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和分析抗生素在普外科术后切口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4年6月~ 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99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回顾分析患者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03%.阑尾切除术以及胆囊切除术的术后切口感染率比总感染率高,而肠道修补术、肝脾切除术以及乳房癌根治术的术后切口感染率比总感染率低.术前、术后使用半量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以及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术后切口感染率均少于术后使用全量抗生素的术后切口感染率.结论 导致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手术类型以及使用抗生素方法等,抗生素使用合理对切口感染预防的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碘伏冲洗及切口负压引流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883例阑尾炎病人,随机分成三组,甲组343例,应用0.5%碘伏溶液处理切口并放置负压球引流管;乙组2 5 3例,应用庆大霉素32万U加生理盐水处理切口后放置胶片引流条;丙组287例,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处理切口.观察三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情况,应用统计学比较三组的差异.结果 甲组切口感染5例,术后感染率1.46%;乙组切口感染21例,术后感染率8.3%,丙组切口感染26例,术后感染率9.06%,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应用0.5%碘伏溶液冲洗及切口放置负压引流管来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疗效满意,能显著降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会阴侧切术切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正常分娩会阴侧切术切口的影响.方法将我站2005年至2007年术前无感染征象正常分娩行会阴侧切术300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各对照组150例;对照组常规会阴切开及缝合,治疗组手术当日加用抗生素.比较两组会阴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日.结果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3%,两组会阴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日差异不显著。结论正常分娩产妇会阴侧切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切口疗效不显著,关键是良好的手术技术及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4.
普外临床经常遇到腹壁切口哆开,致使病员遭受痛苦,加重经济负担.从减张缝合术治疗腹壁切口哆开得到启示,切口哆开后用减张缝合术能治愈伤口,在缝合手术切口时直接用减张缝合术应该能预防切口哆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5年间陕西省西安电力中心医院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病例,分析引起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5年间术后切口感染率1.27%,胎膜早破、滞产、试产后急诊剖宫产等因素易致切口感染.结论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原因是多方面的,应指导孕期保健,治疗妊娠合并症,加强产程监护,及时剖宫产,术前常规预防性使用抗菌素,术中注意手术技巧;对有感染者及早发现并正确治疗能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肠道急性穿孔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普外科胃肠道急性穿孔手术患者3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54例,感染率为14.67%,经过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无死亡患者.结论 胃肠道急性穿孔手术多为Ⅱ、Ⅲ美切口,易发生切口感染,在围术期,针对各种致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重点防范,及早发现和正确处理术后切口感染,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术后切口感染以及因此造成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法对降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术后切口感染率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并接受LA的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LA,观察组在PDCA循环管理法下行LA,观察PDCA循环管理法对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6.0%,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2%.结论 LA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癌哨兵淋巴结(SLN)取出术不同切口的临床作用.方法 对早期乳腺癌施行保乳术时采用不同的切口取SLN的40例患者进行总结.结果 (1)横切口35例;(2)弧形切口3例;(3)1个切口2例.30例术中冰冻切片证实SLN无转移及肿块四周切缘阴性者完成保乳术,余10例有转移者侧转改良根治术.结论 当施行保乳术时,皮纹横切口是SLN取出术的最佳切口.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87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采用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乳房对称情况、患者满意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35例患者术后乳房较为对称,33例患者术后对自身形体美观较为满意,37例患者术后仅1例复发.对照组38例切口甲级愈合,31例患者术后乳房较为对称,27例患者术后对自身形体美观较为满意,40例患者术后3例复发.结论 环乳晕切口用于乳腺纤维腺瘤手术具有切口小、瘢痕隐蔽、美容效果显著等优点,值得在适合的患者群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沈海波 《淮海医药》2007,25(1):44-45
目的 探讨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226例阑尾炎切除术采取正确保护切口,用生理盐水和灭滴灵清洗创口,吸干切口组织间隙液,术后酒精纱布湿敷等预防切口感染措施.结果 单纯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共49例,无术后切口不良反应及感染;化脓性及坏疽性阑尾炎158例中,3例术后切口轻度红肿经治疗后一期愈合,1例切口脂肪液化三期愈合;阑尾穿孔伴腹膜炎18例中,1例术后切口轻度红肿经治疗后一期愈合,1例切口感染.结论 对阑尾炎术后切口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感染,能有效降低感染率高,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局麻下包皮环切并术后切口暴露治疗儿童病理性包茎的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43例病理性包茎的患儿接受局麻下包皮环切术治疗,术后切口予暴露,不予敷料包扎.结果 所有患儿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平均手术时间11.8 min,住院时间2~3 d.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少量渗血(9例)、阴茎皮肤水肿、轻度切口痛等.结论 对于可配合医生手术的病理性包茎患儿,局麻并术后暴露行包皮环切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蒋雪莹  王势震  李婕  靳雷 《江苏医药》2021,47(3):292-295
目的 比较超声乳化术透明角膜切口和巩膜隧道切口术后干眼参数的差异.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分析术后7 d和30 d的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染色(FL)资料.结果 共有9篇文献(1366眼)符合纳入标准.其中,669眼行超声乳化术透明角膜切口,697眼行超声乳化术巩膜隧道切口.Meta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后7 d透明角膜切口 BUT少于巩膜隧道切口[标准化均数差(SMD)=-0.70,95%CI(-1.07~-0.32),P<0.01],FL 积分高于巩膜隧道切口[SMD=1.15,95%CI(0.58~1.72),P<0.01].术后7 d和30 d透明角膜切口和巩膜隧道切口 SIT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超声乳化术透明角膜切口相比,巩膜隧道切口术后干眼症状较轻,对眼表的干扰更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经脐环小切口行小儿阑尾切除的手术方法,探讨小儿阑尾炎的新术式.方法 采用脐环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35例.结果 手术时间12~30 min,平均18 min.患儿术后切口疼痛轻、恢复快、愈合后疤痕小且隐藏于脐眼皮肤皱褶中.无一例出现继发性阑尾系膜出血、切口疝、切口感染、阑尾残株炎,肠粘连梗阻等并发症.结论 脐环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具有微创化、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康复快、切口隐蔽、美容效果好及住院费用低等优点,但有其特定的适应证及特殊的术中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总结报道1例肝脾T细胞淋巴瘤术后化疗期间的切口护理.探讨肝脾T细胞淋巴瘤术后化疗期间切口难愈的原因及护理难点,制定相关术后切口处理及全身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术后切口护理、切口周边皮肤的护理、个体化营养支持、预防感染、活动指导及心理支持,有效的促进了切口的愈合及疾病的恢复,最终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普外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所有发生切口感染的病例,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高于65岁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8.17%,低于65岁的患者感染率为3.50%;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感染率为15.74%,无糖尿病史的患者感染率为3.38%;正常体质量指数患者的感染率为2.86%,偏高者感染率为9.26%;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1.31%,择期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为3.38%;术中所用时间<2h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3.78%,≥2 h的感染率为6.73%;Ⅰ类切口感染率为3.84%,Ⅱ类切口感染率为4.29%,Ⅲ类切口感染率为9.62%.结论 年龄、糖尿病史、体质量指数、手术时机、术中所用时间以及切口类型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影响,性别、切口长度以及是否引流对术后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影响.可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于甲状腺腺瘤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甲状腺腺瘤患者106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法分两组,常规切口组采取常规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小切口组采取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全程所需时间、手术平均出血量、甲状腺切除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天数和甲状腺腺瘤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小切口组甲状腺腺瘤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切口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切口组,P<0.05.小切口组患者手术全程所需时间、手术平均出血量、甲状腺切除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常规切口组,WTBXP<0.05.结论 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于甲状腺腺瘤的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创伤和并发症少,可加速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据切口渗液及愈合不同将来58例脂肪液化病人分为A、B二组.分别换药处理.结果:A组切口术后7-10 d愈合.B组切口术后10-20 d愈合,无一例发生Ⅱ期缝合,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肥胖、营养不良、是否使用电刀、暴露时间长短、缝合技巧、术后切口处理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氦氖激光照射对心脏起搏器切口术后的影响.方法 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368例,分为照射组186例及对照组182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及换药等处理,照射组治疗同对照组外,术后24 h加行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比较两组术后切口疼痛的情况、切口感染率、囊袋血肿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时间,观察照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照射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血肿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及囊袋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照射组平均手术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氦氖激光局部照射应用于起搏器植入患者,能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切口和囊袋感染率及囊袋血肿率,加快手术切口愈合,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为预防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产妇57例,对照组为同期无切口感染的剖宫产产妇114例,分析各种可疑因素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有关的因素为肛门及阴道检查过多,其他因素为糖尿病、孕妇肥胖、手术时间过长、胎膜早破、多胎、贫血及夏季.结论 对于剖宫产孕妇,应针对各种高危因素,积极做好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工作,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168例患者根据病情需要分为腋下小切口治疗组86例、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组45例及标准后外侧切口治疗组37例.均采用肺大疱切除修补术.观察术中及术后失血量,术后疼痛天数、引流量、住院天数、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气胸复发、住院费用.结果 失血量、术后疼痛、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及气胸复发,腋下切口组与胸腔镜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前者住院费用明显低于胸腔镜组(P<0.01);标准切口组出血多、术后疼痛明显、治疗费用高.结论 复发性气胸腋下切口组和胸腔镜组治疗效果相似,但腋下小切口创伤小、恢复快,且治疗费用低;标准后外侧切口仅适用于胸膜腔广泛粘连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