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大黄醇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红英  周晓源 《农垦医学》2006,28(3):180-182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 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产地是甘肃、青海,具有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活血通瘀等多种功能。大黄中化学成分复杂,有葸苷、芪苷、鞣苷等种类,其中蒽苷为最主要成分。大黄中羟基蒽醌衍生物总量约为2%-5%,分为游离葸醌和结合蒽醌,包括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及其苷等。其中游离蒽醌较少,呈酸性,可溶于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中。结合蒽醌可溶于甲醇及乙醇,也可溶于热水中。  相似文献   

2.
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药用大黄或唐特大黄的根及根茎。性寒,味苦,具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化瘀、利胆退黄的功效。大黄的主要成分是蒽醌类衍生物,以两种形式存在,部分游离,大部分与葡萄糖结合成蒽苷。游离的苷元有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等存在。结合状态的蒽苷是泻下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蒽醌苷和双蒽酮苷。双蒽酮苷中的番泻苷是致泻的主要成份。  相似文献   

3.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1~5年不同生长年限、植株不同发育阶段、植株不同部分中番泻甙A(SennosideA,SA),大黄酸-8-葡萄糖甙(Rhein-8-O-β-D-glucoside,R 8 G),大黄酸甙(Rheinoside)A(RA)、C(RC)、D(RD)等五种蒽甙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1)大黄随生长年限的延长,五种蒽甙类成分的总含量呈递增趋势,但第二年以后增加缓慢;(2)不同发育阶段中五种蒽甙的总量以果熟期为最高,(3)大黄的根系中五种蒽甙的总含量依下列顺序递减:主根茎→细根→主根及支根→支根茎;茎部只含少量大黄酸甙D,叶不含任何蒽甙类成分。本研究有利于确定大黄合理的采收年限和季节,以及大黄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4.
大黄对胃肠道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大黄对胃肠道的作用  大黄对胃肠道有很多方面的复杂作用 ,综合起来主要有泻下、保护粘膜屏障、治疗消化道出血 ,同时还能预防肠道细菌易位。大黄“荡涤胃肠、推陈致新、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即活血化瘀 ,改善微循环 ,清除胃肠道内的细菌和毒素 ,促进胃肠道新陈代谢。1.1 泻下作用 大黄历来主要用于健胃和泻下 ,大黄具泻下活性的成分约有 2 0种 ,包括番泻甙、大黄酸甙、游离蒽醌等。这些成分均是蒽醌类化合物。大黄中各类活性成分有协同作用 ,其中以大黄酸甙含量最高 ,以番泻甙作用最强。蒽甙的糖基具有保护和运输作用 ,蒽甙进入大…  相似文献   

5.
大承气汤微米制剂与传统汤剂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分析大承气汤微米制剂与传统汤剂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TIE法鉴别大黄、辛弗林;用HPLC法测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辛弗林、抽皮苷的含量.结果 TLC法鉴别大黄、辛弗棒,大承气汤微米制剂主要成分斑点较大承气传统汤荆更明显、清晰.微米制剂中的化学成分的含量分别是传统汤荆的1.53、1.46、1.25、1.33、1.08、1.10和1.23倍.结论 大承气汤微米制荆主要成分均高于大承气汤传统汤剂.  相似文献   

6.
在前期对经方栀子大黄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研究基础上,本研究首次对栀子大黄汤中的9种特征成分进行定量测定,并将方法应用于分析该经方配伍前后成分的变化。试验采用HPLC-UV方法,同时测定栀子大黄汤水煎液中栀子苷、柚皮苷、橙皮苷及新橙皮苷的含量;并建立HPLC-FLD方法,针对该汤剂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进行测定,使检测更为灵敏准确。最终所采用的方法经考察可以准确测定栀子大黄汤中上述9种特征成分的含量。对汤剂的测定结果显示,不同配伍组中各成分的含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栀子大黄汤全方配伍能够增加栀子苷、柚皮苷、橙皮苷及新橙皮苷的含量,枳实-大黄配伍可以增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各配伍组大黄酸的含量均比单味大黄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供药用的正品大黄有三种:即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和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H.的根和根茎。近年来在商品中时有混入同属他种植物的根和根茎,俗称土大黄或山大黄,即藏边大黄R.emodi wall.,华北大黄R.franzenbachii Münt.和河套大黄R.hotaoense C.Y.Cheng et T.C.Kao。 本文首次报导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对上述大黄的34种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1.唐古特大黄和掌叶大黄均含有7种水溶性成分(番泻甙A、B,大黄酸-8-葡萄糖甙,大黄酸蒽酮甙A、B、C、D),以唐古特大黄含量较高,而药用大黄不含大黄酸蒽酮甙A、B、C、D,且其他水溶性成分含量亦  相似文献   

8.
正品大黄中34种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次报道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大黄中34种化学成分的方法,并用此法测定三种正品大黄:唐古特大黄(林棵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掌叶大黄R.palmatum L.和药用大黄(马蹄大黄)R.foficianle Baill.根和根茎中34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包括5种游离蒽醌、12种蒽甙、5种芪甙、3种苯丁酮甙、2种萘酚甙和7种鞣质化合物。结果表明:唐古特大黄含有除蒽醌及其单糖甙外的其他成分最多;其次为掌叶大黄,但掌叶大黄含有的游离蒽醌及其单糖甙最多;药用大黄的根茎,各种成分的含量均最少。  相似文献   

9.
大黄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其中以蒽醌衍生物最能代表大黄的泻下、抑菌、止血等作用。此类成分测定方法 ,本文参考文献[1,2 ] ,对用氯仿回流提取游离型蒽醌和用硫酸水解蒽苷氯仿抽提的方法进行了研究。1 仪器和材料  仪器 :Shimadzu LC- 1 0 A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照品 :芦荟大黄素 (aloe- emodin) ,大黄酸(rhein) ,大黄素 (emodin) ,大黄酚 (chrysophanol) ,大黄素甲醚 (physcion)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试剂 :甲醇为色谱纯 ,水为重蒸水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样品 :本实验所用大黄药材样品由作者购自不同产地 ,经北京大学医学…  相似文献   

10.
通秘胶囊系新研制开发的中药新药 ,全方由熟大黄、火麻仁 2味药物组成 ,方中大黄为君药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蒽醌苷是大黄泻下的活性成分 ,所以本方以结合性蒽醌含量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研究 ,筛选出了通秘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1 材料与仪器大黄 (RadixetRhizomaRheni) :本品为  相似文献   

11.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Maxim.exBalf.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Baill.的根及根茎。具有泻下攻积、泻火解毒、凉血祛瘀、清热利湿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为蒽醌及二蒽酮类衍生物、鞣质等。长期以来,生大黄及其炮制品单方或复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常取得简、便、验、速的效果。因此笔者对其急症应用与药理进行综述。1治疗便秘为大黄最传统的功效,取其泻下攻积作用,荡涤积垢。方法为生大黄粉温水送服或生大黄片泡服,重症患者用生大黄粉加开水冲泡,置温后保留灌肠。特别是胸腰椎骨折术后能使患者2~10h内排便…  相似文献   

12.
大黄作为—种常用的中药,在中国用于医药历史悠久,它是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的干燥根及根茎.研究发现,其化学成分主要为蒽醌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鞣质及少量的土大黄苷和苷元.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中的葸醌类成分有泻下、保肝利胆、抗菌和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保护胰岛的作用[1];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胆石症、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胰腺炎等[2].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干燥条件会影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及样品的吸湿性,进而影响制剂的质量和临床应用.为此,本文针对干燥工艺这一因素对蒽醌类成分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十种大黄属植物:滇边大黄、水黄、小大黄、疏枝大黄、拉萨大黄天山大黄、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以及两种待鉴定的大黄的根和根茎中番泻甙A(Sennoside A,SA)、大黄酸-8-葡萄糖甙(Rhein-8-O-β-D-glucoside,R8 G)、大黄酸甙(Rheinoside)A、C、D(RA,RC,RD)等五种蒽甙的含量。该研究结果对藏医用大黄的品质评价和开发利用大黄属植物资源均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黄炮制研究简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黄具有泻热通肠 ,凉血解毒 ,逐瘀通经的功能。历代对大黄的炮制方法主要有酒炒、醋炒、清蒸、制炭、酒蒸、蜜蒸、醋蒸、九蒸九晒等。一般认为 ,大黄酒炒后泻下稍缓 ,善清上焦血分热毒。酒熟大黄泻下缓和 ,减轻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增强活血祛瘀作用。大黄炭泻下极弱 ,并有止血作用。醋大黄泻下稍缓 ,善于消积化瘀。现代研究证实 ,大黄主含蒽醌类衍生物、多糖、鞣质等。番泻苷及蒽醌苷类为大黄泻下的主要成分 ,游离蒽醌类为大黄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 ,大黄酚、大黄素 - 6 -甲醚、d-儿茶素、没食子酸具有止血作用 ,游离蒽醌、蒽醌…  相似文献   

15.
《开卷有益》2009,(12):41-41
何首乌应用非常广泛。药理研究表明:何首乌含蒽醌衍生物,主要为大黄酚、大黄素,其次是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蒽酮,此外,还含有卵磷脂等成分。  相似文献   

16.
虎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虎杖为蓼科蓼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的干燥根和茎。虎杖性味苦寒 ,归肝、肺、胆经。其主要成分为游离蒽醌和蒽醌苷、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蒽苷A、蒽苷B、芪类化合物 (白黎芦醇苷 )、糖苷类、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祛风利湿 ,祛痰止咳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湿热黄疸 ,肺热咳嗽 ,疮痈肿毒 ,关节痹痛 ,经闭经痛 ,水火烫伤 ,跌打损伤等。近年来 ,根据所含成份 ,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广 ,现综述如下。1 扩张血管作用骆苏芳等[1] 报道 ,虎杖的有效成分白黎芦醇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降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对麻…  相似文献   

17.
贯叶连翘Hypericum perforatum L.为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又名千层楼、圣约翰草等,地上部分或全草入药,其性平味涩,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利湿之功效。其主要成分有苯并二蒽酮类、黄酮类、挥发油类和间苯三酚类。贯叶连翘富含黄酮类化合物,高达11.7%,主要为金丝桃苷、槲皮素、槲皮苷及芦  相似文献   

18.
龙胆是一种常用中药,有清湿热、利肝胆的功能,所含龙胆苦苷等水溶性成分是主要活性成分。分离龙胆苦苷的方法多为硅胶或聚酰胺柱色谱,往往需多次上柱,提纯效果不理想。大孔树脂具有理化性质稳定、吸附选择性独特,吸附效率高、不受无机盐类存在的影响、易再生等优点。本实验选择7种  相似文献   

19.
大黄中含有多种化学成份,多年来集中于蒽醌衍生物、番泻甙和土大黄甙等的研究,并以其含量作为评价大黄质量的指标。Lemli等以亚硝基—二甲基苯胺或亚硝基二苯胺与蒽酮生成衍生物后,用薄层层析法检测值物污药(番泻叶、大黄、欧鼠李皮和波希鼠李皮)中微量蒽酮的定性方法,并由新鲜大黄中检出五个蒽酮斑点。但其中大黄酚与1,8-二羟基蒽酮未能分开,文中未指明所用大黄的学名和产地。Struyf等以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中国大黄等各种植物药中总蒽酮化合物的含量。此法操作较繁锁,且特异性不强。有关大黄中微量Anthralin测定方法尚未见报道。本文目的是研究建立中国大黄中微量Anthralin的测定方法并以此评价大黄的质量,解决鲜大黄、生大黄和熟大黄中是否存在Anthralin。  相似文献   

20.
大黄的研究     
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北大黄)(R.palmatumL.)药用大黄(南大黄)(R.officinale Baill.)及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Maximex Balf)根茎,是常用的中药,中医认为大黄具有攻下泻火、清热燥湿、凉血行瘀,清热解毒等功效;近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大黄具有泻下、利尿、利胆护肝、抗癌、止血、抗菌、向精神等作用。笔者查阅近几年来文献,现就大黄的化学成分、临床疗效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