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围型小肺癌CT征象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直径≤2cm的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方法:对38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小肺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圆形或类圆形结节23例,不规则结节15例,有分叶35例,细短毛刺或毛刺24例,空泡征9例,胸膜凹陷15例,邻近胸膜增厚2例,邻近血管聚拢或/和引流血管21例。结论:HRCT及薄层增强扫描有助于显示小肺癌的特征,其邻近血管改变及增强后时间密度变化的价值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周围型肺癌钙化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周围型肺癌钙化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车广耀①张殿波魏国顺孟维国1材料与方法本文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50~68岁。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肿瘤位于右肺上叶5例,右肺下叶3例,左肺上、下叶各2例。肿瘤直径最大11.2cm,最小2.5cm。12例均有普通X...  相似文献   

3.
朱凤 《上海医学影像》2002,11(4):297-299
目的:总结小肺癌CT诊断的体会,强调正确的扫描方法和增强CT在小肺癌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5例经过病理或临床证实的直径8-20mm的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结果:97.56%的实质性小肺癌具有一般周围型肺癌的特征性表现;高分辨CT(HRCT)可导致肺内小结节密度偏高;浸润型小肺癌CT表现与炎症相似;增强扫描时(1.5-2ml/kg,2-3ml/s‘),实质性小肺癌强化峰值在1-1.5分钟。结论:薄层螺旋型CT扫描,标准重建不仅能真实地反映病灶的细微征象,对病灶的性质做出判断,而且能较准确地提示小肺癌TNM分期。增强扫描时小肺癌的强化峰值与静脉注射对比剂的速率和扫描时间相关。浸润型小肺癌与炎症鉴别较难,抗炎治疗后不吸收需加以警惕。  相似文献   

4.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CT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63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行常规肺部CT扫描,并在病灶处用薄层高分辨力重建方式加扫。结果:周围型肺癌表现为肺内肿块或结节,形状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其中47例肿块直径≥3cm,其密度不均,少数肿瘤内可见钙化、坏死、液化和空洞。16例肿瘤直径<3cm,其密度不均,呈分叶状,薄层扫描时可见空泡征。肿瘤病灶边缘可见毛刺、棘突、支气管血管纠集、胸膜粘连和胸膜凹陷征等。胸膜粘连多见于肿块较大的肺癌,胸膜凹陷征多见于肿块较小的肺癌。结论:CT诊断周围型肺癌比常规X线检查提供更多的信息;若CT发现肺部周围结节或肿块有分叶、毛刺及胸膜凹陷征等应考虑为肺癌,肺门、隆突下及纵隔淋巴结肿大且无钙化时,要考虑肺癌向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我院从1990~1998年间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且CT资料完整的20例直径小于1-5cm周围型小肺癌,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1 材料与方法男8例,女12例,年龄27~65岁,平均54-3岁。组织学分类:鳞癌5例,腺癌9例,腺鳞癌4例,类癌2例。手术病理证实17例,另3例为CT定位下肺穿刺活检证实。采用TCT-600HQ型全身CT扫描机,矩阵512×512,常规以10mm层厚,10mm间距自胸腔入口扫至膈面,对病灶作2~3mm层厚,间距2~3mm薄层加放大…  相似文献   

6.
小于3cm的周围型肺癌的X线、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型肺癌是较常见的恶型肿瘤,近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螺旋CT出现后,肺内孤立型结节(solitary puimonary nodules,SPN)的诊断正确率明显提高,肺结节(pulmonary nodule)通常是指直径不超过3cm的肺内类圆形病灶,不超过2cm则称为小结节,其中不超过1cm可称为微结节。肺内孤立型结节可以是周围型肺癌,也可以是肺结核球、错构瘤、球形肺炎、局灶机化型肺炎等,所以对结节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一直是放射学的一个难题,随着小结节的细节显示,准确诊断率得到提高。笔者近几年收集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直径≤3cm的肺内孤立型肺癌(SPLC),对其X线、CT征象进行回顾型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提高对SPLC的X线、CT征象的认识,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肺癌的CT表现,提高对肺癌的认识.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为肺癌的31例,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中央型肺癌13例,主要表现为肺门肿块及肺部阻塞性病变;周围型肺癌18例,有肿块型(16例)和肺炎型(2例),CT表现为瘤体表现和肿瘤一肺交界区表现.结论肺门肿块及阻塞性肺部表现为中央型肺癌的基本表现;叶间胸膜曲线征或"S"征对鉴别良恶性阻塞意义大;肺野分叶软组织,伴周边毛刺是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基础,定期复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33-334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104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高分辨率CT资料,并与该患者的胸片结果作为对照进行分析。比较周围型肺癌患者高分辨率CT资料与胸片在检测肺部肿块、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厚壁空洞及胸腔积液等指标方面的差异性。可以明显看出高分辨率CT扫描检出阳性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辨率CT在显示肺部肿块形态、边缘、密度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方面优势明显,较胸片能显著提高周围型肺癌检出率,从而为患者下一步治疗提供科学指导,临床应用价值显著[1]。  相似文献   

9.
目的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经病理学诊断为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6例。结果患者均采用X线胸片检查后采用64排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分析检查CT前后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与CT检查前比较,CT检查后患者中检出边缘不规则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等的患者比例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薄层增强扫描可有效辅助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周围性腺型小肺癌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兰强  朱勇 《上海医学影像》2004,13(3):216-217,220
目的 分析<2cm周围型肺腺癌的CT征象。 方法 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cm的周围型肺腺癌35例,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49-83岁,平均70岁。全部采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CT图像上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密度、内部结构和边缘特点,以及动态增强表现。 结果 按照CT图像上的密度分布分为3种类型,Ⅰ型为不伴磨玻璃征的软组织密度结节17例(48.5%),Ⅱ型部分实性伴磨玻璃征12例(34.2%);Ⅲ型磨玻璃样结节6例(17.1%);CT征象有分叶征27/35、毛刺征27/35、支气管气相和空泡征25/35、磨玻璃征18/35、血管聚集征或血管穿过征29/35,及胸膜凹陷征25/35,其中磨玻璃或部分磨玻璃结节的、血管聚集及穿过征象和空泡征以及支气管气相征出现率高。结论 肺小腺癌的CT表现的各种征象与肺癌的大小以及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1.
CT诊断周围型肺癌33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思源 《临床医学》2007,27(8):78-79
本文分析了33例经痰检、内窥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性周围型肺癌(简称肺癌)的CT表现,重点分析了肿块的形态特征及临近胸膜的表现:①分叶征;②毛刺和棘突征;③血管集束征;④钙化;⑤胸膜凹陷;⑥薄层HRCT扫描更清晰地显示肿块的边缘特征、内部结构和肿块与周围肺组织的关系。结合  相似文献   

12.
CT对周围型肺癌术前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以提高其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32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有深浅分叶征(18/32),毛刺征(20/32),空泡征(8/32),血管纠集征(11/32)和胸膜凹陷征(16/32)。结论 螺旋CT及增强CT检查可提高周围型小肺癌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CT检查应用于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早期周围性肺癌患者56例,分别进行X线检查和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情况和转移情况。结果:在诊断情况方面,X线检查方式与CT检查方式相比,CT检查的准确率与检出病灶数量明显更高(P<0.05);在诊断转移情况方面,CT检查诊断转移情况方面明显更好(P<0.05)。结论:CT检查应用在早期肺癌临床诊断中,诊断准确率高,能够更好的为患者展开针对性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CT肿瘤血管成像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于2018年5月—2019年8月前来就诊的肺部患有孤立性肿块患者中选取78例作为观察对象,入院后均接受CT肿瘤血管成像诊断,78例经临床病理证实恶性肿瘤者48例,良性肿瘤者30例,分析CT肿瘤血管成像诊断结果.结果:经CT肿瘤血管成像诊断后,恶性肿瘤者56例,良性肿瘤者22例,说明CT诊断后的准确率相对较高.结论:为了提高周围型肺癌的病情诊断率,选择CT肿瘤血管成像诊断能为临床病情的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病人螺旋CT常规胸部扫描 ,病灶区薄层扫描并三维重建 .结果螺旋CT薄层扫描可较好地显示肿瘤内部形态特征,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显示肿瘤周边形态优于常规扫描.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周围型小肺癌诊断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对中央型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中央型肺癌(n=23)患者行螺旋CT薄层扫描(层厚2mm-3mm)且行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包括表面遮盖成像(SSD)、最小密度投影(MinIP)及多平面重建(MPR)。结果 螺旋CT薄层图象及MPR重建均可准确显示中央型肺癌病灶发生部位,气管支气管阻塞气管树SSD及MinIP成像可整体直观显示其阻塞和狭窄范围及程度,SSD及MinIP图像较粗糙,显示病灶解剖细节差,对显示早期小病灶及小支气管改变有一定限制。结论 螺旋CT薄层横断面及MPR图像是诊断中央型肺癌准确有效方法,SSD及MinIP图像较直观,可弥补其横断面图像的不足,但不能显示病灶的解剖细节。  相似文献   

18.
取我院收治的37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资料,对比分析CT检查以及X线片检测结果。结果 X线片下早期可见有局限性小斑片阴影,增大后密度增高,形状变为类圆形或圆形,边缘表现为清晰分叶状,伴有毛刺或印迹,肺门淋巴结肿大;肋骨破坏、胸腔积液;癌性空洞。CT检查结果早期表现为小结节影,较大者呈分叶状肿块;产生空洞率为2%。直径2cm内伴有充气的细支气管影可见,个别内部存在偏心性钙化,肿块邻近区域存在血管集中表现,患者胸膜与病灶邻近部位发生胸膜拖曳征或凹陷征。胸壁邻近受侵而发生骨质破坏,多为肋骨,局部伴有软组织肿块,当累及胸膜或出现胸膜转移则会导致胸腔积液。晚期出现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及肾上腺、肝脏、颅脑远处转移。在周围型肺癌的的诊断过程中,CT诊断准确性更高,且优于X线片检测,联合应用二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央型肺癌支气管镜检查和CT诊断与病理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和胸部CT在诊断中央型肺癌侵犯气管支气管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非小细胞中央型肺癌术前行纤维支气管镜和胸部CT检查,判定肿瘤对气管支气管侵犯情况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纤维支气管镜、胸部CT和二者联合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90.6%、56.4%和96.2%。结论在中央型肺癌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了解气管支气管是否被肿瘤侵犯的主要手段,胸部CT检查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方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胸部CT检查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气管支气管是否被肿瘤侵犯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周围型肺癌胸膜侧阴影的总结、分析,为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59例周围型肺癌中58例胸膜侧有阴影的病例,男41例,女17例,平均年龄59.8岁。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活检穿刺、纤支镜检、查痰证实?采用siemens Somaton DR3全身CT机及Plnilip螺旋CT UitraZ型机。全部病例均行胸部CT平扫,先自肺尖至膈顶.层厚8mm,层距8~14mm。结果胸膜侧阴影CT表现有4种形态,模糊片状影48例(81.4%).纤维条状影5例(8.5%),胸膜凹陷征28例(47.5%),多数小结节影8例(13.6%)。结论周围型肺癌胸膜侧阴影的出现率较高.占98.3%(58/59),为周围型肺癌远侧肺组织多种因素的综合改变,如小片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纤维变性、浸润结节在以往有关报道的文献中,周围型肺癌CT诊断,主要以病灶的轮廓是否分叶、边缘有无毛剌、内部密度是否均匀等影像作为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主要依据。本组研究周围型肺癌胸膜侧阴影,提示除注重观察通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外.更应重视病灶胸膜侧阴影在周围型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重要性,特别是病灶胸膜侧模糊片状影的出现,对诊断周围型肺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