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目的:比较角膜波前像差引导下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LASIK)和常规的LASIK对低中度近视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比研究,选取6mo内连续的低中度近视患者32例58眼实施常规LASIK(A组,其中低度近视24眼,中度近视34眼),34例52眼实施角膜波前引导下的个性化LASIK(B组,其中低度近视23眼,中度近视29眼)。所有手术均使用德国Schwind公司Esiris第九代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和Carriazo Pendular钟摆式角膜板层刀,使用4.2.0版本的Optikon keratron Scout2000角膜地形图对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3mo进行6mm瞳孔直径时角膜高阶像差检查。结果:两组病例角膜球差和均方根均高于术前。A组低度近视术后高阶像差增加量依次为均方根0.236μm、彗差0.146μm、球差0.139μm和三叶差0.054μm,中度近视高阶像差增加量依次为均方根0.367μm、球差0.284μm、彗差0.177μm和三叶差0.021μm。B组低度近视高阶像差增加量依次为球差0.127μm、均方根0.088μm、三叶差0.051μm、和彗差0.042μm,中度近视高阶像差增加量依次为均方根0.175μm、球差0.162μm、彗差0.027μm和三叶差0.024μm;两组病例术后3mo裸眼视力非常接近.同样条件下低中度近视角膜波前像差引导下的个性化LASIK切削的深度较常规LASIK深。结论:角膜波前像差引导下的低中度近视LASIK较常规LASIK角膜高阶像差影响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和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PRK)矫正近视对角膜前表面三阶水平彗差、三阶垂直彗差、四阶球差和总高阶像差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收集2016-12/2017-02在乐山市眼科中心行SMILE手术及Trans-PRK手术矫正近视患者各20例40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mo用Pentacam角膜地形图仪进行角膜像差检查。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角膜前表面三阶水平彗差、三阶垂直彗差、四阶球差和总高阶像差均方根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术后1、 3mo SMILE组和Trans-PRK组患者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前两组患者各项角膜像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角膜像差较术前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角膜像差在术后1、 3mo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水平彗差、垂直彗差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LE组患者术后四阶球差及总高阶像差均方根低于Trans-PR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MILE与Trans-PRK手术矫正近视术后角膜像差均增高,两种手术方式对角膜三阶水平彗差和垂直彗差影响相似,SMILE手术对四阶球差及总高阶像差的影响较Trans-PRK手术更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我国中老年白内障患者角膜高阶波前像差分布的特点,探讨眼轴长度是否对角膜高阶波前像差产生影响,为白内障手术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使用i 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319例319只优势眼的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使用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并按眼轴长度(AL)分为短眼轴组、正视及轻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3组。记录6 mm瞳孔直径下的总高阶像差(HOAs)、彗差(coma aberration)、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三叶草像差(trefoil aberraition)的均方根值(RMS)。分析角膜总高阶像差、彗差、球差、三叶草像差与眼轴长度的关系。结果短眼轴组HOAs平均值为(0.586±0.593)μm,正视及轻度近视组HOAs平均值为(0.428±0.320)μm,高度近视组HOAs平均值为(0.680±0.518)μm,正视及轻度近视组及高度近视组与短眼轴组HOAs比较无明显差异,正视及轻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HO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840,P=0.401;u=-1.845,P=0.065;u=-3.185,P=0.001);短眼轴组彗差平均值为(0.184±0.148)μm,正视及轻度近视组彗差平均值为(0.158±0.111)μm,高度近视组彗差平均值为(0.265±0.216)μm,短眼轴组三叶草像差平均值为(0.177±0.140)μm,正视及轻度近视组三叶草像差平均值为(0.155±0.102)μm,高度近视组三叶草像差平均值为(0.299±0.256)μm,短眼轴组球差平均值为(0.030±0.140)μm,正视及轻度近视组球差平均值为(0.010±0.119)μm,高度近视组球差平均值为(0.025±0.099)μm,3组间彗差、三叶草像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321,F=20.515,P=0.000),3组间球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11,P=0.403)。结论研究表明我国中老年白内障患者中不同眼轴长度分组的瞳孔中央6 mm直径的角膜总高阶像差、彗差及三叶草像差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当AL≥25.00 mm时,总高阶像差、彗差及三叶草像差明显增大,而在不同眼轴长度分组中球差未发现明显差异。角膜球差具有较大个体差异性且未发现与眼轴有任何相关性,手术前角膜球差的精准测量是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个性化选择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VisuMax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正高度近视术后角膜前后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情况.方法 前瞻性连续病例研究.选择行LASIK矫正高度近视(等效球镜度数-6.38~-13.50 D)患者22例((41眼),其中使用Visumax飞秒激光制瓣11例(21眼),Moria M3旋转式微型角膜刀制瓣11例(20眼).采用Pentacam-HR眼前节分析系统,分别在术前、术后6个月对术眼进行眼前节三维图像采集,记录基于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图获取的分析直径为6 mm的角膜前后表面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及各阶像差的Zernike系数,计算彗差和初级球差,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飞秒激光组和角膜刀组的角膜前表面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彗差、初级球差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其中角膜刀组的彗差增加量显著高于飞秒激光组[分别为(0.788±0.592)μm及(0.403±0.572)μm,P<0.05];术后飞秒激光组的角膜后表面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彗差、初级球差的绝对值均较术前增加(P<0.05),而角膜刀组的角膜后表面像差在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角膜刀组相比,飞秒激光组术后角膜后表面的彗差增加量更显著[分别为(0.004±0.031)μm及(0.027土0.036)μm,P<0.05].结论 VisuMax飞秒激光LASIK矫正高度近视比角膜刀制瓣引起的角膜前表面彗差增加量较少;其角膜后表面像差亦存在轻微增加,且角膜后表面彗差增加较角膜刀显著,发生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矫正中、低度近视术后角膜前表面、后表面和总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11/2018-02在西安爱尔眼科医院屈光中心行SMILE手术及ICL手术矫正中、低度近视患者各35例70眼。术前及术后1、3、6mo应用基于Ray Tracing技术的Scheimpflug成相评估6mm直径的角膜前表面、后表面和总角膜高阶像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不同时间点角膜彗差、球差和总高阶像差均方根进行比较。

结果:术后1、3、6mo SMILE组和ICL组患者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前两组患者各项角膜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SMILE组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CL组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两组患者角膜后表面高阶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者彗差、球差和总高阶像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比SMILE手术,ICL术矫正中、低度近视在短期内引入的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更小。  相似文献   


6.
SMILE手术矫正近视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SMILE矫正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及稳定性等。方法前瞻性研究。符合屈光手术常规适应证的94例(170眼)近视患者人选,行常规SMILE手术。患者年龄为18~44岁,平均(26.8±4.7)岁,术前等效球镜度(SE)-3.25~9.13D,平均(-6.20±1.37)D,散光0.00—3.25D,中位数-0.75(0.75)D,角膜厚度484~600μm,平均(554.7±27.5)μm。常规检查包括UCVA、BCVA、屈光度、眼压及角膜地形图、像差、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等。术后随访6—24个月。采用配对t检验、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手术顺利。术后2年UCVA≥1.0、〉10.8的眼数分别为97%、100%。100%的术眼BCVA达到或高于术前BCVA,35%BCVA提高1行,10%BCVA提高2行。术后SE为(-0.01±0.45)D.87%术眼SE在±0.50D以内,100%术眼SE在±1.00D以内。术后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均方根值与术前比较均增加(拉-6.861、-2.078、-5.672,P〈0.05),分别增加(0.15±0.12)μm、(0.04±0.11)μm、(0.14±0.14)μm。结论SMILE矫正近视临床效果肯定,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及稳定性:术后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均增加,球差增加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近视眼高阶相差的影响。方法对31例(62只眼)近视眼患者分别于佩戴和未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时,采用博士伦Zywave波前相差仪测量其总的高阶相差、彗差、三叶草差和球差,以均方根值(RMS)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其差异。结果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时,总的高阶相差、彗差、三叶草差和球差的平均RMS值为(0.472±0.150)μm、(0.210±0.130)μm、(0.224±0.142)μm、(0.148±0.096)μm,未佩戴时,其值分别为(0.363±0.129)μm、(0.186±0.102)μm、(0.203±0.072)μm、(0.126±0.120)μm。两者比较,总的高阶相差有显著性差异,彗差、三叶草差和球差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可导致近视眼总的高阶相差增加,对彗差、三叶草差和球差则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Q值引导的机械刀制瓣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OUP-SBK)和飞秒激光制瓣SBK(Femto-SBK)2种手术方式对术眼角膜像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138例患者(276眼)根据制瓣方式不同分为2组:OUP-SBK组77例,其中按术前等效球镜度(SE)分为低度近视组17例(SE≤-3.00 D),中度近视组29例(-3.00 D<SE<-6.00 D),高度近视组31例(SE≥-6.00 D);Femto-SBK组61例,其中低度近视组13例,中度近视组24例,高度近视组24例。均采用Q值引导的准分子切削模式手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测量术眼角膜的总高阶像差、球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水平三叶草和斜向三叶草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低度近视组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垂直彗差高于术前(F=32.4、14.6、4.6,P<0.01);中度近视组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水平三叶草术后高于术前(F=40.9、22.5、34.0、2.7、24.4,P<0.05);高度近视组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OUP-SBK组明显高于Femto-SBK组(F=15.4、3.9、10.4、4.8,P<0.05)。结论对于高度近视患者,飞秒激光制瓣较角膜刀制瓣产生的像差少,能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光学区大小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后眼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将接受LASIK治疗的近视者236例(461只眼)分为高、中、低度近视组,每组根据激光切削光学区直径不同(5.75、6.00、6.25和6.50mm)分为Ⅰ~Ⅳ亚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用波阵面像差仪测量眼的像差。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分析手术前后各组内不同亚组间在瞳孔直径为4.00、5.00、6.00mm时眼总高阶像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和球差的差异。结果术前各组内不同亚组间眼高阶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各组内不同亚组间眼总高阶像差和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大光学区亚组低于较小光学区亚组。高度近视组在不同瞳孔直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在瞳孔直径为6.00mm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瞳孔直径为6.00mm时,高度近视组各亚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在Ⅰ、Ⅳ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不同亚组间水平彗差和垂直彗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学区大小影响LASIK治疗近视后眼总高阶像差和球差,较大光学区组低于较小光学区组,在治疗高度近视时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assist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与小切口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切除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后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 选取行FS-LASIK患者22例(22眼)及行SMILE患者30例(30眼)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并对比2种术式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的角膜波前像差。结果 FS-LASIK术后1周球差、倾斜三叶草分别为(0.517±0.193)μm、(0.096±0.146)μm,与术前相比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FS-LASIK术后1个月球差、水平彗差、倾斜三叶草分别为(0.534±0.178)μm、(0.151±0.263)μm、(0.088±0.152)μm,与术前相比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MILE术后1周球差、倾斜三叶草分别为(0.361±0.189)μm、(0.017±0.147)μm,与术前相比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MILE术后1个月球差为(0.382±0.178)μm,与术前相比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间球差、倾斜三叶草、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43、2.647、2.391,均为P<0.05)。结论 FS-LASIK术后早期角膜高阶像差改变以球差、彗差、倾斜三叶草为主;SMILE术后早期角膜高阶像差改变以球差为主。FS-LASIK和SMILE术后早期球差、倾斜三叶草、总高阶像差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Li SM  Xiong Y  Li J  Zhou YH  Dai Y  Zhang YD  Jiang WH  Wang NL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10):934-937
目的 采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分析实时动态矫正单项高阶像差对视力的影响.方法 对照研究.在暗室中,对12位年轻健康志愿者给予右眼5 g/L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散瞳,使瞳孔直径达到6.0mm以上.通过光学镜片对受试者的近视和散光充分矫正,利用自适应光学系统进行彗差、三叶草像差、球差和球差外4阶像差等不同单项高阶像差的矫正,同时进行100%对比度视力的检测.采用配对t检验来分析不同矫正策略之间的视力差异和像差RMS值差异.结果 不同单项高阶像差均被彻底矫正,其余像差保持不变.矫正彗差、三叶草像差、球差和球差外4阶像差后,受试者的视力分别平均提高了0.021 LogMAR、0.017 LogMAR、0.022 LogMAR和0.025 LogMAR,视力变化率分别为(-0.40±1.22)LogMAR/μm、(-0.20±0.61)LogMAR/μM、(-0.80±1.44)LogMAR/μm和(-0.30±0.57)LogMAR/μm.不同单项高阶像差矫正下的视力和残余像差均方根值呈线性关系(R2=0.13,P<0.01).结论 在正常人眼高阶像差中,球差对视力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彗差、球差外4阶像差和三叶草像差,视力的变化和残余像差均方根值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同切削比的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后早期角膜高阶像差(higher-order aberrations,HOAs)的变化,探讨切削比对角膜HOAs的影响。方法 选自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共58例 (114眼) 患者,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医师完成SMILE手术,按切削比(角膜切削深度/术前角膜厚度)将病例分为A组(切削比≤0.16)、B组(切削比>0.16~0.21)和C组(切削比>0.21),记录患者在术前及术后 1 d、1周、1个月时测量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角膜HOAs等。结果 术前及术后1 d、1 周及1个月的UCVA、BCVA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术后1 d球差、总HOAs分别为(0.27±0.10)μm、(1.71±2.04)μm,B组分别为(0.32±0.18)μm、(2.43±2.06)μm,C组分别为(0.37±0.18)μm、(3.90±2.28)μm,A组的球差、总HOAs均明显低于C组(均为P<0.05),B组的总HOAs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术后1周球差、总HOAs分别为:(0.27±0.13)μm、(1.74±1.95)μm,B组分别为(0.34±0.19)μm、(2.52±2.08)μm,C组分别为(0.43±0.18)μm、(3.93±2.29)μm,A组和B组的球差、总HOAs均明显低于C组(均为P<0.05);A组、B组、C组术后1个月球差分别为(0.26±0.10)μm、(0.32±0.14)μm、(0.45±0.15)μm,A组和B组的球差均明显低于C组(均为P<0.05)。术后球差、总HOAs与切削比均相关(均为P<0.05)。结论 切削比越大的SMILE手术,术后早期角膜HOAs增加越明显,特别是角膜球差和总HOAs。因此,术前需考虑切削比对术后角膜HOAs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调整光学切削直径及Kappa角后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LASIK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13例(626眼),根据切削直径分成两组,试验组157例314眼,切削直径设定为6.0 mm,对照组156例312眼,切削直径设定为6.5 mm。试验组患者激光切削前修正Kappa角,对照组不做修正。患者术前进行裸眼视力、主视眼确定、验光、眼压、暗室下瞳孔直径、泪液分泌试验、裂隙灯、散瞳验光、眼底检查、pentacam测量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前后表面及Kappa角等检查。术后1 d、1周、1个月随访,并检查裸眼视力、角膜厚度、波前像差及夜间视力、光晕、眩光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角膜厚度变化、手术所用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的高阶像差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别为18~44(24.19±5.33)岁、18~42(25.08±4.91)岁,屈光度分别为(-7.47±1.04)D、(-7.61±1.12)D。两组年龄、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Kappa角分别为,X轴:(210±40)μm、(200±30)μm,Y轴:(190±30)μm、(220±4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两组手术前后的角膜厚度及术后角膜基质床的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5.56±1.89)s和(20.83±3.0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试验组的总高阶像差和垂直慧差的变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 P<0.01),但两组间的水平慧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球差低于试验组(P<0.01)。结论 LASIK手术中科学合理地调整Kappa角可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博士伦Zyoptix节约角膜个体化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同时分析术后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因角膜相对较薄不适宜接受常规LASIK手术,而采用Zyoptix节约角膜个体化LASIK治疗的患者32例64眼,分析节约角膜的程度、术后1a余视力的恢复和6mm瞳孔直径下高阶像差的变化。结果:手术平均节约角膜组织29.27μm,节约组织达21.36%;术后1a余,裸眼视力为0.93±0.24,较术前裸眼视力显著提高(P<0.01),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96±0.09相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81%的眼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无1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在6mm瞳孔直径下,总体高阶像差、三阶彗差、四阶球差较术前分别增大1.76倍、2.10倍、3.90倍,与常规LASIK术相似。结论:Zyoptix节约角膜个体化LASIK可以节约角膜组织20%~25%,扩大近视治疗度数范围,临床上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预测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瞳孔中心与角膜共轴反光点之间的偏移量(P-Dist)分布规律,通过75%、100%的Kappa角补偿值,分析其对中度近视患者的屈光度和视觉质量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8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行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中度近视患者322例(右眼)。术中记录患者的P-Dist大小。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患者瞳孔大小和中心位置,应用视功能检测仪测定患者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仪测量患者眼球的高阶像差。结果 患者P-Dist为0.012~0.610(0.225±0.108)mm。补偿75%组患者P-Dist为(0.215±0.094)mm,补偿100%组患者P-Dist为(0.238±0.122)m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8)。P-Dist >0.225 mm时,补偿75%组患者的术后柱镜度[(0.29±0.35)D]低于补偿100%组[(0.44±0.29)D](P=0.041)。彗差方面,补偿100%组患者在不同P-Dist(P-Dist>0.225 mm、P-Dist ≤0.225 mm)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P-Dist >0.225 mm时,补偿100%组患者的彗差明显高于补偿75%组(P=0.023)。P-Dist >0.225 mm时,明视眩光状态下1.5 cpd空间频率中,补偿100%组患者的术后对比敏感度显著低于补偿75%组(P=0.038)。结论 75%、100%的Kappa角补偿均能获得较好的视觉质量。但在P-Dist >0.225 mm的中度近视患者的个性化准分子切削手术中,选择100%补偿量未必获得较75%补偿量更佳的视觉质量效果。瞳孔中心位置的动态变化等可能是形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眼高阶像差的分布(HOAs)和mesopic瞳孔的大小在个体中筛选的屈光手术。 方法:我们采用Zywave像差分析仪(博士伦)分别对患有近视、近视散光和复性近视散光患者1240例2458眼和患有远视、远视散光和复性远视散光患者110例215眼的高阶像差和瞳孔大小进行检测。所有患者屈光不正均可矫正,无屈光手术史或潜在疾病。HOAs的均方根值、总球面像差、总斜射球面像差和中间视觉状态下瞳孔的大小进行了分析,眼高阶像差测量均在瞳孔≥6.0mm,且瞳孔大小的测量均为在中间视觉状态下进行。 结果:HOAs均方根值、总球面像差和总斜射球面像差在近视眼组与远视眼组分别为0.369±0.233μm、0.133±0.112μm、0.330±0.188μm;0.418±0.214μm、0.202±0.209μm、0.343±0201μm。与近视患者相比,远视患者的总HOAs和总球面像差更大(P均<0.01)。年龄匹配分析显示在远视眼组只有总球面像差较高(P=0.05)。近视眼组的中间视觉状态下瞳孔大小较大(P≤0.05)。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两组的HOAs的水平有显著差异,这对于将行屈光手术的伊朗人很重要。远视眼组的总球面像差显著高于近视眼组,中间视觉状态下瞳孔大小在近视眼组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瞳孔直径下的角膜球差情况,比较OPD波前像差分析仪和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在测量角膜球差时的一致性,并探讨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角膜球差特征。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11月在我院入院做过OPD波前像差分析仪或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检查的20~89岁调查对象各350人,分别记作OPD组及Pentacam组。记录瞳孔直径为3 mm、4 mm、5 mm、6 mm、7 mm、8 mm、9 mm时的角膜球差值;分析6 mm瞳孔直径下的角膜球差频数分布情况及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角膜球差特征。结果 两组比较发现,瞳孔直径在3 mm、4 mm、5 mm、7 mm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瞳孔直径为6 mm、8 mm、9 mm时,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大瞳孔直径下,两种检查的一致性较好。6 mm瞳孔直径时OPD组和Pentacam组角膜球差值分别为(0.271±0.069)μm、(0.310±0.158)μm,两组角膜球差均具有明显的瞳孔依赖性,并随着瞳孔直径的增大而增高。6 mm瞳孔直径时,OPD组和Pentacam组角膜球差分布于0.10~0.40 μm的比例分别为97.71%和66.28%。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得的角膜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而OPD波前像差分析仪测得的角膜球差与年龄无明显关系。结论 角膜球差随着瞳孔直径的增大而增高。瞳孔较大时,OPD波前像差分析仪和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得的角膜球差的一致性较好。不同设备测量的角膜球差值随年龄的增长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