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难以避免的并发症,肺组织受到一定剂量射线照射后,引起肺内效应细胞产生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启动炎症反应和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进而形成肺组织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及预后。笔者在总结了近年来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病理学变化、影像学改变和中西医防治的基础上,提出中西医结合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部分观点,希望能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肺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难以避免的并发症,肺组织受到一定剂量射线照射后,引起肺内效应细胞产生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启动炎症反应和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进而形成肺组织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及预后。笔者在总结了近年来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病理学变化、影像学改变和中西医防治的基础上,提出中西医结合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部分观点,希望能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张代钊教授中药治疗放射性肺炎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放射性肺炎是胸部肿瘤放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达30%-50%,其对肺实质的损伤较为严重.最终发展为放射性肺纤维化.放射性肺炎限制了胸部肿瘤放疗的剂量,从而影响了肿瘤局部控制率及放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引起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我科张代钊教授在放射性肺炎的防治上有丰富的经验,下面是张代钊教授治疗的一个病例.  相似文献   

4.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在肺癌、食管癌和乳腺癌等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部分肺组织因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剂量的射线照射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表现为急性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约为5%~10%。放射性肺损伤的高发病率限制了肿瘤的放疗总剂量,从而使放射治疗肿瘤的疗效下降,部分重度放射性肺损伤明显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5.
卢健 《浙江实用医学》2008,13(2):101-102
目的探讨老年人胸部恶性肿瘤放疗致放射性肺炎的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制订放疗计划,避免和减少肺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老年胸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导致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女性、放疗剂量大、有肺部原发疾病、及联合化疗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高,而原发肿瘤部位,联合手术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无明显关系。结论在制订胸部肿瘤放疗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以避免和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放疗是胸部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肺组织对辐射中度敏感,射线可使正常的肺组织因受到超过其生物效应的剂量阈值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放射肺性损伤(RLI),临床发生率约为5%~10%,一旦发生往往不可逆转,目前没有理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从理论上说,如果能提高肿瘤的放射剂量,则可改善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RLI不仅限制了肿瘤的放射治疗剂量,也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预防RLI的发生比肿瘤治疗更重要[1].细胞因子作为分子水平的生物效应调节因子,与RLI的发生关系密切,成为专业学界关注热点.本文就放射性肺损伤与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在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是胸部肿瘤放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正常治疗和生活质量,也是主要的放疗剂量限制性因素~[1];临床上一般表现为早期的放射性肺炎和后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放射性肺炎一般发生在放疗后几个小时内,但是其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特征在放疗后数周乃至数月都可能不会出现;放射性肺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大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RILI)模型,研究肺宁颗粒对肺损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胸部接受6 MV X线单次照射15 Gy,1周2次,共30 Gy,构建放射引起的肺损伤模型,不同时间段灌注不同剂量的肺宁颗粒。采用CT法检测肺损伤程度,HE染色法检测放疗后各时间段每组大鼠的肺组织的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照射后的大鼠血浆中炎症因子的含量变化。结果成功构建放射性肺损伤模型,放疗时间越长肺部损伤程度及炎症因子释放含量越多。放疗后第2、4、6周放射性肺损伤组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强表达,显著高于Con组(正常组)(P0.05)。不同放疗时间的大鼠肺组织经肺宁颗粒处理后TGF-β1、IL-1、IL-6含量明显低于各对照组(P0.05),且呈一定浓度依赖性。肺宁颗粒高剂量组、肺宁颗粒中剂量组、肺宁颗粒低剂量组TGF-β1、IL-1、IL-6表达均不同程度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肺宁颗粒预防组上述指标表达低于地塞米松组(P0.05)。结论肺宁颗粒主要通过降低炎症因子TGF-β1、IL-1、IL-6的产生从而防治放射性肺损伤。肺宁颗粒治疗作用低于地塞米松,但肺宁颗粒的预防作用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9.
胸部放疗常引起肺实质损伤,诱发放射性肺炎,如不及时控制,进一步诱发肺纤维化,严重影响病人 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甚则危及生命。如何减少其发生发展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而中医药在防治放射 性肺损伤具有显著疗效,本文就放射性肺损伤中医防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前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对正常细胞也有损伤,放射性肺损伤(RILI)是胸部放疗常见并发症,包括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其发生机制已有较多研究。外泌体是一种纳米大小的细胞外小泡,外泌体内含有多种生物分子,包括RNA、DNA、脂质和蛋白质等,最近研究发现,外泌体可以介导细胞通信,参与肿瘤转移、进展和治疗过程,在炎症和免疫方面有很多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在外泌体参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肺纤维化即损伤后的肺上皮细胞为胶原和细胞外基质所取代,其过程不可逆,5 年生存率仅为 20% ~ 30%,患者最终死于肺衰竭。在不同治疗阶段,60% 肺癌患者需接受放射治疗;30% 患者发生肺损伤, 最终可能会诱导纤维化发生。目前对放疗导致的纤维化确切机制缺乏了解,该文主要对放射性肺纤维化的研 究进展,以及笔者正在从事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了解发生肺纤维化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6):187-192
放射性肺炎是胸部肿瘤放疗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虽然放疗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提高,但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仍不低,严重者将危及生命。放射性肺炎一旦发展至放射性肺纤维化将不可逆转,故预防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尤为重要。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热及肺衰竭,常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治疗。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性肺炎日渐受到重视。本文着重介绍放射性肺炎的诊断、防治手段及相关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肺损伤(RILI)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中医药干预能减少RILI发生率及减轻严重程度,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ILI临床研究量多,而实验研究量少且缺乏系统综述。通过整理和总结目前中医药干预RILI实验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从靶细胞、免疫平衡、炎症因子、纤维化因子4个方面展开综述,探讨中医药干预RILI的机制,以期为RILI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前的基础肺功能与放疗后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81例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前常规检测基础肺功能,按常规肺功能分为基础肺功能正常组(51例)和基础肺功能异常组(30例),对2组患者进行5~6周的三维适形放疗(3DCRT)或调强放疗(IMRT),比较放疗结束后2组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81例胸部肿瘤患者中17例(21.0%)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基础肺功能正常组和基础肺功能异常组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9.8%(5/51)和4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放疗前患者的基础肺功能与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高海拔地区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因素,为临床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标准。方法60例未经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间数值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分组研究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剂量体积参数及肺功能指标与放射性肺炎的关系。结果①放射性肺损伤2级以上者有19例(31.67%);放疗前合并COPD者有12例(46.67%);②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相关因素是放疗前合并有COPD、同步化疗、GTV大小、V30 DLCO(P〈0.05)。结论DLCO在放疗后受损最显著,放射性肺损伤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肺部有COPD的患者应优选治疗方案,且肺V30控制在18%以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于胸部放疗后患者肺损伤发生率及血浆TGF-β1、TNF-α的影响。方法 112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放疗)58例,对照组(放疗)54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TGF-β1、TNF-α的变化以及治疗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浆TGF-β1、TNF-α含量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减少放疗后患者血浆TGF-β1、TNF-α的升高幅度,预防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有一定的疗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张波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8):157-159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行二程加量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三维适形放疗二程加量的方法,治疗我院自2007年6月~2010年8月接收的40例ⅢA及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所有患者均采用CT定位扫描,输入TPS计划系统,勾画靶区肿瘤区1(GTV1),外放8 mm为临床靶区1(CTV1),包括相应淋巴引流区;在此基础上外放5 mm为计划靶区1(PTV1),制订计划Ⅰ;先行三维适形放疗46 Gy/23 f~50 Gy/25 f,而后进行第2次CT定位扫描,勾画靶区肿瘤区2(GTV2),外放6 mm为临床靶区2(CTV2),在此基础上外放5 mm为计划靶区2(PTV2),制订计划Ⅱ,行三维适形二程加量放疗20 Gy/10 f~24 Gy/12 f。两次计划放疗均按照单次剂量2 Gy,每周进行5次,放疗期间无间断。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于放疗中体积缩小中位值为29.0%,全程放疗结束后1个月给予疗效评价,其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3例,无变化(NC)12例,进展(PD)3例。总有效率(CR+PR)为62.5%,1年局控率为87.6%,1年总生存率为78.2%,2年局控率为40.6%,2年总生存率为32.0%,死于非肿瘤相关疾病5例(12.5%),至随访日生存者3例(7.5%)。急性放射性肺损伤2级占15.0%(6/40),3级占7.5%(3/40);晚期放射性肺损伤2级占7.5%(3/40),3级占5.0%(2/40)。结论:三维适形放疗二程加量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靶区放疗剂量,更好地根治肿瘤,而且未增加放疗的不良反应,在照射野内复查CT未发现局部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8.
肝纤维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损伤所导致的复杂的纤维化及炎症反应发生的动态过程,可进一步进展至肝硬化及肝癌,是影响慢性肝损伤患者生命健康的一个主要问题。综述了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相关的分子机制及现阶段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肝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百草枯是一种高效触杀性除草剂。百草枯吸收入血后主要聚集在肺,造成肺损伤,尤其是中毒晚期形成不可逆的肺纤维化后引起呼吸功能衰竭,而这是导致百草枯中毒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百草枯的中毒机制目前仍不明,现推测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是其最主要的致病机制,而基因表达异常、线粒体损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失、细胞因子网络和酶失衡等亦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针对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治疗除减少毒物吸收、增加毒物清除外,主要以抗氧化和抗免疫反应为主,但效果欠佳。虽然国内外已提出很多新型的治疗方法,但大部分仍处于实验阶段。因此,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导致肺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及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