然气工业健康、有序、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截至2015年底,中国天然气长输管道里程超过7×104 km,LNG接收站已达到13座,陆路进口战略通道基本形成,LNG接收站陆续建成,国内骨干管网更加完善,储气库建设速度也在加快。2015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段正式开工,东北进口通道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中国石化新粤浙管道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核准;首个民营LNG接收站—舟山LNG获发改委核准。"十三五"期间,区域管网和支线管道将成为储运设施建设的重点;加快储气库等调峰设施建设迫在眉睫;"合资"成为天然气管道建设和运营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6.
由于北美洲的天然气产量已近顶峰,通过进口液化天然气(LNG)来满足国内需求增长已成为美国现实的选择。从2001年至2005年间,随着两座闲置的LNG接收站陆续重新投用,以及20多年来第一座新建LNG接收站于2005年3月在墨西哥湾投产,美国的LNG进口量从67.4亿m^3增长到了178.6亿m^3(折合到气态天然气)。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  相似文献   

7.
《世界石油工业》2010,(4):I0001-I0002
在亚洲新兴市场,随着有关政府提高国产天然气价格,并且放松进口液化天然气(LNG)供应条款,二者之间的价格差距正在缩小。《世界燃气情报》分析指出,从理论上讲,缩小国产天然气价格优势对LNG市场前景有利。但由于LNG进口条件限制、国内天然气产量提高、定价方式复杂,近期似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技术的发展使得液化天然气(LNG)输送成为可能,目前LNG液态输送管道多见于LNG接收站、城市调峰装置和LNG运输船上,尚无采用长距离管道输送大量LNG的实例,本文论述了建设LNG长距离输送管道的制约因素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进口天然气调税虽减少了企业的进口增值税返还数额,但代表了国家实行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方向。今年1月,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进口天然气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关税[2014]67号),规定2014年10月1日起,将液化天然气销售定价调整为38.82元/GJ,管道天然气销售定价调整为1.37元/立方米。2014年7-9月,液化天然气销售定价适用35.14元/GJ,管道天然气销售定价适用1.24元/立方米。此次调整,将对进口天然气企业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国内天然气消费需求的迅猛增长,进口LNG作为我国天然气供应的有效补充,其重要性越来越高,因此,无论从国家规划还是企业发展需要,国内未来新增建设的LNG接收站数量都将出现明显增加。未来猛增的LNG接收能力与国内天然气实际的需求是否匹配仍是有待研究的宏观问题。基于此问题,通过结合黄金分割理论,对国内天然气市场供需和进口LNG经济性进行预测和分析,判断规划的LNG接收站接收能力增长的合理性,以期对当前的LNG接收站建设和规划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肖建忠  王璇 《天然气工业》2019,39(11):117-125
近年来,我国LNG现货进口量呈现明显增长的势头,LNG现货市场成为我国补充气源的重要渠道和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撑;研究我国LNG现货价格的传导机制,进而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定价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基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LNG现货交易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LNG现货价格与国际天然气价格、中国原油现货价格、中国宏观经济之间的传导关系及动态响应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国际天然气价格指数波动对我国LNG现货价格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传导关系,该价格指数对我国LNG现货价格的影响可达40%;②我国LNG现货价格不能直接对国际天然气价格造成影响,也不能通过宏观经济运行间接传导作用于国际天然气价格;③我国LNG现货价格与原油现货价格之间不存在价格传导关系,国内LNG现货市场与原油现货市场形成分割局面。进而提出建议:①短期合同应当基于LNG现货价格建立定价机制;②利用交易中心平台产生的现货交易价格编制和发布中国的天然气价格指数、LNG价格指数、LNG运输价格指数等一系列指数产品,争取亚太地区LNG定价权,提升在国际天然气贸易中的话语权;③推动LNG接收站公平有序开放,提高LNG接收站产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目前的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客观上要求再一次重建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形成机制。为此,调研了欧美国家在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前后天然气价格的运行方式和管理经验,深入分析了中国天然气价格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建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形成机制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表。研究结果表明:①以2013年门站价格管理在全国推广为起点,中国花费了数年时间完成了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形成机制的第一次重建;②较之于管网运营机制改革,价格机制改革的难度更大,与价格形成机制第一次重建相比,二次重建的难度也更大,但意义也更加重大和深远,是中国天然气工业与市场在更高发展层次上的价格机制重建,是中国天然气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结论认为,应将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形成机制的二次重建作为"十四五"期间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中心任务,并从下述5个方面平稳有序地推进:①由捆绑定价改为非捆绑定价;②理顺天然气产业链价格,即国产气气源销售价格、中间环节管道运输价格、地下储气库储气费、LNG接收站气化费、下游环节输配气价格等;③妥善解决进口天然气的定价问题;④改天然气体积计量计价为能量计量计价;⑤加快发展天然气市场中心。  相似文献   

13.
“十三五”期间中国天然气行业竞争态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三五”期间,全球天然气将进入供应宽松时代,“竞争”将成为天然气行业的主题,而价格是影响竞争胜败的核心要素。 为了降低生产商和进口商的销售压力和亏损风险、保障供需双方权益、维护市场健康发展,有必要分析当前行业竞争态势,研究不 同气源类型天然气的价格体系和价格走势。预测结果表明:随着国际油价持续振荡,LNG 与管道天然气之间的竞价关系将呈现周期 性变换。展望新的市场形势,提出了如下建议:①正视经济新常态下的市场,按照目前国内能源消费比重,天然气仍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②正确看待油价长期走势,销售价格低于开发成本是不可持续的经济现象;③加大市场开发力度,规避恶性竞争;④完善天然气价 格体系,实行天然气差别价格,避免出现因季节变化而供需失衡的情况。结论认为:相对缺乏灵活性的定价机制会给油气企业带来 巨大的压力,而天然气产业属于民生产业,稳定供应仍是第一要务;面对新形势,需要政企联合,完善天然气价格体系、维持供需 平衡,以促进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际 LNG 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贲  罗家喜 《天然气工业》2007,27(1):140-144
为弥补日益增加的天然气供需差额,我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已建、在建和已规划了数个LNG接收站,用于引进国外天然气资源,但是能否最终实现有保障的稳定供应,其最关键的因素还是LNG的市场价格问题。为此,简介了国际LNG定价机制的演变,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国际LNG价格的影响,以及影响国际LNG价格变动新因素,如油气进口国的协调、LNG现货和期货贸易、管道天然气贸易的影响等。最后,从长、短期供、需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国际LNG市场价格走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油气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和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的成立,天然气产业中游管道业务将实现独立运营,势必给中国的天然气产业链带来深刻的影响并改变天然气发展的格局。为此,在深入调研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各部委出台的有关油气体制改革的政策,判断了未来中国天然气的供应、管网、市场格局和价格改革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中国的天然气发展格局主要呈现以下变化:①在天然气供应多元化的基础上,上游"三大、一中、众新"的天然气生产主体格局更加明显,就近供应成为主要的供应方式,四气集中是必然趋势;②未来管道企业呈现的"一大、N区、众小"格局或将成为过渡阶段,国家管网与省级管网公司将独立运营并处于竞合关系,而"最后一公里"管道会成为建设的重点;③地下储气库的价格套利功能将会日益显现,LNG接收站是各类资本最为现实也是最为活跃的投资项目;④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发展期,但消费模式会发生转变;⑤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是必然之路,区域性燃气公司将成为市场的主力军,管输费仍将由政府定价,下游天然气终端价格将逐步放开。  相似文献   

16.
LNG市场的“亚洲溢价”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亚太地区的LNG进口价格相对于北美和欧洲地区存在着较高的溢价。为此,剖析了世界LNG市场“亚洲溢价”问题产生的原因:①与油价挂钩的LNG定价方式为原油的“亚洲溢价”向LNG转移提供了便利;②亚太地区LNG市场存在买方需求价格弹性较弱和市场有效分割的情况,出口国针对亚太地区采取了价格歧视。进一步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受贸易限制以及液化及运输成本和地区供需差异等因素影响,LNG的“亚洲溢价”短期内难以消除,但未来新增的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莫桑比克等LNG供应将有助于缩小世界LNG市场的地区价差。针对LNG的“亚洲溢价”现象,中国可以采取的对策如下:①加强国内外资源开发利用,增强资源保障能力;②构建多元化的进口格局,保障能源供应安全;③完善天然气储备体系,提高风险防御能力;④建立天然气交易中心,提高谈判议价能力;⑤综合原油的“亚洲溢价”问题,建立中国、日本、韩国联合议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国外近期天然气经济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天然气资源及其供应潜力、市场需求预测与展望、天然气工业数据统计与分析、天然气价格分析与预测、LNG的经济问题、市场改革与重组、天然气供应安全等方面。我国天然气经济研究除了继续关注国内天然气工业动态,研究天然气工业和天然气市场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外,还应加强国内外天然气资源潜力和供需远景、市场管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进口天然气资源(包括LNG)的经济问题、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国外天然气价格变化与形成机制对我国天然气价格和市场需求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施训鹏 《天然气工业》2017,37(4):143-149
由于和油价挂钩的天然气定价机制不能反映中国以及东亚地区其他国家天然气市场的基本面,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东亚地区的国家都在考虑建立自己的天然气基准价格。为此,分析了建立中国天然气基准价格应有的动力,厘清了交易枢纽的基本概念,并提出形成中国天然气基准价格的基本条件,即:①具备供买卖双方交易合同的交易所;②具备明确交割地的交易枢纽;③具有标准化的交易产品;④具备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包括足够数量的市场参与者。基于上述条件,分析了形成中国天然气基准价格的现状:①中国目前仅仅建立了功能不全的现货交易所,仍缺乏明确定义的交易枢纽,不具备形成天然气中国价格的必要条件;②多个重要骨干管网的交汇地,或者管输能力充足的主要市场,都有望在未来成为基准枢纽。最后针对形成中国天然气基准价格提出建议: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形成竞争性的天然气市场是形成基准价格的前提,在当前改革仍旧不到位的环境下,有关部门可以从理顺现货和期货交易平台的关系、建立交易枢纽着手,先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Ȼ���۸��о�����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天然气工业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天然气定价方法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并逐步完善。井口价格从全面控制到逐步放开再发展到今天的市场定价;由于天然气输配本身具有自然垄断性,管输价格和配气价格仍处于政府监管之下,天然气定价就分为市场定价和政府管制定价。合理的定价方法促进了天然气行业的发展。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真正竞争性的天然气市场。中国应借鉴美国天然气定价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状况,对可以引入竞争的环节逐步运用合理的市场定价方法,对自然垄断领域逐步采用能促使管道公司和配气公司降低成本的定价方法,将市场定价和政府管制定价很好地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天然气市场,促进天然气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