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脾血管淋巴管瘤是一种起源于脾脏的良性肿瘤,主要的组织病理成分为不规则非序性增生的血管和淋巴管。在国际肿瘤形态学编码[1]中常见近似的名称为毛细血管淋巴管瘤、海绵状血管淋巴管瘤、血管淋巴管内皮瘤、囊状血管淋巴管瘤等。脾脏的肿瘤样病变在临床中多以继发性常见,例如血液系统的  相似文献   

2.
血管肉瘤(angiosarcoma)也称恶性血管内皮瘤,是由血管内皮细胞或向血管内皮细胞方向分化的间叶细胞发生的恶性软组织肿瘤,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1%~2%[1]。血管肉瘤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通常发生在皮肤、深层软组织[2],也可累及头颈部、乳房、脾脏和肝脏、肺部和胸膜等部位[3-5]。原发性胸膜血管肉瘤非常罕见,目前相关文献病例数报道较少,且部分患者资料不全。原发性胸膜血管肉瘤的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胸闷及胸痛[6],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导致漏诊、误诊。本文就胸膜血管肉瘤的特点及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正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类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肿瘤,由Weiss和Enzinger在1982年首先描述[1],其恶性程度介于血管瘤和血管内皮肉瘤之间,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以软组织居多,亦可发生于肺、骨、大脑、小肠、肾脏等脏器。1984年,Ishak等[2]首次报告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4.
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因素对恶性肿瘤进展有重要作用[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是MMP家族的重要成员,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作用强,近来相关研究认为其表达与脉管生成有关[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是经典的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肿瘤中淋巴管生成,使肿瘤细胞进入淋巴道的途径更直接[3].D2-40是最特异的淋巴管内皮标志物.本实验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MMP-14和VEGF-D对D2-40阳性的微淋巴管密度(MLVD)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内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皮是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抗凝血、调节血管收缩扩张和通透性大小等,同时也参与炎性反应、伤口愈合、粥样硬化等病理生理过程.内皮细胞生理功能不仅受到体内生理、生化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力学因素的影响[1].  相似文献   

6.
外周血骨髓源肾上腺髓质素(ADM)可以归巢至内皮损伤位点,并分化为内皮细胞参与血管新生[1].更重要的是外周血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增强了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和增加外周血EPC数量,可能成为缺血性心脏病临床治疗的有效策略[2];  相似文献   

7.
肝脏恶性肿瘤包括起源于上皮细胞的原发性肝癌和起源于间叶组织的肉瘤,肝脏肉瘤临床上极为少见,容易被误诊。我院1990年1月至1992年12月收治肝脏肉瘤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36-60岁。原发于肝脏者4例,转移者2例。平滑肌肉瘤3例,血管内皮细胞肉瘤1例,恶性淋巴瘤1例,粘液样肉瘤1例。现将病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血管肉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软组织肿瘤,约占所有肉瘤的1%~2%[1].上皮样血管肉瘤(EA)约占所有血管肉瘤的20% ~ 30%,由成片的上皮样瘤细胞组成,多发生于四肢深部的软组织内、腹膜后及皮肤,部分病例可发生在子宫、乳腺、肺、甲状腺等实质器官.在欧洲中部阿尔卑斯山国家最初报道了甲状腺血管肉瘤,并与碘缺乏相关[2].甲状腺血管肉瘤常在长期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发生,在囊性变的病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常作出错误诊断.原发性甲状腺EA是发生于老年人的比较少见的病例[3].现将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1.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二位.肝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与其脉管系统(包括微血管、微淋巴管)密切相关[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家族与血管、淋巴管系统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