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利用瓢虫来消灭害虫,最近几年我们对瓢虫的人工招引越冬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对瓢虫越冬期间的生活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观察,现加以整理,供参考。 一、试验地点和方法 此项试验研究,是于1972年—1975年的三个冬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各种人工巢箱的箱色对招引大山雀的效果,我们以红、绿、蓝、黑、白及本色六种箱色试验,其结果红箱招引率略高于绿色,蓝、黑、白三色次之,本色最差。  相似文献   

3.
大山雀Parus major在青岛市崂山区是留鸟。1989—1990年,我们做了人工挂巢招引大山雀试验,并对其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1试验材料与方法用厚度1.2—1.5厘米的松板,做成直径15×15厘米、高29.5(后壁)×27(前壁)厘米的木板式巢箱。在巢箱前壁高21厘米处做直径为4.5厘米的圆形出入口。巢箱用油漆涂上绿、黑、黄三种颜色,并在巢箱前壁上编号、登记。挂巢地点设置在崂山区中韩镇浮山。阴坡,海拔350米左右。主要树种是黑松,山沟内有刺槐、赤杨等其它杂木,树龄15—20年,郁闭度0.6—0.7,植被条件较好。林缘有水库。山中、下部有果园。因远离村舍,人…  相似文献   

4.
本种与绿花百合(Lilium fargesii Franch.)相近,但花被片的蜜腺两侧无乳头状突起和鸡冠状突起,花柱短于子房;茎平滑而不同。 鳞茎卵形,高2.2—2.5厘米,宽1.5—2.2厘米,鳞片披针形,长2—2.5厘米,宽0.5—10毫米,外层2—3片,黄绿色。茎高45—60厘米,径2—3毫米,平滑。叶散生,条形,长5.5—8厘米,宽2—4毫米,先端渐尖,边缘反卷,两面无毛。花单生;花  相似文献   

5.
广西石灰岩石山一种新的果树——冬杧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健英   《广西植物》1983,(3):200-202
<正> 冬杧果,新种 Mangifera hiemalis J. Y. Liang, sp. nov. (Anacardiaccae) 常绿乔木,高达25米,胸径达110厘米;树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小枝粗壮,具条纹,无毛。叶近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10—30(50)厘米,宽 3—8(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无毛,中脉两面凸起,侧脉每边18—22(26)条,斜升,两面凸起,小脉两面明显呈网状;叶柄长(1.5)3—8(14.5)厘米,基部彭大。圆锥花序顶生,长12—  相似文献   

6.
中国柳属新植物(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能 《植物研究》1980,(4):23-28
灌木,高1.5米。当年生小枝初被疏长桑毛,很快变为光滑;芽无毛。叶纸质,倒卵状长椭圆形,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渐狭,长1.5-4.5厘米,宽0.6-1.8厘米,两面初被长柔毛,后无毛,表面绿色,背面苍白色,被腊粉,中脉表面稍凸起,背面显著隆起,侧脉约5对,两面稍凸起,细脉表面稍凹,背面不明显,全缘或具不规则的腺齿;叶柄长2-6毫米,初有长柔毛。  相似文献   

7.
姜黄属一新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秀香   《广西植物》1984,(2):133-134
<正> 多年生草本,高70—140厘米。根状茎卵形,肉质,肥大,内面淡黄色或近白色,稍有樟脑气,根丝状或末端膨大成纺锤形块根,外面淡白色,内面淡黄色或白色,长2—4.5厘米,宽1—2厘米。叶基生,4—6片,椭圆状长圆形,长50—85厘米,宽13—21厘米,先端突尖呈细尾状,基部阔楔形,两面绿色无毛,下面具糠秕状细点;叶柄长20—32厘米,无毛。穗状花序秋季从叶鞘内抽出,圆柱状,长约17厘米,宽约8厘米,具长约15厘米的总花  相似文献   

8.
中国山茶属一新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卫兆芬 《植物研究》1986,6(4):141-144
灌木,高1-2.5米;小枝初时暗红色,后变灰褐色,无毛。叶互生或近轮生,通常聚生于小枝顶端,革质,狭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5.5-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圆有时微凹或钝,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微被白粉,两面光滑无毛,边全部全缘,且具一圈半透明狭边;中脉粗壮,两面凸起,侧脉纤细,两面稍明显,小脉网状,不明显:叶柄长6-15毫米,腹面扁平,无毛。  相似文献   

9.
缪柏茂   《广西植物》1985,(1):21-24
<正> 灌木或小乔木,高3—6米。小枝圆柱形,暗灰色,具细小的圆形皮孔,幼枝紫红色或灰色,节处稍压扁,径1.5—2毫米,被微柔毛。叶革质,椭圆形或窄椭圆形,偶近圆形,长 5—9.5厘米,宽2—4.5厘米,先端短渐尖,偶圆形,基部变狭成一有翅的叶柄,两面光滑无毛,边全缘,反卷,上面光亮,中脉上面平坦或凸起,下面突起,侧脉5—7对,两面明显凸起,细脉网状两面明显,叶柄长1.2—2厘米,上面平坦,被微柔毛。圆锥花序,腋  相似文献   

10.
养兔     
家兔按其经济性质来看特别贵重。它生产美观和坚靱的毛皮,味美的肉和温暖的绒毛。家兔的繁殖力强,一只母兔每年约可分娩九次,每次产6—10只子兔。四个月的家兔就为成兔。家兔的饲养家兔的管理简单,但需要特别注意和细心。兔箱应制造得使它的内部宽敞,明亮和乾燥。可以採用兔箱的尺寸如下:长125厘米,宽65厘米,前面高75厘米,后面高60厘米。为了不使雨雪进入箱内,要使兔箱顶盖向后倾斜,前部出  相似文献   

11.
王育生  黄锦培   《广西植物》1985,(1):15-16
<正> 灌木,高3米。枝紫黑色,皮孔不明显;当年生枝密被黄褐色长柔毛。叶狭卵形,长0.9—2.8厘米,宽0.7~1.2厘米,先端短尖,基部近圆形,稍不对称,叶缘基部以上具不规则之重锯齿,两面沿中脉被长柔毛;侧脉7—11对,干后与中脉在叶面下陷,在背面明显凸  相似文献   

12.
李永康   《广西植物》1985,(1):7-8
<正> 落叶乔木,高6米,树杆直径20厘米;当年生被鲜时红色,干时暗褐色,无毛,一年生枝灰绿色,干时也为暗褐色;芽细小,有2个对生芽鳞,叶纸质,对生,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稀椭圆形,长6.2—8.5厘米,宽2.4—4.7厘米,先端尾状渐尖,有长9—18毫米尖头,基部浅心形或圆形,边有钝圆齿,中脉与侧脉两面突起,红色,侧脉每边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保护和利用园林绿地中的捕食性瓢虫资源,研究了北京园林绿地中瓢虫的发生规律及生态位。采用定点定期黄板诱集法调查园林绿地捕食性瓢虫资源,然后进行了瓢虫发生时序动态、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等分析。由生态位宽度将瓢虫分为种群竞争力强、中和弱3类,由Mcnaughton优势度指数也将瓢虫分为优势种、常见种和偶见种3类;异色瓢虫、龟纹瓢虫、红点唇瓢虫和菱斑巧瓢虫既是种群竞争力强的瓢虫种类,也是园林绿地瓢虫的优势种,种群竞争力中的瓢虫种类多为瓢虫常见种,弱的种类多为瓢虫偶见种;园林绿地中优势捕食性瓢虫的发生时序动态既与园林植物上发生的蚜虫种类相关,又与园林植物种类相关;异色瓢虫与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与红点唇瓢虫,以及龟纹瓢虫与菱斑巧瓢虫全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均达0.8以上,而异色瓢虫与菱斑巧瓢虫,龟纹瓢虫与红点唇瓢虫,红点唇瓢虫与菱斑巧瓢虫全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较小,均低于0.7。本文为有效保护园林绿地中的瓢虫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利用七星瓢虫防治棉花前期蚜害效果良好;但由于七星瓢虫不耐高温,后期在棉田定居性差,不能控制“伏蚜”危害。多异、龟纹瓢虫耐、喜高温,6、7月份棉田虫口密度较大,如何利用多异、龟纹瓢虫防治“伏蚜”、棉铃虫,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1975—1977年,我们对多异、龟纹瓢虫的生活习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现总结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瓢虫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见。它属于鞘翅目的一类昆虫,其绝大部分是益虫。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捕食性瓢虫的幼虫和成虫均可防治蚜虫、介壳虫、螨类以及许多其它害虫的卵和幼虫。早在1888年,由于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引进澳洲瓢虫,防治柑桔上的毁灭性大害虫吹绵介壳虫获得完全成功,引起各国的重视,从此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法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我国也曾利用澳洲瓢虫与大红瓢虫防治柑桔吹绵介壳虫获得成功。近年来北方棉区利用瓢虫防治棉蚜取得良好成绩。北方农田常见的捕食性瓢虫有:七星瓢虫、十三星瓢虫、龟纹瓢虫、多异瓢虫、二星瓢虫等等,其中以七星瓢虫的利用最为广泛。据河北省植保土肥所统计,该省在1976年曾利用七星瓢虫防治棉蚜的面积达150万亩,效果很好,持续控蚜期长,有许多效果更好的棉田甚至可以不用化学农药来治蚜。  相似文献   

16.
异色瓢虫规模化生产技术及瓢虫工厂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工厂化人工饲养异色瓢虫是利用其进行蚜虫等小型害虫生物防治的有效手段。本文报道了在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建立的基于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低龄幼虫的工厂化生产的技术流程。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大量、稳定地生产异色瓢虫各虫态个体,基本实现了异色瓢虫的工厂化生产。文中还探讨了异色瓢虫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期望瓢虫天敌产业化和商业化能够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体表细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ulsky)和茄二十八星瓢虫H .vigintioctopunctata (Fabricius)体表的细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在细微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第一 ,2种瓢虫鞘翅表面凹陷内 ,毛的着生位置不同 ,马铃薯瓢虫的毛着生于凹陷中心 ,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毛着生于凹陷边缘 ;第二 ,鞘翅表面凹陷的深浅不同 ,马铃薯瓢虫的凹陷较深于茄二十八星瓢虫。这为 2种瓢虫的形态学研究提供了细微结构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伏蚜的天敌——连斑毛瓢虫和黑背毛瓢虫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提高生物防治效果,综合防治棉蚜,我们研究了耐高温的连斑毛瓢虫Scymnus(Scym-nus) quadrivulneratus Mulsant和黑背毛瓢虫Scymnus(Neopullus) babai Sasaji。这两种瓢虫在田间温度高,七星瓢虫匿迹期间仍能大量繁殖活动,对抑制后期棉蚜和伏蚜能起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厦门园林植物有益瓢虫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调查,厦门市园林植物共有瓢虫33种,隶属于22属。其优势种群为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小红瓢虫(Rodolia pumila)、大红瓢虫(R. rufopilosa)、稻红瓢虫(Micraspis discolor)、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二星瓢虫(Adalia bipunctata)。文中提出保护与利用有益瓢虫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海南北部主要蔬菜作物生境天敌瓢虫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本文利用黄板诱集法于2019年对茄子、豇豆和辣椒生境的天敌瓢虫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种作物生境共采集获得瓢虫标本4 993头,隶属于16个属28种,其群落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茄子、辣椒和豇豆生境,其中茄子生境拥有28种,辣椒和豇豆生境分别为10种和11种。茄子生境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高,分别为1.58、3.40、0.27和0.47,明显高于豇豆和辣椒生境。无论哪种生境,六斑月瓢虫Cheilomenes sexmaculata (Fabricius)和龟纹瓢虫Propylae japonica (Thunberg)均是优势种类,分别占整个瓢虫数量相对多度的45.26%和19.67%。两种优势瓢虫时序变化特征表明,瓢虫数量呈多峰型分布,5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这一时段总体发生数量较低。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北部蔬菜作物生境天敌瓢虫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