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血管造影的X线表现于学荣,郭子虞,展光忠,邹元丰,孙少杰关键词:肝癌;动脉造影;肿瘤血管;肿瘤染色;动静脉瘘随着介入性放射学的发展,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已成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30例资料完整的病例,复习有关文献,重点讨论肝癌血管...  相似文献   

2.
对颈椎病200例用X线平片、脊髓造影、CT、MR等诊断进行了分析.X线平片示:有骨质性改变:颈椎病100%,对照组82%,X线颈椎片能作出初步诊断。脊髓造影、CT、MR等检查可排除占位性病变.EMG、肌肉活检可鉴别貌似颈椎病的周围神经病及肌病.对血管型颈椎病可作TCD、SPECT、DSA检查.MR可显示颈部椎管、脊髓内外的改变;对鉴别占位、脱髓鞘、变性、血管疾病有优势.同时对髓内是否出现异常信号,对预后可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机及激光照像机进行结肠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例病人进行了普通X线结肠双对比和应用数字化X线机图像后处理结肠双对比造影,对图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普通X线机结肠造影15例照片质量欠佳,而所有数字化成像激光打印图像清晰、对比度佳,细微结构显示清晰,并可动态观察结肠功能。结论:数字化成像结肠双对比造影激光打印机图像技术明显优于普通成像双对比造影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在注射造影剂后进行X线摄影,可显示脑内的动脉循环与静脉循环。通过数字减影处理,注射少量造影剂就能获得高分辨率的成像。DSA对CT与磁共振成像(MRI)能起补充作用,可以清晰显现出颅内血管病变的位置及其血液供应情况。对诊断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先天性血管缺失、动脉瘤与动静脉畸形来说,脑血管造影术仍被认为是金标准[1],同时是血管内介入治疗最终术前评价标准[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脑血管病患者先行MRA检查,并按改良的Seldinger技术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血管直径狭窄率大于50%的病变视为严重狭窄。结果DSA结果:41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现血管闭塞1例,严重血管狭窄者13例,狭窄病变血管16根,Moyamoya病1例,基底动脉梭型动脉瘤1例;4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发现血管闭塞2例,严重血管狭窄8例,狭窄病变血管11根;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发现动脉瘤4例;3例脑出血患者中发现动静脉畸形1例;2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中发现Moyamoya病1例;1例癫痫患者确定为动静脉畸形;1例头痛患者确定为动静脉畸形。MRA结果:41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现血管闭塞2例,严重血管狭窄17例,狭窄病变血管加根;45例TIA患者中,发现血管闭塞4例,严重血管狭窄9例,狭窄病变血管12根;7例SAH患者中发现动脉瘤2例;余结果与DSA相同。结论MRA对脑血管病诊断有其优越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动脉造影在创伤性血管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怀疑有血管损伤的患者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损伤的原因包括钝挫伤、刀刺伤、撕脱伤等。结果血管造影1例阴性,其余22例共31条血管有不同程度的动脉损伤表现,阳性率95.6%。动脉闭塞12条血管,动脉腔内缺损3条,动脉狭窄3条,局部管腔扩张2条,动静脉瘘1条,动脉血流速度减低6条,动脉偏离4条。结论对怀疑有创伤性血管损伤的患者而言,选择性动脉血管造影是一种安全、准确而且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不同部位脑静脉或硬膜窦闭塞的X线、CT、MRI及X线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表现描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 女8例,男3例,平均年龄38岁,11例均行CT检查,8例行MRI检查,3例行X线血管造影.2例拍X线头颅平片.结果 11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水肿.5例相应静脉引流区出现双侧或单侧出血性及缺血性脑梗死,5例增强扫描表现为"空三角"征.MRI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T1WI1和T2WI信号强度.3例血管造影检查可见异常引流回路.结论 充分认识脑静脉或硬膜窦闭塞的影像学特点,MRI和MRV结合基本能做出脑静脉闭塞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TA)颈部MRA检查价值。方法:对连续5例TA作了MRA检查,其中3例作了X线血管造影,对此分析MRA的诊断价值。结果:MRA均准确地显示了狭窄、闭塞的颈部血管及其侧枝循环。结论:MRA是诊断TA的一种优良的无损伤性血管成像方法,尤其适合于TA活动期及治疗后随访病例的影像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诊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5例,均接受下肢动脉DSA及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观察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病变的显示情况。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闭塞的诊断效能。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共显示病变血管529段,其中轻度狭窄379段、中度狭窄100段,重度狭窄32段,闭塞18段。以DSA为标准,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之诊断符合519段。其中对血管狭窄高估4段,对血管狭窄低估6段。一致性检验显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DSA对下肢动脉闭塞症诊断情况Kappa值=0.984。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闭塞的诊断灵敏度为94.1%、特异度为99.8%、阳性预测值为88.9%、阴性预测值为99.9%、准确度为99.7%。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中度以上狭窄的诊断灵敏度为96.6%、特异度为99.2%、阳性预测值为95.3%、阴性预测值为99.4%、准确度为98.8%。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血管狭窄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下肢动静脉血栓、狭窄或闭塞的病人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血管造影对照。结果16例动脉狭窄病人中动脉硬化性病变6例,原发性动脉血栓形成4例、急性动脉栓塞4例,大动脉炎2例。52例静脉血栓病人中单肢病变45例,双肢病变7例。彩色多普勒检查和动脉造影检查都提示中、重度狭窄的动脉段正确率100%,与动静脉造影比较,彩色多普勒诊断出现假阳性及漏诊各1例;诊断正确率95.0%(38/40)。结论彩色多普勒评估下肢动静脉狭窄性疾病与动静脉造影的检查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较准确地提供下肢动静脉疾病的解剖及功能信息,在观察多部位多血管狭窄的范围、严重程度、血栓形成的部位以及对病情和治疗效果的随访观察方面优于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动脉瘤与动静脉瘘的超声表现与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笔者对经X线血管造影、CT及/或手术证实的21例动脉瘤与7例动静脉瘘患者施行了超声观察。结果发现动脉瘤与动静脉瘘病损血管均显示有形态结构的异常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认为:动脉瘤与动静脉瘘的超声表现具有显著的特征性,超声检查可作为动脉瘤与动静脉瘘一种新的、简便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小肠出血42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线小肠气钡造影、选择性血管造影、^99mTc扫描、剖腹探查及术中内镜检查出血病因中,肿瘤出血占首位,憩室与伤寒也占较高比例。选择性动脉造影对小肠出血有重要价值,原因不明的反复出血应及时剖腹探查,术中内镜可提高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13.
韩琳  卜淑霞  张静 《吉林医学》2010,31(20):3350-3351
经股动脉行脑血管造影术(DSA)是将注射造影剂通过股动脉直接注入血管内,使其脑血管系统显影的一种X线摄影检查。对于诊断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先天性血管缺失、动脉瘤与动静脉畸形来说,脑血管造影术始终被认为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同时也是介入治疗最终术前评价标准。脑血管造影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穿刺造影成功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肺动静脉瘘多为先天性肺内血管畸形。半数病人可并发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还可并发脑梗塞和脑脓肿。X线影像上易误诊为肺肿瘤、肺结核核球和炎性假瘤。本文结合1例病人对肺动静脉瘘的X线检查进行了讨论,认为当遇有肺内肿块时,应想到此病的可能性。通过体层摄影、血管造影和CT加强扫描等X线检查方法可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动静脉血管畸形脑血管造影9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脑动静脉血管畸形。方法 对98例动静脉血管畸形,进行颈内动脉插管脑血管造影。结果 能充分显示脑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畸形血管团,如经股动脉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连续摄片,更能详细显示畸形血管染色深静脉系统的形态及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对细小血管畸形病变更能满意显示。结论 对拟行畸形血管切除术的病例,可提供更多的手术信息,是一个较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的价值。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双能量同步扫描CTA技术,先行平扫、再行CTA容积扫描的动静脉同期显示全脑血管成像。回顾性分析5例经CTA确诊的头皮巨大血管畸形的影像资料,使用常规CTA和减影CTA的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成像(MPR)后处理技术观察图像。结果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3例,合并动静脉瘘1例,合并头皮-颅骨-脑膜动静脉瘘1例。CT平扫示头皮团块状软组织影增厚,CTA可见条状或蚯蚓状迂曲强化的血管影,有粗大的供血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等)及引流静脉(颈外静脉及其分支等)。1例除显示头皮畸形血管外,在窦汇区见颅骨内增多扭曲血管与窦汇相连,双侧小脑幕窦显示,直窦顶部与上矢状窦间见细小大脑镰状静脉影相连。1例存左侧横窦发育细小的变异。结论 CTA三维重组对于颅脑血管病变的部位、形态及程度可提供更详尽的资料。能显示动静脉畸形的3种组成部分的空间关系及与颅骨结构间的空间关系,在头皮动静脉畸形的筛查、诊断方面可替代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盆腔血管造影对子宫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筛选2001年1月-2009年12月因行引产、人流术、清宫术及诊刮术后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或突发性大流血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对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彩超检查提示有子宫动静脉瘘形成的患者行盆腔血管造影,并对确诊为子宫动静脉瘘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结果:彩超检查提示有子宫动静脉瘘形成的患者45例,其中39例接受盆腔血管造影检查,28例患者确诊为子宫动静脉瘘且在造影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治愈出院。结论:通过彩色超声结合盆腔血管造影检查可明确子宫动静脉瘘诊断,同时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Acolysis血栓超声消融仪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0)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进行治疗,评价其疗效。方法;8例患共8条肢体均经血管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其中ASO5例,TA03例,病程在15天至3年。在DSA下用AcoIysis血栓消融仪行腔内溶拴治疗。配合抗凝,祛聚,扩张血管等治疗。多普勒超声随访。结果:10条闭塞的动静脉管腔均经一次治疗后再通,随访6个月,1例TAO肢体因动脉再次闭塞而被截肢,其余7例血管保持通畅,有效率达87.5%。结论:血管内超声消融技术,可以有效地消融外周动静脉的陈旧性血栓和斑块,重新恢复闭塞血管的血流,从而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挽救肢体。  相似文献   

19.
郑穗生  周勇  陈坚 《安徽医学》2007,28(4):288-290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为脑血管病变的58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使用GE Light Speed VCT机获得原始图像传送到工作站进行VR、MPR、CPR、MIP图像后处理重建,并对照手术或DSA结果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58例中脑血管无异常21例、发现动脉瘤21例、动静脉畸形9例、脑动脉狭窄或闭塞5例及烟雾病2例。结论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安全、快速、无创的脑内血管性病变的检查方法,它可以作为颅内血管性病变筛查和术前评估的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步进数字减影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外科疑诊为下肢动脉疾病患者32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透视下将导管送至目的位后行步进下肢动脉造影。结果步进血管造影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7例,动静脉瘘3例,血管畸形2例。结论步进数字减影技术是目前下肢动脉造影中,观察下肢动脉血管解剖和形态改变的较先进的检查技术,与分段下肢动脉造影相比有以下优点:连续的动态血管及血流图像;减少造影次数及造影剂剂量;减轻造影剂对患者刺激引起的疼痛及毒性反应;减少患者辐射剂量;缩短检查时间。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