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魏明  田临红  程义新 《河北医药》2010,32(7):860-86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实验室检测一直是诊断HIV/AIDS的主要依据。自1985年第一代HIV抗体问世以来,HIV病原学检测方法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种检测HIV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实验室检测方法也在不断提高和更新。  相似文献   

2.
刘琳 《贵州医药》2009,33(9):848-849
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自1981年发现首例AIDS病例以来,HIV/AIDS在全球蔓延的速度十分迅来,至今已经发展成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贵州省关岭县自2002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截至2007年12月31日止已发现了44例HIV/AIDS。现将关岭县HIV/AIDS的流行现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医药导报》2008,27(9)
自1987年3月美国首次批准第一个抗HIV药——齐多夫定用于治疗HIV阳性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后,全世界临床使用的所有抗HIV药物,均由美国FDA首先批准上市。截至2008年3月底,已批准25个品种,其中,HIV蛋白酶抑制药(PI)10个,核苷、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药(NRTI)8个,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开封地区2016~2020年男男性行为者(MSM)HIV核酸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开封地区2016~2020年1460名MSM作为研究对象,分析HIV核酸检测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IV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HIV核酸结果显示,开封地区2016~2020年MSM HIV阳性率呈逐年升高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文化程度较低、本地居住时间<2年、感染梅毒、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等5个因素是MSM HI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开封地区2016~2020年MSM HIV感染率呈升高趋势,受年龄、文化程度、本地居住时间、感染梅毒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遏制HIV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开封地区2016~2020年男男性行为者(MSM)HIV核酸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开封地区2016~2020年1460名MSM作为研究对象,分析HIV核酸检测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IV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HIV核酸结果显示,开封地区2016~2020年MSM HIV阳性率呈逐年升高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文化程度较低、本地居住时间<2年、感染梅毒、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等5个因素是MSM HI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开封地区2016~2020年MSM HIV感染率呈升高趋势,受年龄、文化程度、本地居住时间、感染梅毒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遏制HIV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梅州市自愿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为制定血液安全和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2012年梅州市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HIV筛查采用ELISA试验,HIV抗体初筛可疑标本送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使用免疫印迹试验(WB)进行确证,确证阳性者判定为HIV抗体阳性。结果在2007—2012年162896例梅州市自愿无偿献血者中,检出HIV抗体阳性16例,阳性率为9.82/10万,不同年份自愿无偿献血人群HIV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抗体阳性者均为男性,以青壮年为主。结论采供血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大力开展大众艾滋病知识普及工作,把输血传播HIV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7.
在HIV感染者中,儿童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比例(54%)远低于成年人(62%)。同时,HIV暴露但未感染儿童的早期发育也不及未暴露儿童。2019年7月在墨西哥召开的第11次国际儿童HIV感染研讨会和国际艾滋病学会年会,探讨了如何加强对儿童HIV感染的管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张彩霞  史志旭 《淮海医药》2002,20(2):145-145
目的:对献血员HIV感染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初筛,蛋白印迹(WB)法确证。结果:1995年-2000年共发现并确证HIV-1型感染20例(0.124‰),结论:严格进行献血员HIV感染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现状及暴露后处理情况,完善HIV职业暴露的防控措施,减少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及暴露后感染HIV的风险。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至2012年报告的职业暴露案例,分析其应急处理、预防用药及血清学检测情况。结果2009年至2012年,我院共报告发生HIV职业暴露17例,其中医师8例,占(47.1%);护士6例,占(35-3%);实习生3例,占(17.6%)。暴露方式以针刺等锐器伤为主。所有暴露者均实施了应急局部处理,有6例进行了预防性用药,有11例未用药或用药情况不详。所有暴露者经医学观察,均未发现HIV抗体阳转。结论医务人员容易发生HIV职业暴露且防护意识淡薄,应加强HIV职业暴露的宣教工作,减少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张艳梅  宋晓平 《中国医药》2014,(10):1535-1537
目的 评价综合干预措施阻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HIV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14 016例孕妇进行HIV抗体检测,经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HIV抗体阳性为确诊病例.HIV抗体阳性且选择继续妊娠孕妇为研究组(45例),HIV抗体阴性孕妇为对照组(90例).研究组孕妇除常规产科保健外,均于不同时期接受抗病毒药物等母婴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孕妇仅接受常规产科保健.评价HIV抗体阳性检出率、终止妊娠率及母婴综合干预措施效果等.比较2组孕妇妊娠结局.结果 孕妇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4%(60/14 016),终止妊娠者占25.0%(15/60),继续妊娠者占75.0%(45/60).研究组有45例孕妇及45例新生儿采用药物阻断治疗,出生新生儿均采用人工喂养.随访至新生儿12~ 18个月龄时失访21例,死亡2例,HIV检测阴性21例,HIV检测阳性1例.研究组低体质量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8%(8/45)比6.7%(6/90),P<0.05].2组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窒息和出生缺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HIV感染孕妇进行综合的干预措施在母婴阻断上可以起到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艾滋病流行现状及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世光 《贵州医药》1999,23(2):154-156
自1993年我省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W)感染者以来,全省已累计发现HIV感染者46例,包括1例艾滋病(AIDS)患者,已死亡。现就我省HIV/AIDS流行现状及流行趋势分析如下。146例HW感染者的统计分析1.1时间分布:1993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1996年发现首例AIDS患者,1997年共发现HIV感染者32例,超过前4年发现数总和的两倍(见表1)。豆.2年龄分布:在HW抗体阳性者中,年龄最小的仅12岁,系因共用注射器吸毒而感染。20-49岁年龄.段有明例,占感染总数的86.96%,说明我省HIV感染以青壮年为主(见表2)。豆.3国籍分布:46例…  相似文献   

12.
黄劲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1472-1473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HIV)重叠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肝功能受损情况.方法 检测134例住院HIV阳性患者HBV、HCV感染血清标志物,分为HIV+HCV、HIV+HBV、HIV+HCV+HBV重叠感染三组,单纯性HIV感染作为对照组,对四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IV合并HCV感染最常见达74%.对照组ALT值中位数为26U/L(16.25~37),重叠感染组HIV+HBV、HIV+HCV、HIV+HBV+HCV的ALT值中位数分别为77(23~96)、43(23~75.5)、54(33.5~108)U/L,对照组与重叠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值HIV+HBV+HCV组中位数为14.6 s(12.9~15.2),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HIV重叠感染以合并HCV最高,重叠感染会加重肝功能损害,以同时重叠HCV、HBV感染组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评估血液安全水平,为制订血液安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阳江市历年参加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HIV感染与户籍、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等的关系.结果 1999-2010年,阳江市无偿献血人群中共发现HIV阳性63例,HIV阳性率0.048%,居省内前列;63例HIV感染者按5个年龄组(18岁~、21岁~、31岁~、41岁~、51~55岁)分别为1例(0.013%)、29例(0.053%)、28例(0.089%)、3例(0.010%)、2例(0.037%),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其中以21~40岁年龄组感染为主;63例HIV感染者按男、女性别分别为48例(0.051%)和15例(0.041%),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户籍、文化程度等也有明显关系.结论 阳江市血液安全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应加大力度,完善血源招募策略和积极提高血液检测及质量管理水平,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覃玲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03-204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HIV主要侵犯和破坏部分人体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明显受损,最终并发严重感染或肿瘤而死亡。从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到2004年底,已累计报告HIV感染者68546例,AIDS患者4975,死亡2159例。专家估计,至2004年,我国实际HIV感染者已超过120万。艾滋病流行在我国已进入高速增长期,可以预见我国将出现大量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  相似文献   

15.
曾宪国 《天津医药》2006,34(5):356-357
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发病率和病死率持续增加,人类对HIV感染与风湿性疾病相关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笔者对2002-2004年在我院诊治的13例HIV感染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其中4例有风湿病样表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76例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患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状况,分析其感染途径,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部分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在23367例患者中检出76例HIV抗体阳性,总检出率为0.325%。2007、2008和2009年检出率分别为0.204%、0.302%和0.459%。结论:HIV的感染率逐年上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医院对所有住院患者均进行HIV抗体筛查,促进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防治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45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 HIV抗体阳性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HIV合并HCV、HBV、TP的感染率。结果145例 HIV抗体阳性者中,合并 HCV感染6例(4.14%)、合并 HBV感染9例(6.21%)、合并T P感染44例(30.34%);合并 HCV/T P感染1例(0.69%)、合并HBV/T P感染4例(2.76%)。性接触感染HCV、HBV和T P分别为3、8、43例,吸毒感染HCV、HBV和T P均为1例。结论 HIV/T P合并感染率高于 HIV/HCV和 HIV/HBV合并感染率。性接触是H IV/T P合并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海洛因滥用者HIV感染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年、2006年两年收治的4481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HIV血清抗体检测,初筛阳性者填写HIV/AIDS感染个案调查登记及流行病学调查表并上报上级防疫部门进行复查确诊。结果:4481例海洛因滥用者中HIV抗体阳性者43例占0.96%,其中2005年10例占0.42%(10/2367),2006年33例占1.56%(33/2114),两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所有感染者均为静脉注射吸毒者,其中42例有共用注射器情况。43例HIV感染者均有性乱行为。结论:静脉注射特别是共用注射器是造成HIV在吸毒群体中迅速传播的危险因素,性乱行为加速了HIV从吸毒人群到普通人群的蔓延。因此,加强对吸毒人群特别是注射毒品者进行教育和行为干预,改变吸毒者的认知及行为方式,拒绝共用注射器,拒绝性乱行为,能有效地避免HIV/AIDS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婚检中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10~2012两年来婚前体检中的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状况、性别、感染途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等,为进一步有效防治艾滋病提供理论探索和政策依据。方法: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10~2012两年来婚前体检中实验室经过HIV抗体检测试剂为荷兰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确诊的感染者统一登记、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①HIV感染者自全球发现第一例开始,呈逐年增多的趋势;②HIV感染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控制HIV感染疫情形势日趋严峻;③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20.
1325例海洛因依赖者HIV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海洛因依赖者HIV的易感行为,为控制和减少HIV在海洛因依赖者中的流行提供资料。方法:对1999年我院收治的1325例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HIV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12例(0.91%)HIV感染的海洛因依赖者,其中男性11例(11/1134),女性1例(1/191),全部为静脉注射吸毒者,静脉注射者中均有共用和注射器具史。75.0%的HIV感染者同时具有性混乱史。结论:静脉注射吸毒和性混乱是海洛因依赖者HIV感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