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0例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娩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9月~2009年9月我院120例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健康、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初产妇的产程、疼痛程度、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镇痛组活跃期较对照组缩短,剖宫产率较对照组低;镇痛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减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催产素使用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过程及分娩结局均无不良影响,既能有效地缩短产程,又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是目前效果较确切和比较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 我院自1991年9月将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同时积极配合计划分娩,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选择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全身状态良好,无硬膜外麻醉禁忌症的自愿接受者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采用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镇痛16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有镇痛要求,无产科合并症、并发症及麻醉禁忌症者168例,实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镇痛.选取同期静脉注射地西泮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分娩镇痛是指采取措施消除或缓解分娩时的产痛[1],硬膜外镇痛分娩是近几年在产科应用较广泛的无痛分娩方法之一。我院对实施小剂量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产妇,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产时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在本院产科住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转归,为提高镇痛分娩成功率提供指导,提高顺产率。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124例,其中有16例改行剖宫产,分析其原因。结果:124例中108例产妇硬膜外镇痛下自然顺产,16例行剖宫产术,其中胎方位异常5例,胎儿窘迫4例,宫缩乏力3例,活跃期停滞2例,管理不当2例。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后行剖宫产中,胎方位异常和胎儿窘迫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分娩疼痛作为正常生理过程,可对母体机体内环境进行损伤,影响产妇分娩依从性、分娩进程等[1]。目前硬膜外麻醉为无痛分娩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娩镇痛技术,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属于局部麻醉镇痛药物,镇痛效果确切,已成为硬膜外麻醉中常用药物[2]。目前有研究指出,硬膜外规律间断给药有利于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缓解疼痛效果优于硬膜外持续给药[3]。鉴于此,本研究将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初产妇无痛分娩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妊娠分娩初产妇116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自控硬膜外镇痛在分娩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轻分娩疼痛,倡导生殖健康,我院使用PCEA泵持续低流量硬膜外腔给药分娩,收到良好效果。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选取2004年7月~2004年12月住院待产的产妇,均为  相似文献   

8.
雷玲   《中国医学工程》2011,(3):27-28
目的通过病例研究分析,了解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2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分娩过程中给于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结果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对分娩镇痛效果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影响小。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疗效好,安全性高,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季丽萍  吕艳蓉 《河北医学》2004,10(7):656-657
我院对60例自愿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进行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和方法 资料来源:选择足月单胎、头位、初产、产前检查确认可以经阴道分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孕妇60例作为镇痛组。选择同期自然分娩的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入选条件与镇痛组相同。  相似文献   

10.
罗哌卡因具有使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分离阻滞的作用 ,它克服了利多卡因于分娩镇痛的同时 ,运动神经也被阻滞 ,使第二产程延长的缺点。我院用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给药进行分娩镇痛 ,治疗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 2 0 0 1年 5月至 9月间住院待产的孕足月初产妇 ,其中自愿要求分娩镇痛且无禁忌症者 110例 (观察组 ) ,实施分娩镇痛 ,与同期条件相当、未实施分娩镇痛者 110例 (对照组 )进行对比。两组的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孕次等因素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中产钳术分娩指征均为第二产程停滞 ,剖宫产…  相似文献   

11.
从2003年6月以来,我院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应用于分娩镇痛,现将有关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产妇分娩过程是否痛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1]。我院开展的导乐分娩联合硬膜外镇痛模式,是向传统生育观念发起挑战,倡导人性化服务,提高了自然分娩的安全性,减低了剖宫产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9年10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经产前检查适合阴道分娩的同意实施导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临床2009年1月~12月在我院分娩的60例妊娠足月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镇痛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硬膜外阻滞用于无痛分娩比较安全、有效,对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方面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院收治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1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3岁,1胎0产,孕40周,头位。于2006年5月1日因持续性枕后位,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低颈式剖宫产分娩,婴儿体重3600g。  相似文献   

15.
现将我院1991年10月至1992年1月应用低浓度小剂量利多卡因间断注入硬膜外腔作分娩镇痛50例的研究作一报道。资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选择初产妇、孕足月、单  相似文献   

16.
朱丹婴 《吉林医学》2009,30(21):2679-2680
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分娩镇痛被越来越多的孕产妇认识和接受。我院自2004年起开展硬膜外镇痛分娩技术,对减轻产妇分娩疼痛、降低剖宫产率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将2008年1-12月202例实施硬膜外镇痛分娩者进行临床观察,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周建碧 《大家健康》2013,(16):158-159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后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20例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观察组)与同期530例未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参考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母婴的结局。结果: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产后15-20min无腹痛,第一产程活跃期平均用时需(206±101)min,相较参考组的(256±99)min,有明显差异,P0.05;第二产程活跃期用时需(54±12)min,相较参考组(55±12)min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剖宫产率有显著差异,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后出血量及阴道助产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影响较小,安全且保证分娩顺利进行,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于淅川县人民医院接受无痛分娩的102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接受硬膜外麻醉,依据所选麻醉药物分为对照组(罗哌卡因,51例)与观察组(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51例)。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为1.96%,低于对照组的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可有效缩短初产妇产程耗时,利于降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美国妇产学院 (ACOG)指南指出 :分娩镇痛腰段硬膜外阻滞最为有效 ,且副作用小 ,但应使产妇保持活动自如 ,参与分娩过程 ,它是临床最常用的麻醉方法[1] 。我院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给药方法对 4 0例产妇进行了分娩镇痛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2005年11月,将硬膜外镇痛应用于分娩中,疗效较佳,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100例,均为2005年11月~2006年2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入选标准:①孕周37~40周,年龄<30岁,单胎,头位,初产妇;②有规律性宫缩,宫口开大3 cm;③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产科检查无明显头盆不称、胎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