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方法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针对在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存在的几个问题陈述了自己观点.指出应深刻认识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分析了如何树立专业价值观、良好的人格特征和改变教学策略和方法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并对多种教学途径培养本科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做了介绍及比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倾向性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4月至7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测量表(CTDI-CV)、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调查1 198名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倾向性现状。结果 1 198名护理高职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得分为(270.43±23.69)分,33.4%的学生处于正性评判性思维水平;超过50%的学生求知欲、分析能力和开放思想3个维度为正性评判性思维。担任过学生干部、自主学习能力强和自我效能感高是正性评判性思维的预测因子(P0.05)。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学校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程琳  唐冰 《现代保健》2010,(7):101-102
为了培养学生的循证观念,提高评判性思维和运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的能力,笔者对所在学校2007级护理普通大专助产班学生进行了循证护理教学,与2006级护理普通大专助产班学生的传统教学进行了对照,结果显示循证护理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运用网络资源查找文献,寻找护理最佳证据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水平,无论对涉外护理专业还是助产专业的学生都非常重要.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加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核心能力,适应当前护理学科快速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严惠兰 《现代保健》2014,(22):121-123
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在提高急救护理水平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运用评判性思维对急诊科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创新提高护理急救理论、实践及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结果:通过培训提高了护士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开阔了思路,使急救护理整体水平得到提高。结论:评判性思维的运用能够提高急诊护理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6.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1]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作为培养我国护理后备力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的中专教学,近年来由于国内护理教育发展偏重的变化,在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亟待改革以相应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同伴交互教学作为同伴教学的改良教学方式,以其教学方法所体现的同伴间集体学习的合作性和"教、学"双重身份转换的内在动力,不但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主观动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增强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双重身份的转换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可引入中专护理教学中,以提高中专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实训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对大专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76名护理大专生,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基于实训的教学模式,教学前后分别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CTDI-CV)测评两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教学前,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试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高于教学前,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实训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莹 《医院管理论坛》2014,(4):47-49,55
目的了解未开始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并找出和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CCTDI-CV量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的中文版)对192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平均得分属于中等偏上,在寻求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和认知成熟度五个方面各年级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理科学生的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是否有兼职经历和担任过职务是影响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因素。结论调查结果提示教师应适当改进教学方法,学校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设计、组织有助于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探讨强化护理实训教学对于提升护生临床综合能力尤其是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实际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名护生,并将其平均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名;对照组依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实训的相关教学,研究组则了采用了多种灵活方法进行护理实训的强化教学。结果①研究组护生的批判思维的认知成熟度、求知欲、自信心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生(P〈0.05);②强化教学之后的研究组护生的批判思维的认知成熟度、求知欲、自信心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结果显著优于强化教学之前(P〈0.05)。结论通过强化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同时对于护生临床综合能力尤其是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是裨益良多。  相似文献   

10.
章一华  刘璐 《职业与健康》2010,26(9):984-986
目的通过评判性思维的临床实践,探讨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康复护理模式。方法应用评判性思维在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康复护理中,引导护理人员关注问题,进行思考;围绕问题,引导探究;解决问题,创新提高。结果通过1年多的学习、训练,加强了护理人员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自觉性,对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康复指导的能力不断提高。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临床症状均好转或消失。结论培养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在ICU护理实习生床边查房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7-12月,以便利抽样法选择42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以焦点解决模式进行床边查房教学,应用评判性思维特质测量表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基于焦点解决模式进行床边查房教学后,实习生评判性思维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护理实习生床边查房教学中通过焦点解决可以有效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实习后期护理本科生与低年资注册护士在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核心能力上的差异,以明确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的培养重点。方法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和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CIRN),对实习后期护理本科生(n=30)与低年资注册护士(n=34)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在CTDI-CV量表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判性思维能力倾向于中等,且自信心、系统化能力、寻找真相三个维度的得分最低。低年资注册护士在CIRN量表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实习后期护理本科生(P〈0.01),且两组均在CIRN量表的人际交往维度得分最高,评判性思维与科研维度得分最低。结论实习后期护理本科生与低年资注册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系统化能力和寻找真相均较薄弱。但是,低年资注册护士CIRN量表中的评判性思维与科研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实习后期护理本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口腔修复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以2002级口腔班7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也表明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合作精神。结论PBL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力,促进了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开展全院性护理病例讨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及资源共享等优势,有效提高危重、疑难病例护理质量,培养了护士评判性思维,促进了护理工作流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总结护理技能竞赛对护理教育的影响。该文对护理技能竞赛进行总结和反思,认为:护理技能竞赛有利于改善实训教学条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缩短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距,有利于学生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同时,护理技能竞赛结果的反馈也折射出日常教学存在的弊端。护理教学中应以技能竞赛为契机,全面推动教学水平和护生操作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验录像回放反思在《护理人际沟通与礼仪》教学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在《护理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中采用礼仪训练和情景模拟表演等体验方式实施教学,并对礼仪训练和情景模拟表演全过程录像,结束后回放录像并反思,进行讨论、评价和分析,课程结束后,发放调查表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91.8%以上的学生认为体验后反思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对提高护生的主动沟通意识、人文关怀意识、团结协作能力、礼仪修养等方面帮助较大或很大。结论:体验后反思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礼仪修养和主动沟通意识的自我培养,有助于学生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人文关怀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刘美萍  黄玲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202-2203
目的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方法强化师生的科研意识,在教学中渗透科研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结果师生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均有增强,近三年的论文和科研成果大有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受到临床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结论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对加快护理学的发展,提升护理水平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评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CT)是指个体在复杂的情况中能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中判断问题和决定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分析、综合、推理,提出新的问题和结论,提出质疑、假设和推理,以求得出正确的结论。其特点为: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理性和审慎的思考;能博采众长[1]。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也逐步在护理教育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并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Sandwich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5级护理学专业1、2班的196名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每班各98人,以抽签法分组(班)。试验班(1班)采用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Sandwich教学法开展儿科护理教学,对照班(2班)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满意度评价问卷、核心能力量表和期末理论考核等评价方式分析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班学生理论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好于对照班(P0. 05),对教学效果及教学方法的总体满意度及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班(均P0. 05)。结论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Sandwich教学法有利于引导学生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评判性思维,提高分析与解决儿科护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院》2017,(7):958-961
目的探索评判性文献阅读法在培养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批判思维能力中的应用。方法将新进入医院的152名护理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轮训期间对照组实习生按照医院培训的标准规范带教,试验组实习生在此基础上实施评判性文献阅读法带教。轮训6个月后进行临床批判思维能力的比较。结果 6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寻找真相、系统化能力、分析能力、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开放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自信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判性文献阅读是一种能够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批判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的方法,但要结合实际完善阅读内容及方法,并将其融入系统化的护理本科实习生培训模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