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感染情况及其与p53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5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组织(鳞癌组)和24名健康者正常食管组织(对照组)中HPV l6/18 E6、E7基因的表达,并根据其判断HPV感染情况;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鳞癌组HPV感染率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44.6% vs 12.5%,χ2=7.630,P=0.006;41.1% vs 4.2%,χ2=10.896,P<0.00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HPV 16/18感染与病理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HPV16/18感染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65,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PV感染阳性、p53表达阳性患者中位OS均小于HPV感染阴性、p53表达阴性者(21个月 vs 39个月,χ2=4.306,P=0.038;17个月 vs 41个月,χ2=5.868, P=0.015)。控制相关的潜在混杂因素后,Cox回归模型显示HPV感染(HR=1.834,95%CI:1.010~3.330,P=0.046)和p53阳性表达(HR=2.189,95%CI:1.182~4.054, P=0.013)均可增加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死亡风险。结论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HPV感染和p53阳性表达均较高,可能共同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并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孙慧  陈风  刘东洋  史珂  彭晴 《肿瘤防治研究》2019,46(10):884-889
目的 探讨肌动蛋白结合蛋白ANLN在体外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株、胃黏膜细胞株中ANLN的表达情况和验证siRNA对ANLN基因的敲减情况。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检测沉默ANLN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CCK-8实验、细胞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沉默ANLN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变化。结果 胃癌细胞株SGC-7901/MGC-803中的ANL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细胞株GES-1(P<0.001)。siRNA干扰后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证明转染成功,转染组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调ANLN能够显著降低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增殖和凋亡能力。结论 下调ANLN的表达可以显著降低胃癌细胞侵袭、迁移、增殖和凋亡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桔梗皂苷D对人移行细胞癌5637细胞诱导凋亡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HE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PCR法检测p53、Bcl-2、Bax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通过HE染色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桔梗皂苷D组5637细胞,可见凋亡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细胞相比,桔梗皂苷D组5637细胞Survivin、Livin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Caspase-9、Caspase-8、Caspase-3、Cyt-c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p53、Bax mRNA水平明显升高,Bcl-2 mRNA表达下降(P<0.01); Bax、Caspase-9、Caspase-8以及Caspase-3表达较对照组增多,而Bcl-2表达则明显下降(P<0.01)。结论 桔梗皂苷D能诱导人移行细胞癌5637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9、Caspase-8、Caspase-3、Cyt-c、p53和下调Bcl-2表达、激活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4.
康富标  王玲  王燕  李东  孙殿兴 《肿瘤防治研究》2016,43(12):1043-1048
目的 研究靶向沉默B7-H3基因表达对HepG2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设计针对B7-H3基因的shRNA沉默质粒,转染HepG2细胞,下调B7-H3的表达。划痕修复实验检测转染前后HepG2细胞移行能力的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基因沉默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MST-1法和ELISA凋亡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水平变化。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和明胶酶谱实验检测侵袭相关分子MMP-2、MMP-9的表达和活性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B7-H3 shRNA沉默质粒并转染HepG2细胞。与对照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比较,沉默B7-H3基因表达后,B7-H3 shRNA转染组HepG2细胞的移行(24 h: P=0.001; 48 h: P<0.001; 72 h: P<0.001)和侵袭(P<0.001)能力受到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没有明显变化(P>0.05)。MMP-2、MMP-9的蛋白表达(MMP-2: P<0.001; MMP-9: P=0.007)和活性(MMP-2: P<0.001; MMP-9: P<0.001)均显著下降。结论 通过B7-H3 shRNA沉默质粒靶向沉默B7-H3的基因表达能抑制HepG2细胞的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2、MMP-9的表达和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iR-145-5p靶向调控LOX对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手术切除的73例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以及肝癌细胞系SMMC-7721、SK-Hep1,采用RT-PCR法检测组织中miR-145-5p和LOX的表达。分别将miR-145-5p慢病毒载体、LOX过表达质粒及LOX慢病毒沉默载体转染至肝癌细胞SMMC-7721或SK-Hep1,同时用LOX过表达质粒和过表达miR-145-5p慢病毒载体共转染SMMC-7721细胞,各转染组均设置相应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然后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LOX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145-5p的靶点,并利用Cluster Profiler包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miR-145-5p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肝癌组织(4.196±2.288 vs 2.835±1.817,P<0.0001);LOX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2.17±1.369 vs 11.26±1.556,P<0.001)。Transwell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LOX能促进肝癌细胞侵袭、迁移,敲低LOX则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迁移(均P<0.05);过表达miR-145-5p能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LOX过表达能逆转miR-145-5p对SMMC-772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能力。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显示,LOX是miR-145-5p的靶基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iR-145-5p能抑制LOX蛋白表达水平(P<0.001)。结论 miR-145-5p在肝癌组织中低表达,LOX则高表达,miR-145-5p可能通过负向调控LOX抑制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干细胞基因Lgr5在食管鳞癌组织及其成球细胞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280例食管鳞癌和150例癌旁组织中Lgr5蛋白的表达水平;低黏附培养法培养食管鳞癌细胞KYSE70形成成球细胞,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干性相关基因SOX2、ALDH1A1、NANOG以及Lgr5在亲代细胞和成球细胞中的表达差异;Transwell实验检测成球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qRT-PCR法检测成球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相关标志物Vimentin和N-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 Lgr5在食管鳞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肿块大小、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密切相关(P均<0.05)。与亲代细胞相比,食管鳞癌成球细胞中干性相关基因SOX2、ALDH1A1、NANOG表达水平升高(P均<0.05),Lgr5在食管鳞癌成球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并且其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EMT相关标志物Vimentin和N-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均<0.05)。结论 Lgr5可能为食管鳞癌复发、进展、侵袭转移的标志之一,Lgr5高表达的食管鳞癌细胞可能具有干细胞样特性,并且可能为食管鳞癌细胞的一个干性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芦荟苷对食管癌细胞系KESY70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芦荟苷处理食管癌细胞系KESY70。食管癌KESY70细胞随机分为5组:未处理组(KESY70)、对照组(DMSO)和芦荟苷(10、40、80 μmol/L)组。CCK-8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蛋白印记法分析PCNA、Cleaved caspase-3和MMP-9的表达。结果 与DMSO组相比,40、80和120 μmol/L芦荟苷处理组细胞活力明显减弱(P<0.01)。40和80μmol/L的芦荟苷处理3 d后,芦荟苷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芦荟苷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DMSO组(P<0.05),侵袭能力受到明显抑制(P<0.05),PCNA、MMP-9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Cleaved 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芦荟苷可抑制食管癌细胞系KESY70的增殖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E47和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47和LOXL2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47和LOXL2 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 E47和LOXL2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E47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密切相关,LOXL2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食管鳞癌组织中E47与LOX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82, P<0.05)。结论 E47和LOXL2 mRNA和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E47和LOXL2高表达可能参与食管鳞癌的侵袭与转移,可作为判断食管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根碱对人肺腺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初步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血根碱对肺腺癌细胞活性的影响;利用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析血根碱对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RT-q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血根碱对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基因和核心蛋白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血根碱(1~10 μmol/L)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地抑制人肺腺癌细胞的活力(P<0.05);低浓度1 μmol/L作用48 h后,A549和H1975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减弱(P<0.01);血根碱(1、2.5、5 μmol/L)可显著下调Wnt/β-catenin通路中核心分子β-catenin及上游磷酸化GSK3β、DVL2蛋白表达,进而抑制下游靶基因TCF/LEF,CyclinD1的mRNA水平(P<0.05),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 血根碱可能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起到抑制人肺腺癌细胞迁移、侵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皮层肌动蛋白(CTTN)对食管鳞癌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 在EC109、TE1细胞中过表达、敲低CTTN;Western blot检测PCNA、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3以及PI3K-AKT通路的关键蛋白;CCK-8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增殖情况;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评估细胞在动物体内的成瘤性,同时通过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观察敲低CTTN对裸鼠EC109细胞皮下种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CTTN稳定过表达或敲低的EC109和TE1细胞株。过表达CTTN不仅能提高PCNA、p-PI3K、p-AKT的表达水平,而且抑制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的表达,同时升高细胞活性,促进克隆形成(均P<0.001);敲低CTTN后PCNA、p-PI3K、p-AKT表达水平降低,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的表达升高,细胞活性降低,克隆形成显著减少,皮下种植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均P<0.001)。结论 CTTN通过上调PI3K-AKT通路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SP600125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周期、凋亡以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时间点不同浓度的SP600125作用后HeLa细胞的增殖状态.确定20μmol/L的SP600125用于后续实验.利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1(FOXK1)对肝癌高转移细胞Huh7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40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FOXK1 mRNA的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正常肝细胞HL7702、肝癌细胞BEL7402和肝癌高转移细胞Huh7中FOXK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小RNA干扰技术下调FOXK1表达后,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癌高转移细胞Huh7 FOXK1 mRNA和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其侵袭和迁移能力。 结果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FOXK1 mRNA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87±0.21 vs 1.35±0.11,P=0.004);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相比正常肝细胞HL7702,肝癌细胞BEL7402和肝癌高转移细胞Huh7中FOXK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01)。下调FOXK1表达后,肝癌高转移细胞Huh7中FOXK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侵袭和迁移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1)。结论 下调FOXK1表达能抑制肝癌高转移细胞Huh7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沉默信号素蛋白6D(Sema6D)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促进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检测人骨肉瘤组织及细胞系中Sema6D的表达情况,脂质体法转染靶向siRNA后通过CCK-8、细胞划痕、Transwell、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肿瘤条件培养基共培养实验探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体外促血管形成能...  相似文献   

14.
宋娇  王利 《肿瘤防治研究》2020,47(6):457-461
目的 探讨ZEB1-AS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qRT-PCR法检测195对子宫内膜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ZEB1-AS1及ZEB1的表达量;分析ZEB1-AS1及ZEB1的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MTT、Transwell迁移实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过表达ZEB1-AS1稳转细胞系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ZEB1-AS1与ZEB1在子宫内膜癌中均高表达,且两者成正相关(P<0.05),两者分别高表达均可缩短患者生存期(均P<0.05);ZEB1-AS1表达与患者肿瘤家族史、病理分级、病理分型、化疗、肿瘤分期、T分期、M分期和HPV感染相关(均P<0.05),ZEB1表达与患者肿瘤家族史、病理分级、肿瘤分期、T分期、N分期和M分期相关(均P<0.05);过表达ZEB1-AS1可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均P<0.05)。结论 ZEB1-AS1及ZEB1在子宫内膜癌中高表达,可促进子宫内膜癌转移和侵袭并提示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敲低PRPF19之后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GEPIA等数据库分析PRPF19在胰腺癌及其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通过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胰腺癌细胞中PRPF19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小干扰RNA(siRNA)技术沉默胰腺癌细胞中PRPF19的表达,并通过Western blot和qRT-PCR验证其敲低效率;CCK-8、克隆形成以及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PRPF19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以及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GEPIA分析显示,与正常胰腺组织相比,PRPF19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正常胰腺细胞相比,PRPF19在MIA PaCa-2、PANC-1等多种胰腺癌细胞系中高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敲低PRPF19后,胰腺癌细胞的增殖速率明显下降,克隆形成数量、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均减少(P<0.05)。结论敲低PRPF19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RPF19可能作为胰腺癌的一个癌基因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miR-7-5p、POLE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qRT-PCR检测NSCLC组织、癌旁组织、肿瘤细胞、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中miR-7-5p和POLE4 mRNA相对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miR-7-5p与POLE4的靶向关系;将si-NC、si-POLE4转染至SPC-A-1细胞中设为si-NC组和si-POLE4组,同时设置对照组;MTT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结果 miR-7-5p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降低、POLE4表达水平升高;miR-7-5p可靶向结合POLE4;si-POLE4组培养72 h,细胞O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和si-NC组(P<0.05)。si-POLE4组培养48 h细胞的迁移率和穿膜细胞数低于对照组和si-NC组(P<0.05)。结论 miR-7-5p可能通过靶向结合POLE4,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激酶 1(DCLK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RT-q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组织和细胞(U87和A172)中DCLK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sh-DCLK1和阴性对照(sh-Con)转染U87和A172细胞;MTT和Transwell法分析敲低DCLK1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蛋白印迹法检测敲低DCLK1对神经胶质瘤细胞中TGF-β/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GF-β1、p-Smad2、p-Smad7表达的影响;将已转染sh-DCLK1或sh-Con的U87细胞注射到BALB/c裸鼠颈部皮下,定期测量瘤体体积,收集瘤体并称重。结果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DCLK1 mRNA和蛋白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和正常神经胶质细胞均显著升高(P<0.001)。与sh-Con组比,sh-DCLK1组的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细胞中TGF-β1、p-Smad2和p-Smad7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01);sh-DCLK1组裸鼠体内的瘤体体积和瘤体质量明显降低(P<0.001)。结论敲低DCLK1能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Smads信号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探讨miR-144对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人正常胰腺上皮细胞系HPDE与胰腺癌SW1990细胞中miR-144表达水平。将miR-144阴性对照质粒、miR-144 mimic质粒分别转染至SW1990细胞,分别命名为阴性转染组、miR-144过表达组,未经处理的细胞命名为空白对照组。采用RT-qPCR法检测各组miR-144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菌落形成;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通路中PI3K及其磷酸化蛋白(p-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及其磷酸化蛋白(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SW1990细胞中miR-144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HPDE细胞(P<0.05);miR-144过表达组中miR-14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转染组(P<0.05)、细胞增殖率、菌落形成、迁移及侵袭数量和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阴性转染组(均P<0.05)。结论 miR-144在胰腺癌细胞SW1990中呈低表达,上调miR-144表达水平有效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其机制可能与PI3K通路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环状RNA hsa_circ_000059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以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2018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84例HCC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qRT-PCR检测hsa_...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