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可溶性干细胞因子(sSCF)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嗜酸性粒细胞(EOS)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ELISA法对90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外周血的血清sSCF和EOS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sSCF急性发作期水平[(2.9134±0.7596)pg/L]较缓解期[(3.2557±0.5985)pg/L]和正常对照组[(3.7163±0.5775)pg/L]明显降低(P均<0.01);缓解期水平有明显升高,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sSCF与EOS成负相关,r为-0.55,P<0.05.结论 sSCF参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患儿外周血sS-CF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可溶性干细胞因子(sSCF)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嗜酸性粒细胞(EOS)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ELISA法对90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外周血的血清sSCF和EOS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sSCF急性发作期水平[(2.9134±0.7596)pg/L]较缓解期[(3.2557±0.5985)pg/L]和正常对照组[(3.7163±0.5775)pg/L]明显降低(P均<0.01);缓解期水平有明显升高,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sSCF与EOS成负相关,r为-0.55,P<0.05.结论 sSCF参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患儿外周血sS-CF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可溶性干细胞因子(sSCF)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嗜酸性粒细胞(EOS)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ELISA法对90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外周血的血清sSCF和EOS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sSCF急性发作期水平[(2.9134±0.7596)pg/L]较缓解期[(3.2557±0.5985)pg/L]和正常对照组[(3.7163±0.5775)pg/L]明显降低(P均<0.01);缓解期水平有明显升高,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sSCF与EOS成负相关,r为-0.55,P<0.05.结论 sSCF参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患儿外周血sS-CF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可溶性干细胞因子(sSCF)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嗜酸性粒细胞(EOS)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ELISA法对90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外周血的血清sSCF和EOS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sSCF急性发作期水平[(2.9134±0.7596)pg/L]较缓解期[(3.2557±0.5985)pg/L]和正常对照组[(3.7163±0.5775)pg/L]明显降低(P均<0.01);缓解期水平有明显升高,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sSCF与EOS成负相关,r为-0.55,P<0.05.结论 sSCF参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患儿外周血sS-CF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可溶性干细胞因子(sSCF)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嗜酸性粒细胞(EOS)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ELISA法对90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外周血的血清sSCF和EOS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sSCF急性发作期水平[(2.9134±0.7596)pg/L]较缓解期[(3.2557±0.5985)pg/L]和正常对照组[(3.7163±0.5775)pg/L]明显降低(P均<0.01);缓解期水平有明显升高,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sSCF与EOS成负相关,r为-0.55,P<0.05.结论 sSCF参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患儿外周血sS-CF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可溶性干细胞因子(sSCF)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嗜酸性粒细胞(EOS)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ELISA法对90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外周血的血清sSCF和EOS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sSCF急性发作期水平[(2.9134±0.7596)pg/L]较缓解期[(3.2557±0.5985)pg/L]和正常对照组[(3.7163±0.5775)pg/L]明显降低(P均<0.01);缓解期水平有明显升高,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sSCF与EOS成负相关,r为-0.55,P<0.05.结论 sSCF参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患儿外周血sS-CF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可溶性干细胞因子(sSCF)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嗜酸性粒细胞(EOS)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ELISA法对90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外周血的血清sSCF和EOS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sSCF急性发作期水平[(2.9134±0.7596)pg/L]较缓解期[(3.2557±0.5985)pg/L]和正常对照组[(3.7163±0.5775)pg/L]明显降低(P均<0.01);缓解期水平有明显升高,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sSCF与EOS成负相关,r为-0.55,P<0.05.结论 sSCF参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患儿外周血sS-CF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可溶性干细胞因子(sSCF)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嗜酸性粒细胞(EOS)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ELISA法对90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外周血的血清sSCF和EOS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sSCF急性发作期水平[(2.9134±0.7596)pg/L]较缓解期[(3.2557±0.5985)pg/L]和正常对照组[(3.7163±0.5775)pg/L]明显降低(P均<0.01);缓解期水平有明显升高,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sSCF与EOS成负相关,r为-0.55,P<0.05.结论 sSCF参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患儿外周血sS-CF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可溶性干细胞因子(sSCF)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嗜酸性粒细胞(EOS)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ELISA法对90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外周血的血清sSCF和EOS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sSCF急性发作期水平[(2.9134±0.7596)pg/L]较缓解期[(3.2557±0.5985)pg/L]和正常对照组[(3.7163±0.5775)pg/L]明显降低(P均<0.01);缓解期水平有明显升高,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sSCF与EOS成负相关,r为-0.55,P<0.05.结论 sSCF参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患儿外周血sS-CF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可溶性干细胞因子(sSCF)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嗜酸性粒细胞(EOS)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ELISA法对90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外周血的血清sSCF和EOS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sSCF急性发作期水平[(2.9134±0.7596)pg/L]较缓解期[(3.2557±0.5985)pg/L]和正常对照组[(3.7163±0.5775)pg/L]明显降低(P均<0.01);缓解期水平有明显升高,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sSCF与EOS成负相关,r为-0.55,P<0.05.结论 sSCF参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患儿外周血sS-CF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清COX-2动态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清环氧化酶-2(COX-2)变化的临床意义及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动态观察了50例哮喘发作患儿急性期和缓解期及20例正常儿童血清COX-2的含量。结果:哮喘发作患儿血清COX-2水平急性期[(37.09±4.63)IU/L]>缓解期[(16.28±3.97)IU/L]>对照组[(7.32±2.26)IU/L],P均<0.01。急性期患儿血清COX-2含量分别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2.36±2.73)×109/L]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0.591,P<0.01)、与动脉血气中PaO2(5.85±3.67)kPa和pH值(7.28±0.29)均呈显著负相关(r=-0.714和-0.808,P均<0.01)。结论:COX-2可能参与了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发病过程,动态测定患儿血清COX-2的含量,对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及严重程度可能有一定的意义,拮抗COX-2可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5(IL-5)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5例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患儿,以及20例健康儿童诱导痰液中LTB4、IL-5水平,并同时测定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大呼气流速(PEF)。结果: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诱导痰液LTB4平均水平(30.92±8.32)pg/mL,较正常对照组(1.67±0.84)pg/mL为高(P<0.01),其中重度发作组为(58.16±10.45)pg/mL,较轻、中度发作组 (7.82±1.86)、(26.78±5.07)pg/mL为高,3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同时,急性发作期诱导痰液IL-5平均水平(77.94±12.21)pg/mL,较正常对照组(7.48±1.89)pg/mL为高(P<0.01),其中重度发作组为(135.98 ±22.04)pg/mL,较轻、中度发作组(31.83±5.35)、(66.01±10.23)pg/mL为高,3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病情越重,LTB4、IL-5水平越高,且FEV1值、PEF值下降愈明显;缓解期哮喘患儿较急性发作期各组LTB...  相似文献   

13.
哮喘患者血清ECP、IL-5、总IgE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探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和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 ,测定 32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 ,30例缓解期以及 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ECP、IL 5、总IgE水平。结果 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ECP、IL 5、总IgE含量分别为 19.6 8± 7.4 3(μg/L)、89.2± 2 5 .9(ng/L)、5 2 4 .6± 138.7(KU/L) ;缓解期为 5 .76± 4 .2 5 (μg/L)、17.5± 7.3(ng/L)、2 91.3± 85 .4 (KU/L) ;正常对照组为 4 .86± 2 .4 8(μg/L) ,15 .1± 5 .6 (ng/L) ,10 3.2± 31.5 (KU/L)。哮喘急性发作期ECP、IL 5、总IgE分别比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0 1) ;ECP、IL 5二项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总IgE缓解期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0 1)。结论 血液中ECP、IL 5、IgE一起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 ,测定三者的水平对判断支气管哮喘病情的进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季正华  郁昕 《检验医学》2003,18(6):384-38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不同病期血清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白细胞介素-5(IL-5)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40例哮喘发作组、25例缓解组和15名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ECP,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5水平.结果哮喘发作组血清ECP浓度[(10.21±1.9)μg/L]与正常对照组[(1.94±0.5)μ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缓解组[(2.23±0.45)μ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哮喘发作组、缓解组血清中IL-5水平分别[(90.02±2.4)ng/L、(25.96±1.7)ng/L]与正常对照组[(9.94±1.2)n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ECP和IL-5是参与哮喘发作过程的重要炎症介质,是判断哮喘变应性炎症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王妹芳  王龙武 《检验医学》2006,21(3):259-26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动态变化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患者经中药治疗前后及26名正常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上述2种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血清IL-2水平在急性发作期患者为(9.2±3.2)n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2.8±11.5)ng/ml,P<0.01],缓解期增至(19.9±5.4)ng/m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IL-8水平在急性发作期患者为(1 055±506)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96±72)ng/ml,P<0.01],缓解期降至(214±119)ng/m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测定IL-2、IL-8是判断支气管哮喘病情变化的有益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38例、哮喘缓解期组40例及50例正常儿童的血清IgE水平和外周血EOS计数,比较各组间的水平差异.结果 急性发作组、缓解期组哮喘患儿的血清IgE和外周血EOS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发作组IgE和EOS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1).结论 血清IgE和外周血EOS检测在儿童哮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中NF-κB与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测定30例哮喘患儿在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水平,并与正常儿童做对照.结果①哮喘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NF-κB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②哮喘患儿在缓解期NF-κB水平较急性发作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F-κB可能参与了哮喘发作的病理过程,其水平的高低可能与哮喘的活动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Th1/Th2、Tc1/Tc2细胞亚群平衡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荧光标记抗体,应用三色荧光流式细胞仪技术,从单细胞水平对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20例)、缓解期哮喘患儿(18例)及同龄正常健康儿(对照组20例)外周血CD4+、CD8+细胞内分泌IFN-γ、IL-4进行检测。结果:哮喘患儿外周血细胞内分泌IL-4(+)的CD4+(Th2)、CD8+(Tc2)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且哮喘急性发作期高于缓解期;分泌IFN-γ(+)的CD4+(Th1)、CD8+(Tc1)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且哮喘急性发作期低于缓解期。结论:哮喘患儿外周血Th2、Tc2百分率升高,Th1、Tc1百分率降低,Th1/Th2、Tc1/Tc2比值降低,且哮喘急性发作期低于缓解期。  相似文献   

19.
急性ITP患儿外周血 CD4+ CD25+ 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它们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细胞的数量,ELISA法检测血浆中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ITP患儿外周血TR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83±1.05)%vs(5.07±0.59)%,P<0.05];ITP患儿血清中IL-10、TGF-β1的含量也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IL-10:(29.48±13.69)pg/mlvs(43.10±14.95)pg/ml;TGF-β1:(170.04±91.58)pg/mlvs(254.75±130.41)pg/ml,P<0.05]。ITP患儿外周血TR细胞在CD4+细胞中所占比例与血清中IL-10、TGF-β1的含量均呈正相关(r1=0.54,r2=0.66,P<0.05)。结论急性ITP患儿外周血中TR细胞数量的减少及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的降低可能与急性ITP患儿的细胞免疫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20.
张怡玲  马悦  安晓红 《检验医学》2002,17(2):106-107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在腹膜透析(PD)患者透出液中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5例PD患者透出液IL-6和IL-8水平.结果 PD患者腹膜炎发作期透出液IL-6[(60.8±11.8)pg/ml]和IL-8[(51.8±2.1)pg/ml]均明显高于透析稳定期[(7.0±5.3)pg/ml和(10.8±4.9)pg/ml],P<0.001.透析>3年组透出液IL-6[(20.5±4.3)pg/ml]和IL-8[(20.8±6.8)pg/ml]明显高于透析<1年组[(7.9±6.1)pg/ml和(12.8±5.7)pg/ml],P<0.01.结论 PD患者透出液IL-6和IL-8可能参与腹膜损伤的发病机制,其增高提示可能有腹膜炎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