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门诊医生工作站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二木  徐海澎 《医学信息》2003,16(8):445-447
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是医院临床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医生工作站在功能上应满足门诊医生的需要,在操作上应尽量方便快捷,在流程上应做到高效有序,在设计上应充分考虑与医技系统的接口。门诊医生工作站是门诊系统的主要信息源,同时门诊医生要求充分共享医院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2.
医院门诊管理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东  银琳  罗洪强 《医学信息》2003,16(8):435-437
医院门诊管理信息系统在HIS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数据量大、信息共享度高,而且对挂号、收费、发药实时性要求高,因此在系统的建设中要针对这些特点采取合理的方法来实现。本文结合我单位门诊系统的实际流程,着重从挂号收费、医生工作站、药房发药几个方面介绍了门诊管理系统建设中使用的一些新技术,提出了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科主任工作站》系统的研发目标,依托现有医院信息系统丰富资源和系统环境,从科主任管理需求的角度出发,为医院科主任一级管理者提供快捷、有效的工具和手段,以提高科主任的管理效能和优化科室管理模式。同时介绍了《科主任工作站》系统的设计思想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4.
军卫1号"门诊医生工作站"在西京医院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路荣  陈香礼 《医学信息》2005,18(8):883-884
随着我国医院信息系统中管理系统的完善成熟,临床诊疗信息系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由于门诊工作及时性的要求及难度大的特点,门诊诊疗信息系统相对来说较滞后,以门诊医生工作站为核心的门诊诊疗系统现在正处于推广应用阶段,本文就“军卫1号‘门诊医生工作站’”在西京医院的推广应用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对其它医院门诊医生工作站的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动态心电数据的综合管理和运用应用是Holter系统今后发展的方向,我们介绍一种具有综合数据管理功能和网络功能的动态心电回放分析工作站,它较好解决了目前动态心电回放分析系统中存在的通用性、归档管理、全面心电分析和远程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6.
PACS诊断工作站匹配小型DSA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ACS诊断工作站与小型DSA匹配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PACS诊断工作站通过视频采集一转换方式采集岛津公司的WHA-50N/S小型DSA的PH-DSA方式获得的视频图像,使用DIGOM 3.0国际标准。对采用该系统检查治疗的67例图像资料进行分析,评价该工作站的使用效能。结果 将PACS诊断工作站与小型DSA相接后,将原来的PH-DSA视频图像转变为10~25帧/S的数字DSA图像,可上传输至PACS,达到资料共享。提高了图像后处理的功能。应用该系统获得的数字图像能够保持原设备的清晰程度,无明显失真,可以显示1~2mm的3~4级血管。结论采用小型DSA与PACS诊断工作站相匹配,可以为介入治疗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部队基层门诊部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环境、门诊看病功能、门诊数据维护统计功能及查询功能,并就该系统的使用使门诊部的管理纳入规范化、系统化,网络化进行了讨论,为深入进行基层门诊部信息化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医院网络的工作站具有相同的硬件配置,重新安装系统和单机维护工作量很大,本文介绍了应用硬盘保护技术实现工作站系统保护和还原,以及在网络环境下自动升级客户端软件的方法,为提高医院网络维护工作效率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张晓东 《医学信息》2008,21(9):1492-1494
本文地介绍了用Power Builder软件开发门诊分诊系统的完整过程,包括分诊的流程设计、数据表设计,编程经验.本系统结合医院现有的门诊挂号收费系统和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实现了和医院信息系统的无缝结合.通过把本系统实际应用到门诊第一线,给病人营造了一个更加良好而舒适的就医环境,大大改善了门诊的诊疗秩序.  相似文献   

10.
当前医院HIS系统已经相当普及。医生工作站(门诊、病区)也越来越多的得到推广应用,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提高处方质量,充实以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内容,拓展医院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这既是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也是卫生信息领域的发展趋势。新药品种类越来越多,药品信息变化越来越快,广大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PowerBuilder具有的功能强大,使用方便、操作易行等特点,对我院门诊分系统管理工作起了重要的作用,是门诊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通过利用PB来解决门诊系统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和发生的错误,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军字1号”系统正在从以经济管理为中心向以病人服务为中心深入,成都美康公司的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系统)嵌入“军字1号”工程的医生工作站,对医嘱进行用药合理性实时监测,医生可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用药,使临床用药逐步合理化。本文将介绍PASS的主要功能,并对其性能及使用效果进行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3.
马莹  钟初雷 《医学信息》2007,20(10):1752-1754
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质量,优化工作流程,节约患者等待的时间,方便患者就医,信息化成为现代医院的标志。随着门诊、住院医生工作站、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的深入应用,医务人员对计算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医院信息系统一旦瘫痪,手工业务很难立即恢复,将引起医疗业务紊乱与中止,  相似文献   

14.
靳莉 《医学信息》2006,19(10):1781-1781
“军字一号”医生工作站是面向临床医生,提高下达医嘱,书写病历,开申请单,查询报告单,查询体温单,填写首页,病历检索等功能。它与护士工作站各系统又相互依存,其下达的医嘱必须通过护士工作站提取确定后才能生效。故医生工作站与护士工作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常见问题是医生下完医嘱后向护士工作站提交时报“与*.*.*.*通信失败,请通知护士工作站有新开医嘱”,下面就一例子来说明通信失败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门诊分诊影响着门诊的诊疗质量,我们建立的门诊分诊信息显示系统,用屏幕显示和语言呼叫的方法,解决了传统分诊方法的弊端,给患者创造了安静的就诊环境,加强了就诊秩序的管理,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医疗秩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作者单位推行一体化医生工作站的实践,阐述了医生工作站与电子病历、临床信息系统与电子病历的关系,较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医嘱处理和电子病历编辑器的特点,概括了支持电子病历的采集、存储,处理、传递、保密和表现(利用)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完整解决方案,最后对电子病历使用中的一些体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新闻     
新闻《中医医院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开发研制成功由泰安市中医二院和山东金信网络工程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中医医院管理信息网络系统》,是以机房网络服务器为数据中心,部门无盘工作站通过局域网与其联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网络开通后,能实现门诊持号、划价收费及患...  相似文献   

18.
赵长俊  王洪福 《医学信息》2004,17(5):289-29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院于2003年1月正式运行了医疗统计系统,一改原先手工统计误差大、随机性差、繁琐劳动等不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医疗统计系统的框架与功能医疗统计系统由门诊统计、病房统计、医技统计、病种统计、综合报表、综合查询、系统维护几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处方残余药量审核系统,配合医生监控处方药用量,对门诊处方整包装药品残余药量进行信息化管理。方法资料来源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门诊联网医生工作站。采集门诊糖尿病专科医生在2012年7月286例患者服务医保联网数据,其中男性189例,女性97例;平均年龄52岁。分析糖尿病治疗药物残余药量发生的规律,设计处方残余药量审核系统。采集某个医生2012年7月~8月对231例糖尿病门诊特殊病患者开药信息化控制残余药节省统计。结果 1例患者2个月购买30R芯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伏格列波糖片和甲钴胺片4次,共计购买了12盒,残余3.6盒,费用多花240.84元。排除整包装不拆分的情况,患者多购买了3盒药,费用为200.7元。286例患者残余药金额高达6万余元。使用该系统后门诊糖尿病专科医生2012年7月~8月治疗231例患者,在保证患者治疗前提下,共少开了3万余元糖尿病药品;糖尿病门诊特殊病患者使用该系统后,大大降低了门诊患者的购药数量。结论处方残余药审核系统的运行,降低了门诊医生的药品比例,使医院合理用药更趋于科学、完善,大大减少了医院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节省了患者治病费用。  相似文献   

20.
在动态中实现电子病历质量的三级监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毅华 《医学信息》2004,17(11):718-719
“军字1号”系统的医生工作站的流程在完全摈弃了传统手工劳动的同时,也出现了复制病历、不按规定书写病程等问题,通过运行“电子病历编控”系统,为在动态中规范操作流程、监控病历质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