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临床中,大环内酯物类抗生素常常被认为对于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是比较安全的,其导致重症肌无力发作较少见。现报道1例。患者女,62岁,主因憋气2d,加重伴呼吸困难半天入院。既往肌无力病史2年,间断应用新斯的明,平时病情平稳。2d前受凉后出现流涕、咽痛、轻咳等症状,并出现逐渐加重的憋气,  相似文献   

2.
<正> 癌性神经病非肿瘤直接浸润神经组织,而是由恶性肿瘤的存在所致的远隔障碍。此病国内甚少报告,现将所见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46岁,干部,哈尔滨市人。1977年9月13日住院(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入院诊断重症肌无力症。最后诊断:上纵隔恶性肿瘤,肺门转移,全身转移,重症肌无力症侯群。主诉:四肢无力一年,颈肌无力、语言及吞咽困难半年。现病史:  相似文献   

3.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titin抗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抗titin抗体对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分别测定正常对照、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及非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患者血清titin抗体及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并比较其临床意义。结果 与重症肌无力患者相比,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的血清titin抗体阳性率明显增高,分别为3%和94%,且titin抗体阳性的重症肌无力病情较重。非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患者血清中亦可检出titin抗体。结论 titin抗体检查对于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诊断及判定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胸腺瘤是较常见的纵隔肿瘤。一般需外科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症手术后可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是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科于1986年4月收治一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症患者,术后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经及时抢救治愈,报告如下。 [病例] 患者,孟某,男性,42岁。因肌无力及右上纵隔肿物一个月入院。患者于一个月前感冒后出现眼痛、发烧,4天后突然出现无力及呼吸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甲状腺的机能状态。方法:检测7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TT3、TT4、FT3、FT4、TSH浓度、循环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结合率、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结合率,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除TSH外,重症肌无力患者总T3、总T4、FT3、FT4平均血清浓度、TGab、TMab平均结合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眼肌型重症无肌力与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增高者所占的比例无显著差异。合并胸腺瘤或胸腺增生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与无胸腺病变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比较,其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存在明显的甲状腺损害,但其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其疾病类型及是否伴有胸腺病变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的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121例,根据患者院内死亡情况,将其分为院内死亡组和院内存活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重症脑出血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NLR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121例患者中死亡42例,病死率34.7%。两组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脑卒中病史、入院时及入院3d NL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脑卒中病史、入院GCS评分越低及入院时和入院3d的NLR越高,重症脑出血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风险越高(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入院时及入院3d NLR预测重症脑出血患者院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68和0.617,当入院3d的NLR为10.21时,约登指数为0.248,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8.1%和63.3%。结论 入院时及入院3d NLR升高、入院时GCS评分降低及既往脑卒中病史均是重症脑出血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其中入院3d NLR水平对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7.
刘海顺 《当代医学》2013,(31):150-15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按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补脾强力汤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评分表现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重症肌无力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胸腺瘤手术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8例胸腺瘤术后其中3例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观察和护理。结果:3例并发肌无力危象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易并发肌无力危象,要求护理人员高度重视,密切观察呼吸变化,有变化及时正确处理,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gravis,MG)的患者如果急骤发生呼吸肌严重无力 ,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时称为重症肌无力危象。危象分三种[1] ,肌无力危象约占 95 % ,胆碱能危象约占 4 % ,反拗性危象约占 1%。我院 1999~ 2 0 0 2年收治重症肌无力患者 2 0例 ,其中发展为重症肌无力危象者 6例 ,现将临床抢救及护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中 ,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18~ 4 5岁。均为重症肌无力在收入院 1~ 2天内 ,发展为重症肌无力危象 ,经及时行气管切开 ,并呼吸机辅助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治肺部感染 ,加强基础护理等积极抢救措施 ,均…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肌无力与妊娠的相互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患者重症肌无力病情和妊娠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共收集19例MG患者,对患者病史进行回顾,并对之进行检查和随访,收集妊娠、分娩和流产前后临床资料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共妊娠32人次,分娩19人次,流产13人次。有4例患者在6次妊娠中MG症状加重,其中1例出现肌无力危象而终止妊娠,7例患者在妊娠后症状反而减轻;在流产或人工终止妊娠的13人次中,有4例患者在终止妊娠后症状加重,3例患者症状轻度好转。4例患者在分娩后较妊娠期加重,7例患者共有9人次分娩后症状改善。对14次妊娠前、妊娠过程中和分娩后2周内最严重时的MG症状进行了临床绝对评分,其评分值分别为32±6.5分、36±3.9分、34±5.8分(P>0.05)。在分娩的19例新生儿中,3例出现新生儿重症肌无力,其中1例进行了乙酰胆碱受体测定为阳性。结论尽管妊娠、分娩和流产后,部分MG患者的症状出现加重;但总起来看妊娠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病情并无肯定影响。对于MG母亲所产的新生儿应该注意检查是否存在新生儿重症肌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